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建设用地面积如何计算

2024-06-01 21:47:38 (20分钟前 更新) 226 1659

最新回答

容积率(R)、建筑密度(C)与层数(H)之间有一定关系。建筑密度是指在具体“宗地”内建筑物基底面积与宗地面积之比。当宗地内各房屋的层数相同,且对单个房屋来说各层建筑面积相等时,三者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R=C·H,此种情况下,建筑层数与容积率成正比例关系。
容积率(R)、建筑密度(C)与层数(H)之间有一定关系。建筑密度是指在具体“宗地”内建筑物基底面积与宗地面积之比。当宗地内各房屋的层数相同,且对单个房屋来说各层建筑面积相等时,三者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R=C·H,此种情况下,建筑层数与容积率成正比例关系。
小墩子921 2024-06-01
建筑面积=有效面积+结构面积=使用面积+辅助面积+结构面积
  (1)、建筑面积  指建筑物长度、宽度的外包尺寸的乘积再乘以层数。它由使用面积、交通面积和结构面积组成。
  (2)、使用面积  指建筑物各层平面中直接为生产或生活使用的净面积的总和。 
  (3)、辅助面积  指建筑物各层平面为辅助生产或生活活动所占的净面积的总和,例如居住建筑中的楼梯、走道、厕所、厨房等。
  (4)、结构面积  指建筑物各层平面中的墙、柱等结构所占面积的总和。
建筑面积=有效面积+结构面积=使用面积+辅助面积+结构面积
  (1)、建筑面积  指建筑物长度、宽度的外包尺寸的乘积再乘以层数。它由使用面积、交通面积和结构面积组成。
  (2)、使用面积  指建筑物各层平面中直接为生产或生活使用的净面积的总和。 
  (3)、辅助面积  指建筑物各层平面为辅助生产或生活活动所占的净面积的总和,例如居住建筑中的楼梯、走道、厕所、厨房等。
  (4)、结构面积  指建筑物各层平面中的墙、柱等结构所占面积的总和。
米面菜肉 2024-05-25
建筑用地面积:指建筑或建筑群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包括室外工程(如绿化、道路、停车场等)的面积,其形状和大小由建筑红线加以控制。也就是有效用地面积  
建筑占地面积:指建筑物的垂直投影面积,但不包括雨篷、外挑阳台、檐口连接两座建筑物的架空通道,玻璃拱顶下的天井,室外楼梯和街坊内连接建筑物的过街桥等。 
建筑占地面积有几种计算方式: 1 ,建筑占地的地下(埋在地中)看不见部份,2,竖直墙的外围地面肉眼看见部份,3,整个建筑物竖直向地面投影范围部份。到目前为止,到底采用那种方案较为实用,较为真实地在实际中运用,在学术界引起争议,在民间也引岀不少答案,变成持久性争议的话题。一般来说,采用整个建筑物竖直向地面投影范围部份的计算方式比较通俗。但是一般为了考虑降低建筑密度,一些规划师还是按照首层建筑占地面积来计算,这样飘窗凸窗等可以不计入占地面积。 
 
总建筑面积:指在建设用地范围内单栋或多栋建筑物地面以上及地面以下各层建筑面积之总和。 
 
容积率:项目用地范围内总建筑面积与建筑用地面积的比值。计算公式: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 
 
绿地率:指用于绿化种植的土地面积(垂直投影面积)占建筑用地面积的比值。计算公式:绿地率=区域内的绿地面积/总用地面积 
 
规划建设用地面积在除去市政设施及其他占用的面积之后,剩余的就是建筑用地面积了。 
 在住宅建筑中,计算建筑面积的范围和方法是:   (1)单层建筑物不论其高度如何,均按一层计算,其建筑面积按建筑物外墙勒脚以上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单层住宅如内部带有部分楼层(如阁楼)也应计算建筑面积。   (2)多层或高层住宅建筑的建筑面积,是按各层建筑面积的总和计算,其底层按建筑物外墙勒脚以上外围水平面积计算,二层或二层以上按外墙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3)地下室、半地下室等及相应出入口的建筑面积,按其上口外墙(不包括采光井、防潮层及其保护墙)外围的水平面积计算。   (4)用深基础做地下架空层加以利用,层高超2.2米的,按架空层外围的水平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5)穿过建筑物的通道,建筑物内的门厅、大厅不论高度如何,均按一层计算建筑面积。大厅内回廊部分按其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6)电梯井、提物井、垃圾道、管道井和附墙囱等均按建筑物自然层计算建设面积。   (7)住宅建筑内的技术层(放置各种设备和修理养护用),层高超过2.2米的,按技术层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8)独立柱雨蓬,按顶盖的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多柱雨蓬,按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9)突出房屋的有围护结构的楼梯间、水箱间、电梯机房等,按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10)两个建筑物之间有顶盖的架空通廊,按通廊的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无顶盖的架空通廊按其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建筑用地面积:指建筑或建筑群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包括室外工程(如绿化、道路、停车场等)的面积,其形状和大小由建筑红线加以控制。也就是有效用地面积  
建筑占地面积:指建筑物的垂直投影面积,但不包括雨篷、外挑阳台、檐口连接两座建筑物的架空通道,玻璃拱顶下的天井,室外楼梯和街坊内连接建筑物的过街桥等。 
建筑占地面积有几种计算方式: 1 ,建筑占地的地下(埋在地中)看不见部份,2,竖直墙的外围地面肉眼看见部份,3,整个建筑物竖直向地面投影范围部份。到目前为止,到底采用那种方案较为实用,较为真实地在实际中运用,在学术界引起争议,在民间也引岀不少答案,变成持久性争议的话题。一般来说,采用整个建筑物竖直向地面投影范围部份的计算方式比较通俗。但是一般为了考虑降低建筑密度,一些规划师还是按照首层建筑占地面积来计算,这样飘窗凸窗等可以不计入占地面积。 
 
总建筑面积:指在建设用地范围内单栋或多栋建筑物地面以上及地面以下各层建筑面积之总和。 
 
容积率:项目用地范围内总建筑面积与建筑用地面积的比值。计算公式: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 
 
绿地率:指用于绿化种植的土地面积(垂直投影面积)占建筑用地面积的比值。计算公式:绿地率=区域内的绿地面积/总用地面积 
 
规划建设用地面积在除去市政设施及其他占用的面积之后,剩余的就是建筑用地面积了。 
 在住宅建筑中,计算建筑面积的范围和方法是:   (1)单层建筑物不论其高度如何,均按一层计算,其建筑面积按建筑物外墙勒脚以上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单层住宅如内部带有部分楼层(如阁楼)也应计算建筑面积。   (2)多层或高层住宅建筑的建筑面积,是按各层建筑面积的总和计算,其底层按建筑物外墙勒脚以上外围水平面积计算,二层或二层以上按外墙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3)地下室、半地下室等及相应出入口的建筑面积,按其上口外墙(不包括采光井、防潮层及其保护墙)外围的水平面积计算。   (4)用深基础做地下架空层加以利用,层高超2.2米的,按架空层外围的水平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5)穿过建筑物的通道,建筑物内的门厅、大厅不论高度如何,均按一层计算建筑面积。大厅内回廊部分按其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6)电梯井、提物井、垃圾道、管道井和附墙囱等均按建筑物自然层计算建设面积。   (7)住宅建筑内的技术层(放置各种设备和修理养护用),层高超过2.2米的,按技术层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8)独立柱雨蓬,按顶盖的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多柱雨蓬,按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9)突出房屋的有围护结构的楼梯间、水箱间、电梯机房等,按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10)两个建筑物之间有顶盖的架空通廊,按通廊的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无顶盖的架空通廊按其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番茄妹妹11 2024-05-23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页面运行时间: 0.07456588745117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