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懂浙贝母的种植技术

2024-06-02 11:58:04 (45分钟前 更新) 521 9456

最新回答

1.选地整地
  选择河流、山脚、大溪两侧的冲击土为最好。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沙质壤上,排水良好的,可与前茬作物玉米、大豆、甘薯等作物轮作。黏壤、过沙的土壤均不适宜。种过浙贝母的地,不能连种3次,否则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易得病害。地选好后深翻18~20厘米,耙细耙平,做成宽200厘米,高12~15厘米的畦,畦沟深15~20厘米,宽30厘米左右。每公顷施腐熟的厩肥和堆肥37500~75000千克,均匀施入表土层。  
  2.繁殖方法
  浙贝目前生产中采用无性繁殖,种子繁殖太慢。  
  (1)鳞茎繁殖:9~10月上旬,将种子田里的浙贝挖出来,选种鳞茎,做种用的一般选2号贝,2号鳞茎是在挖贝母时选择,最大的鳞茎叫土贝,直径4.5~7厘米,最小的鳞茎叫杂贝,3号贝比2号贝小一点,但质量还是好的,既可作商品,又可作种子田的种子,而大贝和杂贝都可作商品用。如果2号贝不够可以用3号贝代替,加强培育管理。施肥,3号贝也能赶上2号鳞茎生长情况。  
  种子田的鳞茎选择的标准是鳞茎直径3-5厘米(0.5千克有16个左右),鳞瓣紧密抱合,芽头饱满,无损伤和病害,边挖边裁,其他号的贝母暂时在室内存放,厚度5厘米。冬季套种的作物及时下种,及时收挖,不影响浙贝母生长,之后再栽商品田,10月末全部种完。  
  栽植方法:浙贝母种子田的栽培,株行距大小主要是根据种鳞茎的大小而决定。种子田要深栽一些,栽浅了,鳞茎抱合不紧,易伤芽,10~15厘米深,种子大深一些,种子小浅一些,商品用栽要浅一些,否则鳞茎长不大。株距按12厘米把种子均匀排在沟内,芽向上,栽到边上种要深一些,以免雨水冲刷露出来,栽一行盖一行。  
  新引种的地方,准确定何时间裁为合适,当见到个别鳞茎在潮湿情况下根已伸出鳞片时已表明到了下种季节。从气温来看,当气温达到22~27℃时即可下种。2号种鳞茎每公顷6000千克左右,3号贝做种每公顷9000千克左右。  
  浙贝母的套种,种子田从下种到出苗需要3~4个月时间,种子地种的又很深。为了充分利用土地和肥力,可套种蔬菜等,原则必须冬至前要收完。给浙贝母施冬肥。4月份以后,在浙贝行间套种甘薯、花生、大豆、谷类、茄子等作物,这些作物5月中下旬长起来之后,浙贝母地上部已枯萎,除去杂草等枯叶,让套种作物遮荫,使贝母休眠。9月份挖栽浙贝母,套种作物也收获了。  
  (2)种子繁殖:要经过4~5年,繁殖才达到2号、3号鳞茎大小。种子繁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殖提高繁殖率,节约大量的药材,但种于繁殖时间太长,绝大多数采用无性繁殖。  
  3.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重点放在浙贝母未出土前和植株生长的前期进行,栽后半个月浅除一次草,每隔半个月进行一次,并和施肥结合起来。在施肥之前要除一次革,使土壤疏松,肥料易吸收。苗高12~15厘米抽薹,每隔15天除草一次,或者见草就拔,种子田5月中耕一次。套种作物收获后,施冬肥很重要,用量大,浙贝地上部生长仅有3个月左右。肥料需要期比较集中,仅是出苗后追肥不能满足整个生长的需要,而冬肥能够满足整个生长期,能源源不断地供给养分,因此冬肥应以迟效性肥料为主。重施基肥,在畦面上开浅沟,每公顷人粪尿15000千克施于沟内,覆土,上面再盖厩肥、垃圾和饼肥混合发酵的肥料,打碎,37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500千克左右,整平,免妨碍出苗。商品田再加化肥300千克,第二年2月苗齐后再浇苗肥,每公顷人粪尿11250~15000干克,稀释水浇于行间。摘花以后再施一次花肥,方法同上。  
  (2)灌溉排水:浙贝从2~4月需水多一点,如果这一段缺水植株生长不好,直接影响鳞茎的膨大,影响产量。整个生长期水分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但北方春季干旱,每周浇一次水,南方雨季要注意排水。  
  (3)摘花:为了使鳞茎充分得到养分,花期要摘花,不能摘得过早或过晚。当花长2~3朵时采为合适。  
  4.病虫害防治  
  (1)灰霉病?Botrytis  elliptica(Berk.)  GKe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发病后先在叶片上出现淡褐色的小点,以后扩大成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边缘有明显的水渍状环,不断扩大形成灰色大斑;花被害后,干缩不能开花,花柄绞缢干缩,呈淡绿色;幼果被害呈暗绿色而干枯,较大果实被害后,在果皮及果翼上有深褐色小点,不断扩大,逐渐干枯。被害部分在温湿度适宜的情况下,能长出灰色霉状物。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初开始发生,4月中旬盛发,危害严重。本病以分生孢子在病株残体上越冬或产生菌核落入土中,成为第二年初次浸染的来源。  
  防治方法:①浙贝收获后,清除被害植株和病叶,最好将其烧毁,以减少越冬病原。②发病较严重的土地不直重茬。③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增强浙贝的抗病力。④发病前,在3月下旬喷射1:1:100的波尔多液,7~10天1次,连续3~4次。  
  (2)黑斑病[Alternaria  alternata(Fr.)  Keissler]由一种真菌引起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的病害。发病是从叶尖开始,叶色变淡,出现水渍状褐色病斑,渐向叶基蔓延,有的因环境关系,不向叶基部深入发展而出现叶尖部分枯萎现象,病部与健部有明显界限,一般在3月下旬开始发生危害,直至浙贝地下部枯死。如在清明前后春雨连绵则受害较为重,浙贝黑斑病以菌丝及分生孢子在被害植株和病叶上越冬,第二年再次浸染危害。  
  防治方法:同灰霉病。  
  (3)软腐病是一种病原细菌引起的病害。鳞茎受害部分开始为褐色水渍状,蔓延很快,受害后鳞茎变成糟糟的豆腐渣状,或变成黏滑的“鼻涕状”;有时停止危害,而表面失水时则成为一个似虫咬过的空洞。腐烂部分和健康部分界明显。表皮常不受害,内部软腐干缩后,剩下空壳,腐烂鳞茎具特别的酒酸味。  
  防治方法:于腐病、软腐病的防治必须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①选择健壮无病的鳞茎作种。如起土贮藏过夏的,应挑选分档,摊晾后贮藏。②选择排水良好的砂壤上种植,并创造良好的过夏条件(见浙贝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过夏部分)。③药剂防治:配合使用各种杀菌剂和杀螨刘,在下种前浸种。如下种前用20%可湿性三氯杀螨砜800倍加80%敌敌畏乳剂2000倍再加40%克瘟散乳剂1000倍混合液浸种10~15分钟,有一定效果,但有待继续试验,寻找更安全有效的药剂防治措施。④防治螨、蛴螬等地下害虫,消灭传播媒介,防止传播病菌,以减轻危害。  
  (4)干腐病是一种真菌引起的病害。鳞茎基都受害后呈蜂窝状,鳞片被害后呈褐色皱褶状。这种鳞茎种下后,根部发育不良,植株早枯,新鳞茎很小。在杭州市郊区干腐病的主要表现是受害鳞茎基部呈青黑色,鳞片内部腐烂形成黑斑空洞,或在鳞片上形成黑褐色、青色大小不等的斑状空洞。有的鳞茎维管束受害,鳞片横切面可见褐色小点。  
  防治方法:同软腐病。  
  (5)蛴螬是金龟子幼虫,又名“白蚕”。体白色,头部黄色或黄褐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色。危害浙贝鳞茎的主要是铜绿金龟子(Anomald  corpulenta  motschulsky)幼虫。其他金龟子幼虫也危害。  
  铜绿金龟子成虫体长1.8~2.1厘米,铜绿色,边缘土黄色,足的基都几节黄色,前足胫节外侧有两齿,爪上无齿;老熟的幼虫长2.3~2.5厘米,头部黄褐色,胸腹乳白色,肛门一字形,一沟裂,前方中央有两刚毛,四周也有许多排列不规则的刚毛。大黑金龟子幼虫肛门三裂,前方生一群扁形。尖端呈钩头的刚毛。黑绒金龟子幼虫肛门纵裂,前方有一排略成弧形的刚毛。  
  蛴螬在4月中旬开始危害浙贝鳞茎,浙贝过复期危害最盛,到11月中旬以后停止危害。被害鳞茎成麻点状或凹凸不平的空洞状,似老鼠啃过甘薯一样。有时把鳞茎咬成残缺破碎。成虫在5月中旬出现,傍晚活动,卵散产于较湿润的土中,喜在未腐熟的厩肥上产卵。  
  防治方法:①冬季清除杂草,深翻土地,消灭越冬虫口。②施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用腐熟的厩肥、堆肥,并覆土盖肥,减少成虫产卵。③整地翻士时,拾取幼虫作鸡鸭饲料。④点灯诱杀成虫金龟子。⑤下种前半月每公顷施375~450千克石灰氮,撒于上面后翻入,以杀死幼虫。⑥用90%晶体敌百虫1000~1500倍浇注根部周围土壤。⑦用土农药石蒜鳞茎进行防治,结合施肥,将石蒜鳞茎洗净捣碎,每50千克粪放3~4千克石蒜浸出液进行浇治。  
  (6)豆芜青又名“红豆娘”。主要食害大豆、花生等叶子,也喜吃浙贝叶片。  
  成虫喜群集危害,将斯贝叶片咬成缺刻、空洞或全部吃光,留下较粗的叶脉。严重时成片浙贝被吃成光杆,影响地下部鳞茎产量,但发生不很普遍。  
  成虫体长1.1~1.9厘米,全体灰黑色。头部除触角基部的一对瘤状突起和复限及近复眼内侧处黑色外,其余都是红色。卵长0.25~0.3厘米,近似圆筒形,黄褐色,卵块排列成菊花状。幼虫共6龄,第一龄幼虫形状比较特殊,头部大,有一对钳状的大颚,胸部有3对足,腹部有一对尾须,行动敏捷;其他各龄幼虫,形似蛴螬,头部淡褐色,胸、腹部黄白色,腹足退化,只有3对胸足。蛹近似纺锤形,头部贴在胸部腹面,已有成虫结构。  
  防治方法:①人工捕杀。利用成虫的群集性,及时用网捕捉,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集中杀死。但应注意豆芫菁在受惊时会分泌一种黄色液体,能使人的皮肤中毒起泡,因此不能直接用手捕捉。②农药防治。用90%晶体敌百虫0.5千克,加水750千克喷雾,或用40%乐果乳剂400~750千克喷雾。  
  (7)沟金针虫土名叫“叩头虫”,是危害浙贝的地下害虫之一。  
  沟金针虫身体扁平,革质,似针状,尾节分岔,并稍向上弯曲,身体背面中间有一条纵沟,故称沟金针虫。沟金针虫在土中危害鳞茎,在鳞片上常见约0.2厘米大小的穿洞。  
  沟金针虫生活史很长,完成一个世代要经过3年左右的时间。幼虫期最长,其活动受土壤温湿度影响很大,冬季气温降低时,它就钻到30厘米以下甚至更深的土里越冬;春季上升活动和危害的时间比其他地下害虫早,一般早春10厘米土温到6℃时,就开始上升活动,危害浙贝。  
  防治方法:改变地下害虫的生活条件,将害虫翻出土面,使受天敌和自然环境的影响而死亡。在金针虫化蛹时,将蛹室破坏,可使其大量死亡。  
  (8)葱螨体很小,成虫体长0.07厘米左右,灰白色,有足4对,赤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褐色,背面有两个近圆形点(食团),经常群集寄生于鳞茎内,使鳞茎腐烂。葱螨从卵经幼虫到成虫,约经9~30天。温度在25℃左右时繁殖最快,每条成虫可产卵50~100粒,多的在500粒以上,所以繁殖很快;温度在10℃以下及干燥的环境,能限制它的活动及繁殖。  
  葱螨危害浙贝鳞茎主要是在过夏期间,在下种后及收获前的一段时间内也能危害。被害的鳞茎呈凹洞或整个腐烂,但可见部分维管束残体。常与其他病害混在一起。  
  防治方法:①室内贮藏的鳞茎在起土后适当排放7~10大,使螨在干燥环境下死亡或离开鳞茎。贮藏前将腐烂及有螨的鳞茎选出,分别贮藏。贮藏期间湿度不能太大,并适当翻动,使湿度不利于螨的繁殖。②下种前严格挑选种子,把腐烂有螨的剔出。③下种前结合防病,用杀螨杀虫剂与杀菌剂混合浸种。
1.选地整地
  选择河流、山脚、大溪两侧的冲击土为最好。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沙质壤上,排水良好的,可与前茬作物玉米、大豆、甘薯等作物轮作。黏壤、过沙的土壤均不适宜。种过浙贝母的地,不能连种3次,否则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易得病害。地选好后深翻18~20厘米,耙细耙平,做成宽200厘米,高12~15厘米的畦,畦沟深15~20厘米,宽30厘米左右。每公顷施腐熟的厩肥和堆肥37500~75000千克,均匀施入表土层。  
  2.繁殖方法
  浙贝目前生产中采用无性繁殖,种子繁殖太慢。  
  (1)鳞茎繁殖:9~10月上旬,将种子田里的浙贝挖出来,选种鳞茎,做种用的一般选2号贝,2号鳞茎是在挖贝母时选择,最大的鳞茎叫土贝,直径4.5~7厘米,最小的鳞茎叫杂贝,3号贝比2号贝小一点,但质量还是好的,既可作商品,又可作种子田的种子,而大贝和杂贝都可作商品用。如果2号贝不够可以用3号贝代替,加强培育管理。施肥,3号贝也能赶上2号鳞茎生长情况。  
  种子田的鳞茎选择的标准是鳞茎直径3-5厘米(0.5千克有16个左右),鳞瓣紧密抱合,芽头饱满,无损伤和病害,边挖边裁,其他号的贝母暂时在室内存放,厚度5厘米。冬季套种的作物及时下种,及时收挖,不影响浙贝母生长,之后再栽商品田,10月末全部种完。  
  栽植方法:浙贝母种子田的栽培,株行距大小主要是根据种鳞茎的大小而决定。种子田要深栽一些,栽浅了,鳞茎抱合不紧,易伤芽,10~15厘米深,种子大深一些,种子小浅一些,商品用栽要浅一些,否则鳞茎长不大。株距按12厘米把种子均匀排在沟内,芽向上,栽到边上种要深一些,以免雨水冲刷露出来,栽一行盖一行。  
  新引种的地方,准确定何时间裁为合适,当见到个别鳞茎在潮湿情况下根已伸出鳞片时已表明到了下种季节。从气温来看,当气温达到22~27℃时即可下种。2号种鳞茎每公顷6000千克左右,3号贝做种每公顷9000千克左右。  
  浙贝母的套种,种子田从下种到出苗需要3~4个月时间,种子地种的又很深。为了充分利用土地和肥力,可套种蔬菜等,原则必须冬至前要收完。给浙贝母施冬肥。4月份以后,在浙贝行间套种甘薯、花生、大豆、谷类、茄子等作物,这些作物5月中下旬长起来之后,浙贝母地上部已枯萎,除去杂草等枯叶,让套种作物遮荫,使贝母休眠。9月份挖栽浙贝母,套种作物也收获了。  
  (2)种子繁殖:要经过4~5年,繁殖才达到2号、3号鳞茎大小。种子繁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殖提高繁殖率,节约大量的药材,但种于繁殖时间太长,绝大多数采用无性繁殖。  
  3.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重点放在浙贝母未出土前和植株生长的前期进行,栽后半个月浅除一次草,每隔半个月进行一次,并和施肥结合起来。在施肥之前要除一次革,使土壤疏松,肥料易吸收。苗高12~15厘米抽薹,每隔15天除草一次,或者见草就拔,种子田5月中耕一次。套种作物收获后,施冬肥很重要,用量大,浙贝地上部生长仅有3个月左右。肥料需要期比较集中,仅是出苗后追肥不能满足整个生长的需要,而冬肥能够满足整个生长期,能源源不断地供给养分,因此冬肥应以迟效性肥料为主。重施基肥,在畦面上开浅沟,每公顷人粪尿15000千克施于沟内,覆土,上面再盖厩肥、垃圾和饼肥混合发酵的肥料,打碎,37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500千克左右,整平,免妨碍出苗。商品田再加化肥300千克,第二年2月苗齐后再浇苗肥,每公顷人粪尿11250~15000干克,稀释水浇于行间。摘花以后再施一次花肥,方法同上。  
  (2)灌溉排水:浙贝从2~4月需水多一点,如果这一段缺水植株生长不好,直接影响鳞茎的膨大,影响产量。整个生长期水分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但北方春季干旱,每周浇一次水,南方雨季要注意排水。  
  (3)摘花:为了使鳞茎充分得到养分,花期要摘花,不能摘得过早或过晚。当花长2~3朵时采为合适。  
  4.病虫害防治  
  (1)灰霉病?Botrytis  elliptica(Berk.)  GKe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发病后先在叶片上出现淡褐色的小点,以后扩大成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边缘有明显的水渍状环,不断扩大形成灰色大斑;花被害后,干缩不能开花,花柄绞缢干缩,呈淡绿色;幼果被害呈暗绿色而干枯,较大果实被害后,在果皮及果翼上有深褐色小点,不断扩大,逐渐干枯。被害部分在温湿度适宜的情况下,能长出灰色霉状物。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初开始发生,4月中旬盛发,危害严重。本病以分生孢子在病株残体上越冬或产生菌核落入土中,成为第二年初次浸染的来源。  
  防治方法:①浙贝收获后,清除被害植株和病叶,最好将其烧毁,以减少越冬病原。②发病较严重的土地不直重茬。③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增强浙贝的抗病力。④发病前,在3月下旬喷射1:1:100的波尔多液,7~10天1次,连续3~4次。  
  (2)黑斑病[Alternaria  alternata(Fr.)  Keissler]由一种真菌引起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的病害。发病是从叶尖开始,叶色变淡,出现水渍状褐色病斑,渐向叶基蔓延,有的因环境关系,不向叶基部深入发展而出现叶尖部分枯萎现象,病部与健部有明显界限,一般在3月下旬开始发生危害,直至浙贝地下部枯死。如在清明前后春雨连绵则受害较为重,浙贝黑斑病以菌丝及分生孢子在被害植株和病叶上越冬,第二年再次浸染危害。  
  防治方法:同灰霉病。  
  (3)软腐病是一种病原细菌引起的病害。鳞茎受害部分开始为褐色水渍状,蔓延很快,受害后鳞茎变成糟糟的豆腐渣状,或变成黏滑的“鼻涕状”;有时停止危害,而表面失水时则成为一个似虫咬过的空洞。腐烂部分和健康部分界明显。表皮常不受害,内部软腐干缩后,剩下空壳,腐烂鳞茎具特别的酒酸味。  
  防治方法:于腐病、软腐病的防治必须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①选择健壮无病的鳞茎作种。如起土贮藏过夏的,应挑选分档,摊晾后贮藏。②选择排水良好的砂壤上种植,并创造良好的过夏条件(见浙贝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过夏部分)。③药剂防治:配合使用各种杀菌剂和杀螨刘,在下种前浸种。如下种前用20%可湿性三氯杀螨砜800倍加80%敌敌畏乳剂2000倍再加40%克瘟散乳剂1000倍混合液浸种10~15分钟,有一定效果,但有待继续试验,寻找更安全有效的药剂防治措施。④防治螨、蛴螬等地下害虫,消灭传播媒介,防止传播病菌,以减轻危害。  
  (4)干腐病是一种真菌引起的病害。鳞茎基都受害后呈蜂窝状,鳞片被害后呈褐色皱褶状。这种鳞茎种下后,根部发育不良,植株早枯,新鳞茎很小。在杭州市郊区干腐病的主要表现是受害鳞茎基部呈青黑色,鳞片内部腐烂形成黑斑空洞,或在鳞片上形成黑褐色、青色大小不等的斑状空洞。有的鳞茎维管束受害,鳞片横切面可见褐色小点。  
  防治方法:同软腐病。  
  (5)蛴螬是金龟子幼虫,又名“白蚕”。体白色,头部黄色或黄褐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色。危害浙贝鳞茎的主要是铜绿金龟子(Anomald  corpulenta  motschulsky)幼虫。其他金龟子幼虫也危害。  
  铜绿金龟子成虫体长1.8~2.1厘米,铜绿色,边缘土黄色,足的基都几节黄色,前足胫节外侧有两齿,爪上无齿;老熟的幼虫长2.3~2.5厘米,头部黄褐色,胸腹乳白色,肛门一字形,一沟裂,前方中央有两刚毛,四周也有许多排列不规则的刚毛。大黑金龟子幼虫肛门三裂,前方生一群扁形。尖端呈钩头的刚毛。黑绒金龟子幼虫肛门纵裂,前方有一排略成弧形的刚毛。  
  蛴螬在4月中旬开始危害浙贝鳞茎,浙贝过复期危害最盛,到11月中旬以后停止危害。被害鳞茎成麻点状或凹凸不平的空洞状,似老鼠啃过甘薯一样。有时把鳞茎咬成残缺破碎。成虫在5月中旬出现,傍晚活动,卵散产于较湿润的土中,喜在未腐熟的厩肥上产卵。  
  防治方法:①冬季清除杂草,深翻土地,消灭越冬虫口。②施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用腐熟的厩肥、堆肥,并覆土盖肥,减少成虫产卵。③整地翻士时,拾取幼虫作鸡鸭饲料。④点灯诱杀成虫金龟子。⑤下种前半月每公顷施375~450千克石灰氮,撒于上面后翻入,以杀死幼虫。⑥用90%晶体敌百虫1000~1500倍浇注根部周围土壤。⑦用土农药石蒜鳞茎进行防治,结合施肥,将石蒜鳞茎洗净捣碎,每50千克粪放3~4千克石蒜浸出液进行浇治。  
  (6)豆芜青又名“红豆娘”。主要食害大豆、花生等叶子,也喜吃浙贝叶片。  
  成虫喜群集危害,将斯贝叶片咬成缺刻、空洞或全部吃光,留下较粗的叶脉。严重时成片浙贝被吃成光杆,影响地下部鳞茎产量,但发生不很普遍。  
  成虫体长1.1~1.9厘米,全体灰黑色。头部除触角基部的一对瘤状突起和复限及近复眼内侧处黑色外,其余都是红色。卵长0.25~0.3厘米,近似圆筒形,黄褐色,卵块排列成菊花状。幼虫共6龄,第一龄幼虫形状比较特殊,头部大,有一对钳状的大颚,胸部有3对足,腹部有一对尾须,行动敏捷;其他各龄幼虫,形似蛴螬,头部淡褐色,胸、腹部黄白色,腹足退化,只有3对胸足。蛹近似纺锤形,头部贴在胸部腹面,已有成虫结构。  
  防治方法:①人工捕杀。利用成虫的群集性,及时用网捕捉,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集中杀死。但应注意豆芫菁在受惊时会分泌一种黄色液体,能使人的皮肤中毒起泡,因此不能直接用手捕捉。②农药防治。用90%晶体敌百虫0.5千克,加水750千克喷雾,或用40%乐果乳剂400~750千克喷雾。  
  (7)沟金针虫土名叫“叩头虫”,是危害浙贝的地下害虫之一。  
  沟金针虫身体扁平,革质,似针状,尾节分岔,并稍向上弯曲,身体背面中间有一条纵沟,故称沟金针虫。沟金针虫在土中危害鳞茎,在鳞片上常见约0.2厘米大小的穿洞。  
  沟金针虫生活史很长,完成一个世代要经过3年左右的时间。幼虫期最长,其活动受土壤温湿度影响很大,冬季气温降低时,它就钻到30厘米以下甚至更深的土里越冬;春季上升活动和危害的时间比其他地下害虫早,一般早春10厘米土温到6℃时,就开始上升活动,危害浙贝。  
  防治方法:改变地下害虫的生活条件,将害虫翻出土面,使受天敌和自然环境的影响而死亡。在金针虫化蛹时,将蛹室破坏,可使其大量死亡。  
  (8)葱螨体很小,成虫体长0.07厘米左右,灰白色,有足4对,赤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褐色,背面有两个近圆形点(食团),经常群集寄生于鳞茎内,使鳞茎腐烂。葱螨从卵经幼虫到成虫,约经9~30天。温度在25℃左右时繁殖最快,每条成虫可产卵50~100粒,多的在500粒以上,所以繁殖很快;温度在10℃以下及干燥的环境,能限制它的活动及繁殖。  
  葱螨危害浙贝鳞茎主要是在过夏期间,在下种后及收获前的一段时间内也能危害。被害的鳞茎呈凹洞或整个腐烂,但可见部分维管束残体。常与其他病害混在一起。  
  防治方法:①室内贮藏的鳞茎在起土后适当排放7~10大,使螨在干燥环境下死亡或离开鳞茎。贮藏前将腐烂及有螨的鳞茎选出,分别贮藏。贮藏期间湿度不能太大,并适当翻动,使湿度不利于螨的繁殖。②下种前严格挑选种子,把腐烂有螨的剔出。③下种前结合防病,用杀螨杀虫剂与杀菌剂混合浸种。
密果儿小YO 2024-06-02
浙贝母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鳞茎球形或扁形,白色,上下微凹入,常由两、三枚肥厚的鳞片对合而成,直径2~6厘米;一般一个鳞茎有两个心芽;鳞片和心芽着生在鳞茎盘上。茎单生,直立,圆柱形,高30~80厘米,光滑无毛,有蜡质。单叶,无柄;下面叶较宽,上面叶较窄,被针形至线状被针形,长6-15厘米,宽0.5~1.5厘米,全缘;下部叶对生或近对生;上部叶互生,顶端呈卷须状。花单生于茎项或上部叶腋间,有短梗。一般植株有3~9朵花,总状排列,开放时下垂,钟状;花被6片,淡黄绿色,排成两轮,长倒卵形或卵圆形,长2.5厘米左右,宽1.5厘米左右,内散布紫色斑点,互相交织成网状;雄蕊6枚;雌蕊1枚。蒴果,具6等宽的纵翼,成熟时室背开裂,每果有种子50~100粒。种子扁平,近半圆形。边缘具翼,淡棕色,一般长0.6厘米,宽0.5厘米,厚约0.1厘米,千粒重约3克。
浙贝喜欢温暖湿润气候,生长温度4~30℃,过低或过高均休眠。土壤要求湿润沙质壤上(含水量在80%),排水良好、光照充足的地方,比较耐寒,在北京能在地里越冬。黏土、干旱的地方不适合栽培。
浙贝目前生产中采用无性繁殖,种子繁殖太慢。(1)鳞茎繁殖
9~10月上旬,将种子田里的浙贝挖出来,选种鳞茎,做种用的一般选2号贝,2号鳞茎是在挖贝母时选择,最大的鳞茎叫土贝,直径4.5~7厘米,最小的鳞茎叫杂贝,3号贝比2号贝小一点,但质量还是好的,既可作商品,又可作种子田的种子,而大贝和杂贝都可作商品用。如果2号贝不够可以用3号贝代替,加强培育管理。施肥,3号贝也能赶上2号鳞茎生长情况。
种子田的鳞茎选择的标准是鳞茎直径3-5厘米(0.5千克有16个左右),鳞瓣紧密抱合,芽头饱满,无损伤和病害,边挖边裁,其他号的贝母暂时在室内存放,厚度5厘米。冬季套种的作物及时下种,及时收挖,不影响浙贝母生长,之后再栽商品田,10月末全部种完。
方法:浙贝母种子田的栽培,株行距大小主要是根据种鳞茎的大小而决定。种子田要深栽一些,栽浅了,鳞茎抱合不紧,易伤芽,10~15厘米深,种子大深一些,种子小浅一些,商品用栽要浅一些,否则鳞茎长不大。株距按12厘米把种子均匀排在沟内,芽向上,栽到边上种要深一些,以免雨水冲刷露出来,栽一行盖一行。
新引种的地方,准确定何时间裁为合适,当见到个别鳞茎在潮湿情况下根已伸出鳞片时已表明到了下种季节。从气温来看,当气温达到22~27℃时即可下种。2号种鳞茎每公顷6000千克左右,3号贝做种每公顷9000千克左右。
浙贝母的套种,种子田从下种到出苗需要3~4个月时间,种子地种的又很深。为了充分利用土地和肥力,可套种蔬菜等,原则必须冬至前要收完。给浙贝母施冬肥。4月份以后,在浙贝行间套种甘薯、花生、大豆、谷类、茄子等作物,这些作物5月中下旬长起来之后,浙贝母地上部已枯萎,除去杂草等枯叶,让套种作物遮荫,使贝母休眠。9月份挖栽浙贝母,套种作物也收获了。
(2)种子繁殖
要经过4~5年,繁殖才达到2号、3号鳞茎大小。种子繁殖提高繁殖率,节约大量的药材,但种于繁殖时间太长,绝大多数采用无性繁殖。
浙贝母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鳞茎球形或扁形,白色,上下微凹入,常由两、三枚肥厚的鳞片对合而成,直径2~6厘米;一般一个鳞茎有两个心芽;鳞片和心芽着生在鳞茎盘上。茎单生,直立,圆柱形,高30~80厘米,光滑无毛,有蜡质。单叶,无柄;下面叶较宽,上面叶较窄,被针形至线状被针形,长6-15厘米,宽0.5~1.5厘米,全缘;下部叶对生或近对生;上部叶互生,顶端呈卷须状。花单生于茎项或上部叶腋间,有短梗。一般植株有3~9朵花,总状排列,开放时下垂,钟状;花被6片,淡黄绿色,排成两轮,长倒卵形或卵圆形,长2.5厘米左右,宽1.5厘米左右,内散布紫色斑点,互相交织成网状;雄蕊6枚;雌蕊1枚。蒴果,具6等宽的纵翼,成熟时室背开裂,每果有种子50~100粒。种子扁平,近半圆形。边缘具翼,淡棕色,一般长0.6厘米,宽0.5厘米,厚约0.1厘米,千粒重约3克。
浙贝喜欢温暖湿润气候,生长温度4~30℃,过低或过高均休眠。土壤要求湿润沙质壤上(含水量在80%),排水良好、光照充足的地方,比较耐寒,在北京能在地里越冬。黏土、干旱的地方不适合栽培。
浙贝目前生产中采用无性繁殖,种子繁殖太慢。(1)鳞茎繁殖
9~10月上旬,将种子田里的浙贝挖出来,选种鳞茎,做种用的一般选2号贝,2号鳞茎是在挖贝母时选择,最大的鳞茎叫土贝,直径4.5~7厘米,最小的鳞茎叫杂贝,3号贝比2号贝小一点,但质量还是好的,既可作商品,又可作种子田的种子,而大贝和杂贝都可作商品用。如果2号贝不够可以用3号贝代替,加强培育管理。施肥,3号贝也能赶上2号鳞茎生长情况。
种子田的鳞茎选择的标准是鳞茎直径3-5厘米(0.5千克有16个左右),鳞瓣紧密抱合,芽头饱满,无损伤和病害,边挖边裁,其他号的贝母暂时在室内存放,厚度5厘米。冬季套种的作物及时下种,及时收挖,不影响浙贝母生长,之后再栽商品田,10月末全部种完。
方法:浙贝母种子田的栽培,株行距大小主要是根据种鳞茎的大小而决定。种子田要深栽一些,栽浅了,鳞茎抱合不紧,易伤芽,10~15厘米深,种子大深一些,种子小浅一些,商品用栽要浅一些,否则鳞茎长不大。株距按12厘米把种子均匀排在沟内,芽向上,栽到边上种要深一些,以免雨水冲刷露出来,栽一行盖一行。
新引种的地方,准确定何时间裁为合适,当见到个别鳞茎在潮湿情况下根已伸出鳞片时已表明到了下种季节。从气温来看,当气温达到22~27℃时即可下种。2号种鳞茎每公顷6000千克左右,3号贝做种每公顷9000千克左右。
浙贝母的套种,种子田从下种到出苗需要3~4个月时间,种子地种的又很深。为了充分利用土地和肥力,可套种蔬菜等,原则必须冬至前要收完。给浙贝母施冬肥。4月份以后,在浙贝行间套种甘薯、花生、大豆、谷类、茄子等作物,这些作物5月中下旬长起来之后,浙贝母地上部已枯萎,除去杂草等枯叶,让套种作物遮荫,使贝母休眠。9月份挖栽浙贝母,套种作物也收获了。
(2)种子繁殖
要经过4~5年,繁殖才达到2号、3号鳞茎大小。种子繁殖提高繁殖率,节约大量的药材,但种于繁殖时间太长,绝大多数采用无性繁殖。
会员3533454 2024-05-24
浙贝母,又名浙贝、象贝、大贝,为百合科植物,以磷茎入药,其药用价值及经济价值极高,其栽培方法如下:  
  浙贝母喜湿和凉爽的气候条件。出苗的适宜地温为6℃~7℃,植株生长最适气温为10℃~22℃,低于4℃或高于30℃停止生长。磷茎在地下5厘米处,日平均地温10℃~25℃时能正常膨大,高于25℃时休眠,低于-6℃时磷茎受冻。开花适宜气温为22℃左右,喜充足阳光。  
  选地整地  
  应选择排灌方便、土壤深厚、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的沙壤土种植,过粘或过沙的土壤均不宜栽植。选好地后,每亩施腐熟厩肥或堆肥3~5吨作基肥,翻20~30厘米厚土层,耕细整平,做成高畦,畦宽1~2米,畦沟宽33厘米,深13~16厘米  
  繁殖方法  
  浙贝母多用磷茎繁殖。栽培浙贝母可分为种子地和商品地两种。种子地待地上部枯萎后在原地过夏,9~10月间将磷茎挖起,按磷茎直径大小,进行挑选后分别栽植于种子地和商品地。  
  栽培期为9月前后为宜。按行距20厘米在畦上开横条沟、沟深10~12厘米,沟要直、底要平,将磷茎按株距13~16厘米种植。芽头向上,栽种一行,再开第二行,并把第二行翻起的覆盖在前一行上按顺序进行。一般种子地约400~500千克;商品地约250~300千克。  
  田间管理  
  中耕除草要尽早进行,在浙贝未出土前和植株生长前期较宜。一般栽植半月后浅锄一次,以后每隔半月锄一次,直至施冬肥为止。翌年2月中下旬待苗出齐后,适当深锄一次,以伤茎为宜。抽茎以后,见草就拔。  
  浙贝是耐肥作物,对氮肥要求量大,对钾肥需求量也较多。追肥分别在冬前、齐苗期和摘花期进行。尤其冬季施肥量要大、每亩浅沟施入7粪尿2500~3000千克,饼肥75~100千克,铺施厩肥1500~2500千克;苗期每亩施水肥1200~1500千克或硫酸铵10~15千克;花期每亩施水粪1500千克或硫酸铵15千克。  
  浙贝生长期需水不多,但在植株旺盛生长时期(2月初~4月初),需水相应较多,如这时缺水、茎叶生长不良,直接影响磷茎的膨大。如此期干旱,应每周沟灌一次,以满足生长需要。水分过多易使磷茎腐烂,所以遇积水应及时排出。  
  适时摘花有利用磷茎养分集中,促使茎杆生长,增加光合作用。在植株顶部有1~2朵花开放时应摘除,摘花宜在晴天进行,以免雨水渗入伤口,引起腐烂。摘下的花稍经晒干后可入药。  
  病虫防治  
  灰霉病可在发病前喷100倍波尔多液7~10天一次,连喷3~4次,或在发病时喷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软腐病、干腐病,防治时应注意过夏期间挖好排水沟;用50%苯丙咪唑1000倍液浸种15分钟,晾干后再下种;选无病虫、伤痛疤磷茎作种。如遇豆芜青危害,可用90%晶体敌百虫1500倍液或40%乐果乳剂800~1500倍液喷洒。  
  采收  
  浙贝5月份地上部分枯萎,到9月份磷茎发根,此期称为过夏(浙贝此期休眠)。种茎数量少可在阴凉处沙藏过夏,种子地宜选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坡地种植,栽植可深些,以免露出土面。地上部分枯萎前,可套种大豆、花生、瓜类、红薯等作物,以给浙贝遮荫,降低地温,调解水分,有利于磷茎过夏。  
  9月上旬种子地挖掘磷茎,按大小分级、选大小均匀、呈扁圆型、磷片紧密抱合、芽头饱满、无病虫害的二号贝(直径4~5厘米)作种用,随挖随选随种。
浙贝母,又名浙贝、象贝、大贝,为百合科植物,以磷茎入药,其药用价值及经济价值极高,其栽培方法如下:  
  浙贝母喜湿和凉爽的气候条件。出苗的适宜地温为6℃~7℃,植株生长最适气温为10℃~22℃,低于4℃或高于30℃停止生长。磷茎在地下5厘米处,日平均地温10℃~25℃时能正常膨大,高于25℃时休眠,低于-6℃时磷茎受冻。开花适宜气温为22℃左右,喜充足阳光。  
  选地整地  
  应选择排灌方便、土壤深厚、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的沙壤土种植,过粘或过沙的土壤均不宜栽植。选好地后,每亩施腐熟厩肥或堆肥3~5吨作基肥,翻20~30厘米厚土层,耕细整平,做成高畦,畦宽1~2米,畦沟宽33厘米,深13~16厘米  
  繁殖方法  
  浙贝母多用磷茎繁殖。栽培浙贝母可分为种子地和商品地两种。种子地待地上部枯萎后在原地过夏,9~10月间将磷茎挖起,按磷茎直径大小,进行挑选后分别栽植于种子地和商品地。  
  栽培期为9月前后为宜。按行距20厘米在畦上开横条沟、沟深10~12厘米,沟要直、底要平,将磷茎按株距13~16厘米种植。芽头向上,栽种一行,再开第二行,并把第二行翻起的覆盖在前一行上按顺序进行。一般种子地约400~500千克;商品地约250~300千克。  
  田间管理  
  中耕除草要尽早进行,在浙贝未出土前和植株生长前期较宜。一般栽植半月后浅锄一次,以后每隔半月锄一次,直至施冬肥为止。翌年2月中下旬待苗出齐后,适当深锄一次,以伤茎为宜。抽茎以后,见草就拔。  
  浙贝是耐肥作物,对氮肥要求量大,对钾肥需求量也较多。追肥分别在冬前、齐苗期和摘花期进行。尤其冬季施肥量要大、每亩浅沟施入7粪尿2500~3000千克,饼肥75~100千克,铺施厩肥1500~2500千克;苗期每亩施水肥1200~1500千克或硫酸铵10~15千克;花期每亩施水粪1500千克或硫酸铵15千克。  
  浙贝生长期需水不多,但在植株旺盛生长时期(2月初~4月初),需水相应较多,如这时缺水、茎叶生长不良,直接影响磷茎的膨大。如此期干旱,应每周沟灌一次,以满足生长需要。水分过多易使磷茎腐烂,所以遇积水应及时排出。  
  适时摘花有利用磷茎养分集中,促使茎杆生长,增加光合作用。在植株顶部有1~2朵花开放时应摘除,摘花宜在晴天进行,以免雨水渗入伤口,引起腐烂。摘下的花稍经晒干后可入药。  
  病虫防治  
  灰霉病可在发病前喷100倍波尔多液7~10天一次,连喷3~4次,或在发病时喷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软腐病、干腐病,防治时应注意过夏期间挖好排水沟;用50%苯丙咪唑1000倍液浸种15分钟,晾干后再下种;选无病虫、伤痛疤磷茎作种。如遇豆芜青危害,可用90%晶体敌百虫1500倍液或40%乐果乳剂800~1500倍液喷洒。  
  采收  
  浙贝5月份地上部分枯萎,到9月份磷茎发根,此期称为过夏(浙贝此期休眠)。种茎数量少可在阴凉处沙藏过夏,种子地宜选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坡地种植,栽植可深些,以免露出土面。地上部分枯萎前,可套种大豆、花生、瓜类、红薯等作物,以给浙贝遮荫,降低地温,调解水分,有利于磷茎过夏。  
  9月上旬种子地挖掘磷茎,按大小分级、选大小均匀、呈扁圆型、磷片紧密抱合、芽头饱满、无病虫害的二号贝(直径4~5厘米)作种用,随挖随选随种。
misskissfion 2024-05-18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页面运行时间: 0.2015750408172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