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施工技术措施包括哪些

2024-06-02 16:53:30 (25分钟前 更新) 471 8824

最新回答

一、  编制依据2
1、相关资料2
2、主要规范、规程2
二、工程概况3
1、工程概况3
2、冬期施工特点难点分析及对策3
三、施工部署4
1、冬期施工原则4
2、冬期施工领导机构4
3、冬期施工领导小组职责4
4、总平面与临时管线、管沟布置4
5、对项目部办公生活区的检查和安排4
6、冬期施工工作重点4
四、施工准备工作5
1、技术准备5
2、施工准备5
3、材料资源准备6
4、安全工作准备6
五、冬期施工主要技术措施6
1、土方工程6
2、钢筋工程7
4、模板工程7
5、混凝土工程8
6、机电安装工程12
7、临电12
8、  预留洞口、设备坑防雨雪13
六、质量保证管理及技术措施13
七、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及技术措施13
八、环保施工及技术措施14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望采纳
一、  编制依据2
1、相关资料2
2、主要规范、规程2
二、工程概况3
1、工程概况3
2、冬期施工特点难点分析及对策3
三、施工部署4
1、冬期施工原则4
2、冬期施工领导机构4
3、冬期施工领导小组职责4
4、总平面与临时管线、管沟布置4
5、对项目部办公生活区的检查和安排4
6、冬期施工工作重点4
四、施工准备工作5
1、技术准备5
2、施工准备5
3、材料资源准备6
4、安全工作准备6
五、冬期施工主要技术措施6
1、土方工程6
2、钢筋工程7
4、模板工程7
5、混凝土工程8
6、机电安装工程12
7、临电12
8、  预留洞口、设备坑防雨雪13
六、质量保证管理及技术措施13
七、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及技术措施13
八、环保施工及技术措施14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望采纳
jessica8918 2024-06-02
冬季的特点就是温度低,  而混凝土,砌体,焊接等工作都应在常温下施工,低温下施工达不到质量要求。所以措施方面就是怎么保温,控制温了。围绕这个做文章
如混凝土为了达到常温,采用骨料加温度,加热水拌制,运输中保温,入仓浇筑后,加盖保温甚至蒸气养护,材料采用高热水化热的水泥等.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冬季的特点就是温度低,  而混凝土,砌体,焊接等工作都应在常温下施工,低温下施工达不到质量要求。所以措施方面就是怎么保温,控制温了。围绕这个做文章
如混凝土为了达到常温,采用骨料加温度,加热水拌制,运输中保温,入仓浇筑后,加盖保温甚至蒸气养护,材料采用高热水化热的水泥等.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童鞋哈哈 2024-05-31
冬季施工措施要做以下准备工作:
13.1气象资料收集
工程区属川西高原气候区,主要受高空西风环流和西南季风影响,干、湿分明。每年11月至次年的4月为枯水期,降水量少,占全年5~10%;5月至10月为丰水期,降雨集中,雨量约占全年总降水量的90~95%以上。该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为520~2470mm,由北向南递增。
工程区多年平均气温为17.2°C,极端最高气温为39.7°C,极端最低气温为-3.0°C。  多年平均风速1.6m/s,最大风速为13m/s,风向南。暴雨多集中在6、7、8月份,在暴雨中心区易触发滑坡复活和泥石流暴发。
据洼里水文站测量,雅砻江多年平均流量1220m3/s,最大年平均流量1850m3/s。历年实测最大流量为8020m3/s(1980.8.18),最小流量236m3/s(1985.2.11)。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暴雨出现在6~9月,洪水主要集中在7、8月。较大的洪水多为两次连续降雨形成,洪水具有洪峰相对不高、流量大、历时长的特点。历年实测最大流量为8020m3/s(1980.8.18),年最大流量的最小值为3050m3/s(1967.7.23)。
进入雨季或冬季后,主动与当地气象部门联系,及时收集近期气象变化资料,关注天气预报,了解天气变化趋势。根据冬期施工要求,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五天低于5℃时,应按冬期施工采取措施。
13.2冬季施工措施
13.2.1准备工作
(1)进行冬期施工的工程项目,必须复核施工图纸,查对其是否适应冬期施工要求。
(2)鉴于本工程材料物资运输距离远,交通运输条件差,冬季施工应及时储备施工相关物资,避免高寒低温气候对正常施工的影响
(3)进行冬期施工前,对掺外加剂人员、测温保温人员及管理人员专门组织技术业务培训,学习本工作范围内有关知识,明确职责。
(4)指定专人进行气温观测并作记录,收听气象预报广播、电视天气预报,做好防止寒流突然袭击的物资准备。
(5)根据实物工程量提前组织有关机具、外加剂和保温材料进场。
(6)工地的临时供水管,做好保湿防冻工作,蓄水池增加加热装置防止结冰。
(7)做好冬期施工混凝土、砂浆及掺外加剂的试配、试验工作,提出施工配合比。
(8)冬期施工采取有效的防滑措施,车辆加装防滑链,清除路面暗冰和冰碛。
(9)大雪后将架子上的积雪清扫干净,并检查马道平台,如有松动下沉现象务必及时加固。
(10)施工中接触热水要防止烫伤。
(11)现场明火先向公安机关申请,并派专人严加管理。采取得力措施,防止发生火灾。
(12)电源开关、配电箱等加锁并设专人负责管理,防止漏电伤人。
13.2.2其他施工措施
(1)  所有施工设备冷却液改换成抗冻冷却液。
(2)  设备尽量采用电动设备,油动设备要求采取有效、可靠的防冻手段。
(3)  现场各种外露管线采用保温材料包扎保温,防止输水等管线冻结冻裂。
(4)  现场作业面,如灌浆施工、混凝土浇筑等,搭设排架,拉防风布,设置碘钨灯,尽量提高作业面温度。
(5)  为现场施工人员发放防寒,保暖等劳保用品。
(6)  及时清除施工道路上的积雪和结冰,加大道路转变半径,路面上铺洒防滑材料。
13.3.3冬季混凝土施工措施
混凝土工程的冬期施工,要从施工期间的气温情况、工程特点和施工条件出发,在保证工程质量、加快进度、节约能源、降低成本的前提下,采用适宜的冬期施工措施。
(1)冬期浇注的混凝土,在受冻前使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混凝土。
(2)冬期施工拌制的混凝土,为了缩短养护时间,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MPa,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不宜少于300Kg。
(3)为了减少冻害,将配合比中的用水量降低至最低限度。主要是控制坍落度,加入引气型减水剂,含气量按3%~5%控制。
(4)素混凝土在用热材料拌制时,氯盐掺量不得大于水泥重的3%,用冷材料拌制时,氯盐掺量不得大于拌和水重的5%。
(5)冬期拌制混凝土采用加热水的方法。水可加热到100℃,但水泥不应与80℃以上的水直接接触,投料顺序,应先投入骨料和已加热的水,然后再投入水泥。由于水泥不得直接加热,使用前事先运入暖棚内存放。
(6)拌制混凝土时,骨料不得带有冰雪及冻团,拌和时间应比常温施工时的时间延长50%。对含泥量超标的石料提前冲洗备用。
(7)根据试验级配由专人配制外加剂,严格控制掺量。
(8)混凝土拌和物的出机温度不宜低于10℃,入模温度不得低于5℃。
(9)浇注混凝土前清除模板和钢筋上的冰雪和污垢。
(10)混凝土拌和物的运输,为尽量减少热量损失,采取下列措施:
①  尽量缩短运距,选择最佳运输路线。
②  运输车辆采取保温措施。
③  尽量减少装卸次数,合理组织装入、运输和卸出混凝土的工作。
(11)根据本地区气温及施工的实际情况,本工程浇注成型后均采用蓄热法养护。
蓄热法具有经济简便、节能等优点,混凝土在较低温度下硬化,其最终强度损失小,而耐久性高,可获得较优质量的制品。由于蓄热法施工,强度增长较慢,优先选用强度等级较高、水化热较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同时选用导热系数小、价廉耐用的保温材料,保温层敷设后做好防潮和防止透风,对于构件边棱、端部与角部要特别加强保温,新浇混凝土与原混凝土接头处,为避免热量的传导损失,必要时采取局部加热措施。
混凝土浇注后严格执行测温制度,如发现混凝土温度下降过快或遇寒流袭击,立即采取补加保温层或人工加热等措施,以保证工程质量。模板和保温层,在混凝土冷却到5℃后方可拆除。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采用临时覆盖,使其缓慢冷却。
(12)混凝土的质量检查和测温
混凝土工程的冬期施工,除按常规施工的要求进行质量检查外,重点检查以下项目:
①  外加剂的质量和掺量。
②  水的加热温度和加入搅拌时的温度。
③  混凝土在出模时、浇注后和硬化过程中的温度。
④  水及混凝土出模时的温度每工作班至少测量四次。
⑤  混凝土温度的测量采用蓄热法养护时,养护期间每昼夜测量四次。
⑥  室外空气温度及周围环境温度每昼夜测量四次。
⑦  混凝土的温度测量按下列要求进行:
a.  全部测量孔点编号,绘制布置图,测量结果写入正式记录。
b.  测温时,将温度表与外界气温作妥善隔离,在孔口四周用软木或其他保温物塞住,温度计在测温孔内留置三分钟以上时间后读数。
c.  测温孔布置在易于散热的部位,厚大结构应分别在表面及内部设置。
d.  测温人员同时检查覆盖保温情况,并了解结构浇注日期、温度、养护期限等,若发现混凝土温度有过高或过低现象,及时通知有关人员采取有效措施。
e.  混凝土施工过程,除按常温施工要求留置试块外,应增做两组补充试块与构件同条件养护,一组用以检验混凝土受冻前的强度,另一组在与构件同条件养护28d  后转入标准养护28d  再测定其强度。为加快施工进度及强度增长,采取搭设暖棚、掺加复合型外加剂及提高一级混凝土强度等级等方法。
冬季施工措施要做以下准备工作:
13.1气象资料收集
工程区属川西高原气候区,主要受高空西风环流和西南季风影响,干、湿分明。每年11月至次年的4月为枯水期,降水量少,占全年5~10%;5月至10月为丰水期,降雨集中,雨量约占全年总降水量的90~95%以上。该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为520~2470mm,由北向南递增。
工程区多年平均气温为17.2°C,极端最高气温为39.7°C,极端最低气温为-3.0°C。  多年平均风速1.6m/s,最大风速为13m/s,风向南。暴雨多集中在6、7、8月份,在暴雨中心区易触发滑坡复活和泥石流暴发。
据洼里水文站测量,雅砻江多年平均流量1220m3/s,最大年平均流量1850m3/s。历年实测最大流量为8020m3/s(1980.8.18),最小流量236m3/s(1985.2.11)。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暴雨出现在6~9月,洪水主要集中在7、8月。较大的洪水多为两次连续降雨形成,洪水具有洪峰相对不高、流量大、历时长的特点。历年实测最大流量为8020m3/s(1980.8.18),年最大流量的最小值为3050m3/s(1967.7.23)。
进入雨季或冬季后,主动与当地气象部门联系,及时收集近期气象变化资料,关注天气预报,了解天气变化趋势。根据冬期施工要求,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五天低于5℃时,应按冬期施工采取措施。
13.2冬季施工措施
13.2.1准备工作
(1)进行冬期施工的工程项目,必须复核施工图纸,查对其是否适应冬期施工要求。
(2)鉴于本工程材料物资运输距离远,交通运输条件差,冬季施工应及时储备施工相关物资,避免高寒低温气候对正常施工的影响
(3)进行冬期施工前,对掺外加剂人员、测温保温人员及管理人员专门组织技术业务培训,学习本工作范围内有关知识,明确职责。
(4)指定专人进行气温观测并作记录,收听气象预报广播、电视天气预报,做好防止寒流突然袭击的物资准备。
(5)根据实物工程量提前组织有关机具、外加剂和保温材料进场。
(6)工地的临时供水管,做好保湿防冻工作,蓄水池增加加热装置防止结冰。
(7)做好冬期施工混凝土、砂浆及掺外加剂的试配、试验工作,提出施工配合比。
(8)冬期施工采取有效的防滑措施,车辆加装防滑链,清除路面暗冰和冰碛。
(9)大雪后将架子上的积雪清扫干净,并检查马道平台,如有松动下沉现象务必及时加固。
(10)施工中接触热水要防止烫伤。
(11)现场明火先向公安机关申请,并派专人严加管理。采取得力措施,防止发生火灾。
(12)电源开关、配电箱等加锁并设专人负责管理,防止漏电伤人。
13.2.2其他施工措施
(1)  所有施工设备冷却液改换成抗冻冷却液。
(2)  设备尽量采用电动设备,油动设备要求采取有效、可靠的防冻手段。
(3)  现场各种外露管线采用保温材料包扎保温,防止输水等管线冻结冻裂。
(4)  现场作业面,如灌浆施工、混凝土浇筑等,搭设排架,拉防风布,设置碘钨灯,尽量提高作业面温度。
(5)  为现场施工人员发放防寒,保暖等劳保用品。
(6)  及时清除施工道路上的积雪和结冰,加大道路转变半径,路面上铺洒防滑材料。
13.3.3冬季混凝土施工措施
混凝土工程的冬期施工,要从施工期间的气温情况、工程特点和施工条件出发,在保证工程质量、加快进度、节约能源、降低成本的前提下,采用适宜的冬期施工措施。
(1)冬期浇注的混凝土,在受冻前使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混凝土。
(2)冬期施工拌制的混凝土,为了缩短养护时间,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MPa,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不宜少于300Kg。
(3)为了减少冻害,将配合比中的用水量降低至最低限度。主要是控制坍落度,加入引气型减水剂,含气量按3%~5%控制。
(4)素混凝土在用热材料拌制时,氯盐掺量不得大于水泥重的3%,用冷材料拌制时,氯盐掺量不得大于拌和水重的5%。
(5)冬期拌制混凝土采用加热水的方法。水可加热到100℃,但水泥不应与80℃以上的水直接接触,投料顺序,应先投入骨料和已加热的水,然后再投入水泥。由于水泥不得直接加热,使用前事先运入暖棚内存放。
(6)拌制混凝土时,骨料不得带有冰雪及冻团,拌和时间应比常温施工时的时间延长50%。对含泥量超标的石料提前冲洗备用。
(7)根据试验级配由专人配制外加剂,严格控制掺量。
(8)混凝土拌和物的出机温度不宜低于10℃,入模温度不得低于5℃。
(9)浇注混凝土前清除模板和钢筋上的冰雪和污垢。
(10)混凝土拌和物的运输,为尽量减少热量损失,采取下列措施:
①  尽量缩短运距,选择最佳运输路线。
②  运输车辆采取保温措施。
③  尽量减少装卸次数,合理组织装入、运输和卸出混凝土的工作。
(11)根据本地区气温及施工的实际情况,本工程浇注成型后均采用蓄热法养护。
蓄热法具有经济简便、节能等优点,混凝土在较低温度下硬化,其最终强度损失小,而耐久性高,可获得较优质量的制品。由于蓄热法施工,强度增长较慢,优先选用强度等级较高、水化热较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同时选用导热系数小、价廉耐用的保温材料,保温层敷设后做好防潮和防止透风,对于构件边棱、端部与角部要特别加强保温,新浇混凝土与原混凝土接头处,为避免热量的传导损失,必要时采取局部加热措施。
混凝土浇注后严格执行测温制度,如发现混凝土温度下降过快或遇寒流袭击,立即采取补加保温层或人工加热等措施,以保证工程质量。模板和保温层,在混凝土冷却到5℃后方可拆除。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采用临时覆盖,使其缓慢冷却。
(12)混凝土的质量检查和测温
混凝土工程的冬期施工,除按常规施工的要求进行质量检查外,重点检查以下项目:
①  外加剂的质量和掺量。
②  水的加热温度和加入搅拌时的温度。
③  混凝土在出模时、浇注后和硬化过程中的温度。
④  水及混凝土出模时的温度每工作班至少测量四次。
⑤  混凝土温度的测量采用蓄热法养护时,养护期间每昼夜测量四次。
⑥  室外空气温度及周围环境温度每昼夜测量四次。
⑦  混凝土的温度测量按下列要求进行:
a.  全部测量孔点编号,绘制布置图,测量结果写入正式记录。
b.  测温时,将温度表与外界气温作妥善隔离,在孔口四周用软木或其他保温物塞住,温度计在测温孔内留置三分钟以上时间后读数。
c.  测温孔布置在易于散热的部位,厚大结构应分别在表面及内部设置。
d.  测温人员同时检查覆盖保温情况,并了解结构浇注日期、温度、养护期限等,若发现混凝土温度有过高或过低现象,及时通知有关人员采取有效措施。
e.  混凝土施工过程,除按常温施工要求留置试块外,应增做两组补充试块与构件同条件养护,一组用以检验混凝土受冻前的强度,另一组在与构件同条件养护28d  后转入标准养护28d  再测定其强度。为加快施工进度及强度增长,采取搭设暖棚、掺加复合型外加剂及提高一级混凝土强度等级等方法。
新津东方 2024-05-16

扩展回答

5

混凝土冬季施工技术措施要采取什么样的

混凝土冬季施工措施要采取什么措施的呢?要注意什么问题,施工方法是如何

9

混凝土冬季施工技术措施要采取什么样的在线的朋友一起说说看

混凝土冬季施工措施要采取什么措施的呢?要注意什么问题,施工方法是如何

10

外保温防水技术措施有哪些

外保温防水技术措施其实都有些什么的呢?可以来给我介绍一下吗?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页面运行时间: 0.08274602890014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