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麻种植方法是什么

2024-06-24 04:07:26 (13分钟前 更新) 468 1871

最新回答

黄麻系热带和亚热带作物,适宜20℃以上高温多湿气候,发芽最低温度为13~14℃,要求土质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短日照作物,长果黄麻比圆果黄麻对日照反应更为敏感。在中国选用南方优良品种引到北方种植时,可使营养生长期延长,纤维产量显著增加。
由于黄麻种子小,顶土能力弱,播种时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颇为重要。一般在上次收获后,及时将地耕翻整细耙平。圆果黄麻于3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长果黄麻于4月下旬至5月中旬播种,南方早于北方。黄麻子苗期地上部生长慢,怕涝又怕旱,故要勤于中耕除草和排水防涝,早间苗,早定苗。麻茎韧皮组织内含有初生纤维和次生纤维,初生纤维来自原分生组织,纤维束长,质地柔软品质较好;次生纤维由形成层分化,纤维束短品质较差,合理密植可增加初生纤维的比重,提高纤维品质。每亩有效株数,圆果黄麻以1.4万株左右、长果黄麻以1.8万株左右为宜。6~7月间进入旺长期,麻株生长迅速,每日生长  5厘米左右,宜早施重施追肥,促使长茎杆。现蕾开花后,进入生殖生长阶段,在植株半花半果时,开花后半个月左右,为工艺成熟收割期。采种栽培的用原株留种或插梢留种,后者是在麻株现蕾时将梢部割下,扦插留种。一般于蒴果变为褐色时,即可收割脱粒。
黄麻系热带和亚热带作物,适宜20℃以上高温多湿气候,发芽最低温度为13~14℃,要求土质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短日照作物,长果黄麻比圆果黄麻对日照反应更为敏感。在中国选用南方优良品种引到北方种植时,可使营养生长期延长,纤维产量显著增加。
由于黄麻种子小,顶土能力弱,播种时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颇为重要。一般在上次收获后,及时将地耕翻整细耙平。圆果黄麻于3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长果黄麻于4月下旬至5月中旬播种,南方早于北方。黄麻子苗期地上部生长慢,怕涝又怕旱,故要勤于中耕除草和排水防涝,早间苗,早定苗。麻茎韧皮组织内含有初生纤维和次生纤维,初生纤维来自原分生组织,纤维束长,质地柔软品质较好;次生纤维由形成层分化,纤维束短品质较差,合理密植可增加初生纤维的比重,提高纤维品质。每亩有效株数,圆果黄麻以1.4万株左右、长果黄麻以1.8万株左右为宜。6~7月间进入旺长期,麻株生长迅速,每日生长  5厘米左右,宜早施重施追肥,促使长茎杆。现蕾开花后,进入生殖生长阶段,在植株半花半果时,开花后半个月左右,为工艺成熟收割期。采种栽培的用原株留种或插梢留种,后者是在麻株现蕾时将梢部割下,扦插留种。一般于蒴果变为褐色时,即可收割脱粒。
Shenyangman。 2024-06-24
1、种植条件
     黄麻系热带和亚热带作物,适宜20℃以上高温多湿气候,发芽最低温度为13~14℃,要求土质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短日照作物,长果黄麻比圆果黄麻对日照反应更为敏感。在中国选用南方优良品种引到北方种植时,可使营养生长期延长,纤维产量显著增加。由于黄麻种子小,顶土能力弱,播种时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颇为重要。一般在上次收获后,及时将地耕翻整细耙平。圆果黄麻于3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长果黄麻于4月下旬至5月中旬播种,南方早于北方。
     苗期地上部生长慢,怕涝又怕旱,故要勤于中耕除草和排水防涝,早间苗,早定苗。麻茎韧皮组织内含有初生纤维和次生纤维,初生纤维来自原分生组织,纤维束长,质地柔软品质较好;次生纤维由形成层分化,纤维束短品质较差,合理密植可增加初生纤维的比重,提高纤维品质。每亩有效株数,圆果黄麻以1.4万株左右、长果黄麻以1.8万株左右为宜。6~7月间进入旺长期,麻株生长迅速,每日生长  5厘米左右,宜早施重施追肥,促使长茎杆。现蕾开花后,进入生殖生长阶段,在植株半花半果时,开花后半个月左右,为工艺成熟收割期。采种栽培的用原株留种或插梢留种,后者是在麻株现蕾时将梢部割下,扦插留种。一般于蒴果变为褐色时,即可收割脱粒。
2、田间管理
     苗高4-5cm时,按株距5cm左右留苗1株,间苗并追施稀薄人粪尿或尿素。生长期直至封行前,每月追复合肥或农家肥,花期施1次磷、钾肥。每次进行追肥前中耕除草,并进行培土。
3、繁殖方法
     用种子繁殖。秋季采收成熟饱满果实,晾干或晒干后,去掉果皮,取出种子放入布袋中置通风处贮藏。翌年3月播种,直播,按行距35cm开沟条播,沟深5cm,将种子均匀播人沟里,覆盖细土2cm,浇水保湿。约7-10d出苗。
1、种植条件
     黄麻系热带和亚热带作物,适宜20℃以上高温多湿气候,发芽最低温度为13~14℃,要求土质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短日照作物,长果黄麻比圆果黄麻对日照反应更为敏感。在中国选用南方优良品种引到北方种植时,可使营养生长期延长,纤维产量显著增加。由于黄麻种子小,顶土能力弱,播种时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颇为重要。一般在上次收获后,及时将地耕翻整细耙平。圆果黄麻于3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长果黄麻于4月下旬至5月中旬播种,南方早于北方。
     苗期地上部生长慢,怕涝又怕旱,故要勤于中耕除草和排水防涝,早间苗,早定苗。麻茎韧皮组织内含有初生纤维和次生纤维,初生纤维来自原分生组织,纤维束长,质地柔软品质较好;次生纤维由形成层分化,纤维束短品质较差,合理密植可增加初生纤维的比重,提高纤维品质。每亩有效株数,圆果黄麻以1.4万株左右、长果黄麻以1.8万株左右为宜。6~7月间进入旺长期,麻株生长迅速,每日生长  5厘米左右,宜早施重施追肥,促使长茎杆。现蕾开花后,进入生殖生长阶段,在植株半花半果时,开花后半个月左右,为工艺成熟收割期。采种栽培的用原株留种或插梢留种,后者是在麻株现蕾时将梢部割下,扦插留种。一般于蒴果变为褐色时,即可收割脱粒。
2、田间管理
     苗高4-5cm时,按株距5cm左右留苗1株,间苗并追施稀薄人粪尿或尿素。生长期直至封行前,每月追复合肥或农家肥,花期施1次磷、钾肥。每次进行追肥前中耕除草,并进行培土。
3、繁殖方法
     用种子繁殖。秋季采收成熟饱满果实,晾干或晒干后,去掉果皮,取出种子放入布袋中置通风处贮藏。翌年3月播种,直播,按行距35cm开沟条播,沟深5cm,将种子均匀播人沟里,覆盖细土2cm,浇水保湿。约7-10d出苗。
阿籽猫77 2024-06-10
栽植方法
种植条件
黄麻系热带和亚热带作物,适宜20℃以上高温多湿气候。发芽最低温度为13~14℃。要求土质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短日照作物,长果黄麻比圆果黄麻对日照反应更为敏感。在中国选用南方优良品种引到北方种植时,可使营养生长期延长,纤维产量显著增加。[3]
由于黄麻种子小,顶土能力弱,播种时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颇为重要。一般在上次收获后,及时将地耕翻整细耙平。圆果黄麻于3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长果黄麻于4月下旬至5月中旬播种,南方早于北方。
黄麻子
苗期地上部生长慢,怕涝又怕旱,故要勤于中耕除草和排水防涝,早间苗,早定苗。麻茎韧皮组织内含有初生纤维和次生纤维,初生纤维来自原分生组织,纤维束长,质地柔软品质较好;次生纤维由形成层分化,纤维束短品质较差,合理密植可增加初生纤维的比重,提高纤维品质。每亩有效株数,圆果黄麻以1.4万株左右、长果黄麻以1.8万株左右为宜。6~7月间进入旺长期,麻株生长迅速,每日生长  5厘米左右,宜早施重施追肥,促使长茎杆。现蕾开花后,进入生殖生长阶段,在植株半花半果时,开花后半个月左右,为工艺成熟收割期。采种栽培的用原株留种或插梢留种,后者是在麻株现蕾时将梢部割下,扦插留种。一般于蒴果变为褐色时,即可收割脱粒。
用种子繁殖。秋季采收成熟饱满果实,晾干或晒干后,去掉果皮,取出种子放入布袋中置通风处贮藏。翌年3月播种,直播,按行距35cm开沟条播,沟深5cm,将种子均匀播人沟里,覆盖细土2cm,浇水保湿。约7-10d出苗。
栽植方法
种植条件
黄麻系热带和亚热带作物,适宜20℃以上高温多湿气候。发芽最低温度为13~14℃。要求土质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短日照作物,长果黄麻比圆果黄麻对日照反应更为敏感。在中国选用南方优良品种引到北方种植时,可使营养生长期延长,纤维产量显著增加。[3]
由于黄麻种子小,顶土能力弱,播种时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颇为重要。一般在上次收获后,及时将地耕翻整细耙平。圆果黄麻于3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长果黄麻于4月下旬至5月中旬播种,南方早于北方。
黄麻子
苗期地上部生长慢,怕涝又怕旱,故要勤于中耕除草和排水防涝,早间苗,早定苗。麻茎韧皮组织内含有初生纤维和次生纤维,初生纤维来自原分生组织,纤维束长,质地柔软品质较好;次生纤维由形成层分化,纤维束短品质较差,合理密植可增加初生纤维的比重,提高纤维品质。每亩有效株数,圆果黄麻以1.4万株左右、长果黄麻以1.8万株左右为宜。6~7月间进入旺长期,麻株生长迅速,每日生长  5厘米左右,宜早施重施追肥,促使长茎杆。现蕾开花后,进入生殖生长阶段,在植株半花半果时,开花后半个月左右,为工艺成熟收割期。采种栽培的用原株留种或插梢留种,后者是在麻株现蕾时将梢部割下,扦插留种。一般于蒴果变为褐色时,即可收割脱粒。
用种子繁殖。秋季采收成熟饱满果实,晾干或晒干后,去掉果皮,取出种子放入布袋中置通风处贮藏。翌年3月播种,直播,按行距35cm开沟条播,沟深5cm,将种子均匀播人沟里,覆盖细土2cm,浇水保湿。约7-10d出苗。
悠闲小猫 2024-06-07
黄麻种植方法是:热带和亚热带作物,适宜20℃以上高温多湿气候,发芽最低温度为13~14℃,要求土质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短日照作物,长果黄麻比圆果黄麻对日照反应更为敏感。在中国选用南方优良品种引到北方种植时,可使营养生长期延长,纤维产量显著增加。由于黄麻种子小,顶土能力弱,播种时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颇为重要。一般在上次收获后,及时将地耕翻整细耙平。圆果黄麻于3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长果黄麻于4月下旬至5月中旬播种,南方早于北方。用种子繁殖。秋季采收成熟饱满果实,晾干或晒干后,去掉果皮,取出种子放入布袋中置通风处贮藏。翌年3月播种,直播,按行距35cm开沟条播,沟深5cm,将种子均匀播人沟里,覆盖细土2cm,浇水保湿。约7-10d出苗。苗期地上部生长慢,怕涝又怕旱,故要勤于中耕除草和排水防涝,早间苗,早定苗。麻茎韧皮组织内含有初生纤维和次生纤维,初生纤维来自原分生组织,纤维束长,质地柔软品质较好;次生纤维由形成层分化,纤维束短品质较差,合理密植可增加初生纤维的比重,提高纤维品质。每亩有效株数,圆果黄麻以1.4万株左右、长果黄麻以1.8万株左右为宜。6~7月间进入旺长期,麻株生长迅速,每日生长  5厘米左右,宜早施重施追肥,促使长茎杆。现蕾开花后,进入生殖生长阶段,在植株半花半果时,开花后半个月左右,为工艺成熟收割期。采种栽培的用原株留种或插梢留种,后者是在麻株现蕾时将梢部割下,扦插留种。一般于蒴果变为褐色时,即可收割脱粒。
黄麻种植方法是:热带和亚热带作物,适宜20℃以上高温多湿气候,发芽最低温度为13~14℃,要求土质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短日照作物,长果黄麻比圆果黄麻对日照反应更为敏感。在中国选用南方优良品种引到北方种植时,可使营养生长期延长,纤维产量显著增加。由于黄麻种子小,顶土能力弱,播种时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颇为重要。一般在上次收获后,及时将地耕翻整细耙平。圆果黄麻于3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长果黄麻于4月下旬至5月中旬播种,南方早于北方。用种子繁殖。秋季采收成熟饱满果实,晾干或晒干后,去掉果皮,取出种子放入布袋中置通风处贮藏。翌年3月播种,直播,按行距35cm开沟条播,沟深5cm,将种子均匀播人沟里,覆盖细土2cm,浇水保湿。约7-10d出苗。苗期地上部生长慢,怕涝又怕旱,故要勤于中耕除草和排水防涝,早间苗,早定苗。麻茎韧皮组织内含有初生纤维和次生纤维,初生纤维来自原分生组织,纤维束长,质地柔软品质较好;次生纤维由形成层分化,纤维束短品质较差,合理密植可增加初生纤维的比重,提高纤维品质。每亩有效株数,圆果黄麻以1.4万株左右、长果黄麻以1.8万株左右为宜。6~7月间进入旺长期,麻株生长迅速,每日生长  5厘米左右,宜早施重施追肥,促使长茎杆。现蕾开花后,进入生殖生长阶段,在植株半花半果时,开花后半个月左右,为工艺成熟收割期。采种栽培的用原株留种或插梢留种,后者是在麻株现蕾时将梢部割下,扦插留种。一般于蒴果变为褐色时,即可收割脱粒。
小傻求好运 2024-06-02
生物学特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可在旱田种植,亦可在坡下平地种植。以向阳、排水良好而疏松肥沃的壤上栽培为好。
栽培技术:用种子繁殖。秋季采收成熟饱满果实,晾干或晒干后,去掉果皮,取出种子放入布袋中置通风处贮藏。翌年3月播种,直播,按行距35cm开沟条播,沟深5cm,将种子均匀播人沟里,覆盖细土2cm,浇水保湿。约7-10d出苗。
田间管理:苗高4-5cm时,按株距5cm左右留苗1株,间苗并追施稀薄人粪尿或尿素。生长期直至封行前,每月追复合肥或农家肥,花期施1次磷、钾肥。每次进行追肥前中耕除草,并进行培土。
黄麻的主要病害有炭疽病和根线虫病。炭疽病主要为害麻茎,病斑黑褐色,圆形或椭圆形,病斑扩展而引起茎皮破裂,降低纤维品质。根线虫侵染后,根部发生黄色瘤状物,腐败后破裂,使麻株枯死,主要虫害有小地老虎、黄麻夜蛾等。
生物学特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可在旱田种植,亦可在坡下平地种植。以向阳、排水良好而疏松肥沃的壤上栽培为好。
栽培技术:用种子繁殖。秋季采收成熟饱满果实,晾干或晒干后,去掉果皮,取出种子放入布袋中置通风处贮藏。翌年3月播种,直播,按行距35cm开沟条播,沟深5cm,将种子均匀播人沟里,覆盖细土2cm,浇水保湿。约7-10d出苗。
田间管理:苗高4-5cm时,按株距5cm左右留苗1株,间苗并追施稀薄人粪尿或尿素。生长期直至封行前,每月追复合肥或农家肥,花期施1次磷、钾肥。每次进行追肥前中耕除草,并进行培土。
黄麻的主要病害有炭疽病和根线虫病。炭疽病主要为害麻茎,病斑黑褐色,圆形或椭圆形,病斑扩展而引起茎皮破裂,降低纤维品质。根线虫侵染后,根部发生黄色瘤状物,腐败后破裂,使麻株枯死,主要虫害有小地老虎、黄麻夜蛾等。
美梦似路长! 2024-05-22
(1)播前准备:黄麻大多与大小麦、油菜和蚕豆等作物套种,要求在前作收获前约1个月,把麻种套播在前作预留空行中,我省常有“畦中绿肥,沟边麦”的耕作方式,这时可在收麦前先把畦中绿肥割倒,作基肥,再播种。
   (2)种子处理:播种前用清水漂洗麻子,去杂,摊晒。再用种子重的0.5%退菌特(或稻脚青)粉剂或种子重的0.3%敌唑酮拌种,闷种7-15天。
   (3)播种时间:一般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前。抓“冷尾暖头”,抢晴播种。
   (4)用种量:每亩苗2万—3万株,长果黄麻播种量为0.75-1.01千克;圆果黄麻1—1.5千克。依种子发芽率和播期决定,如发芽率>70%,则亩播量1.5-2千克。
   (5)播种技术:①整地:翻土宜深,整畦要细。达到“深、细、平、伏”。播种沟深1-2厘米,宽10厘米,行距25—30厘米。如育苗移栽,要求畦宽2—2.6米,沟宽26-33厘米。⑦施肥:播前,结合整地,先施用绿肥、厩肥等基肥,结合施部分磷肥。绿肥600-750千克。播种开沟时,再施人畜粪500—1000千克或过磷酸钙15—20千克。②播后覆土0.5厘米,用灰粪和堆肥等混合细土盖子为好。④地膜覆盖:播后覆膜,可比大田早7-10天种。其播种技术与常规播种基本相同,但强调提高整畦质量,施基肥以弥补不施苗肥的损失。亩用量尿素3-4千克,氯化钾3—4千克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5千克,施入3—4厘米深的播种沟,注意种与肥不可直接接触。此外,可用除草剂防治杂草。这是除草关键时期,但药剂应喷洒在播种后盖土的畦面,不得让种子与药剂直接接触。除草剂,亩用量为48%氟乐灵65克,或50%杀草丹乳油120克。各加水稀释量为40-50千克喷雾。此外,还要注意揭膜时间。
   (6)育苗移栽:前作收后,平整畦面,免耕,灌水上畦面,淹水2—3天后排水至半沟即可移栽。密度2万株,移栽成活后应中耕追肥。
   (7)追肥:需要用2-3次。标准氮肥5—10千克或人粪500-750千克,分2—3次施在出苗前,前作收获前后,作芽肥。  5月上旬至6月下旬  (1)间苗定苗:麻子小,不易播匀,出苗后应立即间苗,共间苗2—3次。出苗后一个月即5月中下旬定苗。套作麻在前作收获后定苗。一般每亩定苗2万-2.5万株。阴天补苗。(2)施苗肥:苗高10—12厘米时,施500—750千克人畜粪或尿素5-10千克作平衡肥。(3)苗期勤中耕,除草和培土:前作收获后,结合灭茬,中耕培土。  6月下旬至8月中旬  (1)清理苯麻。(2)重施旺长肥:旺长初期施用饼肥30—50千克,氮肥10—15千克,灰肥100千克或钾肥10—15千克,过磷酸钙15-20千克。施后覆土。8月上旬旺长后期还可补施速效氮肥5—10千克。(3)中耕除草培土:旺长初期结合施重肥第二次中耕。中耕后均培土,7月下旬厚培土1次。(4)注意灌排水,防伏旱和积水。  8月中旬至9月下旬  (1)做好培土、排水工作,提高抗风能力。(2)叶面肥:通过撒施草木灰或喷施速效肥于叶面可防早衰。(3)病虫害防治:主要病害有炭疽病、茎斑病、立枯病和青枯病等。可采用:①选用抗病品种;②稻-麻、麻-杂粮等轮作;③种子消毒;④清除病源;⑤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⑥注意排水等方法防治。大田防治可用50%可湿性退菌特600倍或25%三唑酮稀释1000倍喷用。主要虫害有地老虎,可在幼苗期用90%敌百虫喷施于切碎的鲜草上,撒于地面诱杀;玉米螟,可作麻田喷药防治,在卵孵盛期,亩用20%杀灭菊酯乳油40毫升,加水50千克喷雾,或亩用80%敌敌畏乳油125毫升,浸泡玉米秸秆50根,在成虫盛发期均匀插在麻田内,熏杀成虫,以减少产卵。红蜘蛛等,1500倍氧化乐果或甲胺磷稀释液喷治;红蜘蛛可用溴氰菊酯或石硫合剂喷治。  9月下旬至10月下旬  及时收剥麻皮,适度精洗。
(1)播前准备:黄麻大多与大小麦、油菜和蚕豆等作物套种,要求在前作收获前约1个月,把麻种套播在前作预留空行中,我省常有“畦中绿肥,沟边麦”的耕作方式,这时可在收麦前先把畦中绿肥割倒,作基肥,再播种。
   (2)种子处理:播种前用清水漂洗麻子,去杂,摊晒。再用种子重的0.5%退菌特(或稻脚青)粉剂或种子重的0.3%敌唑酮拌种,闷种7-15天。
   (3)播种时间:一般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前。抓“冷尾暖头”,抢晴播种。
   (4)用种量:每亩苗2万—3万株,长果黄麻播种量为0.75-1.01千克;圆果黄麻1—1.5千克。依种子发芽率和播期决定,如发芽率>70%,则亩播量1.5-2千克。
   (5)播种技术:①整地:翻土宜深,整畦要细。达到“深、细、平、伏”。播种沟深1-2厘米,宽10厘米,行距25—30厘米。如育苗移栽,要求畦宽2—2.6米,沟宽26-33厘米。⑦施肥:播前,结合整地,先施用绿肥、厩肥等基肥,结合施部分磷肥。绿肥600-750千克。播种开沟时,再施人畜粪500—1000千克或过磷酸钙15—20千克。②播后覆土0.5厘米,用灰粪和堆肥等混合细土盖子为好。④地膜覆盖:播后覆膜,可比大田早7-10天种。其播种技术与常规播种基本相同,但强调提高整畦质量,施基肥以弥补不施苗肥的损失。亩用量尿素3-4千克,氯化钾3—4千克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5千克,施入3—4厘米深的播种沟,注意种与肥不可直接接触。此外,可用除草剂防治杂草。这是除草关键时期,但药剂应喷洒在播种后盖土的畦面,不得让种子与药剂直接接触。除草剂,亩用量为48%氟乐灵65克,或50%杀草丹乳油120克。各加水稀释量为40-50千克喷雾。此外,还要注意揭膜时间。
   (6)育苗移栽:前作收后,平整畦面,免耕,灌水上畦面,淹水2—3天后排水至半沟即可移栽。密度2万株,移栽成活后应中耕追肥。
   (7)追肥:需要用2-3次。标准氮肥5—10千克或人粪500-750千克,分2—3次施在出苗前,前作收获前后,作芽肥。  5月上旬至6月下旬  (1)间苗定苗:麻子小,不易播匀,出苗后应立即间苗,共间苗2—3次。出苗后一个月即5月中下旬定苗。套作麻在前作收获后定苗。一般每亩定苗2万-2.5万株。阴天补苗。(2)施苗肥:苗高10—12厘米时,施500—750千克人畜粪或尿素5-10千克作平衡肥。(3)苗期勤中耕,除草和培土:前作收获后,结合灭茬,中耕培土。  6月下旬至8月中旬  (1)清理苯麻。(2)重施旺长肥:旺长初期施用饼肥30—50千克,氮肥10—15千克,灰肥100千克或钾肥10—15千克,过磷酸钙15-20千克。施后覆土。8月上旬旺长后期还可补施速效氮肥5—10千克。(3)中耕除草培土:旺长初期结合施重肥第二次中耕。中耕后均培土,7月下旬厚培土1次。(4)注意灌排水,防伏旱和积水。  8月中旬至9月下旬  (1)做好培土、排水工作,提高抗风能力。(2)叶面肥:通过撒施草木灰或喷施速效肥于叶面可防早衰。(3)病虫害防治:主要病害有炭疽病、茎斑病、立枯病和青枯病等。可采用:①选用抗病品种;②稻-麻、麻-杂粮等轮作;③种子消毒;④清除病源;⑤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⑥注意排水等方法防治。大田防治可用50%可湿性退菌特600倍或25%三唑酮稀释1000倍喷用。主要虫害有地老虎,可在幼苗期用90%敌百虫喷施于切碎的鲜草上,撒于地面诱杀;玉米螟,可作麻田喷药防治,在卵孵盛期,亩用20%杀灭菊酯乳油40毫升,加水50千克喷雾,或亩用80%敌敌畏乳油125毫升,浸泡玉米秸秆50根,在成虫盛发期均匀插在麻田内,熏杀成虫,以减少产卵。红蜘蛛等,1500倍氧化乐果或甲胺磷稀释液喷治;红蜘蛛可用溴氰菊酯或石硫合剂喷治。  9月下旬至10月下旬  及时收剥麻皮,适度精洗。
莎拉波哇 2024-05-12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1588692665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