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景观照明设计步骤都有哪些

2024-07-01 05:35:14 (37分钟前 更新) 451 1237

最新回答

你好,希望帮到你
 (一)  分析相关资料;
  1、了解该园林所处城市的人文、历史;考察其周边相类似园林的景观照明特色。
  2、了解园林景观设计师对该园林景观的设计定位。
  (二)  提出设计理念;
  1、分析该园林的周边环境和景观特色,概括提炼出对景观照明设计有用的元素。
  2、提出景观照明设计的理念。
  (三)  进行照明分析;
  1、游园路线分析,得出游人根据该游线观赏园林时的视觉焦点和该游线上各景观节点的主次关系。(简单介绍一下,功能照明的实施方案)
  2、景观节点的功能分析,推论出园内各节点的设计风格以及实施景观照明时必须达到的亮度。
  3、主要场景分析,根据游园路线分析和景观节点的功能分析,提炼出该园林中几个主要的视点,形成大的视觉场景。
  (四)  深化照明设计
  深化设计过程中,各场景的景观照明设计必须紧扣总的设计理念,在以上景观照明分析的指导下,按照景观节点的主次、景观照明的强弱、被观察的先后等关系进行设计。
你好,希望帮到你
 (一)  分析相关资料;
  1、了解该园林所处城市的人文、历史;考察其周边相类似园林的景观照明特色。
  2、了解园林景观设计师对该园林景观的设计定位。
  (二)  提出设计理念;
  1、分析该园林的周边环境和景观特色,概括提炼出对景观照明设计有用的元素。
  2、提出景观照明设计的理念。
  (三)  进行照明分析;
  1、游园路线分析,得出游人根据该游线观赏园林时的视觉焦点和该游线上各景观节点的主次关系。(简单介绍一下,功能照明的实施方案)
  2、景观节点的功能分析,推论出园内各节点的设计风格以及实施景观照明时必须达到的亮度。
  3、主要场景分析,根据游园路线分析和景观节点的功能分析,提炼出该园林中几个主要的视点,形成大的视觉场景。
  (四)  深化照明设计
  深化设计过程中,各场景的景观照明设计必须紧扣总的设计理念,在以上景观照明分析的指导下,按照景观节点的主次、景观照明的强弱、被观察的先后等关系进行设计。
伊萨贝辣 2024-07-01
广场的形状与面积既无定形又式样繁多,设置照明必须抓住满足功能照明为前提,根据广场的固有特色,充分发挥广场的机能。  
广场景观照明,首先要把广场周围建筑物的景观照明与广场部位的照明统一起来,要把广场和广场四周道路的照明协调一致起来,要把固有文化统一起来。
广场照明主要有:喷泉、广场地面和标志物、树木阵列、地下商场或地铁的出入口灯光及周围绿地、花圃等环境照明组成。
广场的形状与面积既无定形又式样繁多,设置照明必须抓住满足功能照明为前提,根据广场的固有特色,充分发挥广场的机能。  
广场景观照明,首先要把广场周围建筑物的景观照明与广场部位的照明统一起来,要把广场和广场四周道路的照明协调一致起来,要把固有文化统一起来。
广场照明主要有:喷泉、广场地面和标志物、树木阵列、地下商场或地铁的出入口灯光及周围绿地、花圃等环境照明组成。
东北小茬子521 2024-06-28
广场按性质不同可分为市政广场、纪念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休闲娱乐广场等, 城市广场照明是利用灯光塑造城市夜景的一种照明技术但人们的活动行为,对光环境的需求应该是一致的。大型广场的照明需要的是能够使游人满足觉察障碍物,及视觉方位的亮度的需求;使驾驶者看清路线从而保证其安全驾驶的亮度,同时也要避免产生眩光和节能,当然,在节能的同时也要考虑到日常的维护,按具体的情况来设计。
 
一、广场照明特点
  城市广场是现代化城市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它不仅能疏导交通、改善环境、美化市容,还为市民提供文化和休闲活动场地。广场照明是城市照明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城市照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照明要求
 
  城市广场通常处于城市的重点位置,是人、车、物的集散场所,其照明设计是城市道路照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情况下,设计广场照明应当考虑以下几点:
  (1)足够明亮;
  (2)整个广场的亮度要足够均匀;
  (3)眩光少;
  (4)与环境协调,造型美观;
  (5)灯杆设计应考虑周围环境,符合工程的整体效果,且不影响广场的使用功能。
 
2)照明方式
 
  广场的照明方式可以根据广场的大小、形状、周围情况的不同,采用常规照明、高杆照明,或者两者结合使用。
 
  常规照明方式的灯具一般安装在高度为15m以下的灯杆顶端,灯杆沿广场周边或人行道布置。该照明方式可在需要照明的场所设置灯杆,且可按人行道线型变化设置。由于每个灯具都能有效地照亮路面,光的损失少,比较经济,且在弯道处能起到诱导作用。但不适宜用在范围广、线型复杂、视野广阔的场所,因为这种处理会出现灯杆林立的混乱状况,有损美观,入夜则形成一片“光海”,且灯杆多,不便维护管理。
  高杆照明方式是在一个比较高的杆子上,    安装由多个大功率和高光效光源组成的灯具。一般高杆照明的高度为15~30m(间距为90~100m),最高的可达40~70m。
 
3)照明控制及供电系统
  广场照明灯饰分布一般较散,范围较大,需要多个电源点多路供电。进行合理的回路设计,每一回路尽量用同种负荷并做到布设线路最简明,以减小线路电压降与损耗,便于广场照明进行分路控制。
  在电缆回路敷设走向设计过程当中,应特别注意与原有管线之间的冲突问题。由于城市广场设计大都是征地改造项目,地下管网情况复杂,为减少施工时管线相撞带来的麻烦,设计时应参照规划部门的地下管线报告,合理避开或交叉。
 
4)照明节能
  据资料显示,天安门广场夜景改造后,照明能耗节约显著,总功率由原来的210.2kW减少至100kW,节能效率提高5成。另外,改造后节能照明大大降低了环境污染,其中二氧化碳排放减少20吨,二氧化硫排放减少0.8吨。其节能减排效果等同于森林面积增加量74.46亩,有效改善了环境质量。
  因此在照明设计中,选用配光合理、效率高的节能灯具可以大大降低能耗。还可避免光干扰,体现绿色照明的设计理念。
二、广场照明注意事项
1)视觉定向
  广场的照明应能满足那些不太熟悉周围环境的人,使他们一进人广场就能粗略感知整个空间,因此照明不能只照亮地面,还应包括空间的各垂直面的照明。灯具必须选择能同时为垂直面和水平面提供照明的产品。对广场周边建筑进行适宜的照明能帮助人们确定方向。另外,标识、指示牌的照明也能帮助那些不熟悉周围环境的人确定方向。
 2)个人特征识别
 CIE第92号出版物《城市照明指南》中指出:“步行者使用支配的区域,夜间照明最重要的作用是使人能识别正在接近的或处在一定距离以外的其他人。为了给人以必要的安全感,必须能分辨他人是否可能是友善的、异常的或是侵犯的,以便有充分的时间做出适当的反应。研究表明,所需要的分辨任何敌对迹象从而采取防范措施的最小识别距离,是观察者前方4m。”
  当独处时,只有在社会安定与环境安全的条件下方能心安理得地各自存在,如失去场所的安全感和安定感,则无法潜心静处;反之,当处于公共活动时,也不忘带着自我防卫的心理。因此,夜间广场的照明应能满足人在近距离接触之前相互识别,并提供足够的视觉信息来判别广场上一定距离内的其他人。
3)造型立体感
  CIE第92号出版物中指出:“对于城市广场的照明,人的外貌、街具和建筑物的特征都是应该加以考虑的”;“研究表明垂直照度Evert和半柱面照度Esemicyl的比值是评价个人特征造型立体感的较好的指标”,并推荐Evert/Esemicyl在0.8一1.3之间广场属于非正式社交场合,造型立体感应该是自然柔和的个人特征的那么对比不能太强烈,否则效果会过于戏剧化甚至是歪曲的;也不能缺乏对比而过于平淡
希望可以帮助你
广场按性质不同可分为市政广场、纪念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休闲娱乐广场等, 城市广场照明是利用灯光塑造城市夜景的一种照明技术但人们的活动行为,对光环境的需求应该是一致的。大型广场的照明需要的是能够使游人满足觉察障碍物,及视觉方位的亮度的需求;使驾驶者看清路线从而保证其安全驾驶的亮度,同时也要避免产生眩光和节能,当然,在节能的同时也要考虑到日常的维护,按具体的情况来设计。
 
一、广场照明特点
  城市广场是现代化城市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它不仅能疏导交通、改善环境、美化市容,还为市民提供文化和休闲活动场地。广场照明是城市照明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城市照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照明要求
 
  城市广场通常处于城市的重点位置,是人、车、物的集散场所,其照明设计是城市道路照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情况下,设计广场照明应当考虑以下几点:
  (1)足够明亮;
  (2)整个广场的亮度要足够均匀;
  (3)眩光少;
  (4)与环境协调,造型美观;
  (5)灯杆设计应考虑周围环境,符合工程的整体效果,且不影响广场的使用功能。
 
2)照明方式
 
  广场的照明方式可以根据广场的大小、形状、周围情况的不同,采用常规照明、高杆照明,或者两者结合使用。
 
  常规照明方式的灯具一般安装在高度为15m以下的灯杆顶端,灯杆沿广场周边或人行道布置。该照明方式可在需要照明的场所设置灯杆,且可按人行道线型变化设置。由于每个灯具都能有效地照亮路面,光的损失少,比较经济,且在弯道处能起到诱导作用。但不适宜用在范围广、线型复杂、视野广阔的场所,因为这种处理会出现灯杆林立的混乱状况,有损美观,入夜则形成一片“光海”,且灯杆多,不便维护管理。
  高杆照明方式是在一个比较高的杆子上,    安装由多个大功率和高光效光源组成的灯具。一般高杆照明的高度为15~30m(间距为90~100m),最高的可达40~70m。
 
3)照明控制及供电系统
  广场照明灯饰分布一般较散,范围较大,需要多个电源点多路供电。进行合理的回路设计,每一回路尽量用同种负荷并做到布设线路最简明,以减小线路电压降与损耗,便于广场照明进行分路控制。
  在电缆回路敷设走向设计过程当中,应特别注意与原有管线之间的冲突问题。由于城市广场设计大都是征地改造项目,地下管网情况复杂,为减少施工时管线相撞带来的麻烦,设计时应参照规划部门的地下管线报告,合理避开或交叉。
 
4)照明节能
  据资料显示,天安门广场夜景改造后,照明能耗节约显著,总功率由原来的210.2kW减少至100kW,节能效率提高5成。另外,改造后节能照明大大降低了环境污染,其中二氧化碳排放减少20吨,二氧化硫排放减少0.8吨。其节能减排效果等同于森林面积增加量74.46亩,有效改善了环境质量。
  因此在照明设计中,选用配光合理、效率高的节能灯具可以大大降低能耗。还可避免光干扰,体现绿色照明的设计理念。
二、广场照明注意事项
1)视觉定向
  广场的照明应能满足那些不太熟悉周围环境的人,使他们一进人广场就能粗略感知整个空间,因此照明不能只照亮地面,还应包括空间的各垂直面的照明。灯具必须选择能同时为垂直面和水平面提供照明的产品。对广场周边建筑进行适宜的照明能帮助人们确定方向。另外,标识、指示牌的照明也能帮助那些不熟悉周围环境的人确定方向。
 2)个人特征识别
 CIE第92号出版物《城市照明指南》中指出:“步行者使用支配的区域,夜间照明最重要的作用是使人能识别正在接近的或处在一定距离以外的其他人。为了给人以必要的安全感,必须能分辨他人是否可能是友善的、异常的或是侵犯的,以便有充分的时间做出适当的反应。研究表明,所需要的分辨任何敌对迹象从而采取防范措施的最小识别距离,是观察者前方4m。”
  当独处时,只有在社会安定与环境安全的条件下方能心安理得地各自存在,如失去场所的安全感和安定感,则无法潜心静处;反之,当处于公共活动时,也不忘带着自我防卫的心理。因此,夜间广场的照明应能满足人在近距离接触之前相互识别,并提供足够的视觉信息来判别广场上一定距离内的其他人。
3)造型立体感
  CIE第92号出版物中指出:“对于城市广场的照明,人的外貌、街具和建筑物的特征都是应该加以考虑的”;“研究表明垂直照度Evert和半柱面照度Esemicyl的比值是评价个人特征造型立体感的较好的指标”,并推荐Evert/Esemicyl在0.8一1.3之间广场属于非正式社交场合,造型立体感应该是自然柔和的个人特征的那么对比不能太强烈,否则效果会过于戏剧化甚至是歪曲的;也不能缺乏对比而过于平淡
希望可以帮助你
jiangdan1101328 2024-06-17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512041091918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