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长豆角的方法有谁会

2024-06-02 10:33:12 (21分钟前 更新) 447 1667

最新回答

栽培技术要点
(一)早春露地小拱棚长豆角栽培技术
1.培育壮苗:有经验的菜农认为,长豆角直播茎叶旺盛而结荚少,育苗移栽豆荚多。春豆角,特别是春提早栽培的,直播后,气温低,发芽慢,遇低温阴雨,种子容易发霉烂种,成苗差,遇霜冻又易死苗,故以育苗为宜。
育苗可在温室、大棚、小拱棚、阳畦等设施中进行。用营养钵或营养块育苗均可,营养土的配制参见茄果类育苗的有关内容进行。
①播种期:一般于惊蜇前后进行。
②播种:预先精选种子,将虫伤、秕粒种子剔除,然后每钵或每营养块播种3-4粒。播种后浇水保湿,但浇水不宜过多。再盖1厘米营养土后,盖地膜及小拱棚。出土以前不揭地膜,以保温保湿。
③育苗期管理:幼苗出土后,用代森锰锌、百菌清等药剂喷雾,防苗期病害发生。出土后揭去地膜,盖小拱棚。管理重点是调控温度,棚内温度控制在20℃左右,即当小拱棚内温度低于20℃时,拱棚以盖为主,棚门以关为主;当小拱棚内温度高于20℃时,揭小拱棚,开大棚门,有利降温降湿。早春出现2-3级以上北风时不要揭膜,以免嫩叶和生长点受伤。
2.整地、施基肥和作畦。豆角喜土层深厚的土壤,播前应深翻25厘米。关键是要施足底肥,菜农有“三追不如一底”的说法,特别强调基肥的重要性,所以要结合翻地铺施土杂肥5000—10000公斤,过磷酸钙50—75公斤或磷酸二铵50公斤,钾肥15—25公斤。整地后作畦,畦宽1.2—1.3米,每畦移栽两行豆角,穴距20厘米左右。
3.适时定植:春分后,当第一复叶展开前,可选择冷尾暖头天进行定植。采用地膜覆盖和小拱棚生产,能明显的提早上市和提高早期产量。要随时观察田间情况,当地膜与幼苗将要相互接触时破膜放苗,并注意将苗四周膜边压实,风雨天气过后要仔细观察,膜上有积水要排除积水,被损坏的膜要及时压土或重新覆膜。
 定植密度,行株距60-65×20厘米,667平方米栽5500穴,每穴2-3株。定植后,用1:1000倍敌克松药液淋穴,每穴淋药300克左右,既可作定根水,又可防治枯萎病、根腐病,一举两得。然后盖小拱棚,密闭5-7天,有利缓苗。
4.田间管理:
①水肥管理。豆角从移栽到开花前,以控水、中耕促根为主,进行适当蹲苗,促进开花结荚;座荚后,要充分供应肥水,使开花结荚增多。具体做法是:育苗移栽豆角浇定苗水和缓苗水后,随即中耕蹲苗、保墒提温,促进根系发育,控制茎叶徒长。出现花蕾后可浇小水,再中耕。初花期不浇水。当第一花序开花座荚后,几节花序显现后,要浇足头水。头水后,茎叶生长很快,待中、下部荚伸长,中、上部花序出现时,再浇第二次水,以后进入结荚期,见干就浇水,才能获得高产。采收盛期,随水追肥一次,667平方米用尿素15公斤,、二铵25公斤或磷酸二氢钾22—25公斤。
②整枝、摘心、打杈。
一是基部抹芽,主蔓第一花序以下各节位的侧芽全部抹掉,促进早开花。
二是蔓腰打杈,蹲苗期应及时将各混合节位上的小叶芽摘除,促进花芽生长,在侧枝长出的情况下,也可留一叶摘心,利用侧蔓第一节形成花序。
三是打群尖,中后期,主蔓中上部长出的侧枝,应及早摘心,促进豆角生长。
四是主蔓打顶,主蔓2米以上时打顶,促进各花序上的副花芽形成,也方便采收豆荚。
③及时搭架引蔓:及时抽蔓后,应及时搭架引蔓。搭架方式有“人字架”、“篱形架”和“鸟窝架”。搭架材料有竹竿、树枝和纤维绳。
5.及时采收:春提早栽培的目的是早上市,获高效,加上豇豆又以其嫩荚为商品,因此应及早采收,一般在开花后5-7天可采收上市。采收时不要损伤花序上的其他花蕾,更不能连花序柄一起摘下。应该按住豆荚基部,轻轻向左右转动,然后摘下。
栽培技术要点
(一)早春露地小拱棚长豆角栽培技术
1.培育壮苗:有经验的菜农认为,长豆角直播茎叶旺盛而结荚少,育苗移栽豆荚多。春豆角,特别是春提早栽培的,直播后,气温低,发芽慢,遇低温阴雨,种子容易发霉烂种,成苗差,遇霜冻又易死苗,故以育苗为宜。
育苗可在温室、大棚、小拱棚、阳畦等设施中进行。用营养钵或营养块育苗均可,营养土的配制参见茄果类育苗的有关内容进行。
①播种期:一般于惊蜇前后进行。
②播种:预先精选种子,将虫伤、秕粒种子剔除,然后每钵或每营养块播种3-4粒。播种后浇水保湿,但浇水不宜过多。再盖1厘米营养土后,盖地膜及小拱棚。出土以前不揭地膜,以保温保湿。
③育苗期管理:幼苗出土后,用代森锰锌、百菌清等药剂喷雾,防苗期病害发生。出土后揭去地膜,盖小拱棚。管理重点是调控温度,棚内温度控制在20℃左右,即当小拱棚内温度低于20℃时,拱棚以盖为主,棚门以关为主;当小拱棚内温度高于20℃时,揭小拱棚,开大棚门,有利降温降湿。早春出现2-3级以上北风时不要揭膜,以免嫩叶和生长点受伤。
2.整地、施基肥和作畦。豆角喜土层深厚的土壤,播前应深翻25厘米。关键是要施足底肥,菜农有“三追不如一底”的说法,特别强调基肥的重要性,所以要结合翻地铺施土杂肥5000—10000公斤,过磷酸钙50—75公斤或磷酸二铵50公斤,钾肥15—25公斤。整地后作畦,畦宽1.2—1.3米,每畦移栽两行豆角,穴距20厘米左右。
3.适时定植:春分后,当第一复叶展开前,可选择冷尾暖头天进行定植。采用地膜覆盖和小拱棚生产,能明显的提早上市和提高早期产量。要随时观察田间情况,当地膜与幼苗将要相互接触时破膜放苗,并注意将苗四周膜边压实,风雨天气过后要仔细观察,膜上有积水要排除积水,被损坏的膜要及时压土或重新覆膜。
 定植密度,行株距60-65×20厘米,667平方米栽5500穴,每穴2-3株。定植后,用1:1000倍敌克松药液淋穴,每穴淋药300克左右,既可作定根水,又可防治枯萎病、根腐病,一举两得。然后盖小拱棚,密闭5-7天,有利缓苗。
4.田间管理:
①水肥管理。豆角从移栽到开花前,以控水、中耕促根为主,进行适当蹲苗,促进开花结荚;座荚后,要充分供应肥水,使开花结荚增多。具体做法是:育苗移栽豆角浇定苗水和缓苗水后,随即中耕蹲苗、保墒提温,促进根系发育,控制茎叶徒长。出现花蕾后可浇小水,再中耕。初花期不浇水。当第一花序开花座荚后,几节花序显现后,要浇足头水。头水后,茎叶生长很快,待中、下部荚伸长,中、上部花序出现时,再浇第二次水,以后进入结荚期,见干就浇水,才能获得高产。采收盛期,随水追肥一次,667平方米用尿素15公斤,、二铵25公斤或磷酸二氢钾22—25公斤。
②整枝、摘心、打杈。
一是基部抹芽,主蔓第一花序以下各节位的侧芽全部抹掉,促进早开花。
二是蔓腰打杈,蹲苗期应及时将各混合节位上的小叶芽摘除,促进花芽生长,在侧枝长出的情况下,也可留一叶摘心,利用侧蔓第一节形成花序。
三是打群尖,中后期,主蔓中上部长出的侧枝,应及早摘心,促进豆角生长。
四是主蔓打顶,主蔓2米以上时打顶,促进各花序上的副花芽形成,也方便采收豆荚。
③及时搭架引蔓:及时抽蔓后,应及时搭架引蔓。搭架方式有“人字架”、“篱形架”和“鸟窝架”。搭架材料有竹竿、树枝和纤维绳。
5.及时采收:春提早栽培的目的是早上市,获高效,加上豇豆又以其嫩荚为商品,因此应及早采收,一般在开花后5-7天可采收上市。采收时不要损伤花序上的其他花蕾,更不能连花序柄一起摘下。应该按住豆荚基部,轻轻向左右转动,然后摘下。
喵喵咩咩喔喔 2024-06-02
一、地块选择
  以选择肥沃、疏松的壤土或沙壤土为宜,并与豆科作物轮作2-3年,粘重土壤或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地块不宜选用。
  二、良种选择
  特早30:特早熟品种。分枝少,主蔓结荚为主。常规露地栽培,播种至始花需35天左右,10-12天后即可采收豆荚,采收期长达20-40天,全生育期80-100天。初花节位低,平均3节左右即可普遍结荚。同期播种初花期和初收期比之豇28-2提前2-5天,总产量略高于之豇28-2。嫩荚淡绿色,匀称,长约60厘米,单荚重20克左右,商品性好。
  之豇28-2:中早熟,株高约2.5米左右,分枝少,叶片较稀。主蔓4-6节开始结荚,结荚多,荚绿白色,一般荚长60-80厘米,横茎0.9-1.1厘米,单荚重25克。肉厚、纤维少,不易老化,品质佳。耐高温、干旱,抗花叶病毒病。生育期90-100天,亩产2000-2500公斤。
  三、适期播种
  春播豆角立春后可以播种(2、3月),适宜温度20-32℃;  秋播豆角一般7月份(实际上其播期较长6、7、8月都可以播种)  四、综合管理
  1、豆角施肥技术:
  (1)重施基肥:基肥以施用腐熟的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适当配比的复混肥料,如晋开硝基复合肥(15-15-15、16-16-16)磷、钾含量比较高的复混肥,一般建议使用量为50-60kg/亩,并深翻入土;
  (2)巧施追肥:豆角在幼苗期需肥量较少,大水大肥易造成徒长,为控制茎叶徒长,促进生殖生长,防止生长过旺导致花、果少,应适当控制肥水供应。苗势较弱时可冲施晋开液体起苗肥,亩施5kg。进入到结荚期,豆角需肥量开始加大,可以在花后追施晋开硝基复合肥22-8-15以及17-5-23等配比肥料,一般每次追施15-20kg。每采收两次豆荚追肥一次,追施晋开硝基复合肥22-8-15以及17-5-23等配比肥料10kg。
  为防止植株早衰,在生长盛期,适时用0.3%的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施肥,并注意肥水管理,促进侧枝萌发和侧花芽的形成,并使主蔓上原有的花序继续开花结荚。
  2、合理密植
  播种时间应根据不同栽培方式而定,如采用大棚+小拱棚+地膜栽培的,可于2月中、下旬播种育苗,有条件的可采用营养钵育苗。苗期适当加强通风降湿,防止苗床湿度过大形成高脚苗,或发生猝倒病。3月上、中旬定植于大棚内,定植密度为每畦两行,株距15-20厘米,每穴3株,定植后浇适量定根水,及时用土密封定植口。或3月上旬大棚直播,株距15-20厘米,每穴播种3-4粒。露地栽培的河南省一般在3月下旬播种为宜。
  3、田间管理
  加强棚温,促进早缓苗。利用大棚栽培的定植后,先密闭大棚5-6天,维持较高棚
  温,促进早缓苗,如遇寒流,必须在小拱棚上加盖草帘,以防冻害,当棚温超过30℃时,应及时通风降温。
  及时搭架,合理整枝。当蔓长到20厘米时,应及时搭架引蔓,并将主蔓第1花序以下的侧芽全部抹除。在侧枝长出的情况下,也可留1叶摘心,利用侧蔓第1节形成花序。  中后期主蔓中上部长出的侧枝,应及时早摘心。若肥水条件充足,植株生长健旺,这些侧枝不要摘心过重,可酌情利用侧蔓结果。当主蔓长到2.2米以上时,及时打顶摘心,控制生长,促使侧枝花芽形成,以免消耗养分。如肥水足,植株营养生长过旺、通风不良时,可摘除过多的叶、枝、老叶、病叶。
  五、病虫害防治
  1、锈病
  症状:叶背突起黄色至锈褐色小斑点,后期病斑散发出红褐色粉末。
  发生规律:高温、高湿,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或氮肥过多,通风不良时容易发病。
  防治方法:
  1、及时清除瓜园病残体,减少病原;
  2、建立与非瓜类轮作制度;
  3、化学防治:在发病初期喷药,用药间隔期7~10天,连续防治2~3次  62.25%仙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40%福星:乳油6  000倍液
  10%世高:水分散颗粒剂1  000倍液  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
  2、豆角疫病  发病规律:
  该病害主要在每年12月至第二年的2月份,低温阴雨时发生,病原菌主要在土壤中存活,条件适合时通过孢囊孢子和游动孢子或菌丝体直接萌发,侵染瓜菜。通过流水或土壤进行传播。  病原菌:疫霉菌  防治方法:
  发病初期使用70%耐尔可湿性粉剂800倍或72%殷实悬浮剂1000倍或50%达科宁600倍或80%大生500倍喷施2-3次,每5天一次;发病中期使用50%安克可湿性粉剂2000倍或68%金雷多米尔800倍50%氟吗锰锌可湿性粉剂2000倍喷施2-3次,每5天一次。
  3、豇豆白粉病
  症状:该病主要为害叶片、茎蔓和种荚。叶片受害,初期在叶面上产生白粉状淡黄色小斑,后扩大为不规则形的粒斑,并相互连合成片,病部表面被白粉覆盖,叶背则呈褐色或紫色斑块。叶片严重发病后,迅速枯黄。茎蔓  和种荚受害,也产生粉斑,严重时布满茎荚,致使枯黄坏死。  传播途径和发病规律
  本病由子囊菌亚门豌豆白粉菌真菌侵染引起。豌豆白粉病在广西无明显越冬期,而是以分生孢子进行多次重复侵染,使病害在其寄主作物间辗转传播为害。豌豆白粉寄主范围很广,可侵害豆科、茄科、葫芦科等13科60多种植物。日暖夜凉、昼夜温差大的多露潮湿的环境,有利发生流行。豌豆品种间抗病性有较大差异。
一、地块选择
  以选择肥沃、疏松的壤土或沙壤土为宜,并与豆科作物轮作2-3年,粘重土壤或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地块不宜选用。
  二、良种选择
  特早30:特早熟品种。分枝少,主蔓结荚为主。常规露地栽培,播种至始花需35天左右,10-12天后即可采收豆荚,采收期长达20-40天,全生育期80-100天。初花节位低,平均3节左右即可普遍结荚。同期播种初花期和初收期比之豇28-2提前2-5天,总产量略高于之豇28-2。嫩荚淡绿色,匀称,长约60厘米,单荚重20克左右,商品性好。
  之豇28-2:中早熟,株高约2.5米左右,分枝少,叶片较稀。主蔓4-6节开始结荚,结荚多,荚绿白色,一般荚长60-80厘米,横茎0.9-1.1厘米,单荚重25克。肉厚、纤维少,不易老化,品质佳。耐高温、干旱,抗花叶病毒病。生育期90-100天,亩产2000-2500公斤。
  三、适期播种
  春播豆角立春后可以播种(2、3月),适宜温度20-32℃;  秋播豆角一般7月份(实际上其播期较长6、7、8月都可以播种)  四、综合管理
  1、豆角施肥技术:
  (1)重施基肥:基肥以施用腐熟的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适当配比的复混肥料,如晋开硝基复合肥(15-15-15、16-16-16)磷、钾含量比较高的复混肥,一般建议使用量为50-60kg/亩,并深翻入土;
  (2)巧施追肥:豆角在幼苗期需肥量较少,大水大肥易造成徒长,为控制茎叶徒长,促进生殖生长,防止生长过旺导致花、果少,应适当控制肥水供应。苗势较弱时可冲施晋开液体起苗肥,亩施5kg。进入到结荚期,豆角需肥量开始加大,可以在花后追施晋开硝基复合肥22-8-15以及17-5-23等配比肥料,一般每次追施15-20kg。每采收两次豆荚追肥一次,追施晋开硝基复合肥22-8-15以及17-5-23等配比肥料10kg。
  为防止植株早衰,在生长盛期,适时用0.3%的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施肥,并注意肥水管理,促进侧枝萌发和侧花芽的形成,并使主蔓上原有的花序继续开花结荚。
  2、合理密植
  播种时间应根据不同栽培方式而定,如采用大棚+小拱棚+地膜栽培的,可于2月中、下旬播种育苗,有条件的可采用营养钵育苗。苗期适当加强通风降湿,防止苗床湿度过大形成高脚苗,或发生猝倒病。3月上、中旬定植于大棚内,定植密度为每畦两行,株距15-20厘米,每穴3株,定植后浇适量定根水,及时用土密封定植口。或3月上旬大棚直播,株距15-20厘米,每穴播种3-4粒。露地栽培的河南省一般在3月下旬播种为宜。
  3、田间管理
  加强棚温,促进早缓苗。利用大棚栽培的定植后,先密闭大棚5-6天,维持较高棚
  温,促进早缓苗,如遇寒流,必须在小拱棚上加盖草帘,以防冻害,当棚温超过30℃时,应及时通风降温。
  及时搭架,合理整枝。当蔓长到20厘米时,应及时搭架引蔓,并将主蔓第1花序以下的侧芽全部抹除。在侧枝长出的情况下,也可留1叶摘心,利用侧蔓第1节形成花序。  中后期主蔓中上部长出的侧枝,应及时早摘心。若肥水条件充足,植株生长健旺,这些侧枝不要摘心过重,可酌情利用侧蔓结果。当主蔓长到2.2米以上时,及时打顶摘心,控制生长,促使侧枝花芽形成,以免消耗养分。如肥水足,植株营养生长过旺、通风不良时,可摘除过多的叶、枝、老叶、病叶。
  五、病虫害防治
  1、锈病
  症状:叶背突起黄色至锈褐色小斑点,后期病斑散发出红褐色粉末。
  发生规律:高温、高湿,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或氮肥过多,通风不良时容易发病。
  防治方法:
  1、及时清除瓜园病残体,减少病原;
  2、建立与非瓜类轮作制度;
  3、化学防治:在发病初期喷药,用药间隔期7~10天,连续防治2~3次  62.25%仙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40%福星:乳油6  000倍液
  10%世高:水分散颗粒剂1  000倍液  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
  2、豆角疫病  发病规律:
  该病害主要在每年12月至第二年的2月份,低温阴雨时发生,病原菌主要在土壤中存活,条件适合时通过孢囊孢子和游动孢子或菌丝体直接萌发,侵染瓜菜。通过流水或土壤进行传播。  病原菌:疫霉菌  防治方法:
  发病初期使用70%耐尔可湿性粉剂800倍或72%殷实悬浮剂1000倍或50%达科宁600倍或80%大生500倍喷施2-3次,每5天一次;发病中期使用50%安克可湿性粉剂2000倍或68%金雷多米尔800倍50%氟吗锰锌可湿性粉剂2000倍喷施2-3次,每5天一次。
  3、豇豆白粉病
  症状:该病主要为害叶片、茎蔓和种荚。叶片受害,初期在叶面上产生白粉状淡黄色小斑,后扩大为不规则形的粒斑,并相互连合成片,病部表面被白粉覆盖,叶背则呈褐色或紫色斑块。叶片严重发病后,迅速枯黄。茎蔓  和种荚受害,也产生粉斑,严重时布满茎荚,致使枯黄坏死。  传播途径和发病规律
  本病由子囊菌亚门豌豆白粉菌真菌侵染引起。豌豆白粉病在广西无明显越冬期,而是以分生孢子进行多次重复侵染,使病害在其寄主作物间辗转传播为害。豌豆白粉寄主范围很广,可侵害豆科、茄科、葫芦科等13科60多种植物。日暖夜凉、昼夜温差大的多露潮湿的环境,有利发生流行。豌豆品种间抗病性有较大差异。
周某某先生 2024-05-20
长豆角种植要点
露地秋豆角栽培技术
1、品种及土壤选择
秋季豆角种植应选择抗寒抗湿性强,翻花能力强的春柳、扬州邦达1号、2号等品种。土壤应选择地势较高、土层深厚、排水良好、酸碱度适中且未种过豆科作物的砂壤土为好。
2、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秋季豆角应选择在8~9月播种。播种方式以直播为宜。合理密植,亩用种量1.25~1.5公斤,行距50~60厘米、株距8~10厘米,双行植,每穴播2粒种子。
3、田间管理
(1)插竹引蔓:一般苗长到30~40厘米时进行插竹引蔓。引蔓应在睛天气候凉爽时进行,以每支篱竹引蔓4条左右为宜。
(2)肥水管理:豆角施肥应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基肥在结合起畦时施入优质土杂肥1500~2000公斤和复合肥20公斤,在初花期结合培土时在畦两侧施入复合肥30~40公斤。幼苗期追肥应薄施淡施,随着植株的生长逐渐增加施肥浓度,每次追肥应在睛天进行。收成期间看长势酌情补施追肥。
豆角在整个生长期都忌湿,土壤过湿容易引起徒长或烂根,尤其是播后土壤过湿,种子吸水过多而出芽过早过快,使幼苗的组织娇嫩,抗逆性能减弱,容易引起徒长或死苗。因此播种应选择睛天进行,并在播种前先在播种行间淋透水后再播种,播后2~3天内不要淋水。种子开始出苗时适量淋水,有利幼苗生长健壮。开花结荚时需水量较多,尤其是秋季气温高水分蒸发量大,早、晚间要淋水以调节田间小气候。
长豆角种植要点
露地秋豆角栽培技术
1、品种及土壤选择
秋季豆角种植应选择抗寒抗湿性强,翻花能力强的春柳、扬州邦达1号、2号等品种。土壤应选择地势较高、土层深厚、排水良好、酸碱度适中且未种过豆科作物的砂壤土为好。
2、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秋季豆角应选择在8~9月播种。播种方式以直播为宜。合理密植,亩用种量1.25~1.5公斤,行距50~60厘米、株距8~10厘米,双行植,每穴播2粒种子。
3、田间管理
(1)插竹引蔓:一般苗长到30~40厘米时进行插竹引蔓。引蔓应在睛天气候凉爽时进行,以每支篱竹引蔓4条左右为宜。
(2)肥水管理:豆角施肥应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基肥在结合起畦时施入优质土杂肥1500~2000公斤和复合肥20公斤,在初花期结合培土时在畦两侧施入复合肥30~40公斤。幼苗期追肥应薄施淡施,随着植株的生长逐渐增加施肥浓度,每次追肥应在睛天进行。收成期间看长势酌情补施追肥。
豆角在整个生长期都忌湿,土壤过湿容易引起徒长或烂根,尤其是播后土壤过湿,种子吸水过多而出芽过早过快,使幼苗的组织娇嫩,抗逆性能减弱,容易引起徒长或死苗。因此播种应选择睛天进行,并在播种前先在播种行间淋透水后再播种,播后2~3天内不要淋水。种子开始出苗时适量淋水,有利幼苗生长健壮。开花结荚时需水量较多,尤其是秋季气温高水分蒸发量大,早、晚间要淋水以调节田间小气候。
金花2015 2024-05-13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787099838256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