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慈菇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2024-06-26 07:33:00 (39分钟前 更新) 145 4974

最新回答

中药山慈菇的性味归经
甘、微辛,凉。归肝、脾经。
中药山慈菇的功效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中药山慈菇的应用
1.痈疽疔毒,瘰疬痰核。本品味辛能散,寒能清热,故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之效。常与雄黄、朱砂、麝香等解毒疗疮药合用,治疗痈疽发背,疔疮肿毒,瘰疬痰核,蛇虫咬伤,如紫金锭(《百一选方》),内服外用均可。
2.症瘕痞块。本品有解毒散结消肿之功,近年来本品广泛地用于症瘕痞块和多种肿瘤。如以本品配伍土鳖虫、穿山甲、蝼蛄等同用,治疗肝硬化,对软化肝脾,恢复肝功,有明显效果;若与蚤休、丹参、栀子、浙贝母、柴胡、夏枯草等制成复方,对甲状腺瘤有较好疗效。
中药山慈菇的性味归经
甘、微辛,凉。归肝、脾经。
中药山慈菇的功效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中药山慈菇的应用
1.痈疽疔毒,瘰疬痰核。本品味辛能散,寒能清热,故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之效。常与雄黄、朱砂、麝香等解毒疗疮药合用,治疗痈疽发背,疔疮肿毒,瘰疬痰核,蛇虫咬伤,如紫金锭(《百一选方》),内服外用均可。
2.症瘕痞块。本品有解毒散结消肿之功,近年来本品广泛地用于症瘕痞块和多种肿瘤。如以本品配伍土鳖虫、穿山甲、蝼蛄等同用,治疗肝硬化,对软化肝脾,恢复肝功,有明显效果;若与蚤休、丹参、栀子、浙贝母、柴胡、夏枯草等制成复方,对甲状腺瘤有较好疗效。
小屋美眉 2024-06-26
山慈菇,中药名。为兰科植物杜鹃兰、独蒜兰或云南独蒜兰的干燥假鳞茎。前者习称"毛慈菇",后二者习称"冰球子",别名还有金灯、朱姑、鹿蹄草、无义草等。夏、秋二季采挖。山慈菇味甘、微辛,性凉。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等功效,常用于痈肿疔毒,瘰疬痰核,蛇虫咬伤,瘸瘕痞块。1、丽江山慈菇,光慈菇毒性较强,过量可引起中毒  (丽江山慈菇每次0.6~0.9克)  ,大量久服可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多发性神经炎、白细胞减少等。
山慈菇,中药名。为兰科植物杜鹃兰、独蒜兰或云南独蒜兰的干燥假鳞茎。前者习称"毛慈菇",后二者习称"冰球子",别名还有金灯、朱姑、鹿蹄草、无义草等。夏、秋二季采挖。山慈菇味甘、微辛,性凉。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等功效,常用于痈肿疔毒,瘰疬痰核,蛇虫咬伤,瘸瘕痞块。1、丽江山慈菇,光慈菇毒性较强,过量可引起中毒  (丽江山慈菇每次0.6~0.9克)  ,大量久服可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多发性神经炎、白细胞减少等。
小白贼黑 2024-06-18
山慈菇,中药名。为兰科植物杜鹃兰、独蒜兰或云南独蒜兰的干燥假鳞茎。前者习称"毛慈菇",后二者习称"冰球子",别名还有金灯、朱姑、鹿蹄草、无义草等。夏、秋二季采挖。山慈菇味甘、微辛,性凉。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等功效,常用于痈肿疔毒,瘰疬痰核,蛇虫咬伤,瘸瘕痞块。
山慈菇,中药名。为兰科植物杜鹃兰、独蒜兰或云南独蒜兰的干燥假鳞茎。前者习称"毛慈菇",后二者习称"冰球子",别名还有金灯、朱姑、鹿蹄草、无义草等。夏、秋二季采挖。山慈菇味甘、微辛,性凉。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等功效,常用于痈肿疔毒,瘰疬痰核,蛇虫咬伤,瘸瘕痞块。
Shenyangman。 2024-06-05
中药山慈菇的性味归经甘、微辛,凉。归肝、脾经。中药山慈菇的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中药山慈菇的应用1.痈疽疔毒,瘰疬痰核。本品味辛能散,寒能清热,故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之效。常与雄黄、朱砂、麝香等解毒疗疮药合用,治疗痈疽发背,疔疮肿毒,瘰疬痰核,蛇虫咬伤,如紫金锭(《百一选方》),内服外用均可。2.症瘕痞块。本品有解毒散结消肿之功,近年来本品广泛地用于症瘕痞块和多种肿瘤。如以本品配伍土鳖虫、穿山甲、蝼蛄等同用,治疗肝硬化,对软化肝脾,恢复肝功,有明显效果;若与蚤休、丹参、栀子、浙贝母、柴胡、夏枯草等制成复方,对甲状腺瘤有较好疗效。此外,本品尚有很好的化痰作用,如《奇效良方》中以山慈菇与茶同研调服,治疗由风痰所致的癫痫等证。
中药山慈菇的性味归经甘、微辛,凉。归肝、脾经。中药山慈菇的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中药山慈菇的应用1.痈疽疔毒,瘰疬痰核。本品味辛能散,寒能清热,故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之效。常与雄黄、朱砂、麝香等解毒疗疮药合用,治疗痈疽发背,疔疮肿毒,瘰疬痰核,蛇虫咬伤,如紫金锭(《百一选方》),内服外用均可。2.症瘕痞块。本品有解毒散结消肿之功,近年来本品广泛地用于症瘕痞块和多种肿瘤。如以本品配伍土鳖虫、穿山甲、蝼蛄等同用,治疗肝硬化,对软化肝脾,恢复肝功,有明显效果;若与蚤休、丹参、栀子、浙贝母、柴胡、夏枯草等制成复方,对甲状腺瘤有较好疗效。此外,本品尚有很好的化痰作用,如《奇效良方》中以山慈菇与茶同研调服,治疗由风痰所致的癫痫等证。
super阿狸 2024-06-03
简介:山慈菇的功效与作用详细介绍
   山慈菇为兰科植物杜鹃兰、独蒜兰的假球茎。
   百合科的丽江山慈菇又名老鸦瓣,兰科的冰球子的假球茎,也作山慈菇使用。
   【性味与功效】
   喙甘、微辛,性寒。功效:清热解毒,化痰散结。
   【传统应用】
   主治疮痈肿毒.瘰疬结核,痰毒痰核等病症。
   本药常用于以下传统方剂:①万病解毒丹,一名太乙紫金丹、玉枢丹(《本草纲目》):山慈菇、麝香、千金子霜、雄黄、红芽大戟、朱砂、五倍子,治疗外受外邪,或药食中毒而引起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②验方(《本草纲目》):山慈菇、苍耳草,治疗痈疽疔疮、恶疮、黄疸。
   【主要成分】
   杜鹃兰含甘露糖与糖葡萄的葡聚糖,以及黏液质。
   老鸦瓣含秋水仙碱和淀粉。
   【药理作用】
   (一)抗肿瘤
   水煎剂对小鼠S180和WK256有抑制作用。
   (二)秋水仙碱的作用
   秋水仙碱为典型的有丝分裂毒药物。主要作用于s期,对M期有延缓作用。能使细胞停止于分裂中期,与纺缍体微管蛋白结合,可使纺缍体无法形成,染色体不能向两极移动,最后因细胞结构异常,而致细胞死亡。
   秋水仙胺和秋酰胺对大鼠和小鼠的肿瘤均有抑制作用,而毒性较轻。
   【临床应用】
   1.治疗乳腺癌、甲状腺癌、恶性淋巴瘤、食管癌、皮癌,以及良性肿瘤。
   2.治疗乳房小叶增生、甲状腺肿大、桥本甲状腺炎、炎症性淋巴结肿大。
   【剂量与用法】
   药典剂量:3~9克。
   临床常用剂量:3~12克。
   大剂量:12~30克。一般不更大剂量使用。
   使用方法:水煎服。
   【临床体会】
   (一)关于治疗肿瘤
   山慈菇是传统的治疗结节肿瘤一类病症的中草药。包括良性的和恶性的。其有效成分现知为秋水仙碱。但秋水仙碱含于百合科的植物老鸦瓣中,上海地区用的都是兰科植物的杜鹃兰。兰科的山慈菇中是否也含秋水仙碱或其衍生物,尚不清楚。临床治疗乳腺小叶增生、腺瘤、甲状腺腺瘤、淋巴结肿大等,都是有效的。中医临床习惯于辨证论治,用复方治疗的,加入山慈菇后,可以看到山慈菇软坚散结效果的。
   食用百合也含秋水仙碱,也有软坚散结功效。
   (二)关于治疗痛风
   急性痛风在西医是用秋水仙碱片治疗的,服用至腹泻后,一般在24小时内,肿痛就得到缓解。如果达不到腹泻就没有效果。对于反复发作的病人,多次使用后,或对于慢性痛风,效果就越来越差,而毒副反应越来越大。秋水仙碱治疗痛风的机制尚不清楚,对改善肾功能和尿酸都无效果。
   老鸦瓣和百合均含秋水仙碱,临床也有用于治疗痛风者,12~30克还达不到腹泻的治疗量,效果并不明显。换个方法,用虎杖30克,使病人腹泻,也是有效的,但不及秋水仙碱。如果虎杖与其他中药复方治疗,效果就会明显增加。
简介:山慈菇的功效与作用详细介绍
   山慈菇为兰科植物杜鹃兰、独蒜兰的假球茎。
   百合科的丽江山慈菇又名老鸦瓣,兰科的冰球子的假球茎,也作山慈菇使用。
   【性味与功效】
   喙甘、微辛,性寒。功效:清热解毒,化痰散结。
   【传统应用】
   主治疮痈肿毒.瘰疬结核,痰毒痰核等病症。
   本药常用于以下传统方剂:①万病解毒丹,一名太乙紫金丹、玉枢丹(《本草纲目》):山慈菇、麝香、千金子霜、雄黄、红芽大戟、朱砂、五倍子,治疗外受外邪,或药食中毒而引起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②验方(《本草纲目》):山慈菇、苍耳草,治疗痈疽疔疮、恶疮、黄疸。
   【主要成分】
   杜鹃兰含甘露糖与糖葡萄的葡聚糖,以及黏液质。
   老鸦瓣含秋水仙碱和淀粉。
   【药理作用】
   (一)抗肿瘤
   水煎剂对小鼠S180和WK256有抑制作用。
   (二)秋水仙碱的作用
   秋水仙碱为典型的有丝分裂毒药物。主要作用于s期,对M期有延缓作用。能使细胞停止于分裂中期,与纺缍体微管蛋白结合,可使纺缍体无法形成,染色体不能向两极移动,最后因细胞结构异常,而致细胞死亡。
   秋水仙胺和秋酰胺对大鼠和小鼠的肿瘤均有抑制作用,而毒性较轻。
   【临床应用】
   1.治疗乳腺癌、甲状腺癌、恶性淋巴瘤、食管癌、皮癌,以及良性肿瘤。
   2.治疗乳房小叶增生、甲状腺肿大、桥本甲状腺炎、炎症性淋巴结肿大。
   【剂量与用法】
   药典剂量:3~9克。
   临床常用剂量:3~12克。
   大剂量:12~30克。一般不更大剂量使用。
   使用方法:水煎服。
   【临床体会】
   (一)关于治疗肿瘤
   山慈菇是传统的治疗结节肿瘤一类病症的中草药。包括良性的和恶性的。其有效成分现知为秋水仙碱。但秋水仙碱含于百合科的植物老鸦瓣中,上海地区用的都是兰科植物的杜鹃兰。兰科的山慈菇中是否也含秋水仙碱或其衍生物,尚不清楚。临床治疗乳腺小叶增生、腺瘤、甲状腺腺瘤、淋巴结肿大等,都是有效的。中医临床习惯于辨证论治,用复方治疗的,加入山慈菇后,可以看到山慈菇软坚散结效果的。
   食用百合也含秋水仙碱,也有软坚散结功效。
   (二)关于治疗痛风
   急性痛风在西医是用秋水仙碱片治疗的,服用至腹泻后,一般在24小时内,肿痛就得到缓解。如果达不到腹泻就没有效果。对于反复发作的病人,多次使用后,或对于慢性痛风,效果就越来越差,而毒副反应越来越大。秋水仙碱治疗痛风的机制尚不清楚,对改善肾功能和尿酸都无效果。
   老鸦瓣和百合均含秋水仙碱,临床也有用于治疗痛风者,12~30克还达不到腹泻的治疗量,效果并不明显。换个方法,用虎杖30克,使病人腹泻,也是有效的,但不及秋水仙碱。如果虎杖与其他中药复方治疗,效果就会明显增加。
昏昏头了 2024-05-19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315801143646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