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地震材料主要有哪些

2024-06-14 00:21:55 (45分钟前 更新) 541 2632

最新回答

地震来了,什么材料都不够用,最多选个质量轻的材料,压不死人,其实主要还是自己的自救措施
地震来了,什么材料都不够用,最多选个质量轻的材料,压不死人,其实主要还是自己的自救措施
猪猪钕神 2024-06-14
防地震:玻璃钢安全帽头盔  防砸  防地震  代替ABS材料  超好质量,还有防地震应急背包。可以备用。
防地震:玻璃钢安全帽头盔  防砸  防地震  代替ABS材料  超好质量,还有防地震应急背包。可以备用。
格子女77 2024-05-31
大批灾民被埋在倒塌的废墟里,苦苦坚持,但这几天救出来的却屈指可数。单单一个镇就有几千人还被埋着,而三天“抢救黄金期”已飞快过去了。谁都不愿意正视这个空前残酷的现实:几天后这些人里的很多将永远逝去,只因被建筑材料压埋而不得脱身,甚至他们就在救援官兵的眼前逝去。
人类的建筑材料必须革命!钢筋混凝土这类沉重的东西必须严肃地考虑放弃。特别是随着人口增多,城市化发展,人口密集居住的情况愈演愈烈,万一倒塌,压埋悲剧就会发生,而如果发生在公共场所,比如学校,就更惨重,等同于大屠杀。
上网马虎搜了一下防震建材,没看见多少资料,有个人写了一句:“木塑是最好的防震建材。”木塑是什么我不知道,从字面猜,大概是种轻质材料。
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很多中小城镇,大量房屋完全是木头建造的,不怕震,多半连倒都不倒,忽悠悠摇晃几下,吱呀呀响几声,回头敲两颗钉子就修好了。前些年洛杉矶地震,民居没几间倒的,但是高速公路和大型商场倒了不少,因为它们是水泥的。不过木头房子怕火,而且,毕竟木材资源有限。木塑,想必没那么怕火,又可以工业化批量制造。
但是,太轻的建材会不会妨碍建筑的坚固性呢?是否不适合用来建比如高楼?那么至少可以建一些比较低矮的、对刚性不那么苛求的建筑吧。比如两三层的楼,下层用钢筋水泥这种刚性建材,上层用木塑类甚至某种橡胶类的材料,或者楼板和墙壁用轻质材料,框架和支柱用沉重坚固的材料,是否可行呢?甚或考虑钢筋木塑、钢筋橡胶,可以吗?
防震建材还不妨开发成智能的,倒塌后就分解掉。或者,可控的分解,某批次某型号的建材用某密码就能分解之。这也许为恶意袭击提供了机会,但普通民居劳驾恶意者袭击的可能性不大,让银行金库啊权贵官邸啊用钢筋水泥去吧。其实,高楼不能用轻质材料只是就目前科技水平而言的。要知道材料科技可是当今科技发展的一个主要内容,迟早有一天,最轻的材料却有最高的强度,并且便宜到可以普遍民用。
既然悲剧产生于人被沉重的建材压埋,那么除了采用轻质的或者可分解的材料外,另一个思路不妨是让材料根本不埋人,而其中一法可能是让建材具有摆脱地球引力的能力。所谓“反重力系统”,是90年代末以来再次火起来的一个话题。肯定有科学家嗤之以鼻,不过现存的好多好东西当初都被人嗤之以鼻过,比如**,比如电脑大容量存储器,都曾经被人不以为然。
还有个思路,是让地震和建筑损害的关联脱钩。比如在房子和地层之间设置足够有效的缓冲器,跟汽车的减震器似的,要不就干脆让房子和地层脱离,一种悬浮或半悬浮状态。在这种楼里办公有点头晕哈?谁有兴趣自己想办法去吧。成本问题先不必考虑。科学要是先顾虑成本,就将一事无成,何况成本这东西可能变的令人咂舌地快,试想一下几年前U盘的价钱吧。
总之,看看亲人以千以万计在今天我们广泛使用的建筑里因地震而遇难,这就应该是建筑和材料要革新的方向。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您
大批灾民被埋在倒塌的废墟里,苦苦坚持,但这几天救出来的却屈指可数。单单一个镇就有几千人还被埋着,而三天“抢救黄金期”已飞快过去了。谁都不愿意正视这个空前残酷的现实:几天后这些人里的很多将永远逝去,只因被建筑材料压埋而不得脱身,甚至他们就在救援官兵的眼前逝去。
人类的建筑材料必须革命!钢筋混凝土这类沉重的东西必须严肃地考虑放弃。特别是随着人口增多,城市化发展,人口密集居住的情况愈演愈烈,万一倒塌,压埋悲剧就会发生,而如果发生在公共场所,比如学校,就更惨重,等同于大屠杀。
上网马虎搜了一下防震建材,没看见多少资料,有个人写了一句:“木塑是最好的防震建材。”木塑是什么我不知道,从字面猜,大概是种轻质材料。
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很多中小城镇,大量房屋完全是木头建造的,不怕震,多半连倒都不倒,忽悠悠摇晃几下,吱呀呀响几声,回头敲两颗钉子就修好了。前些年洛杉矶地震,民居没几间倒的,但是高速公路和大型商场倒了不少,因为它们是水泥的。不过木头房子怕火,而且,毕竟木材资源有限。木塑,想必没那么怕火,又可以工业化批量制造。
但是,太轻的建材会不会妨碍建筑的坚固性呢?是否不适合用来建比如高楼?那么至少可以建一些比较低矮的、对刚性不那么苛求的建筑吧。比如两三层的楼,下层用钢筋水泥这种刚性建材,上层用木塑类甚至某种橡胶类的材料,或者楼板和墙壁用轻质材料,框架和支柱用沉重坚固的材料,是否可行呢?甚或考虑钢筋木塑、钢筋橡胶,可以吗?
防震建材还不妨开发成智能的,倒塌后就分解掉。或者,可控的分解,某批次某型号的建材用某密码就能分解之。这也许为恶意袭击提供了机会,但普通民居劳驾恶意者袭击的可能性不大,让银行金库啊权贵官邸啊用钢筋水泥去吧。其实,高楼不能用轻质材料只是就目前科技水平而言的。要知道材料科技可是当今科技发展的一个主要内容,迟早有一天,最轻的材料却有最高的强度,并且便宜到可以普遍民用。
既然悲剧产生于人被沉重的建材压埋,那么除了采用轻质的或者可分解的材料外,另一个思路不妨是让材料根本不埋人,而其中一法可能是让建材具有摆脱地球引力的能力。所谓“反重力系统”,是90年代末以来再次火起来的一个话题。肯定有科学家嗤之以鼻,不过现存的好多好东西当初都被人嗤之以鼻过,比如**,比如电脑大容量存储器,都曾经被人不以为然。
还有个思路,是让地震和建筑损害的关联脱钩。比如在房子和地层之间设置足够有效的缓冲器,跟汽车的减震器似的,要不就干脆让房子和地层脱离,一种悬浮或半悬浮状态。在这种楼里办公有点头晕哈?谁有兴趣自己想办法去吧。成本问题先不必考虑。科学要是先顾虑成本,就将一事无成,何况成本这东西可能变的令人咂舌地快,试想一下几年前U盘的价钱吧。
总之,看看亲人以千以万计在今天我们广泛使用的建筑里因地震而遇难,这就应该是建筑和材料要革新的方向。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您
jennyzhao701 2024-05-20
这个嘛,大震跑不掉,小震不用跑。主要是自己的自救措施,保持冷静头脑,在家中要就地避险,不要贸然出去,可以备一些急救包啊,饮用水,药品等。希望可以帮助你,谢谢
这个嘛,大震跑不掉,小震不用跑。主要是自己的自救措施,保持冷静头脑,在家中要就地避险,不要贸然出去,可以备一些急救包啊,饮用水,药品等。希望可以帮助你,谢谢
我是小鱼儿呀 2024-05-18
中国以占世界7%的国土承受了全球33%的大陆强震,是大陆强震最多的国家“中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
   日本建筑的抗震要求是7级,日本不少建筑被设计成高层,为了有效抗震,采用“地基地震隔绝”技术,在建筑物底部安装橡胶弹性垫,或者摩擦滑动承重座等抗震缓冲装置。选材方面,砖结构房屋不抗震,逐渐取而代之的是辅以轻型墙面材料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安全且节省能源。日本普通的民宅采用了箱体设计——地震发生时,房屋整体翻滚,不至于损毁。专业技术人员还会定期对民房进行抗震加固等级评定。房顶多采用铁板材料。用铁板作为屋顶,比使用瓦片的建筑物质量要轻许多。此外为了御寒,房间门、窗开口的幅度较小,使得房间更具有抗震性。
   汶川地震和日本地震后建筑倒坍的画面是完全不同的。国内的建筑,尤其农村的建筑缺乏基本的结构,没有水泥的圈梁和必要的柱子,都是用砖头砌起来的,地震后成了碎块。日本的房子在巨大的地震和海啸面前,我们看到一座房子冲到桥梁上,但房子还没有散架;一架游艇压倒在一座房子上,房子也没有倒塌。
中国以占世界7%的国土承受了全球33%的大陆强震,是大陆强震最多的国家“中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
   日本建筑的抗震要求是7级,日本不少建筑被设计成高层,为了有效抗震,采用“地基地震隔绝”技术,在建筑物底部安装橡胶弹性垫,或者摩擦滑动承重座等抗震缓冲装置。选材方面,砖结构房屋不抗震,逐渐取而代之的是辅以轻型墙面材料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安全且节省能源。日本普通的民宅采用了箱体设计——地震发生时,房屋整体翻滚,不至于损毁。专业技术人员还会定期对民房进行抗震加固等级评定。房顶多采用铁板材料。用铁板作为屋顶,比使用瓦片的建筑物质量要轻许多。此外为了御寒,房间门、窗开口的幅度较小,使得房间更具有抗震性。
   汶川地震和日本地震后建筑倒坍的画面是完全不同的。国内的建筑,尤其农村的建筑缺乏基本的结构,没有水泥的圈梁和必要的柱子,都是用砖头砌起来的,地震后成了碎块。日本的房子在巨大的地震和海啸面前,我们看到一座房子冲到桥梁上,但房子还没有散架;一架游艇压倒在一座房子上,房子也没有倒塌。
我豆是我 2024-05-16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401638984680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