筏板基础结构设计新手需了解什么

2024-06-09 15:27:58 (15分钟前 更新) 96 8659

最新回答

一般根据地勘报告和建筑层数及地下室层数  还有就是结构类型了,承载力允许的话,做墙下条基或独立基础,柱下条基等,如果条基大于2.5米或独立柱基础大于4~5米,可考虑筏板基础,筏板基础是天然基础,看样子场地土承载力较高,不用打桩。一般设计筏板基础,就是先根据冲切确定筏板的厚度,如果柱或墙下有梁,就不用算冲切。再根据地基土反力,按倒置的楼板计算筏板的内力。
一般根据地勘报告和建筑层数及地下室层数  还有就是结构类型了,承载力允许的话,做墙下条基或独立基础,柱下条基等,如果条基大于2.5米或独立柱基础大于4~5米,可考虑筏板基础,筏板基础是天然基础,看样子场地土承载力较高,不用打桩。一般设计筏板基础,就是先根据冲切确定筏板的厚度,如果柱或墙下有梁,就不用算冲切。再根据地基土反力,按倒置的楼板计算筏板的内力。
Doubleflower 2024-06-09
你好,筏板基础结构设计新手首先机械设计基础,绘图等知识,其次对各种加工工艺了解,包括机加工,模具成型,电镀等,再次对你所设计的产品行业知识要了解,比如用途,功能,组装要求,各种限制条件。
你好,筏板基础结构设计新手首先机械设计基础,绘图等知识,其次对各种加工工艺了解,包括机加工,模具成型,电镀等,再次对你所设计的产品行业知识要了解,比如用途,功能,组装要求,各种限制条件。
susyweswes 2024-06-05
筏板基础的主要结构形式有平板式筏基和肋梁式筏基,  包括等厚度或变厚度底板和纵横向肋梁.  一般情况下宜将基础肋梁置于底板上面,  如果地基不均匀或有使用要求时,  可将肋梁置于板下,  框架柱位于肋梁交点处.  在具体筏基设计时应着重考虑如下问题:  (1)  应尽量使上部结构的荷载合力重心与筏基形心相重合,  从而确定底板的形状和尺寸.当需要将底板设计成悬挑板时,  要综合考虑上述多方面因素以减小基础端部基底反力过大而对基础弯距的影响;  (2)  底板厚度由抗冲切和抗剪强度验算确定.  柱网间距较大时可在柱间设置加强板带(暗梁加配箍筋)  来提高抗冲切强度以减少板厚,  也可采用后张预应力钢筋法来减少混凝土用量和造价.  决定板厚的关键因素是冲切,  应对筏基进行详细的冲切验算;  (3)  无肋梁筏板基础的配筋可近似按无梁楼盖设柱上板带和跨中板带(倒楼盖法)  的计算方法进行,  精确计算可用有限元法;对肋梁式筏基,  当肋梁高度比板厚大得较多时,  可分别计算底板和肋梁的配筋,  即底板以肋梁为固定支座按双向板计算跨中和支座弯矩,  并适当调整板跨中和支座的配筋;  (4)  构造配筋要求:  筏板受力筋应满足规范中0.  15%的配筋率要求,  悬挑板角处应设置放射状附加钢筋等.  设计人员往往配置受力钢筋有余,  构造钢筋却配置不足.4 筏板基础抗浮锚杆的设置  不少设计人员担心地下水位对底板的浮托力而设置抗拔锚杆,  在这里作如下分析和讨论.  (1)  施工过程中浮托力的产生是由于基坑内积水(雨水和施工用水或地下水渗透)  所致;浮托力的大小与地下室的体积和基坑内积水高度有关.  因此,  只要能在地下室施工过程中有序排水或限制水位,  在基础底板底以下就不会产生浮托力.  (2)  地下室上浮是因为地下室结构及上部结构的荷载重量不足以克服地下水的浮力,  当筏板基础底板上的结构重量大于实际上浮力后,  整个基础结构就能稳定.  因此在地下室和地面上相应有限几层的结构完成后,  就可以克服地下水的上浮力,  不需要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对水位保持警惕.  (3)  在计算地下水的浮托力时因注意:  筏基底板所承受的浮托压力只是底板与地基岩土的缝隙水压力、孔隙水压力,  板承受的浮托力与地基岩土的缝隙发育程度、孔隙率有关,  其实际压力强度小于静水压强.  其次,  底板的水承压面积并非全部.  由于底板与地基岩土已粘结成整体,因而能提供一定的粘结(抗拔)  力.  有关试验资料认为有效粘结面积占底板面积最小比率为K  =  50%  ,  而粘结强度最低为250kpa  (相当于毛石砌体与M  10  沙浆间的抗拉力).  K  值是一重要因素,  应通过试验确定.浮托力的估算:  当K  =  50%~  100%  时,如地下水位为-  2.  0m  的10m  深地下2  层的基坑,  当底板厚度1  600mm  ,  顶板单位荷重为1  600kg,  则单位面积的浮托力T  和地下室结构重量W  分别为:T  =  80×(50%~  100%  )=  40.  0  kpa~  80.  0kpa  W  =  1.  6×25+  16×2=  72.  0kpa从以上分析和讨论可见,  即使按K  =  1  计算使浮托力T  最大,  T  与W  的差值也只有8.  0kpa,  待地面上再施工1~  2  层后,  就能保持整体平衡,  因此只要在地下室施工过程中能保持基坑干燥,  基础和地下室结构及地上2  层结构施工完成后,  就可放弃对地下水位的监测,  从施工过程来看是无需设置抗浮锚杆的.对于一些地下室较大、较深而地面以上结构层数不多的建筑,  则应根据上述总体平衡的原则计算确定抗浮锚杆.  对于地下室面积较大而主体塔楼面积较小的建筑,  应验算裙房部位的浮托力能否与结构自重相平衡,  否则也应设置抗浮锚杆.在底板配筋设计时应注意到由于水的浮托力使底板产生的弯矩,  当板下不设置抗浮锚杆时应全面考虑浮托力产生的弯矩,  当底板设置抗浮锚杆后则可适量减少底板的配筋量.
筏板基础的主要结构形式有平板式筏基和肋梁式筏基,  包括等厚度或变厚度底板和纵横向肋梁.  一般情况下宜将基础肋梁置于底板上面,  如果地基不均匀或有使用要求时,  可将肋梁置于板下,  框架柱位于肋梁交点处.  在具体筏基设计时应着重考虑如下问题:  (1)  应尽量使上部结构的荷载合力重心与筏基形心相重合,  从而确定底板的形状和尺寸.当需要将底板设计成悬挑板时,  要综合考虑上述多方面因素以减小基础端部基底反力过大而对基础弯距的影响;  (2)  底板厚度由抗冲切和抗剪强度验算确定.  柱网间距较大时可在柱间设置加强板带(暗梁加配箍筋)  来提高抗冲切强度以减少板厚,  也可采用后张预应力钢筋法来减少混凝土用量和造价.  决定板厚的关键因素是冲切,  应对筏基进行详细的冲切验算;  (3)  无肋梁筏板基础的配筋可近似按无梁楼盖设柱上板带和跨中板带(倒楼盖法)  的计算方法进行,  精确计算可用有限元法;对肋梁式筏基,  当肋梁高度比板厚大得较多时,  可分别计算底板和肋梁的配筋,  即底板以肋梁为固定支座按双向板计算跨中和支座弯矩,  并适当调整板跨中和支座的配筋;  (4)  构造配筋要求:  筏板受力筋应满足规范中0.  15%的配筋率要求,  悬挑板角处应设置放射状附加钢筋等.  设计人员往往配置受力钢筋有余,  构造钢筋却配置不足.4 筏板基础抗浮锚杆的设置  不少设计人员担心地下水位对底板的浮托力而设置抗拔锚杆,  在这里作如下分析和讨论.  (1)  施工过程中浮托力的产生是由于基坑内积水(雨水和施工用水或地下水渗透)  所致;浮托力的大小与地下室的体积和基坑内积水高度有关.  因此,  只要能在地下室施工过程中有序排水或限制水位,  在基础底板底以下就不会产生浮托力.  (2)  地下室上浮是因为地下室结构及上部结构的荷载重量不足以克服地下水的浮力,  当筏板基础底板上的结构重量大于实际上浮力后,  整个基础结构就能稳定.  因此在地下室和地面上相应有限几层的结构完成后,  就可以克服地下水的上浮力,  不需要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对水位保持警惕.  (3)  在计算地下水的浮托力时因注意:  筏基底板所承受的浮托压力只是底板与地基岩土的缝隙水压力、孔隙水压力,  板承受的浮托力与地基岩土的缝隙发育程度、孔隙率有关,  其实际压力强度小于静水压强.  其次,  底板的水承压面积并非全部.  由于底板与地基岩土已粘结成整体,因而能提供一定的粘结(抗拔)  力.  有关试验资料认为有效粘结面积占底板面积最小比率为K  =  50%  ,  而粘结强度最低为250kpa  (相当于毛石砌体与M  10  沙浆间的抗拉力).  K  值是一重要因素,  应通过试验确定.浮托力的估算:  当K  =  50%~  100%  时,如地下水位为-  2.  0m  的10m  深地下2  层的基坑,  当底板厚度1  600mm  ,  顶板单位荷重为1  600kg,  则单位面积的浮托力T  和地下室结构重量W  分别为:T  =  80×(50%~  100%  )=  40.  0  kpa~  80.  0kpa  W  =  1.  6×25+  16×2=  72.  0kpa从以上分析和讨论可见,  即使按K  =  1  计算使浮托力T  最大,  T  与W  的差值也只有8.  0kpa,  待地面上再施工1~  2  层后,  就能保持整体平衡,  因此只要在地下室施工过程中能保持基坑干燥,  基础和地下室结构及地上2  层结构施工完成后,  就可放弃对地下水位的监测,  从施工过程来看是无需设置抗浮锚杆的.对于一些地下室较大、较深而地面以上结构层数不多的建筑,  则应根据上述总体平衡的原则计算确定抗浮锚杆.  对于地下室面积较大而主体塔楼面积较小的建筑,  应验算裙房部位的浮托力能否与结构自重相平衡,  否则也应设置抗浮锚杆.在底板配筋设计时应注意到由于水的浮托力使底板产生的弯矩,  当板下不设置抗浮锚杆时应全面考虑浮托力产生的弯矩,  当底板设置抗浮锚杆后则可适量减少底板的配筋量.
xiaoyoubaobei 2024-05-27

扩展回答

4

结构设计

你好,请问哈,这种结构的设计建造需要花费好多钱?

5

混凝土结构设计

3h0比较作为大小偏心受压的判别条件?两个条件判别一致时发生的条件是什么?两者矛盾时发生的条件又是什么?如何处理在界面设计中,非对称配筋用ei与0?是不是必要,而对称配筋要用ei与0.3h0和N与Nb两个条件来判别,为什么

6

大连钢结构设计

同上!大连钢结构设计?

7

钢结构设计问题

0米的跨度,需要用多大的梁,起1米高的坡?多大的型号的钢材焊接制造?梁中间用不用拉斜撑

8

板式楼梯结构设计

各楼层的平面图以外还有哪些),包括哪些内容(除了剖面大样图,现在做楼梯设计
给出一张建筑图,现在要我画结构图(暂不考虑计算)我是一名专科生

10

泵房结构设计计算1

泵房结构设计计算相关的计算表格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667790412902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