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力墙连梁超筋怎么处理

2024-06-13 14:56:03 (21分钟前 更新) 404 6569

最新回答

剪力墙连梁超筋处理  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中连梁及框筒结构中的裙梁一般较易出现超筋超限现象,应采取适当的处理  方法。剪力墙连梁超筋、超限时,可根据“混凝土高规”第7.2.25条的相关规定,作如下处理:  一、对连梁的计算处理  1.连梁调幅处理(计算结果①)  抗震设计剪力墙中连梁的弯矩和剪力可进行塑性调幅,以降低其剪力设计值。但在结构计算中已对连梁进行了刚度折减的连梁,其调幅范围应限制或不再调幅。当部分连梁降低弯矩设计值后,其余部位的连梁和  墙肢的弯矩应相应加大。  一般情况下,经全部调幅(包括计算中连梁刚度折减和对计算结果的后期调幅)后的弯矩设计值不小于调  幅前(完全弹性)的0.8倍(6、7度)和0.5倍(8、9度)。  2.连梁的铰接处理(计算结果②)  当连梁的破坏对承受竖向荷载无明显影响(即连梁不作为次梁的支承梁)时,可假定该连梁在大震下的破坏,对剪力墙按独立墙肢进行第二次多遇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内力分析(为减小结构计算工作量可将连梁按两端铰接梁计算),墙肢应按两次计算所得的较大内力进行配筋设计(一般情况下,连梁铰接处理后,墙  的计算结果较大),以保证墙肢的安全。  3.对超筋连梁的计算处理(计算结果③)  剪力墙的连梁考虑刚度折减后,当部分连梁仍不能满足规范剪压比(  )限值时,减小连梁截面,此时连梁计算可能仍有超筋,但其计算剪力V2已不大于原有截面的最大受剪承载力[V1],即V2≤[V1],满足本规程第  6.2.6条的要求。  4.连梁计算处理后的情况分析  1)情况一:连梁调幅处理(计算结果①)后,计算结果满足规范要求;  2)情况二:对连梁进行计算处理后(计算结果③),连梁不再有超筋现象,结构的层间位移仍能满足规范  要求,即层间弹性位移角符合表4.6.3要求;  3)情况三:对连梁进行计算处理后(计算结果②),连梁不再有超筋现象,结构的层间位移仍能满足规范  要求,即层间弹性位移角符合表4.6.3要求;  4)情况四:对连梁进行计算处理后(计算结果③),连梁仍有超筋现象,结构的侧向位移不能满足规范要求,即层间位移角已不符合表4.6.3要求,且确无其他手段加大结构的侧向刚度,结构设计中仍需采用原  有连梁的构件截面尺寸,以满足结构的层间弹性位移角要求。  二、剪力墙的配筋设计  1.对情况一:剪力墙可直接按计算结果①配筋。  2.对情况二,剪力墙按最后计算的结果(结果③)配筋(此时,要求连梁取用小截面,即计算③所采用的  截面)。
剪力墙连梁超筋处理  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中连梁及框筒结构中的裙梁一般较易出现超筋超限现象,应采取适当的处理  方法。剪力墙连梁超筋、超限时,可根据“混凝土高规”第7.2.25条的相关规定,作如下处理:  一、对连梁的计算处理  1.连梁调幅处理(计算结果①)  抗震设计剪力墙中连梁的弯矩和剪力可进行塑性调幅,以降低其剪力设计值。但在结构计算中已对连梁进行了刚度折减的连梁,其调幅范围应限制或不再调幅。当部分连梁降低弯矩设计值后,其余部位的连梁和  墙肢的弯矩应相应加大。  一般情况下,经全部调幅(包括计算中连梁刚度折减和对计算结果的后期调幅)后的弯矩设计值不小于调  幅前(完全弹性)的0.8倍(6、7度)和0.5倍(8、9度)。  2.连梁的铰接处理(计算结果②)  当连梁的破坏对承受竖向荷载无明显影响(即连梁不作为次梁的支承梁)时,可假定该连梁在大震下的破坏,对剪力墙按独立墙肢进行第二次多遇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内力分析(为减小结构计算工作量可将连梁按两端铰接梁计算),墙肢应按两次计算所得的较大内力进行配筋设计(一般情况下,连梁铰接处理后,墙  的计算结果较大),以保证墙肢的安全。  3.对超筋连梁的计算处理(计算结果③)  剪力墙的连梁考虑刚度折减后,当部分连梁仍不能满足规范剪压比(  )限值时,减小连梁截面,此时连梁计算可能仍有超筋,但其计算剪力V2已不大于原有截面的最大受剪承载力[V1],即V2≤[V1],满足本规程第  6.2.6条的要求。  4.连梁计算处理后的情况分析  1)情况一:连梁调幅处理(计算结果①)后,计算结果满足规范要求;  2)情况二:对连梁进行计算处理后(计算结果③),连梁不再有超筋现象,结构的层间位移仍能满足规范  要求,即层间弹性位移角符合表4.6.3要求;  3)情况三:对连梁进行计算处理后(计算结果②),连梁不再有超筋现象,结构的层间位移仍能满足规范  要求,即层间弹性位移角符合表4.6.3要求;  4)情况四:对连梁进行计算处理后(计算结果③),连梁仍有超筋现象,结构的侧向位移不能满足规范要求,即层间位移角已不符合表4.6.3要求,且确无其他手段加大结构的侧向刚度,结构设计中仍需采用原  有连梁的构件截面尺寸,以满足结构的层间弹性位移角要求。  二、剪力墙的配筋设计  1.对情况一:剪力墙可直接按计算结果①配筋。  2.对情况二,剪力墙按最后计算的结果(结果③)配筋(此时,要求连梁取用小截面,即计算③所采用的  截面)。
酒窝喵喵兔 2024-06-13
当连梁的破坏对承受竖向荷载无明显影响(即连梁不作为次梁的支承梁)时,可假定该连梁在大震下的破坏,对剪力墙按独立墙肢进行第二次多遇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内力分析(为减小结构计算工作量可将连梁按两端铰接梁计算),墙肢应按两次计算所得的较大内力进行配筋设计(一般情况下,连梁铰接处理后,墙  的计算结果较大),以保证墙肢的安全。
当连梁的破坏对承受竖向荷载无明显影响(即连梁不作为次梁的支承梁)时,可假定该连梁在大震下的破坏,对剪力墙按独立墙肢进行第二次多遇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内力分析(为减小结构计算工作量可将连梁按两端铰接梁计算),墙肢应按两次计算所得的较大内力进行配筋设计(一般情况下,连梁铰接处理后,墙  的计算结果较大),以保证墙肢的安全。
o0大鹏0o 2024-05-31
关于连梁刚度的折减。连梁由于跨高比小  ,与之相连的墙肢刚度大等原因  ,在水平力作用下的内力往往很大  ,连梁屈服时表现为梁端出现裂缝  ,刚度减弱  ,内力重分布。因此在开始进行结构整体计算时  ,就需对连梁刚度进行折减。根据《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第  4  1  7条规定  :“在内力与位移计算中  ,所有构件均可采用弹性刚度  ,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中  ,连梁的刚度可予以折减  ,折减系数不应小于  0  55。”一般在实际设计中我们在  0  55—  1之间取值  ,以符合截面设计的要求.  
2  2 加连梁跨度减少高度。在连梁设计中  ,刚度折减后  ,仍可能发生连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或斜截面受剪承载力不够的情况  ,这时可以增加洞口的宽度  ,以减少连梁刚度。减少了结构的整体刚度  ,也就减少了地震作用的影响  ,使连梁的承载力有可能不超限。如果只是部分连梁超筋或超限  ,则可采取调整连梁内力来解决。调整的幅度不宜大于2  0  %,且连梁必须满足“强剪弱弯”的要求。
关于连梁刚度的折减。连梁由于跨高比小  ,与之相连的墙肢刚度大等原因  ,在水平力作用下的内力往往很大  ,连梁屈服时表现为梁端出现裂缝  ,刚度减弱  ,内力重分布。因此在开始进行结构整体计算时  ,就需对连梁刚度进行折减。根据《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第  4  1  7条规定  :“在内力与位移计算中  ,所有构件均可采用弹性刚度  ,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中  ,连梁的刚度可予以折减  ,折减系数不应小于  0  55。”一般在实际设计中我们在  0  55—  1之间取值  ,以符合截面设计的要求.  
2  2 加连梁跨度减少高度。在连梁设计中  ,刚度折减后  ,仍可能发生连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或斜截面受剪承载力不够的情况  ,这时可以增加洞口的宽度  ,以减少连梁刚度。减少了结构的整体刚度  ,也就减少了地震作用的影响  ,使连梁的承载力有可能不超限。如果只是部分连梁超筋或超限  ,则可采取调整连梁内力来解决。调整的幅度不宜大于2  0  %,且连梁必须满足“强剪弱弯”的要求。
真南真北 2024-05-28

扩展回答

5

剪力墙连梁的作用

各墙段高度与墙段长度比不宜小于3,那不是把墙体的高度减小了吗,如果剪力墙过长再设置连梁的话:剪力墙不宜过长根据高规7.2条,墙段长度不宜小于8m?难道剪力墙的高度与长度理解不对吗,梁是水平方向设置的,较长剪力墙宜设置跨高比较大的连梁将其分成长度均匀的若干墙段?长度没变啊.
对于这段话应该怎么理解啊.1

6

剪力墙连梁的问题

剪力墙开洞后一定会形成连梁吗?

8

短肢剪力墙 连梁



我最近在做一个底部大空间的剪力墙结构,高度该预估多少;18吗请问各位前辈,其间距有什么规定:
在短肢剪力墙结构中的连梁和多肢剪力墙中的连梁的区别是什么啊?它和墙的跨度有什么关系;12~1/?高度是跨度的1/,特希望各位前辈能给予帮助?在初步设计时,上部用短肢剪力墙结构。是新手??
在布置短肢剪力墙时?
短肢剪力墙的连梁截面的高度是怎么定的
问题补充:了你的解答。能再说详细点就好了,明白了一些,谢谢

9

连梁超筋处理有什么方法

剪力墙结构的连梁超筋求处理的方法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693398952484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