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厚板轧制工艺流程是怎样的

2024-06-30 08:10:50 (29分钟前 更新) 356 9019

最新回答

中厚板的轧制      一、原料准备  1.原料种类:扁钢锭、连铸坯、初轧坯、压铸板坯  2.原料设计:①厚度尺寸尽可能小;②原料的宽度尺寸尽量大;③原料的长度应尽可能接近加热炉的最大允许长度。  二、原料的加热  1.加热的目的①提高钢的塑性,降低变形抗力;②使坯料内外温度均匀;③改变金属的结晶组织,保证生产需要的机械和物理性能。  2.加热的要求①  满足工艺规范的需要;②  沿长度和断面均匀;③  减少加热时氧化烧损  3.加热炉型式:按其构造分:连续式加热炉、室状加热炉和均热炉三种。  ①连续炉:推钢式(热滑轨式)步进式  ②室状炉:特重、特轻、特厚、特短的板坯,或多品种、少批量及合金钢,生产灵活。  ③均热炉:多用于由钢锭直接轧制特厚板  推钢式:优点:设备简单、操作容易掌握、投资少;  缺点:钢坯在水梁上滑动产生擦伤;加热时间长,钢坯氧化,脱碳严重;容易粘钢;不能空出炉。  步进式:靠动梁的上、下、前、后平移动作而实现的,故炉长不受限,操作灵活,易于空出炉。不会造成钢坯划痕,加热效率高。便于调整坯料间隙和加热时间,易于调整出炉节奏,适应冷装坯,冷热混合坯在炉内的加热条件控制。  加热工艺制度①加热温度:满足轧制工艺规范的温度;②加热速度:单位时间内钢在加热时的温度变化③加热时间:精确确定困难,影响因素多④炉温制度及炉内气氛的选择与控制  估算公式:τ=CH  H—坯料厚度cmτ—加热时间h    C—系数,h/cm        低碳钢  0.1~0.15中碳钢  0.15~0.2低合金钢  0.15~0.2高碳钢0.20~0.30高级工具钢    0.3~0.4  ④加热制度  钢在加热炉内加热时的温度变化过程叫钢的加热制度。  一段式加热制度:只有一个加热段;  二段式加热制度:加热段+均热段  预热段+加热段  三段式加热制度:预热段+加热段+均热段  多段式加热制度:预热段+多个加热段+均热段    三、轧制  除磷--粗轧--精轧或成型轧制--展宽轧制--伸长轧制  (1)除鳞  ①除鳞目的:除去表面的氧化铁皮以获得有良的表面质量。  ②除鳞原理:利用高压水的强烈冲击作用,去除表面的氧化铁皮。    (2)  粗轧(展宽轧制)粗轧阶段的主要任务:将板坯或扁锭展宽到所需要的宽度并进行大压缩延伸      展宽的方法:角轧—纵轧法、综合轧制法、全纵轧法、全横轧制法  (3)  精轧:主要任务:控制钢板厚度、板形控制、表面质量和性能  中厚板轧制方法  全纵轧法:钢板的延伸方向与原料(钢锭或钢坯)纵轴方向相一致的轧制方法。原料的宽度稍大于或等于成品钢板的宽度时采用。  全横轧法:钢板的延伸方向与原料的纵轴方向相垂直的轧制方法。板坯长度大于或等于钢板宽度时采用。  区别轧钢的方法:纵轧、横轧、斜轧  纵轧:钢板的延伸方向与原料纵轴方向重合的轧制  ①全纵轧法:当板坯的宽度大于或等于钢板宽度时,即可不用宽展而直接纵轧成成品的轧制方法。  优点:产量高、且钢锭头部缺陷不致扩展到钢板长度上;缺点:由于轧制中钢板只向一个方向延伸,使钢中偏析夹杂等呈明显条带状分布,钢板组织和性能存在严重的各向异性,使横向性能(冲击韧性)太低,以致往往不合理,加之板坯宽度与钢板宽度也难得正好适应,所以这种轧制法实际用的不多。  横轧-纵轧法(综合轧制法)  横轧-纵轧法:先将板坯展宽至所需宽度以后再转90°进行纵轧直至完成。优点:提高横向性能;减少各向异性;适合以连铸坯为原料  缺点:易产生桶形,增加切边量。  纵轧-横轧法:将钢坯长度轧至毛边钢板宽度时,回转90°后进行横轧至获得成品。优点:由于两个方向得到变形,有利于提高钢板性能;缺点:当原料的宽度与长度均小于钢板宽度时才适合,为了保证钢板的尺寸和性能必须保证纵向与横向变形的分配。  全横轧法:将板坯进行横轧直至轧成成品的轧制方法。适用于板坯长度大于或等于钢板宽度时采用。优点:  a.减小了钢板组织、性能的各向异性,提高横向塑性和冲击韧性;  b.得到更整齐的边部,无端部收缩,不呈桶形,减少切边损失,提高成材率;c.减少一次转钢,提高产量。  缺点:组织性能产生各向异性(对于初轧坯  2.精轧:与粗轧无明显界限  双机架:第一架为粗轧,第二架为精轧  单机架:无明显界限,前阶段为粗轧,后阶段为精轧。  作用:继续轧制,将板坯轧制为成品,并控制表面质量,组织、性能及尺寸要求。  3.精整:定义:为使轧后的钢材具有一定的尺寸要求,组织、性能而进行的一系列工序。  (1)  钢板的轧后冷却  轧后冷却是指对不同钢号的钢板,根据其不同的厚度和化学成分,选用不同的冷却方式、冷却速度、开冷和终冷温度,以控制其组织结构和综合性能,并满足其质量要求。  ①分类  冷却方式:自然冷却:矫直后钢板的冷却,介质:空气,设备:冷床  控制冷却:高压喷水冷却、层流冷却、风冷、缓冷或堆冷等  金属流动过程:在线冷却:边运送、边冷却  离线冷却:固定在一个地方,冷后
中厚板的轧制      一、原料准备  1.原料种类:扁钢锭、连铸坯、初轧坯、压铸板坯  2.原料设计:①厚度尺寸尽可能小;②原料的宽度尺寸尽量大;③原料的长度应尽可能接近加热炉的最大允许长度。  二、原料的加热  1.加热的目的①提高钢的塑性,降低变形抗力;②使坯料内外温度均匀;③改变金属的结晶组织,保证生产需要的机械和物理性能。  2.加热的要求①  满足工艺规范的需要;②  沿长度和断面均匀;③  减少加热时氧化烧损  3.加热炉型式:按其构造分:连续式加热炉、室状加热炉和均热炉三种。  ①连续炉:推钢式(热滑轨式)步进式  ②室状炉:特重、特轻、特厚、特短的板坯,或多品种、少批量及合金钢,生产灵活。  ③均热炉:多用于由钢锭直接轧制特厚板  推钢式:优点:设备简单、操作容易掌握、投资少;  缺点:钢坯在水梁上滑动产生擦伤;加热时间长,钢坯氧化,脱碳严重;容易粘钢;不能空出炉。  步进式:靠动梁的上、下、前、后平移动作而实现的,故炉长不受限,操作灵活,易于空出炉。不会造成钢坯划痕,加热效率高。便于调整坯料间隙和加热时间,易于调整出炉节奏,适应冷装坯,冷热混合坯在炉内的加热条件控制。  加热工艺制度①加热温度:满足轧制工艺规范的温度;②加热速度:单位时间内钢在加热时的温度变化③加热时间:精确确定困难,影响因素多④炉温制度及炉内气氛的选择与控制  估算公式:τ=CH  H—坯料厚度cmτ—加热时间h    C—系数,h/cm        低碳钢  0.1~0.15中碳钢  0.15~0.2低合金钢  0.15~0.2高碳钢0.20~0.30高级工具钢    0.3~0.4  ④加热制度  钢在加热炉内加热时的温度变化过程叫钢的加热制度。  一段式加热制度:只有一个加热段;  二段式加热制度:加热段+均热段  预热段+加热段  三段式加热制度:预热段+加热段+均热段  多段式加热制度:预热段+多个加热段+均热段    三、轧制  除磷--粗轧--精轧或成型轧制--展宽轧制--伸长轧制  (1)除鳞  ①除鳞目的:除去表面的氧化铁皮以获得有良的表面质量。  ②除鳞原理:利用高压水的强烈冲击作用,去除表面的氧化铁皮。    (2)  粗轧(展宽轧制)粗轧阶段的主要任务:将板坯或扁锭展宽到所需要的宽度并进行大压缩延伸      展宽的方法:角轧—纵轧法、综合轧制法、全纵轧法、全横轧制法  (3)  精轧:主要任务:控制钢板厚度、板形控制、表面质量和性能  中厚板轧制方法  全纵轧法:钢板的延伸方向与原料(钢锭或钢坯)纵轴方向相一致的轧制方法。原料的宽度稍大于或等于成品钢板的宽度时采用。  全横轧法:钢板的延伸方向与原料的纵轴方向相垂直的轧制方法。板坯长度大于或等于钢板宽度时采用。  区别轧钢的方法:纵轧、横轧、斜轧  纵轧:钢板的延伸方向与原料纵轴方向重合的轧制  ①全纵轧法:当板坯的宽度大于或等于钢板宽度时,即可不用宽展而直接纵轧成成品的轧制方法。  优点:产量高、且钢锭头部缺陷不致扩展到钢板长度上;缺点:由于轧制中钢板只向一个方向延伸,使钢中偏析夹杂等呈明显条带状分布,钢板组织和性能存在严重的各向异性,使横向性能(冲击韧性)太低,以致往往不合理,加之板坯宽度与钢板宽度也难得正好适应,所以这种轧制法实际用的不多。  横轧-纵轧法(综合轧制法)  横轧-纵轧法:先将板坯展宽至所需宽度以后再转90°进行纵轧直至完成。优点:提高横向性能;减少各向异性;适合以连铸坯为原料  缺点:易产生桶形,增加切边量。  纵轧-横轧法:将钢坯长度轧至毛边钢板宽度时,回转90°后进行横轧至获得成品。优点:由于两个方向得到变形,有利于提高钢板性能;缺点:当原料的宽度与长度均小于钢板宽度时才适合,为了保证钢板的尺寸和性能必须保证纵向与横向变形的分配。  全横轧法:将板坯进行横轧直至轧成成品的轧制方法。适用于板坯长度大于或等于钢板宽度时采用。优点:  a.减小了钢板组织、性能的各向异性,提高横向塑性和冲击韧性;  b.得到更整齐的边部,无端部收缩,不呈桶形,减少切边损失,提高成材率;c.减少一次转钢,提高产量。  缺点:组织性能产生各向异性(对于初轧坯  2.精轧:与粗轧无明显界限  双机架:第一架为粗轧,第二架为精轧  单机架:无明显界限,前阶段为粗轧,后阶段为精轧。  作用:继续轧制,将板坯轧制为成品,并控制表面质量,组织、性能及尺寸要求。  3.精整:定义:为使轧后的钢材具有一定的尺寸要求,组织、性能而进行的一系列工序。  (1)  钢板的轧后冷却  轧后冷却是指对不同钢号的钢板,根据其不同的厚度和化学成分,选用不同的冷却方式、冷却速度、开冷和终冷温度,以控制其组织结构和综合性能,并满足其质量要求。  ①分类  冷却方式:自然冷却:矫直后钢板的冷却,介质:空气,设备:冷床  控制冷却:高压喷水冷却、层流冷却、风冷、缓冷或堆冷等  金属流动过程:在线冷却:边运送、边冷却  离线冷却:固定在一个地方,冷后
手机专用 2024-06-30
你好,中厚板的生产流程通常为配合控制轧制,采用低温出炉的加热制度,可节省燃料消耗。轧制工艺分三个阶段:①成形轧制,消除板坯表面的影响和提高宽度控制的精度,沿板坯长度方向或斜向进行1~4道轧制。把坯料轧至所要求的厚度。②展宽轧制,这是中厚板不同于其他种类板材轧制的重要工序。为达到轧制成品规格所要求的宽度,板坯转90°、沿板宽方向轧制。③精轧,展宽轧制后再转90°,转回原坯料长度方向,轧制到成品板厚度。妥善制定中厚板轧制工艺能提高轧机的生产能力、钢板的质量和成材率。要确保钢板的平直度,除采取各种保证板形的措施外,对厚度40mm以下的钢板每块均需经过热矫直,对不平直的冷钢板进行冷矫直。为冷剪切成品板,钢板要冷至  150℃以下,冷却要均匀,冷却速度应适宜;自从采用滚切式剪机剪切后,基本上解决了剪弯缺陷问题;调整剪刃间隙可以大大提高钢板剪切断面的质量。根据钢板质量要求,用超声波进行不同深度的探伤,对焊管用板的四个板边要全面进行探伤。热处理时除了保证板的机械性能外,还要保证板形良好。抛丸涂层法多用于生产造船和桥梁用板,抛丸去除氧化铁皮后,再涂层防锈,涂层后应快干。钢板表面尺寸形状的检查主要靠人工进行,打印标记工序已实现机械化,并可由计算机控制操作。
你好,中厚板的生产流程通常为配合控制轧制,采用低温出炉的加热制度,可节省燃料消耗。轧制工艺分三个阶段:①成形轧制,消除板坯表面的影响和提高宽度控制的精度,沿板坯长度方向或斜向进行1~4道轧制。把坯料轧至所要求的厚度。②展宽轧制,这是中厚板不同于其他种类板材轧制的重要工序。为达到轧制成品规格所要求的宽度,板坯转90°、沿板宽方向轧制。③精轧,展宽轧制后再转90°,转回原坯料长度方向,轧制到成品板厚度。妥善制定中厚板轧制工艺能提高轧机的生产能力、钢板的质量和成材率。要确保钢板的平直度,除采取各种保证板形的措施外,对厚度40mm以下的钢板每块均需经过热矫直,对不平直的冷钢板进行冷矫直。为冷剪切成品板,钢板要冷至  150℃以下,冷却要均匀,冷却速度应适宜;自从采用滚切式剪机剪切后,基本上解决了剪弯缺陷问题;调整剪刃间隙可以大大提高钢板剪切断面的质量。根据钢板质量要求,用超声波进行不同深度的探伤,对焊管用板的四个板边要全面进行探伤。热处理时除了保证板的机械性能外,还要保证板形良好。抛丸涂层法多用于生产造船和桥梁用板,抛丸去除氧化铁皮后,再涂层防锈,涂层后应快干。钢板表面尺寸形状的检查主要靠人工进行,打印标记工序已实现机械化,并可由计算机控制操作。
嘟嘟07179 2024-06-22
 中厚板轧制过程大致可分为除磷,初轧和精轧三个阶段。
  一、除磷:完成加热的原料需清除其表面的氧化铁皮。目前,采用高压水除磷箱及在轧机前后设置高压水喷嘴的除磷方法都具有投资少、效果好的特点,他们可以满足除磷的要求而被广泛采用。此外,还有投以竹枝,杏条,食盐等爆破除磷的人工方法以及采用一台大立辊轧机轧边并加高压水除磷的方法。高压水除磷箱对普通碳钢的喷水压力为12Mpa,对合金钢则需要17Mpa以上,甚至高达20Mpa
  二、粗轧:粗轧的任务是将板坯或扁锭展宽到所需的宽度,并进行大压下延伸,使其尽快的轧制至钢板精轧前的厚度。为此,粗轧阶段有如下几种轧制方法
  1.全纵轧法:所谓的纵轧是钢板的延伸方向与原料(坯,锭)纵轴方向相一致的轧制方法而全纵轧法则是中厚板轧制过程中的所有道次全采用纵轧的轧制方法。这种操作方法的轧机产量较高,但由于轧件始终沿一个方向延伸,轧件所存在的偏析、夹杂等呈条状分布,造成钢板组织和性能的各项异性使横向性能(如冲击韧性)降低。
  2.全横轧法:所谓的横轧法是钢板延伸方向与原料的纵轴方向相垂直的轧制操作方法。而全横轧法即是中厚板轧制过程中的所有道次全采用横扎的方法,当板坯长度大于或等于钢板的宽度时可以采用此法。对初轧板坯而言,全横轧法可以减少钢板组织和性能的各项异性
  3.角轧法:所谓的角轧是使板坯纵轴与轧辊轴线成一定的角度送入轧辊进行轧制的方法,采用角轧法轧制,在板坯宽度延伸到干板所需宽度时,拨正轧件,使其轴线与轧辊的轴线平行,沿轧件长度方向轧制到底。角轧的有点是可以改善咬入条件、减低压下量和咬入时的的冲击;其缺点是需要拨钢操作,延长轧制间隙时间,使产量降低且轧钢操作难以控制钢板呈矩形,使切损增大,成材率有所降低,目前采用机械拨钢,难以实现自动控制,因此,在三辊劳特式轧机上,当板坯较窄时采用角轧宽展。在角轧时,送入叫a一般控制在所需宽件15°~45°的范围内。先第一对角线轧制1~2道次后,再将轧件拨至第二对角线的送入角进行轧制,使轧件延伸至钢板所需宽度并使其呈矩形。
  4.综合轧制法:综合轧制法即将横扎、纵轧及角轧组合进行的轧制方法,以满足对不同产品的尺寸要求。在综合轧制法的应用中,以横-纵轧法、角轧-纵轧法居多。横轧-纵轧法是先将板坯转90°进行横轧,将板坯宽度延伸至钢板所需要的宽度接着将板坯再转90°,进行纵轧。这种操作的方法是中厚板轧制最常用的方法,其优点是:板宽与钢板宽度配合灵活,使原料尺寸的适应性高。且可提高钢板横向能,减少钢板的各向异性,因而它更适合于连铸坯为原料的钢板生产:却但是轧机产量有所降低。角轧-纵轧法经第一,第二对角线角轧若干道次。使轧件宽度达到所需宽度并使其呈矩形后在进行纵轧。
  三、精轧
  中厚板的精轧和粗轧阶段并无明显的界限。通常双机架式轧机的第一架称为粗轧机,第二架称为精轧机。粗轧的主要任务是整形、宽展和大延伸,精轧则是延伸和质量控制,包括厚度、板型、性能及表面质量的控制,为提供合格的产品作保证。
 中厚板轧制过程大致可分为除磷,初轧和精轧三个阶段。
  一、除磷:完成加热的原料需清除其表面的氧化铁皮。目前,采用高压水除磷箱及在轧机前后设置高压水喷嘴的除磷方法都具有投资少、效果好的特点,他们可以满足除磷的要求而被广泛采用。此外,还有投以竹枝,杏条,食盐等爆破除磷的人工方法以及采用一台大立辊轧机轧边并加高压水除磷的方法。高压水除磷箱对普通碳钢的喷水压力为12Mpa,对合金钢则需要17Mpa以上,甚至高达20Mpa
  二、粗轧:粗轧的任务是将板坯或扁锭展宽到所需的宽度,并进行大压下延伸,使其尽快的轧制至钢板精轧前的厚度。为此,粗轧阶段有如下几种轧制方法
  1.全纵轧法:所谓的纵轧是钢板的延伸方向与原料(坯,锭)纵轴方向相一致的轧制方法而全纵轧法则是中厚板轧制过程中的所有道次全采用纵轧的轧制方法。这种操作方法的轧机产量较高,但由于轧件始终沿一个方向延伸,轧件所存在的偏析、夹杂等呈条状分布,造成钢板组织和性能的各项异性使横向性能(如冲击韧性)降低。
  2.全横轧法:所谓的横轧法是钢板延伸方向与原料的纵轴方向相垂直的轧制操作方法。而全横轧法即是中厚板轧制过程中的所有道次全采用横扎的方法,当板坯长度大于或等于钢板的宽度时可以采用此法。对初轧板坯而言,全横轧法可以减少钢板组织和性能的各项异性
  3.角轧法:所谓的角轧是使板坯纵轴与轧辊轴线成一定的角度送入轧辊进行轧制的方法,采用角轧法轧制,在板坯宽度延伸到干板所需宽度时,拨正轧件,使其轴线与轧辊的轴线平行,沿轧件长度方向轧制到底。角轧的有点是可以改善咬入条件、减低压下量和咬入时的的冲击;其缺点是需要拨钢操作,延长轧制间隙时间,使产量降低且轧钢操作难以控制钢板呈矩形,使切损增大,成材率有所降低,目前采用机械拨钢,难以实现自动控制,因此,在三辊劳特式轧机上,当板坯较窄时采用角轧宽展。在角轧时,送入叫a一般控制在所需宽件15°~45°的范围内。先第一对角线轧制1~2道次后,再将轧件拨至第二对角线的送入角进行轧制,使轧件延伸至钢板所需宽度并使其呈矩形。
  4.综合轧制法:综合轧制法即将横扎、纵轧及角轧组合进行的轧制方法,以满足对不同产品的尺寸要求。在综合轧制法的应用中,以横-纵轧法、角轧-纵轧法居多。横轧-纵轧法是先将板坯转90°进行横轧,将板坯宽度延伸至钢板所需要的宽度接着将板坯再转90°,进行纵轧。这种操作的方法是中厚板轧制最常用的方法,其优点是:板宽与钢板宽度配合灵活,使原料尺寸的适应性高。且可提高钢板横向能,减少钢板的各向异性,因而它更适合于连铸坯为原料的钢板生产:却但是轧机产量有所降低。角轧-纵轧法经第一,第二对角线角轧若干道次。使轧件宽度达到所需宽度并使其呈矩形后在进行纵轧。
  三、精轧
  中厚板的精轧和粗轧阶段并无明显的界限。通常双机架式轧机的第一架称为粗轧机,第二架称为精轧机。粗轧的主要任务是整形、宽展和大延伸,精轧则是延伸和质量控制,包括厚度、板型、性能及表面质量的控制,为提供合格的产品作保证。
果冻爱之梦 2024-06-11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683599948883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