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兰是兰花的一种吗

2024-06-14 01:58:11 (27分钟前 更新) 425 3793

最新回答

吊兰(学名:Chlorophytum  comosum)又名钓兰、挂兰、兰草、折鹤兰,欧美国家称蜘蛛草(spider  plant),日本称折鹤兰(折鹤兰),是相当常见的垂挂式观叶植物,原产于南非。吊兰叶腋中抽生出的匍匐茎,长可尺许,既刚且柔;茎顶端簇生的叶片,由盆沿向外下垂,随风飘动,形似展翅跳跃的仙鹤。故吊兰古有折鹤兰之称,植株有净化空气的作用,全株可入药。
吊兰,多年生草本。根茎短而肥厚,呈纺锤状;叶自根吊兰际丛生,多数;叶细长而尖,绿色或有黄色条纹,长10~30cm,宽1~2cm,向两端稍变狭。花梗比叶长,有时长达50cm,常变为匍枝,近顶部有叶束或生幼小植株;花小,白色,常2~4朵簇生,排成疏散的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花梗关节位于中部至上部;花被叶状,裂片6枚;雄蕊6;稍短于花被片,花药开裂后常卷曲;子房无柄,3室,花柱线形。蒴果三角状扁球形,每室具种子3~5颗。花期5月,果期8月。
中文学名:吊兰
中文别名:钓兰、挂兰、兰草、折鹤兰    、盆草
英文名:broadleaf  bracket-plant    
二名法:Chlorophytum  com吊兰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百合目
科:百合科
属:吊兰属
种:吊兰      
兰花(学名:Cymbidium  ssp.):附生或地生草本,叶数枚至多枚,通常生于假鳞茎基部或下部节上,二列,带状或罕有倒披针形至狭椭圆形,基部一般有宽阔的鞘并围抱假鳞茎,有关节。总状花序具数花或多花,颜色有白、纯白、白绿、黄绿、淡黄、淡黄褐、黄、红、青、紫。
中文名称:兰花
别    称:中国兰、春兰、兰草、兰华、幽兰、山兰、国香、空谷仙子、香祖
英文名称:Orchid
界:植物界
族:树兰族
目:微子目
科:兰科
纲:单子叶植物纲
亚    科:兰亚科
属:兰属
兰科(学名:Orchidaceae)植物俗称兰花,亦叫胡姬花,是开花植物中最大、最具多样性的科,约有超过800个属和25,000个种(一些资料列出超过30,000个种),和另外100,000余个园艺家培养的交配种和变种。英国皇家植物园的“世界兰花对照表”列出了约24,000个公认的种名,每年还会增加约800个新种。兰科植物的种类比包括硬骨鱼纲的所有脊椎动物还要多,约占单子叶植物纲所有种类的1/4。早期的分类系统(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兰科与水玉簪科分类于微子目内,在1998年发表的APG  分类法中归于仙茅目中,而2003年经过改进的以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II  分类法则将其列于天门冬目下,并认为与仙茅科亲缘关系接近。  兰花由于植物区系的极度复杂性,花的所有特征都充分表现对昆虫授粉的高度适应性,并与真菌建立共生关系,被认为是植物演化的顶点。
吊兰(学名:Chlorophytum  comosum)又名钓兰、挂兰、兰草、折鹤兰,欧美国家称蜘蛛草(spider  plant),日本称折鹤兰(折鹤兰),是相当常见的垂挂式观叶植物,原产于南非。吊兰叶腋中抽生出的匍匐茎,长可尺许,既刚且柔;茎顶端簇生的叶片,由盆沿向外下垂,随风飘动,形似展翅跳跃的仙鹤。故吊兰古有折鹤兰之称,植株有净化空气的作用,全株可入药。
吊兰,多年生草本。根茎短而肥厚,呈纺锤状;叶自根吊兰际丛生,多数;叶细长而尖,绿色或有黄色条纹,长10~30cm,宽1~2cm,向两端稍变狭。花梗比叶长,有时长达50cm,常变为匍枝,近顶部有叶束或生幼小植株;花小,白色,常2~4朵簇生,排成疏散的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花梗关节位于中部至上部;花被叶状,裂片6枚;雄蕊6;稍短于花被片,花药开裂后常卷曲;子房无柄,3室,花柱线形。蒴果三角状扁球形,每室具种子3~5颗。花期5月,果期8月。
中文学名:吊兰
中文别名:钓兰、挂兰、兰草、折鹤兰    、盆草
英文名:broadleaf  bracket-plant    
二名法:Chlorophytum  com吊兰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百合目
科:百合科
属:吊兰属
种:吊兰      
兰花(学名:Cymbidium  ssp.):附生或地生草本,叶数枚至多枚,通常生于假鳞茎基部或下部节上,二列,带状或罕有倒披针形至狭椭圆形,基部一般有宽阔的鞘并围抱假鳞茎,有关节。总状花序具数花或多花,颜色有白、纯白、白绿、黄绿、淡黄、淡黄褐、黄、红、青、紫。
中文名称:兰花
别    称:中国兰、春兰、兰草、兰华、幽兰、山兰、国香、空谷仙子、香祖
英文名称:Orchid
界:植物界
族:树兰族
目:微子目
科:兰科
纲:单子叶植物纲
亚    科:兰亚科
属:兰属
兰科(学名:Orchidaceae)植物俗称兰花,亦叫胡姬花,是开花植物中最大、最具多样性的科,约有超过800个属和25,000个种(一些资料列出超过30,000个种),和另外100,000余个园艺家培养的交配种和变种。英国皇家植物园的“世界兰花对照表”列出了约24,000个公认的种名,每年还会增加约800个新种。兰科植物的种类比包括硬骨鱼纲的所有脊椎动物还要多,约占单子叶植物纲所有种类的1/4。早期的分类系统(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兰科与水玉簪科分类于微子目内,在1998年发表的APG  分类法中归于仙茅目中,而2003年经过改进的以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II  分类法则将其列于天门冬目下,并认为与仙茅科亲缘关系接近。  兰花由于植物区系的极度复杂性,花的所有特征都充分表现对昆虫授粉的高度适应性,并与真菌建立共生关系,被认为是植物演化的顶点。
门门8898 2024-06-14
不一样。吊兰是百合亚目百合科吊兰属,兰花是天门冬目兰科兰属。    其实在这里很难给你很多意见,我觉得你应该去花店看看。      没有什么容不容易死,养好了就不会死,不理它终归会死。吊兰会不断长出新叶,只要你照料得好。芦荟也一样。两种植物都没有驱蚊功效。
不一样。吊兰是百合亚目百合科吊兰属,兰花是天门冬目兰科兰属。    其实在这里很难给你很多意见,我觉得你应该去花店看看。      没有什么容不容易死,养好了就不会死,不理它终归会死。吊兰会不断长出新叶,只要你照料得好。芦荟也一样。两种植物都没有驱蚊功效。
sheenashen 2024-05-31
吊兰又称垂盆草、桂兰、钩兰、折鹤兰,西欧又叫蜘蛛草或飞机草,为百合科吊兰届多年生常绿观叶植物。
  吊兰为宿根草本,具簇生的圆柱形肥大须根和根状茎。叶基生,条形至条状披针形,狭长,柔韧似兰,长20—45厘米、宽l一2厘米,顶端长、渐尖;基部抱茎,着生于短茎上。吊兰的最大特点在于成熟的植株会不时长出走茎,走茎长30—60厘米,先端均会长出小植株。花亭细长,长于叶,弯垂;总状花序单一或分枝,有时还在花序上部节上簇生长2—8厘米的条形叶丛;花白色,数朵一簇,疏离地散生在花序轴。花期在春夏间,室内冬季也可开花。目前吊兰的园艺品种除了纯绿叶之外,还有大叶吊兰、金心吊兰和金边吊兰三种。前两者的叶缘绿色,而叶的中间为黄白色;金边吊兰则相反,绿叶的边缘两侧镶有黄白色的条纹。其中大叶吊兰的株型较大,叶片较宽大,叶色柔和,属于高雅的室内观叶植物。
  吊兰原产非洲南部,在世界各地广为栽培。其性喜温暖湿润、半阴的环境。它适应性强,较耐旱、耐寒。不择土壤,在疏松的砂质壤土中生长较佳。对光线要求不严,一船适宜在中等光线条件下生长,亦耐弱光。生长适温为15—25℃,越冬温度为5℃。
  吊兰可用分株繁殖。除冬季气温过低不适于分株外,其它季节均可进行。盆栽2—3年的植株,在春季换盆时将密集的盆苗,去掉旧培养土,分成两至数丛,分别盆栽成为新株。吊兰也可利用走茎上的小植株繁殖。在生长季,剪取走茎上的小植株,种植在培养土中或水中,待小植株长根后移植至盆中。此外,还可用种子播种,但—一般少用。
  吊兰盆栽常用腐叶土或泥炭土、园土和河沙等量混合并加少量基肥作为基质。每2—3年换盆一次,重新调制培养土。其肉质根贮水组织发达,抗旱力较强,但3—9月生长旺期需水量较大,要经常浇水及喷雾,以增加湿度;秋后逐渐减少浇水量,以提高植株抗寒能力。生长旺期每月施两次稀薄液肥。肥料以氮肥为主,但金心和金边品种不宜施氮肥过量,否则叶片的线斑会变得不明显。吊兰喜半阴环境,如放置地点光线过强或不足,叶片就容易变成淡绿色或黄绿色,缺乏生气,失去应有的观赏价值,甚至于枯而死;如阳光直射,空气干燥,最容易引起吊兰枯焦,所以应置于阴凉通风处,并注意保持环境湿度。吊兰不易发生病虫害,但如盆土积水且通风不良,除会导致烂根外,也可能会发生根腐病,应注意喷药防治。
吊兰又称垂盆草、桂兰、钩兰、折鹤兰,西欧又叫蜘蛛草或飞机草,为百合科吊兰届多年生常绿观叶植物。
  吊兰为宿根草本,具簇生的圆柱形肥大须根和根状茎。叶基生,条形至条状披针形,狭长,柔韧似兰,长20—45厘米、宽l一2厘米,顶端长、渐尖;基部抱茎,着生于短茎上。吊兰的最大特点在于成熟的植株会不时长出走茎,走茎长30—60厘米,先端均会长出小植株。花亭细长,长于叶,弯垂;总状花序单一或分枝,有时还在花序上部节上簇生长2—8厘米的条形叶丛;花白色,数朵一簇,疏离地散生在花序轴。花期在春夏间,室内冬季也可开花。目前吊兰的园艺品种除了纯绿叶之外,还有大叶吊兰、金心吊兰和金边吊兰三种。前两者的叶缘绿色,而叶的中间为黄白色;金边吊兰则相反,绿叶的边缘两侧镶有黄白色的条纹。其中大叶吊兰的株型较大,叶片较宽大,叶色柔和,属于高雅的室内观叶植物。
  吊兰原产非洲南部,在世界各地广为栽培。其性喜温暖湿润、半阴的环境。它适应性强,较耐旱、耐寒。不择土壤,在疏松的砂质壤土中生长较佳。对光线要求不严,一船适宜在中等光线条件下生长,亦耐弱光。生长适温为15—25℃,越冬温度为5℃。
  吊兰可用分株繁殖。除冬季气温过低不适于分株外,其它季节均可进行。盆栽2—3年的植株,在春季换盆时将密集的盆苗,去掉旧培养土,分成两至数丛,分别盆栽成为新株。吊兰也可利用走茎上的小植株繁殖。在生长季,剪取走茎上的小植株,种植在培养土中或水中,待小植株长根后移植至盆中。此外,还可用种子播种,但—一般少用。
  吊兰盆栽常用腐叶土或泥炭土、园土和河沙等量混合并加少量基肥作为基质。每2—3年换盆一次,重新调制培养土。其肉质根贮水组织发达,抗旱力较强,但3—9月生长旺期需水量较大,要经常浇水及喷雾,以增加湿度;秋后逐渐减少浇水量,以提高植株抗寒能力。生长旺期每月施两次稀薄液肥。肥料以氮肥为主,但金心和金边品种不宜施氮肥过量,否则叶片的线斑会变得不明显。吊兰喜半阴环境,如放置地点光线过强或不足,叶片就容易变成淡绿色或黄绿色,缺乏生气,失去应有的观赏价值,甚至于枯而死;如阳光直射,空气干燥,最容易引起吊兰枯焦,所以应置于阴凉通风处,并注意保持环境湿度。吊兰不易发生病虫害,但如盆土积水且通风不良,除会导致烂根外,也可能会发生根腐病,应注意喷药防治。
Nicole800328 2024-05-24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页面运行时间: 0.2225859165191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