蚕桑形势分析哪位可以给我一份

2024-07-06 00:04:47 (16分钟前 更新) 272 8407

最新回答

栽桑养蚕是我县农村传统的骨干副业,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县蚕桑生产迅猛发展,桑园面积、蚕茧产量、蚕桑产值分别由六十年代的2000亩、600担、9万元上升到10万亩、10万担、1亿元。蚕桑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致富农民的支柱型产业。进入2000年后,虽受国内外茧丝绸形势的影响,蚕桑效益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但仍比种植粮棉高出2倍左右。经过几年的调整,茧丝市场的总体形势正发生着积极的变化。
  一、茧丝形势
  茧丝市场从今年下半年开始,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已由严重供过于求转变为供不应求,干茧和茧丝日趋紧俏,价格节节攀升,分别比年初上升80%和35%,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复苏利于出口
  今年上半年美国和世界经济继续了去年以来的缓慢复苏态势,总体上处于周期性调整阶段。随着伊拉克战争的结束,中国和世界某些地区“非典”疫情影响的逐步消除,世界经济复苏更为明显,尤其是美国经济增长速度加快。据美国商务部报告,今年第二季度其经济增长率达到2.4%,比一季度的1.4%整整提高了一个百分点,也大大高于市场普遍预计的1.6%,占2002年世界经济总量32.5%的美国经济的走强,直接影响了世界经济的走势,同时也带来了国际市场需求的增加。
  (二)主销市场稳中有升
  今年上半年我国丝绸全商品(真丝产品)出口额为11.56亿美元,在大多数产品平均单价继续下跌的情况下,出口额同比增加7.68%。其中,蚕丝类出口量增加5.82%,绸缎出口量和金额分别增长47.64%和52.01%,服装出口量和金额分别增长10.92%和8.79%。
  丝类、绸缎和服装对多数主销市场的出口额都有不同幅度的增长。尤其是对我国丝绸出口第一大市场的美国,上半年这三大类产品对其出口,同比增长8.05%。同时,对香港出口增长15.24%,对意大利出口增长12%,对印度出口增长16.78%。此外,据匡算,上半年丝绸全商品出口折丝量为3.31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2.26%。
  (三)印度需求继续增长
  去年12月,印度反倾销局对我出口的2A级以下等级生丝初裁决定征收每公斤33.19美元的临时反倾销税,并对我3A级以上生丝复验。后又于今年7月初最后裁定此反倾销案成立,并决定征收每公斤27.97美元的反倾销税。但半年来的情况表明,印度的这一反倾销措施对我丝类出口没有大的影响。上半年桑蚕丝对印出口量仅减少4.55%(实际减少100来吨),而整个蚕丝类对印出口量同比还增长11.23%。与此同时,对印坯绸出口在去年上半年同比增长335.96%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继续增长243.93%,出口达到2,288万米。
 
  (四)丝绸工业运行良好
  近年来,蚕茧生产相对稳定,为丝绸生产、销售和全行业的稳定创造了较好的基础。我国的茧丝价格长时间地徘徊于历史低位。以年平均价为例,2002年干茧和生丝价格分别比2001年约下降35.96%和30.63%,蚕茧收购价也比2001年约下降29.25%,据此匡算,2002年全国干茧和生丝的销售额因此分别减少约34亿元和30亿元,全国蚕农的收入也因此减少约18亿元。
  这些情况说明,近年来的茧丝价格跌落给丝绸行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然而,任何事情往往又都有其两个方面。长期低位徘徊的茧丝原料价格,同时也为丝绸工业创造了一定利润空间和良好的市场环境。上半年丝绸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9.58%,各类产品生产增加;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0.76%;利润总额增长37.76%;企业亏损面下降3.79个百分点,亏损总额下降18.26%。
  (五)供求关系变化明显
  估计到去年年底茧丝实际过剩量已不很大(估计过剩6,000-7,000吨)。考虑到今年上半年出口折丝量同比增长12.26%,即比去年上半年多出口约3,500吨;今年春茧生产下降9%左右,实际供丝量也将减少3,200吨左右。据此匡算,可以估计今年上半年茧丝产销和供求情况已发生较大变化,出现了基本平衡的状况。
  入夏以来,一些蚕茧主产区遇到程度不同的旱涝和病虫害,以及中西部地区对行情回升信息的相对滞后,今年秋茧生产将会下降,减产幅度较大。
  丝绸出口将随着美国和世界经济增长的加速而继续好转。预计再增长10%左右是可能的。预计今年下半年茧丝供应将出现缺口,而且随着供求关系的发展,缺口有可能逐渐增大。
从形势看,十分有利于蚕桑业的发展,从效益看,栽桑养蚕的经济效益远远高于粮棉作物,在我县现阶段经济发展过程中,栽桑养蚕不失为致富农民的一条有效途径,建议各级政府应仅仅抓住这一机遇,加强对蚕桑业的领导,宣传茧丝绸行情,出台扶持优惠政策,大力发展蚕桑业,把栽桑养蚕作为支柱型产业来抓,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指明方向。
栽桑养蚕是我县农村传统的骨干副业,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县蚕桑生产迅猛发展,桑园面积、蚕茧产量、蚕桑产值分别由六十年代的2000亩、600担、9万元上升到10万亩、10万担、1亿元。蚕桑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致富农民的支柱型产业。进入2000年后,虽受国内外茧丝绸形势的影响,蚕桑效益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但仍比种植粮棉高出2倍左右。经过几年的调整,茧丝市场的总体形势正发生着积极的变化。
  一、茧丝形势
  茧丝市场从今年下半年开始,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已由严重供过于求转变为供不应求,干茧和茧丝日趋紧俏,价格节节攀升,分别比年初上升80%和35%,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复苏利于出口
  今年上半年美国和世界经济继续了去年以来的缓慢复苏态势,总体上处于周期性调整阶段。随着伊拉克战争的结束,中国和世界某些地区“非典”疫情影响的逐步消除,世界经济复苏更为明显,尤其是美国经济增长速度加快。据美国商务部报告,今年第二季度其经济增长率达到2.4%,比一季度的1.4%整整提高了一个百分点,也大大高于市场普遍预计的1.6%,占2002年世界经济总量32.5%的美国经济的走强,直接影响了世界经济的走势,同时也带来了国际市场需求的增加。
  (二)主销市场稳中有升
  今年上半年我国丝绸全商品(真丝产品)出口额为11.56亿美元,在大多数产品平均单价继续下跌的情况下,出口额同比增加7.68%。其中,蚕丝类出口量增加5.82%,绸缎出口量和金额分别增长47.64%和52.01%,服装出口量和金额分别增长10.92%和8.79%。
  丝类、绸缎和服装对多数主销市场的出口额都有不同幅度的增长。尤其是对我国丝绸出口第一大市场的美国,上半年这三大类产品对其出口,同比增长8.05%。同时,对香港出口增长15.24%,对意大利出口增长12%,对印度出口增长16.78%。此外,据匡算,上半年丝绸全商品出口折丝量为3.31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2.26%。
  (三)印度需求继续增长
  去年12月,印度反倾销局对我出口的2A级以下等级生丝初裁决定征收每公斤33.19美元的临时反倾销税,并对我3A级以上生丝复验。后又于今年7月初最后裁定此反倾销案成立,并决定征收每公斤27.97美元的反倾销税。但半年来的情况表明,印度的这一反倾销措施对我丝类出口没有大的影响。上半年桑蚕丝对印出口量仅减少4.55%(实际减少100来吨),而整个蚕丝类对印出口量同比还增长11.23%。与此同时,对印坯绸出口在去年上半年同比增长335.96%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继续增长243.93%,出口达到2,288万米。
 
  (四)丝绸工业运行良好
  近年来,蚕茧生产相对稳定,为丝绸生产、销售和全行业的稳定创造了较好的基础。我国的茧丝价格长时间地徘徊于历史低位。以年平均价为例,2002年干茧和生丝价格分别比2001年约下降35.96%和30.63%,蚕茧收购价也比2001年约下降29.25%,据此匡算,2002年全国干茧和生丝的销售额因此分别减少约34亿元和30亿元,全国蚕农的收入也因此减少约18亿元。
  这些情况说明,近年来的茧丝价格跌落给丝绸行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然而,任何事情往往又都有其两个方面。长期低位徘徊的茧丝原料价格,同时也为丝绸工业创造了一定利润空间和良好的市场环境。上半年丝绸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9.58%,各类产品生产增加;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0.76%;利润总额增长37.76%;企业亏损面下降3.79个百分点,亏损总额下降18.26%。
  (五)供求关系变化明显
  估计到去年年底茧丝实际过剩量已不很大(估计过剩6,000-7,000吨)。考虑到今年上半年出口折丝量同比增长12.26%,即比去年上半年多出口约3,500吨;今年春茧生产下降9%左右,实际供丝量也将减少3,200吨左右。据此匡算,可以估计今年上半年茧丝产销和供求情况已发生较大变化,出现了基本平衡的状况。
  入夏以来,一些蚕茧主产区遇到程度不同的旱涝和病虫害,以及中西部地区对行情回升信息的相对滞后,今年秋茧生产将会下降,减产幅度较大。
  丝绸出口将随着美国和世界经济增长的加速而继续好转。预计再增长10%左右是可能的。预计今年下半年茧丝供应将出现缺口,而且随着供求关系的发展,缺口有可能逐渐增大。
从形势看,十分有利于蚕桑业的发展,从效益看,栽桑养蚕的经济效益远远高于粮棉作物,在我县现阶段经济发展过程中,栽桑养蚕不失为致富农民的一条有效途径,建议各级政府应仅仅抓住这一机遇,加强对蚕桑业的领导,宣传茧丝绸行情,出台扶持优惠政策,大力发展蚕桑业,把栽桑养蚕作为支柱型产业来抓,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指明方向。
吃遍全宇宙! 2024-07-06
一、世界蚕桑在我国
  我国茧丝产量自20世纪70年代超过日本以来,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蚕茧和生丝生产国和出口国,茧丝绸生产量和贸易量在世界上占有绝对的数量优势。
  我国的蚕桑生产区遍布除天津、西藏、青海、台湾、香港、澳门外的28个省(区、市)的1000多个县(市)。全国1000多万户农民栽桑80多万公顷,年养蚕1600多万张,产鲜茧60多万吨、生丝12万吨,创农业产值200多亿元,丝绸工业产值近2000亿元,丝绸商品零售额则更高。
  2009年我国蚕茧、生丝产量分别占世界总产量的75.47%和82.75%,排名第2位的印度蚕茧、生丝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7.78%和12.99%,巴西、泰国、越南和乌兹别克斯坦等国茧丝产量占世界总量的比重均不超过2%。
  丝绸是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创汇商品,长期以来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具有重要的经济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丝绸商品出口总体呈现波浪式上升的趋势,丝绸商品出口额从1978年的6.13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93.83亿美元。受国际金融经济危机影响,2009年我国丝绸商品出口额下降至81.74亿美元,比2008年下降了12.89%,其中,真丝绸出口总额为28.86亿美元,比2008年下降了17.49%。2010年我国出口蚕茧42吨,丝19401吨,真丝绸缎27627万米,头巾2877万条,领带9975万条,服装7811.9万件(套),地毯39.8万块,在出口量下跌的前提下,由于价格上升,真丝绸商品出口额为32.58亿美元,比2009年增长12.89%。目前我国生丝、真丝绸缎和丝绸制成品出口量分别占世界贸易量90%、70%和40%以上。
  我国丝绸商品出口至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市场结构总体比较稳定,传统的主要出口市场为美国、日本、欧洲五国和我国香港地区。但是,近几年,随着世界各国丝绸生产和消费的变化,我国丝绸出口市场结构也有所变化。美国一直是我国最大的丝绸商品出口市场,对美国丝绸出口额约占我国丝绸出口总额的20%,出口美国的丝绸商品主要为丝绸制成品。2010年我国对美国真丝绸商品出口额6.58亿美元,占我国真丝绸商品出口总额的20.19%。排在美国之后是印度、意大利、日本、香港和巴基斯坦,2010年我国真丝绸商品对这些国家的出口额分别占出口总额的15.15%、10.20%、7.98%、6.99%和5.18%。
  二、蚕桑产业在我国古老而年轻
  (一)蚕桑产业的起源
  我国是世界蚕桑业的发源地。蚕丝利用、野蚕驯化、种桑养蚕,皆起源于我国,传播于我国。种桑养蚕是我国古代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相传伏羲氏发明乐器,以桑制瑟,以蚕丝为弦。在5000多年前的远古时期,黄帝打败蚩尤,有人来献丝,黄帝命织成绸、制成衣帽,穿戴起来既舒适,又华贵。后来,黄帝轩辕氏的皇后西陵氏—嫘祖就把野蚕移入室内饲养,人们纷纷仿效,养蚕逐步推广开来。从此嫘祖便被尊称为养蚕的先祖。
  古时人们对天地、生死、人神等的探索中联想到蚕吃桑叶和羽化的现象,由此产生了对桑树的崇拜,认为“桑是通天的路,蚕是引路的神”,在桑林中特别容易与上天沟通,以致求子、求雨等重大活动均在桑林进行。
  据现代考古发掘证实,在渔猎时代进入家业时代后,蚕已开始家养。1970年代浙江余姚县河姆渡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出刻有丝织花纹和蚕形图案的骨盅以及纺织工具;1984年河南荥阳县青台村仰韶文化遗址,又发现了公元前3500年前用于裹尸的大量丝织品,其中有平纹织物和浅色罗等。从传说、历史资料、考古文物和社会发展的规律来认识,采集野蚕茧食蛹、茧层拉丝绵御寒、丝线制作渔猎工具等在先,缫丝、养蚕在后,而大量丝织品的出现,证明蚕已进入室内人工饲养阶段。
  养蚕业大约兴起于公元前1388至公元前1135年的商代。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发现了大量有关蚕、桑、丝、帛等方面的象形文字,当时把祭祀蚕神与祭祀祖先并列,并已设有专门管理蚕事的官职“女蚕”。这证明3000多年前蚕桑业已非常发达,养蚕在社会生活中已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近代发掘出来的大量铜器及玉器上,发现有丝织物锈蚀的印痕,能分辨出当时丝织品已有平纹绢、提花的回形纹绢、雷纹绢和菱花纹绢等,说明商代我国的养蚕、丝织技术已具相当水平。
  (二)蚕桑产业的发展与传播
  世界上所有养蚕国家,最初的蚕种和养蚕方法,都是直接或间接从我国传去的。据古书记载,我国的蚕种和养蚕方法,远在公元前11世纪就已经传到了朝鲜。日本的养蚕方法,据传说是在秦始皇时代从我国传去的,后来日本人又多次派人到我国和朝鲜取经,或招收我国技术人员去日本传播经验,以促进养蚕业发展。直到近代,日本还不断地从我国引进优良的家蚕品种和先进的栽桑技术。公元7世纪,养蚕法传到阿拉伯和埃及。10世纪传到西班牙。11世纪传到意大利。15世纪蚕种和桑种被人带到法国,从此法国开始有了栽桑养蚕缫丝。英国看到法国养蚕获利,便效仿法国,于是养蚕生产又从法国传到了英国。
  在美洲,据说公元16世纪中叶墨西哥就已经养蚕,但是,美洲大规模发展养蚕生产还是17世纪的事。那时英国殖民主义者认为它的美洲殖民地气候适宜,土地肥沃,发展养蚕有利可图,于是就在美洲殖民地大规模开展养蚕试验。
  蚕桑业的传播还孕育了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西汉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遣张骞通西域,最远曾到达中亚细亚,我国古代的丝绸,大体就是沿着张骞通西域的道路,从昆仑山脉的北麓或天山南麓往西穿越葱岭(帕米尔),经中亚细亚,再运到波斯、罗马等国。后来蚕种和养蚕方法也是先从内地传到新疆,再由新疆经“丝绸之路”传到阿拉伯、非洲和欧洲。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一词最早来自于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  von  Richthofen)出版的《我国》。史学家把古代贯通中西方的商路统称丝绸之路。因其上下跨越历史2000多年,涉及陆路与海路,所以按历史划分为先秦、汉唐、宋元、明清4个时期,按线路有陆上丝路与海上丝路之别。
  “北方丝路”由长安(今陕西西安)为起点,经过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分为中道、南道和北道三条线路。也有人认为起点是洛阳,因为东汉班超出使西域,打通丝绸之路时是从洛阳出发的。
  海上丝路是我国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海上交通的路线。起于秦汉,兴于隋唐,盛于宋元,明初达到顶峰,明中叶因海禁而衰落。海上丝路的重要起点有番禺(后改称广州)、登州(今烟台)、扬州、泉州、刘家港等。规模最大的港口是广州和泉州。
  丝绸之路是古代贯通亚欧的商贸大道,也是沟通东西方文化的桥梁。丝绸之路传播了中华文明,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蚕桑产业的发展及由此产生的“丝绸之路”在历史上对促进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与世界的商贸往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蚕桑业是我国发展史上的功勋产业。自汉武帝开辟“丝绸之路”以来,丝绸产品一直是我国的传统骨干出口商品。
  (三)近代我国蚕桑业
  近代我国曾经一度失去世界最大茧丝生产国的地位,经历了一个较为曲折的发展历程。1908年以前,我国一直是世界最大的蚕丝生产国。1909年被日本超越后成为第二大蚕丝生产和贸易国。日本侵华时期,不仅破坏我国蚕丝产业发展,而且对我国蚕丝资源进行大肆掠夺。尽管如此,抗战时期,我国丝绸商品出口额最高曾经达近亿美元,丝绸出口额占全国商品出口总额的五分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蚕桑业得到了快速发展。1949年我国蚕茧产量仅3.09万吨,到1970年生产蚕茧12.15万吨,超过日本的11.17万吨,成为世界第一大蚕业生产国。而且,自20世纪70年代我国蚕丝产量超过日本后,我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茧丝生产国和出口国,蚕桑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在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90年代前,蚕桑业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创汇产业,茧丝绸产品是仅次于石油的第二大宗出口商品。1950-2000年的50年间我国丝绸商品出口创汇额达446亿美元。
  (四)我国蚕桑业现状
  改革开放后,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大背景下,一方面,我国蚕桑产业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蚕桑产业呈现“东桑西移”的格局。
  随着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业生产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而随着市场化改革和国内外茧丝需求的释放,我国蚕桑生产获得持续快速发展,1994年我国蚕茧产量达到67.40万吨,是1985年的2倍。尽管受世界经济低迷和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1996年蚕茧产量下跌至40.34万吨。但之后的10多年,蚕桑生产规模逐渐恢复,蚕茧产量呈现波浪式增长。2007年蚕茧产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78.21万吨。受国际金融危机和茧丝市场供过于求的影响,2008-2009年蚕茧产量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但2010-2011年开始恢复并回升,2011年蚕茧产量升至63.74万吨。
  受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蚕桑产业所具有的劳动密集型和土地密集型特征的影响,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江苏、浙江、山东和广东等东部蚕区蚕桑生产逐渐缩减的的同时,由山西、河南、湖北、江西、安徽和湖南等省的中部蚕区,及由广西、四川、重庆、云南、陕西、甘肃、新疆、贵州等省(市、区)构成的西部蚕区蚕桑生产快速发展,蚕桑产业呈现“东桑西移”的格局。
  1991年东部蚕区的蚕茧产量占全国的58.38%,而中、西部蚕区的蚕茧产量分别占全国的7.36%和34.26%,中西部合计占全国的41.62%。自2003年起,东部蚕区的蚕茧产量占全国的比例下降到50%以下,而中西部蚕区的蚕茧产量超过全国总产量的50%,基本形成了“东桑西移”的格局。到2011年,东部蚕区蚕茧产量占全国的比例下降到30.50%,而中西部蚕区蚕茧产量占全国的比例上升69.50%,其中西部蚕区的蚕茧产量占全国的比例上升至60.58%。广西自2005年成为全国最大蚕桑生产省后,一直保持全国第一的蚕桑生产地位,2011年蚕茧产量达23.10万吨,占全国蚕茧总产量的36.24%。
  从县域角度看,以蚕茧产量为指标,2005年我国十大蚕桑基地县排名中,广西占4席,分别是宜州、横县、象州和忻城,江苏、浙江、广东占6席,分别是江苏海安、东台和如皋、浙江桐乡和海宁、广东英德;但是,2011年全国十大蚕桑基地县中广西上升至8席,分别为宜州、横县、象州、宾阳、忻城、柳城、环江和鹿寨,其余2席为江苏的东台和海安。2010年全国十大蚕桑生产县的桑园面积、发种量、蚕茧产量和蚕茧收入分别占全国的14.8%、36.5%、36.0%和37.7%。我国蚕桑生产的县域集中度较高。
  三、我国蚕桑产业依然前景广阔
  我国21世纪的蚕桑产业将是传承悠久历史文化的传统产业;是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特色民生产业;是美化生活提高品质多元辐射的朝阳产业。因此,蚕桑产业的发展依然前景广阔。
  (一)蚕丝的优良特征蕴含广阔的市场空间和良好的消费前景
  蚕丝的生产与消费过程无污染无刺激,因而是世界最推崇备至的绝色产品,素有“人体第二肌肤”之称。蚕丝具有独特的光泽、优良的染色性、良好的弹性、韧性、保暖性、保湿性等,被誉为“纤维皇后”。丝绸服饰冬暖夏凉,穿着舒适、美观、高雅,其舒适性和保健功能,其它纤维及其加工品无可替代、无可比拟。我国唐装的领袖风采、印度莎丽的女性魅惑、法国、意大利丝绸的时尚及各种流光溢彩的丝绸产品,曾一次又一次引起丝绸消费热潮。随着石油能源的消耗、人口的增长、消费意识的改变、生活水平的提高、高科技的研发应用、丝绸与生活和时尚的结合,具有天然、绿色、无污染、多功能的丝绸产品将越来越得到市场的认可,不仅引领国际消费主流,而且国内潜在的消费需求也将不断释放。近几年,蚕丝被、蚕丝家纺用品等丝绸产品在国内市场的畅销,成为丝绸内销市场新的消费亮点,也预示着丝绸产品广阔的市场空间和良好的消费前景。
  (二)长而完整的产业链带动产业和地区经济发展
  广义的蚕桑产业是一个包括种桑养蚕、缫丝织绸、印染加工、外贸出口在内的长而完整的产业链,涉及农、工、商、贸各环节,覆盖第一、二、三产业。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蚕桑产业转移、茧丝原料生产基地与丝绸精加工区的空间分离、“三农”问题的存在都意味蚕桑产业仍将可持续发展,并对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地区就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带动欠发达地区工业化、解决“三农”问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首先,蚕桑业是农业经济中劳动力密集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就业容量大。目前我国蚕业向大约1000万农户提供全日的或非全日的工作。其次,种桑养蚕适宜的地域范围很广。全国有28个省(区、市)有蚕桑生产。种桑养蚕,不争农时,少量用地,农户还可利用边角土地,在有限的土地中得到更多创造收入的机会。第三,种桑养蚕具有较高的比较收益。对于一些地区尤其是以农业为主的经济落后地区农民来说,种桑养蚕不仅能够脱贫,而且能够致富。广西、广东、四川、重庆、浙江等省(区、市)的许多贫困县、镇、村及农户就是因为种桑养蚕而脱贫致富的,目前桑蚕业已成为这些地区的支柱产业。
  (三)多元化发展推动蚕桑产业转型升级
  蚕桑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促使桑、蚕、茧、丝、绸由单一用途向多种用途转变,促进蚕桑产业由以蚕为主的单一产业向以蚕、桑并重的多元化产业发展,因而,不仅进一步开拓市场空间,而且推动蚕桑产业转型升级。多元化发展能够充分利用蚕桑业各环节的物质与文化资源,拓展药食用途、饲料用途、新材料用途和文化生态用途等新功能,将蚕桑业向林业、畜牧业、食品业、饮料业、医药业、保健业、生物产业、文化产业、木材加工业等行业延伸。其中,生态桑产业将是生态效益显著,经济效益可观,社会效益巨大的可持续发展产业。桑树拥有发达的根系系统,耐寒、耐旱、耐贫瘠、耐盐碱,具有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防风固沙、护田保土,净化空气、改善环境等生态治理功能,因而是一种较理想的生态治理树种。在石漠化治理中,桑树不仅具有与火龙果、花椒相同的提升土壤稳定性的功能,而且它的强抗逆性使其具有更大的地域覆盖率;在荒漠化防治中,与红柳、胡杨等荒漠植物相比,桑树也具有适应性强、造林速度快、保水保土能力强等优势。桑树在我国已成为石漠化治理、沙漠化治理、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植被恢复、盐碱地治理、矿山修复、消落带治理等的主要树种之一。
  (四)科技创新孕育蚕桑产业新的发展机遇
  “十五”期间以来,国家加大了蚕桑产业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投入,取得了“家蚕基因组框架图”等一大批原创性成果,处于世界蚕业研究的领先地位。在创造新型育种素材,培育高产优质的新型蚕品种,开发无需烘茧的“永续蛹”技术,培育强健性蚕品种、雄蚕品种、有色天然茧丝品种等方面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对蚕桑茧丝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不断深入,蚕桑茧丝资源在食品、医学、轻工、化学、农业等领域的价值得到充分挖掘,已开发的医药新素材、新资源食品、新型保鲜剂和污水净化剂、高档化妆品、包装材料、工艺品及家居制品展示了广阔的市场前景。家蚕基因工程技术的突破和桑蚕茧丝绸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突破性进展,预示着世界蚕桑业再次面临20世纪初,诸如家蚕杂交技术和蚕种人工孵化技术等科技创新那样的革命性变革。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材料技术等高新技术在传统蚕桑产业的运用越来越普及。新技术对市场需求的推动很可能使我国蚕桑产业在未来10-20年内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四、我国蚕桑产业发展面对的挑战与存在的问题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茧丝绸生产国与出口国,但是,我国还不是世界茧丝绸生产强国,在国际市场上,只有数量的绝对优势,而没有价格控制力。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不仅存在诸多问题,而且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蚕桑生产经营依然落后。我国蚕桑生产经营依然是传统的小规模家庭经营,基础条件和技术装备较原始落后,劳动强度大,劳动效率低。蚕种生产与经营存在着产能过剩、区域分割、科研与生产脱节、经营规模小、民营化程度低、体制机制落后等一系列问题。
  蚕业风险不断加大。种桑养蚕跨种植和养殖两个产业,是农业中风险较高的产业。蚕业风险主要来源于茧价波动、农药中毒、发蚕病、污水废气排放、自然灾害和桑树病虫害等。调查显示,82.72%的蚕农发生过没有收成、产量减半或收入减半等惨重损失。农户普遍认为,种桑养蚕的风险仅比养殖业小,而比水稻、玉米、棉花、蔬菜、水果、茶叶、甘蔗等其它种植业都要大。
  茧丝价格波动频繁。随着蚕茧价格管制的放松,受国际市场波动、国内环境变化、蚕茧供求关系变动和投机炒作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蚕茧价格呈现出明显的波浪式上升趋势,而且波动频繁,波动幅度变大,波动周期拉长,不仅加剧了农民种桑养蚕的市场风险和蚕桑生产的不稳定;而且通过一体化的传导机制,导致丝、绸及其制成品出口价格的剧烈波动,导致整个丝绸行业的大起大落,使众多中小型丝绸企业经常性地遭受亏损。
  蚕桑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规模小。总体而言,蚕—茧—丝—绸—最终消费品的传统产业发展模式没有实质性改变。与传统蚕业相比,蚕桑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还是一个新兴学科,除了研究力量薄弱、科技创新有待加强外,蚕桑多元化生产与经营具体到桑枝食用菌、桑果饮料、桑椹酒、桑枝地板、蚕沙叶绿素等各个领域,还存在着市场需求狭窄、区域特征显著、生产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经营体制与机制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
  蚕桑实用技术进展缓慢。因蚕业科研、教育与生产脱节,实用性强的蚕、桑新品种、新技术研发滞后,蚕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蚕业实用生产技术进步十分缓慢,蚕桑生产机械化水平,以致现行蚕桑生产方式落后,生产效率低。丝绸产品的后染整技术和工艺落后,没有世界级知名品牌,丝绸出口产品定价权缺失。
  (二)蚕桑产业发展面对的主要挑战
  国际蚕业竞争压力。印度是世界第二大蚕丝生产国,其中姆珈蚕丝和蓖麻蚕丝产量居世界首位,而且印度拥有完善的蚕桑教育和科研体系、强大的科研力量、成熟的国内消费市场。巴西、泰国、越南等国加大对蚕桑业的投入力度和吸引国际扶持,蚕桑业快速发展。我国蚕桑业发展面临的国际竞争压力逐渐增强。
  资源和环境约束加剧。我国养蚕农民的老龄化倾向非常严重。全国86%的养蚕农民年龄在40岁以上;江浙两省95%的养蚕农民年龄在40岁以上。工业化和城市化不仅使农用土地越来越少,蚕业与工业、其他农业的用地竞争越来越激烈;而且农药中毒、工业废气污染对蚕桑生产的影响越来越大,在东部的江苏、山东等省已成为蚕桑生产的最大风险,可能会导致东部蚕桑生产规模的进一步萎缩。
  相关产业竞争激烈。茧丝绸产业仅是纺织业的一个分支,蚕丝纤维有很多替代品:化学纤维、棉纤维、麻纤维、竹纤维等。一个不容辩驳的事实是,随着世界纺织科技的迅速发展,化纤仿真技术的不断突破,仿丝、仿毛、仿麻等正以更新、更快的速度发展。尽管与毛、麻、棉及化纤相比,蚕丝具有许多优良特性,但蚕丝纤维产品易皱、易缩的弱点至今依然没有得到有效改观,而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怕花时间保养,及真丝服饰相对价格较高等因素,使得他们在选择丝绸产品时犹豫不决或者干脆放弃。从长远来看,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克服丝绸产品弱点,通过产品开发拓展花式品种,通过市场营销引导消费潮流,才能使未来丝绸消费市场继续扩大。
  科技进步的制约。由于劳动力紧缺和老龄化,省力化采桑、养蚕机械与技术需求紧迫。蚕桑多元化发展,也迫切需要研究与开发新的蚕、桑品种,因地制宜发展蚕桑多种经营。家蚕转基因研究则有待从发现基因序列向研究基因功能,进一步到利用基因应用迈进,将家蚕基因组的研究成果应用于丝绸产业、材料科学、生物制约和害虫防治,以推动蚕桑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五、蚕桑产业发展需要专业人才
  (一)蚕桑业是我国历史上的高新技术产业
  公元前476年《考工记》记载了我国最早的丝绸印染技术。东汉崔实(公元103-169年)编撰的《四民月令》是一本综合性的农书,书中有较大篇幅介绍了栽桑养蚕。宋朝的宋秦观(公元1049-1100年)编纂的养蚕与缫丝专著《蚕书》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蚕学专著。元朝的《农桑辑要》第三和第四卷分别为栽桑和养蚕。据统计,历史上的蚕桑和丝绸专著,汉唐有9种,五代至元代有23种,明代有17种,清代有216种,比其他涉农产业多。
  (二)蚕桑教育和科研发展历程
  1878年陈筱西成为我国留学日本学习蚕桑专业第一人。1897年杭州知府林启在浙江省创办杭州蚕学馆。1902年四川省创办四川蚕桑公社。1903年江苏省创办省立上海女子蚕业学校;山东省将青州旌贤书院改为官立青州中等蚕桑实验学堂。到20世纪20年代,浙江省将杭州蚕学馆改为公立蚕桑学校,并新成立浙江农业大学蚕学系、浙江省工业专业学校、奉化私立武岭农业职业学校蚕桑科、国立湖州高级蚕丝职业学校;江苏省在省立女子蚕业学校内设置高级制丝科,创办吴江县初级丝织学校;四川省在主蚕区设立乙种或甲种农业学校蚕桑科。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蚕桑教育和科研获得长足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刚刚建立的新中国时值百废待兴,却十分重视发展蚕桑教育和科研。在蚕桑专业教育方面,国家先后在10多所高等院校设立了蚕学专业,每年招收或毕业1000-2000多名大学生,在上世纪90年代初的最高年份达到3000多名,为全国蚕桑科研、教学、生产培养了大批高等专业技术人才;同时还在蚕桑主产区的中等专业学校设立了蚕桑专业,为基层培养了为数众多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使我国蚕桑战线形成了一个数量众多、素质很高、结构合理的完整的科研教育体系,使我国蚕桑产业时至今日仍然受益于那时蚕桑教育的造就。在蚕桑科研方面,国家先后在中国农科院和蚕桑主产省农科院建立了蚕业研究所,并从科研编制、人员、经费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同时还支持有关高等院校开展蚕桑科学研究,使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蚕桑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层出不穷,不断应用于生产,使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蚕桑生产出现一次又一次的飞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以向仲怀院士为首的西南大学科研团队,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绘出了世界上第一张家蚕基因框架图,为我国蚕桑产业的未来发展抓住了先机。
  (三)人才成为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我国蚕桑丝绸产业的辉煌时期也是蚕桑教育和科研受到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的时期,更是蚕桑教育和科研机构及科技教育人才最多的时期。比如20世纪30年代和80年代先后兴起蚕桑技术引进高潮。30年代我国大批留学生赴日本学习蚕桑技术,运用近代自然科学制造蚕种,改进我国的蚕业。80年代起,我国大批蚕业界学子赴日、美等先进国家学习先进技术,培养了一大批学术带头人,大大缩小了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改革开放后,尤其是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对外贸易水平的不断提高,无论是茧丝绸产业的产值占GDP的比重,还是茧丝绸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都越来越小,尽管蚕桑产业仍然是一些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但是国家层面对蚕桑的教育和科研重视程度渐趋下降,蚕桑专业人才越来越稀缺。
  蚕桑专业教育日益萎缩。目前全国开设蚕桑专业的高校仅剩下4所,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被并入江苏科技大学,一些省(市)的蚕桑研究所被撤消或被兼并。高校蚕学专业年招生人数由20世纪80-90年代的1000多人减少到现在的不足100人。中等专业学校改成大专后大多不再设蚕桑专业。整个蚕桑行业面临后继乏人的局面。
  (四)蚕桑专业大有可为
  向仲怀院士说,现在蚕桑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特色产业,而是具有支撑丝绸业、模式生物、生态林果、生物反应器等诸多功能的新型产业,具有广阔的前景。高等学校有四大任务,即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社会服务、文化传承,而蚕桑学科恰恰都具备这样的功能。
  蚕学专业毕业生知识面宽、就业门路广、适应能力强,为蚕桑业服务可以大显身手。说它知识面宽,是因为它不仅学动物学,还学植物学,也就是说动物学和植物学知识两者都具备,学好了应该说在生物学科里面是知识面最宽的,在基层是最受欢迎的专业之一。说它就业门路广,是因为它毕业后既可从事养殖业,又可从事种植业;既可以在种桑养蚕方面大显身手,还可以为其它种植业和养殖业服务。据最近几年统计,全国蚕桑专业毕业生每年就业率都是100%。说它适应能力强,是因为蚕学专业的毕业生由于所学基础扎实、专业性强,参加工作后很快就能适应种植业或养殖业的岗位,比别的专业毕业生容易做出成绩。
  我国蚕桑业地域广、战线长,需要蚕桑专业人才多。目前,我国蚕桑业涉及26个省(区、市)、100个地(市)、1000个县(市)、10000个乡(镇),这些地方各级蚕桑生产行政管理、技术推广部门期盼蚕桑专业毕业的大、中专学生去为生产服务;全国现有7所大学和10多所大中专农业职业院校需要蚕桑专业毕业生从事蚕桑教育和科研;中央和省级15所科研机构期盼蚕桑专业毕业生去从事蚕桑科学研究;全国近200家蚕种场期盼蚕桑专业毕业生去从事技术指导或经营管理。还有,为数众多的茧丝绸企业期盼蚕桑专业毕业生去工作,希望从技术员成长为技术总监。
  蚕区政府及其主管部门重视发展蚕桑业,“十二五”期间要采取八项措施促其持续稳定发展。一是推进生产结构布局调整,精心培育和打造一批规模大、品质优、优势突出的基地乡镇和重点村社,做大做强蚕桑特色产业基地。二是加快科技创新与推广,特别是要加快产量高、品质优、抗逆性强、多用途的桑、蚕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以及新技术、新机具的研发与推广。三是加大生产投入力度,改善种桑养蚕条件,增强蚕桑生产后劲。四是大力加强蚕种生产质量的监管,确保全国蚕桑生产所需的蚕种数量和质量安全。五是推进蚕桑产业化经营,不断完善推广“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协会(合作社)+农户”等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促进茧丝绸产业持续稳定发展。六是加强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在充分利用资源的同时,提高单位生产效益,增加蚕农收入。七是强化蚕桑病虫害监测防控,确保蚕桑生产安全。八是加强对蚕桑生产管理与服务,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蚕桑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蚕区工作、生活条件较好,可以为同学们施展才华提供良好条件。我国蚕区虽然分布辽阔,但大多在平原地区,交通条件比较方便,其中有1/3在东部发达地区,工作和生活条件都比较优越,即使在西部丘陵地区,如广西宜州、云南陆良、四川宁南等蚕桑主产县(市),今日的条件比其他很多农业县(市)的条件也好的多,完全可以保障科技人员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因此,希望广大蚕桑专业的同学们热爱蚕桑专业、学好蚕桑专业,将来毕业后努力服务蚕桑专业,为发展我国的蚕桑事业不断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世界蚕桑在我国
  我国茧丝产量自20世纪70年代超过日本以来,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蚕茧和生丝生产国和出口国,茧丝绸生产量和贸易量在世界上占有绝对的数量优势。
  我国的蚕桑生产区遍布除天津、西藏、青海、台湾、香港、澳门外的28个省(区、市)的1000多个县(市)。全国1000多万户农民栽桑80多万公顷,年养蚕1600多万张,产鲜茧60多万吨、生丝12万吨,创农业产值200多亿元,丝绸工业产值近2000亿元,丝绸商品零售额则更高。
  2009年我国蚕茧、生丝产量分别占世界总产量的75.47%和82.75%,排名第2位的印度蚕茧、生丝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7.78%和12.99%,巴西、泰国、越南和乌兹别克斯坦等国茧丝产量占世界总量的比重均不超过2%。
  丝绸是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创汇商品,长期以来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具有重要的经济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丝绸商品出口总体呈现波浪式上升的趋势,丝绸商品出口额从1978年的6.13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93.83亿美元。受国际金融经济危机影响,2009年我国丝绸商品出口额下降至81.74亿美元,比2008年下降了12.89%,其中,真丝绸出口总额为28.86亿美元,比2008年下降了17.49%。2010年我国出口蚕茧42吨,丝19401吨,真丝绸缎27627万米,头巾2877万条,领带9975万条,服装7811.9万件(套),地毯39.8万块,在出口量下跌的前提下,由于价格上升,真丝绸商品出口额为32.58亿美元,比2009年增长12.89%。目前我国生丝、真丝绸缎和丝绸制成品出口量分别占世界贸易量90%、70%和40%以上。
  我国丝绸商品出口至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市场结构总体比较稳定,传统的主要出口市场为美国、日本、欧洲五国和我国香港地区。但是,近几年,随着世界各国丝绸生产和消费的变化,我国丝绸出口市场结构也有所变化。美国一直是我国最大的丝绸商品出口市场,对美国丝绸出口额约占我国丝绸出口总额的20%,出口美国的丝绸商品主要为丝绸制成品。2010年我国对美国真丝绸商品出口额6.58亿美元,占我国真丝绸商品出口总额的20.19%。排在美国之后是印度、意大利、日本、香港和巴基斯坦,2010年我国真丝绸商品对这些国家的出口额分别占出口总额的15.15%、10.20%、7.98%、6.99%和5.18%。
  二、蚕桑产业在我国古老而年轻
  (一)蚕桑产业的起源
  我国是世界蚕桑业的发源地。蚕丝利用、野蚕驯化、种桑养蚕,皆起源于我国,传播于我国。种桑养蚕是我国古代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相传伏羲氏发明乐器,以桑制瑟,以蚕丝为弦。在5000多年前的远古时期,黄帝打败蚩尤,有人来献丝,黄帝命织成绸、制成衣帽,穿戴起来既舒适,又华贵。后来,黄帝轩辕氏的皇后西陵氏—嫘祖就把野蚕移入室内饲养,人们纷纷仿效,养蚕逐步推广开来。从此嫘祖便被尊称为养蚕的先祖。
  古时人们对天地、生死、人神等的探索中联想到蚕吃桑叶和羽化的现象,由此产生了对桑树的崇拜,认为“桑是通天的路,蚕是引路的神”,在桑林中特别容易与上天沟通,以致求子、求雨等重大活动均在桑林进行。
  据现代考古发掘证实,在渔猎时代进入家业时代后,蚕已开始家养。1970年代浙江余姚县河姆渡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出刻有丝织花纹和蚕形图案的骨盅以及纺织工具;1984年河南荥阳县青台村仰韶文化遗址,又发现了公元前3500年前用于裹尸的大量丝织品,其中有平纹织物和浅色罗等。从传说、历史资料、考古文物和社会发展的规律来认识,采集野蚕茧食蛹、茧层拉丝绵御寒、丝线制作渔猎工具等在先,缫丝、养蚕在后,而大量丝织品的出现,证明蚕已进入室内人工饲养阶段。
  养蚕业大约兴起于公元前1388至公元前1135年的商代。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发现了大量有关蚕、桑、丝、帛等方面的象形文字,当时把祭祀蚕神与祭祀祖先并列,并已设有专门管理蚕事的官职“女蚕”。这证明3000多年前蚕桑业已非常发达,养蚕在社会生活中已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近代发掘出来的大量铜器及玉器上,发现有丝织物锈蚀的印痕,能分辨出当时丝织品已有平纹绢、提花的回形纹绢、雷纹绢和菱花纹绢等,说明商代我国的养蚕、丝织技术已具相当水平。
  (二)蚕桑产业的发展与传播
  世界上所有养蚕国家,最初的蚕种和养蚕方法,都是直接或间接从我国传去的。据古书记载,我国的蚕种和养蚕方法,远在公元前11世纪就已经传到了朝鲜。日本的养蚕方法,据传说是在秦始皇时代从我国传去的,后来日本人又多次派人到我国和朝鲜取经,或招收我国技术人员去日本传播经验,以促进养蚕业发展。直到近代,日本还不断地从我国引进优良的家蚕品种和先进的栽桑技术。公元7世纪,养蚕法传到阿拉伯和埃及。10世纪传到西班牙。11世纪传到意大利。15世纪蚕种和桑种被人带到法国,从此法国开始有了栽桑养蚕缫丝。英国看到法国养蚕获利,便效仿法国,于是养蚕生产又从法国传到了英国。
  在美洲,据说公元16世纪中叶墨西哥就已经养蚕,但是,美洲大规模发展养蚕生产还是17世纪的事。那时英国殖民主义者认为它的美洲殖民地气候适宜,土地肥沃,发展养蚕有利可图,于是就在美洲殖民地大规模开展养蚕试验。
  蚕桑业的传播还孕育了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西汉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遣张骞通西域,最远曾到达中亚细亚,我国古代的丝绸,大体就是沿着张骞通西域的道路,从昆仑山脉的北麓或天山南麓往西穿越葱岭(帕米尔),经中亚细亚,再运到波斯、罗马等国。后来蚕种和养蚕方法也是先从内地传到新疆,再由新疆经“丝绸之路”传到阿拉伯、非洲和欧洲。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一词最早来自于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  von  Richthofen)出版的《我国》。史学家把古代贯通中西方的商路统称丝绸之路。因其上下跨越历史2000多年,涉及陆路与海路,所以按历史划分为先秦、汉唐、宋元、明清4个时期,按线路有陆上丝路与海上丝路之别。
  “北方丝路”由长安(今陕西西安)为起点,经过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分为中道、南道和北道三条线路。也有人认为起点是洛阳,因为东汉班超出使西域,打通丝绸之路时是从洛阳出发的。
  海上丝路是我国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海上交通的路线。起于秦汉,兴于隋唐,盛于宋元,明初达到顶峰,明中叶因海禁而衰落。海上丝路的重要起点有番禺(后改称广州)、登州(今烟台)、扬州、泉州、刘家港等。规模最大的港口是广州和泉州。
  丝绸之路是古代贯通亚欧的商贸大道,也是沟通东西方文化的桥梁。丝绸之路传播了中华文明,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蚕桑产业的发展及由此产生的“丝绸之路”在历史上对促进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与世界的商贸往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蚕桑业是我国发展史上的功勋产业。自汉武帝开辟“丝绸之路”以来,丝绸产品一直是我国的传统骨干出口商品。
  (三)近代我国蚕桑业
  近代我国曾经一度失去世界最大茧丝生产国的地位,经历了一个较为曲折的发展历程。1908年以前,我国一直是世界最大的蚕丝生产国。1909年被日本超越后成为第二大蚕丝生产和贸易国。日本侵华时期,不仅破坏我国蚕丝产业发展,而且对我国蚕丝资源进行大肆掠夺。尽管如此,抗战时期,我国丝绸商品出口额最高曾经达近亿美元,丝绸出口额占全国商品出口总额的五分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蚕桑业得到了快速发展。1949年我国蚕茧产量仅3.09万吨,到1970年生产蚕茧12.15万吨,超过日本的11.17万吨,成为世界第一大蚕业生产国。而且,自20世纪70年代我国蚕丝产量超过日本后,我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茧丝生产国和出口国,蚕桑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在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90年代前,蚕桑业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创汇产业,茧丝绸产品是仅次于石油的第二大宗出口商品。1950-2000年的50年间我国丝绸商品出口创汇额达446亿美元。
  (四)我国蚕桑业现状
  改革开放后,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大背景下,一方面,我国蚕桑产业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蚕桑产业呈现“东桑西移”的格局。
  随着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业生产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而随着市场化改革和国内外茧丝需求的释放,我国蚕桑生产获得持续快速发展,1994年我国蚕茧产量达到67.40万吨,是1985年的2倍。尽管受世界经济低迷和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1996年蚕茧产量下跌至40.34万吨。但之后的10多年,蚕桑生产规模逐渐恢复,蚕茧产量呈现波浪式增长。2007年蚕茧产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78.21万吨。受国际金融危机和茧丝市场供过于求的影响,2008-2009年蚕茧产量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但2010-2011年开始恢复并回升,2011年蚕茧产量升至63.74万吨。
  受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蚕桑产业所具有的劳动密集型和土地密集型特征的影响,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江苏、浙江、山东和广东等东部蚕区蚕桑生产逐渐缩减的的同时,由山西、河南、湖北、江西、安徽和湖南等省的中部蚕区,及由广西、四川、重庆、云南、陕西、甘肃、新疆、贵州等省(市、区)构成的西部蚕区蚕桑生产快速发展,蚕桑产业呈现“东桑西移”的格局。
  1991年东部蚕区的蚕茧产量占全国的58.38%,而中、西部蚕区的蚕茧产量分别占全国的7.36%和34.26%,中西部合计占全国的41.62%。自2003年起,东部蚕区的蚕茧产量占全国的比例下降到50%以下,而中西部蚕区的蚕茧产量超过全国总产量的50%,基本形成了“东桑西移”的格局。到2011年,东部蚕区蚕茧产量占全国的比例下降到30.50%,而中西部蚕区蚕茧产量占全国的比例上升69.50%,其中西部蚕区的蚕茧产量占全国的比例上升至60.58%。广西自2005年成为全国最大蚕桑生产省后,一直保持全国第一的蚕桑生产地位,2011年蚕茧产量达23.10万吨,占全国蚕茧总产量的36.24%。
  从县域角度看,以蚕茧产量为指标,2005年我国十大蚕桑基地县排名中,广西占4席,分别是宜州、横县、象州和忻城,江苏、浙江、广东占6席,分别是江苏海安、东台和如皋、浙江桐乡和海宁、广东英德;但是,2011年全国十大蚕桑基地县中广西上升至8席,分别为宜州、横县、象州、宾阳、忻城、柳城、环江和鹿寨,其余2席为江苏的东台和海安。2010年全国十大蚕桑生产县的桑园面积、发种量、蚕茧产量和蚕茧收入分别占全国的14.8%、36.5%、36.0%和37.7%。我国蚕桑生产的县域集中度较高。
  三、我国蚕桑产业依然前景广阔
  我国21世纪的蚕桑产业将是传承悠久历史文化的传统产业;是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特色民生产业;是美化生活提高品质多元辐射的朝阳产业。因此,蚕桑产业的发展依然前景广阔。
  (一)蚕丝的优良特征蕴含广阔的市场空间和良好的消费前景
  蚕丝的生产与消费过程无污染无刺激,因而是世界最推崇备至的绝色产品,素有“人体第二肌肤”之称。蚕丝具有独特的光泽、优良的染色性、良好的弹性、韧性、保暖性、保湿性等,被誉为“纤维皇后”。丝绸服饰冬暖夏凉,穿着舒适、美观、高雅,其舒适性和保健功能,其它纤维及其加工品无可替代、无可比拟。我国唐装的领袖风采、印度莎丽的女性魅惑、法国、意大利丝绸的时尚及各种流光溢彩的丝绸产品,曾一次又一次引起丝绸消费热潮。随着石油能源的消耗、人口的增长、消费意识的改变、生活水平的提高、高科技的研发应用、丝绸与生活和时尚的结合,具有天然、绿色、无污染、多功能的丝绸产品将越来越得到市场的认可,不仅引领国际消费主流,而且国内潜在的消费需求也将不断释放。近几年,蚕丝被、蚕丝家纺用品等丝绸产品在国内市场的畅销,成为丝绸内销市场新的消费亮点,也预示着丝绸产品广阔的市场空间和良好的消费前景。
  (二)长而完整的产业链带动产业和地区经济发展
  广义的蚕桑产业是一个包括种桑养蚕、缫丝织绸、印染加工、外贸出口在内的长而完整的产业链,涉及农、工、商、贸各环节,覆盖第一、二、三产业。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蚕桑产业转移、茧丝原料生产基地与丝绸精加工区的空间分离、“三农”问题的存在都意味蚕桑产业仍将可持续发展,并对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地区就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带动欠发达地区工业化、解决“三农”问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首先,蚕桑业是农业经济中劳动力密集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就业容量大。目前我国蚕业向大约1000万农户提供全日的或非全日的工作。其次,种桑养蚕适宜的地域范围很广。全国有28个省(区、市)有蚕桑生产。种桑养蚕,不争农时,少量用地,农户还可利用边角土地,在有限的土地中得到更多创造收入的机会。第三,种桑养蚕具有较高的比较收益。对于一些地区尤其是以农业为主的经济落后地区农民来说,种桑养蚕不仅能够脱贫,而且能够致富。广西、广东、四川、重庆、浙江等省(区、市)的许多贫困县、镇、村及农户就是因为种桑养蚕而脱贫致富的,目前桑蚕业已成为这些地区的支柱产业。
  (三)多元化发展推动蚕桑产业转型升级
  蚕桑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促使桑、蚕、茧、丝、绸由单一用途向多种用途转变,促进蚕桑产业由以蚕为主的单一产业向以蚕、桑并重的多元化产业发展,因而,不仅进一步开拓市场空间,而且推动蚕桑产业转型升级。多元化发展能够充分利用蚕桑业各环节的物质与文化资源,拓展药食用途、饲料用途、新材料用途和文化生态用途等新功能,将蚕桑业向林业、畜牧业、食品业、饮料业、医药业、保健业、生物产业、文化产业、木材加工业等行业延伸。其中,生态桑产业将是生态效益显著,经济效益可观,社会效益巨大的可持续发展产业。桑树拥有发达的根系系统,耐寒、耐旱、耐贫瘠、耐盐碱,具有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防风固沙、护田保土,净化空气、改善环境等生态治理功能,因而是一种较理想的生态治理树种。在石漠化治理中,桑树不仅具有与火龙果、花椒相同的提升土壤稳定性的功能,而且它的强抗逆性使其具有更大的地域覆盖率;在荒漠化防治中,与红柳、胡杨等荒漠植物相比,桑树也具有适应性强、造林速度快、保水保土能力强等优势。桑树在我国已成为石漠化治理、沙漠化治理、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植被恢复、盐碱地治理、矿山修复、消落带治理等的主要树种之一。
  (四)科技创新孕育蚕桑产业新的发展机遇
  “十五”期间以来,国家加大了蚕桑产业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投入,取得了“家蚕基因组框架图”等一大批原创性成果,处于世界蚕业研究的领先地位。在创造新型育种素材,培育高产优质的新型蚕品种,开发无需烘茧的“永续蛹”技术,培育强健性蚕品种、雄蚕品种、有色天然茧丝品种等方面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对蚕桑茧丝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不断深入,蚕桑茧丝资源在食品、医学、轻工、化学、农业等领域的价值得到充分挖掘,已开发的医药新素材、新资源食品、新型保鲜剂和污水净化剂、高档化妆品、包装材料、工艺品及家居制品展示了广阔的市场前景。家蚕基因工程技术的突破和桑蚕茧丝绸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突破性进展,预示着世界蚕桑业再次面临20世纪初,诸如家蚕杂交技术和蚕种人工孵化技术等科技创新那样的革命性变革。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材料技术等高新技术在传统蚕桑产业的运用越来越普及。新技术对市场需求的推动很可能使我国蚕桑产业在未来10-20年内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四、我国蚕桑产业发展面对的挑战与存在的问题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茧丝绸生产国与出口国,但是,我国还不是世界茧丝绸生产强国,在国际市场上,只有数量的绝对优势,而没有价格控制力。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不仅存在诸多问题,而且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蚕桑生产经营依然落后。我国蚕桑生产经营依然是传统的小规模家庭经营,基础条件和技术装备较原始落后,劳动强度大,劳动效率低。蚕种生产与经营存在着产能过剩、区域分割、科研与生产脱节、经营规模小、民营化程度低、体制机制落后等一系列问题。
  蚕业风险不断加大。种桑养蚕跨种植和养殖两个产业,是农业中风险较高的产业。蚕业风险主要来源于茧价波动、农药中毒、发蚕病、污水废气排放、自然灾害和桑树病虫害等。调查显示,82.72%的蚕农发生过没有收成、产量减半或收入减半等惨重损失。农户普遍认为,种桑养蚕的风险仅比养殖业小,而比水稻、玉米、棉花、蔬菜、水果、茶叶、甘蔗等其它种植业都要大。
  茧丝价格波动频繁。随着蚕茧价格管制的放松,受国际市场波动、国内环境变化、蚕茧供求关系变动和投机炒作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蚕茧价格呈现出明显的波浪式上升趋势,而且波动频繁,波动幅度变大,波动周期拉长,不仅加剧了农民种桑养蚕的市场风险和蚕桑生产的不稳定;而且通过一体化的传导机制,导致丝、绸及其制成品出口价格的剧烈波动,导致整个丝绸行业的大起大落,使众多中小型丝绸企业经常性地遭受亏损。
  蚕桑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规模小。总体而言,蚕—茧—丝—绸—最终消费品的传统产业发展模式没有实质性改变。与传统蚕业相比,蚕桑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还是一个新兴学科,除了研究力量薄弱、科技创新有待加强外,蚕桑多元化生产与经营具体到桑枝食用菌、桑果饮料、桑椹酒、桑枝地板、蚕沙叶绿素等各个领域,还存在着市场需求狭窄、区域特征显著、生产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经营体制与机制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
  蚕桑实用技术进展缓慢。因蚕业科研、教育与生产脱节,实用性强的蚕、桑新品种、新技术研发滞后,蚕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蚕业实用生产技术进步十分缓慢,蚕桑生产机械化水平,以致现行蚕桑生产方式落后,生产效率低。丝绸产品的后染整技术和工艺落后,没有世界级知名品牌,丝绸出口产品定价权缺失。
  (二)蚕桑产业发展面对的主要挑战
  国际蚕业竞争压力。印度是世界第二大蚕丝生产国,其中姆珈蚕丝和蓖麻蚕丝产量居世界首位,而且印度拥有完善的蚕桑教育和科研体系、强大的科研力量、成熟的国内消费市场。巴西、泰国、越南等国加大对蚕桑业的投入力度和吸引国际扶持,蚕桑业快速发展。我国蚕桑业发展面临的国际竞争压力逐渐增强。
  资源和环境约束加剧。我国养蚕农民的老龄化倾向非常严重。全国86%的养蚕农民年龄在40岁以上;江浙两省95%的养蚕农民年龄在40岁以上。工业化和城市化不仅使农用土地越来越少,蚕业与工业、其他农业的用地竞争越来越激烈;而且农药中毒、工业废气污染对蚕桑生产的影响越来越大,在东部的江苏、山东等省已成为蚕桑生产的最大风险,可能会导致东部蚕桑生产规模的进一步萎缩。
  相关产业竞争激烈。茧丝绸产业仅是纺织业的一个分支,蚕丝纤维有很多替代品:化学纤维、棉纤维、麻纤维、竹纤维等。一个不容辩驳的事实是,随着世界纺织科技的迅速发展,化纤仿真技术的不断突破,仿丝、仿毛、仿麻等正以更新、更快的速度发展。尽管与毛、麻、棉及化纤相比,蚕丝具有许多优良特性,但蚕丝纤维产品易皱、易缩的弱点至今依然没有得到有效改观,而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怕花时间保养,及真丝服饰相对价格较高等因素,使得他们在选择丝绸产品时犹豫不决或者干脆放弃。从长远来看,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克服丝绸产品弱点,通过产品开发拓展花式品种,通过市场营销引导消费潮流,才能使未来丝绸消费市场继续扩大。
  科技进步的制约。由于劳动力紧缺和老龄化,省力化采桑、养蚕机械与技术需求紧迫。蚕桑多元化发展,也迫切需要研究与开发新的蚕、桑品种,因地制宜发展蚕桑多种经营。家蚕转基因研究则有待从发现基因序列向研究基因功能,进一步到利用基因应用迈进,将家蚕基因组的研究成果应用于丝绸产业、材料科学、生物制约和害虫防治,以推动蚕桑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五、蚕桑产业发展需要专业人才
  (一)蚕桑业是我国历史上的高新技术产业
  公元前476年《考工记》记载了我国最早的丝绸印染技术。东汉崔实(公元103-169年)编撰的《四民月令》是一本综合性的农书,书中有较大篇幅介绍了栽桑养蚕。宋朝的宋秦观(公元1049-1100年)编纂的养蚕与缫丝专著《蚕书》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蚕学专著。元朝的《农桑辑要》第三和第四卷分别为栽桑和养蚕。据统计,历史上的蚕桑和丝绸专著,汉唐有9种,五代至元代有23种,明代有17种,清代有216种,比其他涉农产业多。
  (二)蚕桑教育和科研发展历程
  1878年陈筱西成为我国留学日本学习蚕桑专业第一人。1897年杭州知府林启在浙江省创办杭州蚕学馆。1902年四川省创办四川蚕桑公社。1903年江苏省创办省立上海女子蚕业学校;山东省将青州旌贤书院改为官立青州中等蚕桑实验学堂。到20世纪20年代,浙江省将杭州蚕学馆改为公立蚕桑学校,并新成立浙江农业大学蚕学系、浙江省工业专业学校、奉化私立武岭农业职业学校蚕桑科、国立湖州高级蚕丝职业学校;江苏省在省立女子蚕业学校内设置高级制丝科,创办吴江县初级丝织学校;四川省在主蚕区设立乙种或甲种农业学校蚕桑科。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蚕桑教育和科研获得长足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刚刚建立的新中国时值百废待兴,却十分重视发展蚕桑教育和科研。在蚕桑专业教育方面,国家先后在10多所高等院校设立了蚕学专业,每年招收或毕业1000-2000多名大学生,在上世纪90年代初的最高年份达到3000多名,为全国蚕桑科研、教学、生产培养了大批高等专业技术人才;同时还在蚕桑主产区的中等专业学校设立了蚕桑专业,为基层培养了为数众多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使我国蚕桑战线形成了一个数量众多、素质很高、结构合理的完整的科研教育体系,使我国蚕桑产业时至今日仍然受益于那时蚕桑教育的造就。在蚕桑科研方面,国家先后在中国农科院和蚕桑主产省农科院建立了蚕业研究所,并从科研编制、人员、经费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同时还支持有关高等院校开展蚕桑科学研究,使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蚕桑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层出不穷,不断应用于生产,使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蚕桑生产出现一次又一次的飞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以向仲怀院士为首的西南大学科研团队,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绘出了世界上第一张家蚕基因框架图,为我国蚕桑产业的未来发展抓住了先机。
  (三)人才成为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我国蚕桑丝绸产业的辉煌时期也是蚕桑教育和科研受到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的时期,更是蚕桑教育和科研机构及科技教育人才最多的时期。比如20世纪30年代和80年代先后兴起蚕桑技术引进高潮。30年代我国大批留学生赴日本学习蚕桑技术,运用近代自然科学制造蚕种,改进我国的蚕业。80年代起,我国大批蚕业界学子赴日、美等先进国家学习先进技术,培养了一大批学术带头人,大大缩小了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改革开放后,尤其是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对外贸易水平的不断提高,无论是茧丝绸产业的产值占GDP的比重,还是茧丝绸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都越来越小,尽管蚕桑产业仍然是一些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但是国家层面对蚕桑的教育和科研重视程度渐趋下降,蚕桑专业人才越来越稀缺。
  蚕桑专业教育日益萎缩。目前全国开设蚕桑专业的高校仅剩下4所,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被并入江苏科技大学,一些省(市)的蚕桑研究所被撤消或被兼并。高校蚕学专业年招生人数由20世纪80-90年代的1000多人减少到现在的不足100人。中等专业学校改成大专后大多不再设蚕桑专业。整个蚕桑行业面临后继乏人的局面。
  (四)蚕桑专业大有可为
  向仲怀院士说,现在蚕桑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特色产业,而是具有支撑丝绸业、模式生物、生态林果、生物反应器等诸多功能的新型产业,具有广阔的前景。高等学校有四大任务,即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社会服务、文化传承,而蚕桑学科恰恰都具备这样的功能。
  蚕学专业毕业生知识面宽、就业门路广、适应能力强,为蚕桑业服务可以大显身手。说它知识面宽,是因为它不仅学动物学,还学植物学,也就是说动物学和植物学知识两者都具备,学好了应该说在生物学科里面是知识面最宽的,在基层是最受欢迎的专业之一。说它就业门路广,是因为它毕业后既可从事养殖业,又可从事种植业;既可以在种桑养蚕方面大显身手,还可以为其它种植业和养殖业服务。据最近几年统计,全国蚕桑专业毕业生每年就业率都是100%。说它适应能力强,是因为蚕学专业的毕业生由于所学基础扎实、专业性强,参加工作后很快就能适应种植业或养殖业的岗位,比别的专业毕业生容易做出成绩。
  我国蚕桑业地域广、战线长,需要蚕桑专业人才多。目前,我国蚕桑业涉及26个省(区、市)、100个地(市)、1000个县(市)、10000个乡(镇),这些地方各级蚕桑生产行政管理、技术推广部门期盼蚕桑专业毕业的大、中专学生去为生产服务;全国现有7所大学和10多所大中专农业职业院校需要蚕桑专业毕业生从事蚕桑教育和科研;中央和省级15所科研机构期盼蚕桑专业毕业生去从事蚕桑科学研究;全国近200家蚕种场期盼蚕桑专业毕业生去从事技术指导或经营管理。还有,为数众多的茧丝绸企业期盼蚕桑专业毕业生去工作,希望从技术员成长为技术总监。
  蚕区政府及其主管部门重视发展蚕桑业,“十二五”期间要采取八项措施促其持续稳定发展。一是推进生产结构布局调整,精心培育和打造一批规模大、品质优、优势突出的基地乡镇和重点村社,做大做强蚕桑特色产业基地。二是加快科技创新与推广,特别是要加快产量高、品质优、抗逆性强、多用途的桑、蚕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以及新技术、新机具的研发与推广。三是加大生产投入力度,改善种桑养蚕条件,增强蚕桑生产后劲。四是大力加强蚕种生产质量的监管,确保全国蚕桑生产所需的蚕种数量和质量安全。五是推进蚕桑产业化经营,不断完善推广“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协会(合作社)+农户”等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促进茧丝绸产业持续稳定发展。六是加强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在充分利用资源的同时,提高单位生产效益,增加蚕农收入。七是强化蚕桑病虫害监测防控,确保蚕桑生产安全。八是加强对蚕桑生产管理与服务,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蚕桑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蚕区工作、生活条件较好,可以为同学们施展才华提供良好条件。我国蚕区虽然分布辽阔,但大多在平原地区,交通条件比较方便,其中有1/3在东部发达地区,工作和生活条件都比较优越,即使在西部丘陵地区,如广西宜州、云南陆良、四川宁南等蚕桑主产县(市),今日的条件比其他很多农业县(市)的条件也好的多,完全可以保障科技人员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因此,希望广大蚕桑专业的同学们热爱蚕桑专业、学好蚕桑专业,将来毕业后努力服务蚕桑专业,为发展我国的蚕桑事业不断贡献自己的力量!
旷野和风 2024-06-30
一、调整养蚕生产布局
鉴于重灾区春季生产中途被迫停产,桑叶可能有较多剩余,可提早夏季养蚕时间,扩大夏季养蚕数量,力争多养蚕、少减产。如灾区因蚕种冷库受损,夏蚕蚕种数量不够,可以通过各省蚕种管理部门从省外调剂部分蚕种到灾区(据可靠消息,因受今年早些时候冻灾影响,广西推迟养蚕20天,广西蚕种尚余50万张,可以与广西蚕业推广总站联系)。
二、养蚕技术措施
1.建设过渡性养蚕设施
地震灾区可以在空旷地方搭建临时养蚕大棚,添置简易蚕台,保证灾区养蚕生产的继续进行。蚕棚大小,可以依照养蚕数量和可供桑叶量而定。但大棚一定要注意遮荫、防晒、避雨及蚕棚内的通风换气,条件允许的地方,可以准备1-2台电风扇,以备通风换气使用。蚕棚建设及蚕棚内养蚕时注意防治蚂蚁、老鼠和蝇蛆病危害。
2.加强消毒防病措施,确保蚕座安全
目前,灾区最主要的任务是防治疫病等次生灾害的发生。同样,在养蚕生产中要特别加强蚕室、蚕座及蚕房周边环境的消毒,消灭病原,切断传染途径。每日养蚕后可用0.3-0.5%有效氯的消毒液进行地面和空中喷洒消毒,一般每平方米喷洒消毒液225ml。同时,建议在收蚁及各龄起蚕时各使用一次防僵粉,以防治僵病危害;在4龄蚕添食2次、5龄蚕添食3-4次克蚕菌等抗生素类蚕药以防治细菌病对蚕儿的危害;在5龄期第2、4、6天各使用一次“灭蚕蝇”,以防治蚕蝇蛆病的发生。及时清除蚕座中的病死蚕,将其置于消毒缸内(缸内置石灰水或2%漂白粉液)。养蚕人员在取桑、切桑、给桑前及除沙后都要洗手,并定时对蚕桑用具进行清洗和消毒。蚕沙不要乱堆乱放,要集中处理。春蚕结束后,要注意对蚕室蚕具的清洗和消毒,为下一批蚕的饲养提供一个安全的生产环境。
3.推广小蚕共育技术,加强小蚕饲育管理
俗话说:“养好小蚕一半收”。由于灾区蚕房损毁严重,在简易蚕棚中养蚕温湿度控制较难。因此,建议灾区大力推广小蚕共育技术,集中饲养小蚕。待3龄或4龄起蚕饷食后再将蚕分发给蚕农,确保蚕茧丰收。建议各县蚕桑站和乡、村蚕桑技术推广人员,要多到小蚕共育室去指导工作,保障小蚕发育整齐、尽量减少蚕头损失。
三、加强桑树培苗与桑园管理
1、育苗:桑树可以通过有性繁殖育苗,作为救灾应急措施,准备优质桑种,建立种苗繁育基地,搞好夏育秋栽,加速桑树种苗繁育,迅速恢复灾后蚕桑生产能力。  
2、补苗:对此次地震造成桑树毁灭的桑园,在今年秋栽或明年春季补栽部分苗木,降低地震对当地蚕桑生产的影响。
3、桑园清理:清理田间泥土或石块,平整桑园土地,剪去折断或受伤枝条,对倒伏的桑树要扶直壅土,踩实,使桑树及早恢复生长。
4、树形养成:对桑拳、一次枝干造成破坏的桑树,要考虑重新养成树形,可通过增拳、压条补缺等技术手段,尽快恢复到灾前的单位面积条数、拳树,确保桑园产量。
5、施肥:桑树受灾后,树势减弱,应追施速效性肥料,促进树势恢复。以速效氮、磷、钾化肥和腐熟的有机肥为主,如尿素、碳酸氢铵、硫酸钾、稀薄人粪尿等,在桑树植株间离树干30cm左右开穴施肥。受灾桑园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进行2~3次叶面追肥,可采用0.4%~0.5%尿素、0.4%~0.6%  磷酸二氢钾、“绿叶宝”等叶面肥,提高桑叶产量。喷施要均匀,桑叶正反面都要喷到。特别是桑叶背面,角质层薄,又分布有气孔,肥液易渗入叶肉起作用。因此,喷施要以叶背面为主,正反面兼顾。最好选择在无风的阴天或晴天喷施。早晨有露水、中午有烈日不宜喷施。
6、排灌水:清理桑园田间四周和渠沟,保持灌溉和排水畅通;修复水利灌溉设施,尽快恢复桑园正常灌溉,确保桑树正常生长。对灾后久晴地区,需及时灌水,同时做好桑园的开沟排水,防止桑园积水。
7、清除桑园杂草:杂草不仅与桑树争夺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同时又会助长害虫和病菌的滋生蔓延,危害桑树,因此桑园杂草必须及时清除。桑园可采用人工和化学除草。适合桑园的除草剂有草甘膦、灭草隆、二甲四氯等。
8、桑叶采摘:合理安排采摘田块,养蚕用叶尽量采摘受灾轻的桑园,少采或不采受灾重的桑树,做到采养结合。
9、病虫害防治:加强桑园病虫害监测,防止桑天牛、桑毛虫、野蚕等危害,必要时可选用敌敌畏,辛硫磷等药剂采取化学农药防治。
一、调整养蚕生产布局
鉴于重灾区春季生产中途被迫停产,桑叶可能有较多剩余,可提早夏季养蚕时间,扩大夏季养蚕数量,力争多养蚕、少减产。如灾区因蚕种冷库受损,夏蚕蚕种数量不够,可以通过各省蚕种管理部门从省外调剂部分蚕种到灾区(据可靠消息,因受今年早些时候冻灾影响,广西推迟养蚕20天,广西蚕种尚余50万张,可以与广西蚕业推广总站联系)。
二、养蚕技术措施
1.建设过渡性养蚕设施
地震灾区可以在空旷地方搭建临时养蚕大棚,添置简易蚕台,保证灾区养蚕生产的继续进行。蚕棚大小,可以依照养蚕数量和可供桑叶量而定。但大棚一定要注意遮荫、防晒、避雨及蚕棚内的通风换气,条件允许的地方,可以准备1-2台电风扇,以备通风换气使用。蚕棚建设及蚕棚内养蚕时注意防治蚂蚁、老鼠和蝇蛆病危害。
2.加强消毒防病措施,确保蚕座安全
目前,灾区最主要的任务是防治疫病等次生灾害的发生。同样,在养蚕生产中要特别加强蚕室、蚕座及蚕房周边环境的消毒,消灭病原,切断传染途径。每日养蚕后可用0.3-0.5%有效氯的消毒液进行地面和空中喷洒消毒,一般每平方米喷洒消毒液225ml。同时,建议在收蚁及各龄起蚕时各使用一次防僵粉,以防治僵病危害;在4龄蚕添食2次、5龄蚕添食3-4次克蚕菌等抗生素类蚕药以防治细菌病对蚕儿的危害;在5龄期第2、4、6天各使用一次“灭蚕蝇”,以防治蚕蝇蛆病的发生。及时清除蚕座中的病死蚕,将其置于消毒缸内(缸内置石灰水或2%漂白粉液)。养蚕人员在取桑、切桑、给桑前及除沙后都要洗手,并定时对蚕桑用具进行清洗和消毒。蚕沙不要乱堆乱放,要集中处理。春蚕结束后,要注意对蚕室蚕具的清洗和消毒,为下一批蚕的饲养提供一个安全的生产环境。
3.推广小蚕共育技术,加强小蚕饲育管理
俗话说:“养好小蚕一半收”。由于灾区蚕房损毁严重,在简易蚕棚中养蚕温湿度控制较难。因此,建议灾区大力推广小蚕共育技术,集中饲养小蚕。待3龄或4龄起蚕饷食后再将蚕分发给蚕农,确保蚕茧丰收。建议各县蚕桑站和乡、村蚕桑技术推广人员,要多到小蚕共育室去指导工作,保障小蚕发育整齐、尽量减少蚕头损失。
三、加强桑树培苗与桑园管理
1、育苗:桑树可以通过有性繁殖育苗,作为救灾应急措施,准备优质桑种,建立种苗繁育基地,搞好夏育秋栽,加速桑树种苗繁育,迅速恢复灾后蚕桑生产能力。  
2、补苗:对此次地震造成桑树毁灭的桑园,在今年秋栽或明年春季补栽部分苗木,降低地震对当地蚕桑生产的影响。
3、桑园清理:清理田间泥土或石块,平整桑园土地,剪去折断或受伤枝条,对倒伏的桑树要扶直壅土,踩实,使桑树及早恢复生长。
4、树形养成:对桑拳、一次枝干造成破坏的桑树,要考虑重新养成树形,可通过增拳、压条补缺等技术手段,尽快恢复到灾前的单位面积条数、拳树,确保桑园产量。
5、施肥:桑树受灾后,树势减弱,应追施速效性肥料,促进树势恢复。以速效氮、磷、钾化肥和腐熟的有机肥为主,如尿素、碳酸氢铵、硫酸钾、稀薄人粪尿等,在桑树植株间离树干30cm左右开穴施肥。受灾桑园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进行2~3次叶面追肥,可采用0.4%~0.5%尿素、0.4%~0.6%  磷酸二氢钾、“绿叶宝”等叶面肥,提高桑叶产量。喷施要均匀,桑叶正反面都要喷到。特别是桑叶背面,角质层薄,又分布有气孔,肥液易渗入叶肉起作用。因此,喷施要以叶背面为主,正反面兼顾。最好选择在无风的阴天或晴天喷施。早晨有露水、中午有烈日不宜喷施。
6、排灌水:清理桑园田间四周和渠沟,保持灌溉和排水畅通;修复水利灌溉设施,尽快恢复桑园正常灌溉,确保桑树正常生长。对灾后久晴地区,需及时灌水,同时做好桑园的开沟排水,防止桑园积水。
7、清除桑园杂草:杂草不仅与桑树争夺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同时又会助长害虫和病菌的滋生蔓延,危害桑树,因此桑园杂草必须及时清除。桑园可采用人工和化学除草。适合桑园的除草剂有草甘膦、灭草隆、二甲四氯等。
8、桑叶采摘:合理安排采摘田块,养蚕用叶尽量采摘受灾轻的桑园,少采或不采受灾重的桑树,做到采养结合。
9、病虫害防治:加强桑园病虫害监测,防止桑天牛、桑毛虫、野蚕等危害,必要时可选用敌敌畏,辛硫磷等药剂采取化学农药防治。
面包超人311 2024-06-18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356599330902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