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说说片石和毛石的区别在哪里

2024-06-02 12:57:28 (19分钟前 更新) 386 8790

最新回答

毛石:天然或从石矿里刚开采出来未经加工的,我们这里也称乱石,一般块较大(300mm以上),常用于填方、砌筑基础、挡土墙等.根据其平整度,可细分为乱毛石、平毛石.
碎石:经过破碎加工的,一般直径为13-80  mm,经过筛分,40-80的常用于垫层,13-40的常用于水泥混凝土等,更小的石屑、石粉常作沥青混凝土的材料.
块石:叫法有点乱,块头较大.一般指稍做加工的(区别于方整石,料石),主要用于砌墙.定额上一般指的实际上常为毛石(200-500).还有片石,一般指刚开采出来的小石片,用作垫层的,或填充石墙的,定额中常与毛石块石搞混.
料石:一般指较规则的六面体石块.加工成比较方整、至少有一个平面是平整的,又分细料石、粗料石.
矿渣:这里指大块毛石取走后留下的石渣、泥土类混合物的统称.
毛石:天然或从石矿里刚开采出来未经加工的,我们这里也称乱石,一般块较大(300mm以上),常用于填方、砌筑基础、挡土墙等.根据其平整度,可细分为乱毛石、平毛石.
碎石:经过破碎加工的,一般直径为13-80  mm,经过筛分,40-80的常用于垫层,13-40的常用于水泥混凝土等,更小的石屑、石粉常作沥青混凝土的材料.
块石:叫法有点乱,块头较大.一般指稍做加工的(区别于方整石,料石),主要用于砌墙.定额上一般指的实际上常为毛石(200-500).还有片石,一般指刚开采出来的小石片,用作垫层的,或填充石墙的,定额中常与毛石块石搞混.
料石:一般指较规则的六面体石块.加工成比较方整、至少有一个平面是平整的,又分细料石、粗料石.
矿渣:这里指大块毛石取走后留下的石渣、泥土类混合物的统称.
张大羊羊 2024-06-02
土质墙  有土坯墙、夯土墙、三合土墙、插泥墙等。  
  土坯墙  多为非承重墙或作低层房屋承重墙。土坯块有干、湿两种制作方法,都经炼泥(筛选、加水拌和)、压实(干法为打夯)、脱模、晾干等工序,也可掺入短草段以增加强度。如加  5%的水泥可耐雨水冲刷。土坯块一般长300~400毫米,宽约180毫米,湿法制作的厚约60~100毫米,干法制作的厚100毫米以上。土坯可平砌或侧砌,用粘土浆粘结。土坯墙一般厚300~400毫米,寒冷地区可加厚至  600毫米。土坯墙的基础和勒脚一般用毛石或砖砌筑,缺石地区也有用2∶8或3∶7的灰土砌筑。  
  夯土墙   借助模板夯筑而成,又称土筑墙或版筑墙,俗称干打垒。所用材料有素土(粘土或砂质粘土)及加掺合料(碎石、砂和石屑等)的两种,而以半风化天然掺杂有细石屑的砂质粘土为最佳。墙身厚度为350~500毫米左右,一般为等截面,有的地区也采用上薄下厚的变截面形式。夯土承重墙可加竹、苇或木条作筋,版筑时设置于夯层之间。基础勒脚的作法同土坯墙。门窗洞口可预留,一般是将洞口上木过梁夯入墙内,夯成墙后再挖出门窗洞口。在粘土中加入其他材料,如石灰、砂等筑成的夯土墙称为三合土墙。  
  插泥墙   在粘土中加15~20%草节(长100~300毫米),拌合成稠泥浆,然后将泥浆用插齿插垛成墙。  
     石材墙  有料石墙、毛石墙、片石墙、卵石墙、统砂石墙等。  
  料石墙   用加工成方整规则的石料砌筑而成,可作为承重墙。一般石料规格是高、宽各约  300~500毫米,长700~1200毫米。用石灰砂浆或糯米浆砌筑,要求错缝。在墙的连接处(转角及内外墙)或砌较厚墙体时,加鸠形铁(铸铁块)拉结。门窗洞口处可用石料砌成过梁或拱券。石墙表面可打凿平整,或加工成各种纹路、凸面等。  
  浆砌毛石墙   用形状不规整的石块砌筑的墙体。石料尺度约300毫米或再大些,砌筑时应大小搭配,垫塞平稳,以提高砌体的稳定性。毛石墙厚度一般为400毫米以上,常用石灰或水泥砂浆砌筑,简易的,也可干砌或灰泥砌筑。墙表面灰缝常加以勾勒,门窗上部需用整块长条石料作过梁或用较规则石料砌成拱券。毛石墙可作承重墙、围护墙以及勒脚和基础等。  
   浆砌片石墙   用石板或大致有两个平行面形状不规整的片石砌筑的墙体,片石厚度约为50~150毫米,砌筑时应分层错缝,内外搭接。片石墙厚度约在300毫米以上,常用干砌内部抹灰,也可用灰泥、石灰或水泥砂浆砌筑,外部勾缝。门窗洞上部需用木或条石过梁。片石墙作承重墙及外围护墙。  
     卵石墙   一般选用长度为150~200毫米左右呈条形的卵石,用石灰砂浆(加细炭灰)斜砌,上下两层使呈人字纹,墙厚350毫米,转角处用部分较方整的块石。这种墙一般作非承重围护墙或低层房屋承重墙。  
   
   统砂石墙   在河床中选用天然级配的砂卵石(卵石含量不低于30%),称为统砂。以水泥、石灰、煤灰、统砂按1∶8∶8∶32比例拌和均匀后,倒入模板内捣制成墙厚约350毫米,可作低层房屋的承重墙。
竹木墙   竹墙和木墙的统称。  
  竹墙   竹墙用竹篱、竹笆或竹片作成,有墁灰竹墙和清水竹墙两种。两者都要先用毛竹(或木材)作成立柱加横筋的构架。墁灰竹墙用竹片在构架上编成竹篱后再墁灰泥。清水竹墙则用竹片或整根淡竹依次编嵌于构架上而成,又称篱笆墙,也可在篱笆内墁灰泥。此外,还有在构架上钉竹席成墙的作法。竹墙多为非承重墙,有的可利用它的构架承重。  
  木墙   有原木搭垒墙、木拼板墙和木鱼鳞板墙等。森林地区常用原木经简单加工搭垒成原木井幹墙;用木板企口垂直钉固于木横筋上的为木拼板墙;用木板水平方向上下层层搭接,钉固于木立筋上的为木鱼鳞板墙。
土质墙  有土坯墙、夯土墙、三合土墙、插泥墙等。  
  土坯墙  多为非承重墙或作低层房屋承重墙。土坯块有干、湿两种制作方法,都经炼泥(筛选、加水拌和)、压实(干法为打夯)、脱模、晾干等工序,也可掺入短草段以增加强度。如加  5%的水泥可耐雨水冲刷。土坯块一般长300~400毫米,宽约180毫米,湿法制作的厚约60~100毫米,干法制作的厚100毫米以上。土坯可平砌或侧砌,用粘土浆粘结。土坯墙一般厚300~400毫米,寒冷地区可加厚至  600毫米。土坯墙的基础和勒脚一般用毛石或砖砌筑,缺石地区也有用2∶8或3∶7的灰土砌筑。  
  夯土墙   借助模板夯筑而成,又称土筑墙或版筑墙,俗称干打垒。所用材料有素土(粘土或砂质粘土)及加掺合料(碎石、砂和石屑等)的两种,而以半风化天然掺杂有细石屑的砂质粘土为最佳。墙身厚度为350~500毫米左右,一般为等截面,有的地区也采用上薄下厚的变截面形式。夯土承重墙可加竹、苇或木条作筋,版筑时设置于夯层之间。基础勒脚的作法同土坯墙。门窗洞口可预留,一般是将洞口上木过梁夯入墙内,夯成墙后再挖出门窗洞口。在粘土中加入其他材料,如石灰、砂等筑成的夯土墙称为三合土墙。  
  插泥墙   在粘土中加15~20%草节(长100~300毫米),拌合成稠泥浆,然后将泥浆用插齿插垛成墙。  
     石材墙  有料石墙、毛石墙、片石墙、卵石墙、统砂石墙等。  
  料石墙   用加工成方整规则的石料砌筑而成,可作为承重墙。一般石料规格是高、宽各约  300~500毫米,长700~1200毫米。用石灰砂浆或糯米浆砌筑,要求错缝。在墙的连接处(转角及内外墙)或砌较厚墙体时,加鸠形铁(铸铁块)拉结。门窗洞口处可用石料砌成过梁或拱券。石墙表面可打凿平整,或加工成各种纹路、凸面等。  
  浆砌毛石墙   用形状不规整的石块砌筑的墙体。石料尺度约300毫米或再大些,砌筑时应大小搭配,垫塞平稳,以提高砌体的稳定性。毛石墙厚度一般为400毫米以上,常用石灰或水泥砂浆砌筑,简易的,也可干砌或灰泥砌筑。墙表面灰缝常加以勾勒,门窗上部需用整块长条石料作过梁或用较规则石料砌成拱券。毛石墙可作承重墙、围护墙以及勒脚和基础等。  
   浆砌片石墙   用石板或大致有两个平行面形状不规整的片石砌筑的墙体,片石厚度约为50~150毫米,砌筑时应分层错缝,内外搭接。片石墙厚度约在300毫米以上,常用干砌内部抹灰,也可用灰泥、石灰或水泥砂浆砌筑,外部勾缝。门窗洞上部需用木或条石过梁。片石墙作承重墙及外围护墙。  
     卵石墙   一般选用长度为150~200毫米左右呈条形的卵石,用石灰砂浆(加细炭灰)斜砌,上下两层使呈人字纹,墙厚350毫米,转角处用部分较方整的块石。这种墙一般作非承重围护墙或低层房屋承重墙。  
   
   统砂石墙   在河床中选用天然级配的砂卵石(卵石含量不低于30%),称为统砂。以水泥、石灰、煤灰、统砂按1∶8∶8∶32比例拌和均匀后,倒入模板内捣制成墙厚约350毫米,可作低层房屋的承重墙。
竹木墙   竹墙和木墙的统称。  
  竹墙   竹墙用竹篱、竹笆或竹片作成,有墁灰竹墙和清水竹墙两种。两者都要先用毛竹(或木材)作成立柱加横筋的构架。墁灰竹墙用竹片在构架上编成竹篱后再墁灰泥。清水竹墙则用竹片或整根淡竹依次编嵌于构架上而成,又称篱笆墙,也可在篱笆内墁灰泥。此外,还有在构架上钉竹席成墙的作法。竹墙多为非承重墙,有的可利用它的构架承重。  
  木墙   有原木搭垒墙、木拼板墙和木鱼鳞板墙等。森林地区常用原木经简单加工搭垒成原木井幹墙;用木板企口垂直钉固于木横筋上的为木拼板墙;用木板水平方向上下层层搭接,钉固于木立筋上的为木鱼鳞板墙。
江秀梅+刘洋 2024-05-26
你好,毛石是直径大约200——300MM的不规则石块,片石是厚度一般不超过50MM的片状石头。
希望能帮到你!
你好,毛石是直径大约200——300MM的不规则石块,片石是厚度一般不超过50MM的片状石头。
希望能帮到你!
一抹熙云 2024-05-11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页面运行时间: 0.2051200866699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