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收藏的方法是什么

2024-06-02 12:46:23 (11分钟前 更新) 124 2310

最新回答

一是看外观和颜色。外观整齐,都是花蕾,无破损无虫蛀,杂质较少,无开头(开花),颜色青白的金银花为上品。有胡萝卜丝等杂质,花蕾粘连甚至发霉变色的为劣质品或掺假品。  
   二是闻气味。质量上乘的金银花,拿起来放到鼻子下面闻,有一种有浓浓的芳香味。  
   三是靠手感。握一把成品的金银花,用手轻轻去握,握之顶手者为佳。轻翻动可见秧茎、叶片、胡萝卜丝、细小颗粒状物脱落沉淀为劣质品或掺假品。  
   四是尝。将金银花的成品放入口中,口感清香,有种浓浓的中药味的为上品。有甜味,是掺入了红糖。有咸味,是掺入了盐。
一是看外观和颜色。外观整齐,都是花蕾,无破损无虫蛀,杂质较少,无开头(开花),颜色青白的金银花为上品。有胡萝卜丝等杂质,花蕾粘连甚至发霉变色的为劣质品或掺假品。  
   二是闻气味。质量上乘的金银花,拿起来放到鼻子下面闻,有一种有浓浓的芳香味。  
   三是靠手感。握一把成品的金银花,用手轻轻去握,握之顶手者为佳。轻翻动可见秧茎、叶片、胡萝卜丝、细小颗粒状物脱落沉淀为劣质品或掺假品。  
   四是尝。将金银花的成品放入口中,口感清香,有种浓浓的中药味的为上品。有甜味,是掺入了红糖。有咸味,是掺入了盐。
枫中落叶 2024-06-02
一、采收  一般于栽后第3年开花。金银花开放时间较集中,大约15天左右,适时采摘是提高金银花产量和质量的关键。一般于5月中、下旬采摘第l茬花,隔1个多月后陆续采第2、3、4茬。采收时期必须在花蕾尚未开放之前。当花蕾由绿变白、上部膨大、下部为青色时,采摘的金银花称"二白花";花蕾完全变白时采收的花称"大白针"一天之内,以清早至上午9点前所采摘的花蕾质量最好,因此时露水末干,不会损伤末成熟的花蕾,而且金银花香气浓,好保色。过早,质量差,产量低;过迟,降低药用价值。  二、加工  采摘后要及时进行加工,防止堆沤发酵。可晾干或烘干。  (一)晾干  将鲜花薄摊于晒席上晾干,不要任意翻动,否则会变黑或烂花。最好当天晾干,花白,色泽好。  (二)烘干  初烘时温度不宜过高,控制在30℃左右。烘2小时后,温度可提高到40℃左右,鲜花将逐渐排出水汽。经5~10小时后,使室温保持在45~50℃,再烘10小时,水分大部分可排出。,最后将室温升至55~60℃,使花迅速干透。烘干比晾干质量好,产量高。但要注意:烘时不能翻动,也不能中途停烘,否则要变质。  具体加工方法如下:  1.日晒阴晾  金银花采下后应立即晾干或烘干,以当天或两天内晒干为好。将采摘的花蕾放在晒盘内,厚薄视阳光强弱而定,一般以3~6cm为宜,阳光较强,宜摊得厚些,以免干燥得太快,质量变次。倘若阳光弱而摊得过厚,花又易变成黑色,当天未晒干,夜间将花筐架起,留些间隙,让水分散发。初晒时不能任意翻动(切不可用手),以免花色变黑,待晒至八成干,才能翻动。晒干后,压实,置干燥处封严,但此时花心尚未干透,过几天后反潮,再晒半天至一天,用风选除去残叶、杂质,再包装贮藏于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此外,也可将花直接摊晒在沙滩或石块上,其中红砂石不反潮,晒花最好。  2.烘烤  若遇阴雨天气及时烘干,若来不及晒干或烘干,用硫黄熏软后,摊于室内,一周内可不发霉变质。因烘干不受外界天气影响,容易掌握火候,比晒干的成品率高,质量好。据山东平邑县试验,烘干一等花率高达95%以上,晒盘晾晒的一等花率只有23%。因此认为烘干加工,是金银花生产中提高产品质量的一项有效措施,用烘烤法干燥能有效地避免采用晒干方法的产率低、质量差、时间长、受天气影响较大的不足。一般烘12~20个小时可全部烘干,烘干时不能用手或其他东西翻动,否则易变黑,未干时不能停烘,停烘会引起发热变质。  3.其他加工方法  此外,还可将金银花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加工:  (1)炒鲜处理后干燥:将采回的鲜品,即时进行固定,即把鲜品适量放入干净的热烫锅内,随即均匀地轻翻轻炒,至鲜花均匀萎蔫,取出晒干、烘干或置于通风处阴干。炒时必须严格控制火候,勿使焦碎。  (2)蒸汽处理后干燥:将鲜花疏松地放入蒸笼内,厚度2~3cm,或以此厚度摊于竹箕上,分层放入木甑中,于沸水锅中,以蒸盖上汽时计算时间,视其容器大小,蒸3~5分钟,取出晒干或烘干。用蒸汽处理法时间不宜过长,以防鲜花熟烂,改变性味。此法增加了花中水分含量,要及时晒干或烘干,若是阴干,成品质量较差。如果采回的鲜花蕾中夹有少许绿色者,可将其疏松摊于通风处,放置12~24小时,使其中绿色花蕾经短期后熟再蒸,成品颜色可不受影响。  (3)熏硫后干燥:将鲜花疏松摊于竹箕上,厚约5厘米,分多层置于熏灶或木桶内,花层要疏松均匀,层与层之间有通透隔缝,使硫烟分散均匀,鲜品受硫程度一致,然后密封,用硫黄烟熏,控制好时间,以2~3小时为宜,不可过长,熏后取出晒干、烘干或阴干。每100千克鲜品,用硫黄1.5~2千克。硫熏后的鲜品短时间内不腐变,若遇阴雨天或干燥条件差,不能及时干燥,可熏后置于通风处,陆续晒干、烘干或阴干均可。  在以上几种加工方法中,以颜色而论,经硫黄熏和蒸后干燥者最佳,炒后干燥及直接晒干、阴干者次之,直接烘干或鲜花于晒干、阴干过程中反复受潮者,颜色欠佳。经蒸、炒、烘处理的成品,具有不同程度的油润感。晒、阴、烘、炒、蒸等方法的成品,均具金银花清香。咀嚼品尝口感,晒干和阴干者一致,烘、炒、蒸干者一致。硫熏者香气和味道与其他各法的成品有别。硫熏加工的金银花成品,颜色极好,但金银花的香气减弱,并能嗅出硫黄臭,味感为涩、咸、微酸、微苦,硫熏时间越长,这些特征越突出。从上面的比较分析中可以得知:适时分批采摘金银花,控制好各加工干制方法的操作要点,是保证成品性状、质量的重要技术环节。  三、炮制  (一)处方用名  金银花、二花、银花、金银花炭、银花炭。  (二)来源  本品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红藤忍冬lonicera  hypoglauca  miq.、山银花lonicera  confusa  dc.或毛花柱忍冬lonicera  dasystyla  rehd的干燥花蕾或初开的花。  (三)历史沿革  宋代有酒制(《疮疡》)。明代亦沿用。清代有焙黄(《良朋》)、炒(《医案》)等法。现行,有炒黄、炒炭的炮制方法。  (四)炮制方法  1.  金银花  取原材料,除去杂质,筛去灰屑。  2.金银花  取净金银花,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表面焦褐色,喷淋少许清水,灭尽火星,取出晾干、凉透。  (五)成品性状  金银花为棒状而略弯曲,上租下细。黄白色或绿白色或黄棕色、淡黄色。气清香,味谈微苦。金银花炭表面焦褐色。  (六)炮制作用  金银花生品清热解毒之力较强,且气清香,较大剂量亦不伤胃。常用于外感风热,温病发热,肺热咳嗽,喉痹,疗疮痈肿诸毒,热毒下痢等。如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的银翘散(《条辨》);用于疮、痈、疖肿的五味消毒饮(《金鉴》);或用于肠痈的清肠饮(《辨证录》)。  炒炭后寒性减弱,并具涩性,有止血作用。多用于血痢,崩漏,亦可用于吐血、衄血。如治疗瘀血痢色纯黑如漆的银桓姜桂大黄汤(《温热经解》);用于吐血、衄血的清热凉血汤(《秦伯未经验方》);以及治噤口痢的银楂芩连汤(《温热经解》)。  (七)炮制研究  1.对理化性质的影响  将金银花用不同的温度和时间进行烘制,并以绿原酸、鞣质、无机元素、总糖和可溶性糖为指标,对各烘制品测定比较。结果表明,鞣质含量以200℃烘10~15分钟或220℃烘制10分钟为高;烘制品与生品比较,钙、铁、镁离子煎出量增高,锌、钠离子煎出量降低;绿原酸、总糖、可溶性糖含量均随烘制温度增高和时间延长而降低。  2.对药理作用的影响  (1)止血作用:用生品、不同温度和时间的烘制品煎剂对小白鼠灌胃,观察其凝血时间,并与生理盐水组比较。结果表明,以200℃烘制15分钟和220℃烘制10分钟所得样品的水煎液作用最明显。  (2)抗菌作用:金银花加热后,各样品水煎液的抑菌实验表明,对痢疾杆菌、变形杆菌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对白色葡萄球菌呈增强的趋势,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影响不明显。从止血作用和抗菌作用两项指标的综合分析,初步认为以200℃烘制15分钟或220℃烘制10分钟为好。  (八)贮存  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阴凉于燥处。防霉、防蛀
一、采收  一般于栽后第3年开花。金银花开放时间较集中,大约15天左右,适时采摘是提高金银花产量和质量的关键。一般于5月中、下旬采摘第l茬花,隔1个多月后陆续采第2、3、4茬。采收时期必须在花蕾尚未开放之前。当花蕾由绿变白、上部膨大、下部为青色时,采摘的金银花称"二白花";花蕾完全变白时采收的花称"大白针"一天之内,以清早至上午9点前所采摘的花蕾质量最好,因此时露水末干,不会损伤末成熟的花蕾,而且金银花香气浓,好保色。过早,质量差,产量低;过迟,降低药用价值。  二、加工  采摘后要及时进行加工,防止堆沤发酵。可晾干或烘干。  (一)晾干  将鲜花薄摊于晒席上晾干,不要任意翻动,否则会变黑或烂花。最好当天晾干,花白,色泽好。  (二)烘干  初烘时温度不宜过高,控制在30℃左右。烘2小时后,温度可提高到40℃左右,鲜花将逐渐排出水汽。经5~10小时后,使室温保持在45~50℃,再烘10小时,水分大部分可排出。,最后将室温升至55~60℃,使花迅速干透。烘干比晾干质量好,产量高。但要注意:烘时不能翻动,也不能中途停烘,否则要变质。  具体加工方法如下:  1.日晒阴晾  金银花采下后应立即晾干或烘干,以当天或两天内晒干为好。将采摘的花蕾放在晒盘内,厚薄视阳光强弱而定,一般以3~6cm为宜,阳光较强,宜摊得厚些,以免干燥得太快,质量变次。倘若阳光弱而摊得过厚,花又易变成黑色,当天未晒干,夜间将花筐架起,留些间隙,让水分散发。初晒时不能任意翻动(切不可用手),以免花色变黑,待晒至八成干,才能翻动。晒干后,压实,置干燥处封严,但此时花心尚未干透,过几天后反潮,再晒半天至一天,用风选除去残叶、杂质,再包装贮藏于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此外,也可将花直接摊晒在沙滩或石块上,其中红砂石不反潮,晒花最好。  2.烘烤  若遇阴雨天气及时烘干,若来不及晒干或烘干,用硫黄熏软后,摊于室内,一周内可不发霉变质。因烘干不受外界天气影响,容易掌握火候,比晒干的成品率高,质量好。据山东平邑县试验,烘干一等花率高达95%以上,晒盘晾晒的一等花率只有23%。因此认为烘干加工,是金银花生产中提高产品质量的一项有效措施,用烘烤法干燥能有效地避免采用晒干方法的产率低、质量差、时间长、受天气影响较大的不足。一般烘12~20个小时可全部烘干,烘干时不能用手或其他东西翻动,否则易变黑,未干时不能停烘,停烘会引起发热变质。  3.其他加工方法  此外,还可将金银花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加工:  (1)炒鲜处理后干燥:将采回的鲜品,即时进行固定,即把鲜品适量放入干净的热烫锅内,随即均匀地轻翻轻炒,至鲜花均匀萎蔫,取出晒干、烘干或置于通风处阴干。炒时必须严格控制火候,勿使焦碎。  (2)蒸汽处理后干燥:将鲜花疏松地放入蒸笼内,厚度2~3cm,或以此厚度摊于竹箕上,分层放入木甑中,于沸水锅中,以蒸盖上汽时计算时间,视其容器大小,蒸3~5分钟,取出晒干或烘干。用蒸汽处理法时间不宜过长,以防鲜花熟烂,改变性味。此法增加了花中水分含量,要及时晒干或烘干,若是阴干,成品质量较差。如果采回的鲜花蕾中夹有少许绿色者,可将其疏松摊于通风处,放置12~24小时,使其中绿色花蕾经短期后熟再蒸,成品颜色可不受影响。  (3)熏硫后干燥:将鲜花疏松摊于竹箕上,厚约5厘米,分多层置于熏灶或木桶内,花层要疏松均匀,层与层之间有通透隔缝,使硫烟分散均匀,鲜品受硫程度一致,然后密封,用硫黄烟熏,控制好时间,以2~3小时为宜,不可过长,熏后取出晒干、烘干或阴干。每100千克鲜品,用硫黄1.5~2千克。硫熏后的鲜品短时间内不腐变,若遇阴雨天或干燥条件差,不能及时干燥,可熏后置于通风处,陆续晒干、烘干或阴干均可。  在以上几种加工方法中,以颜色而论,经硫黄熏和蒸后干燥者最佳,炒后干燥及直接晒干、阴干者次之,直接烘干或鲜花于晒干、阴干过程中反复受潮者,颜色欠佳。经蒸、炒、烘处理的成品,具有不同程度的油润感。晒、阴、烘、炒、蒸等方法的成品,均具金银花清香。咀嚼品尝口感,晒干和阴干者一致,烘、炒、蒸干者一致。硫熏者香气和味道与其他各法的成品有别。硫熏加工的金银花成品,颜色极好,但金银花的香气减弱,并能嗅出硫黄臭,味感为涩、咸、微酸、微苦,硫熏时间越长,这些特征越突出。从上面的比较分析中可以得知:适时分批采摘金银花,控制好各加工干制方法的操作要点,是保证成品性状、质量的重要技术环节。  三、炮制  (一)处方用名  金银花、二花、银花、金银花炭、银花炭。  (二)来源  本品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红藤忍冬lonicera  hypoglauca  miq.、山银花lonicera  confusa  dc.或毛花柱忍冬lonicera  dasystyla  rehd的干燥花蕾或初开的花。  (三)历史沿革  宋代有酒制(《疮疡》)。明代亦沿用。清代有焙黄(《良朋》)、炒(《医案》)等法。现行,有炒黄、炒炭的炮制方法。  (四)炮制方法  1.  金银花  取原材料,除去杂质,筛去灰屑。  2.金银花  取净金银花,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表面焦褐色,喷淋少许清水,灭尽火星,取出晾干、凉透。  (五)成品性状  金银花为棒状而略弯曲,上租下细。黄白色或绿白色或黄棕色、淡黄色。气清香,味谈微苦。金银花炭表面焦褐色。  (六)炮制作用  金银花生品清热解毒之力较强,且气清香,较大剂量亦不伤胃。常用于外感风热,温病发热,肺热咳嗽,喉痹,疗疮痈肿诸毒,热毒下痢等。如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的银翘散(《条辨》);用于疮、痈、疖肿的五味消毒饮(《金鉴》);或用于肠痈的清肠饮(《辨证录》)。  炒炭后寒性减弱,并具涩性,有止血作用。多用于血痢,崩漏,亦可用于吐血、衄血。如治疗瘀血痢色纯黑如漆的银桓姜桂大黄汤(《温热经解》);用于吐血、衄血的清热凉血汤(《秦伯未经验方》);以及治噤口痢的银楂芩连汤(《温热经解》)。  (七)炮制研究  1.对理化性质的影响  将金银花用不同的温度和时间进行烘制,并以绿原酸、鞣质、无机元素、总糖和可溶性糖为指标,对各烘制品测定比较。结果表明,鞣质含量以200℃烘10~15分钟或220℃烘制10分钟为高;烘制品与生品比较,钙、铁、镁离子煎出量增高,锌、钠离子煎出量降低;绿原酸、总糖、可溶性糖含量均随烘制温度增高和时间延长而降低。  2.对药理作用的影响  (1)止血作用:用生品、不同温度和时间的烘制品煎剂对小白鼠灌胃,观察其凝血时间,并与生理盐水组比较。结果表明,以200℃烘制15分钟和220℃烘制10分钟所得样品的水煎液作用最明显。  (2)抗菌作用:金银花加热后,各样品水煎液的抑菌实验表明,对痢疾杆菌、变形杆菌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对白色葡萄球菌呈增强的趋势,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影响不明显。从止血作用和抗菌作用两项指标的综合分析,初步认为以200℃烘制15分钟或220℃烘制10分钟为好。  (八)贮存  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阴凉于燥处。防霉、防蛀
cathyying850 2024-05-22
一、采收  一般于栽后第3年开花。金银花开放时间较集中,大约15天左右,适时采摘是提高金银花产量和质量的关键。一般于5月中、下旬采摘第l茬花,隔1个多月后陆续采第2、3、4茬。采收时期必须在花蕾尚未开放之前。当花蕾由绿变白、上部膨大、下部为青色时,采摘的金银花称"二白花";花蕾完全变白时采收的花称"大白针"一天之内,以清早至上午9点前所采摘的花蕾质量最好,因此时露水末干,不会损伤末成熟的花蕾,而且金银花香气浓,好保色。过早,质量差,产量低;过迟,降低药用价值。  二、加工  采摘后要及时进行加工,防止堆沤发酵。可晾干或烘干。  (一)晾干  将鲜花薄摊于晒席上晾干,不要任意翻动,否则会变黑或烂花。最好当天晾干,花白,色泽好。  (二)烘干  初烘时温度不宜过高,控制在30℃左右。烘2小时后,温度可提高到40℃左右,鲜花将逐渐排出水汽。经5~10小时后,使室温保持在45~50℃,再烘10小时,水分大部分可排出。,最后将室温升至55~60℃,使花迅速干透。烘干比晾干质量好,产量高。但要注意:烘时不能翻动,也不能中途停烘,否则要变质。  具体加工方法如下:  1.日晒阴晾  金银花采下后应立即晾干或烘干,以当天或两天内晒干为好。将采摘的花蕾放在晒盘内,厚薄视阳光强弱而定,一般以3~6cm为宜,阳光较强,宜摊得厚些,以免干燥得太快,质量变次。倘若阳光弱而摊得过厚,花又易变成黑色,当天未晒干,夜间将花筐架起,留些间隙,让水分散发。初晒时不能任意翻动(切不可用手),以免花色变黑,待晒至八成干,才能翻动。晒干后,压实,置干燥处封严,但此时花心尚未干透,过几天后反潮,再晒半天至一天,用风选除去残叶、杂质,再包装贮藏于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此外,也可将花直接摊晒在沙滩或石块上,其中红砂石不反潮,晒花最好。  2.烘烤  若遇阴雨天气及时烘干,若来不及晒干或烘干,用硫黄熏软后,摊于室内,一周内可不发霉变质。因烘干不受外界天气影响,容易掌握火候,比晒干的成品率高,质量好。据山东平邑县试验,烘干一等花率高达95%以上,晒盘晾晒的一等花率只有23%。因此认为烘干加工,是金银花生产中提高产品质量的一项有效措施,用烘烤法干燥能有效地避免采用晒干方法的产率低、质量差、时间长、受天气影响较大的不足。一般烘12~20个小时可全部烘干,烘干时不能用手或其他东西翻动,否则易变黑,未干时不能停烘,停烘会引起发热变质。  3.其他加工方法  此外,还可将金银花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加工:  (1)炒鲜处理后干燥:将采回的鲜品,即时进行固定,即把鲜品适量放入干净的热烫锅内,随即均匀地轻翻轻炒,至鲜花均匀萎蔫,取出晒干、烘干或置于通风处阴干。炒时必须严格控制火候,勿使焦碎。  (2)蒸汽处理后干燥:将鲜花疏松地放入蒸笼内,厚度2~3cm,或以此厚度摊于竹箕上,分层放入木甑中,于沸水锅中,以蒸盖上汽时计算时间,视其容器大小,蒸3~5分钟,取出晒干或烘干。用蒸汽处理法时间不宜过长,以防鲜花熟烂,改变性味。此法增加了花中水分含量,要及时晒干或烘干,若是阴干,成品质量较差。如果采回的鲜花蕾中夹有少许绿色者,可将其疏松摊于通风处,放置12~24小时,使其中绿色花蕾经短期后熟再蒸,成品颜色可不受影响。  (3)熏硫后干燥:将鲜花疏松摊于竹箕上,厚约5厘米,分多层置于熏灶或木桶内,花层要疏松均匀,层与层之间有通透隔缝,使硫烟分散均匀,鲜品受硫程度一致,然后密封,用硫黄烟熏,控制好时间,以2~3小时为宜,不可过长,熏后取出晒干、烘干或阴干。每100千克鲜品,用硫黄1.5~2千克。硫熏后的鲜品短时间内不腐变,若遇阴雨天或干燥条件差,不能及时干燥,可熏
一、采收  一般于栽后第3年开花。金银花开放时间较集中,大约15天左右,适时采摘是提高金银花产量和质量的关键。一般于5月中、下旬采摘第l茬花,隔1个多月后陆续采第2、3、4茬。采收时期必须在花蕾尚未开放之前。当花蕾由绿变白、上部膨大、下部为青色时,采摘的金银花称"二白花";花蕾完全变白时采收的花称"大白针"一天之内,以清早至上午9点前所采摘的花蕾质量最好,因此时露水末干,不会损伤末成熟的花蕾,而且金银花香气浓,好保色。过早,质量差,产量低;过迟,降低药用价值。  二、加工  采摘后要及时进行加工,防止堆沤发酵。可晾干或烘干。  (一)晾干  将鲜花薄摊于晒席上晾干,不要任意翻动,否则会变黑或烂花。最好当天晾干,花白,色泽好。  (二)烘干  初烘时温度不宜过高,控制在30℃左右。烘2小时后,温度可提高到40℃左右,鲜花将逐渐排出水汽。经5~10小时后,使室温保持在45~50℃,再烘10小时,水分大部分可排出。,最后将室温升至55~60℃,使花迅速干透。烘干比晾干质量好,产量高。但要注意:烘时不能翻动,也不能中途停烘,否则要变质。  具体加工方法如下:  1.日晒阴晾  金银花采下后应立即晾干或烘干,以当天或两天内晒干为好。将采摘的花蕾放在晒盘内,厚薄视阳光强弱而定,一般以3~6cm为宜,阳光较强,宜摊得厚些,以免干燥得太快,质量变次。倘若阳光弱而摊得过厚,花又易变成黑色,当天未晒干,夜间将花筐架起,留些间隙,让水分散发。初晒时不能任意翻动(切不可用手),以免花色变黑,待晒至八成干,才能翻动。晒干后,压实,置干燥处封严,但此时花心尚未干透,过几天后反潮,再晒半天至一天,用风选除去残叶、杂质,再包装贮藏于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此外,也可将花直接摊晒在沙滩或石块上,其中红砂石不反潮,晒花最好。  2.烘烤  若遇阴雨天气及时烘干,若来不及晒干或烘干,用硫黄熏软后,摊于室内,一周内可不发霉变质。因烘干不受外界天气影响,容易掌握火候,比晒干的成品率高,质量好。据山东平邑县试验,烘干一等花率高达95%以上,晒盘晾晒的一等花率只有23%。因此认为烘干加工,是金银花生产中提高产品质量的一项有效措施,用烘烤法干燥能有效地避免采用晒干方法的产率低、质量差、时间长、受天气影响较大的不足。一般烘12~20个小时可全部烘干,烘干时不能用手或其他东西翻动,否则易变黑,未干时不能停烘,停烘会引起发热变质。  3.其他加工方法  此外,还可将金银花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加工:  (1)炒鲜处理后干燥:将采回的鲜品,即时进行固定,即把鲜品适量放入干净的热烫锅内,随即均匀地轻翻轻炒,至鲜花均匀萎蔫,取出晒干、烘干或置于通风处阴干。炒时必须严格控制火候,勿使焦碎。  (2)蒸汽处理后干燥:将鲜花疏松地放入蒸笼内,厚度2~3cm,或以此厚度摊于竹箕上,分层放入木甑中,于沸水锅中,以蒸盖上汽时计算时间,视其容器大小,蒸3~5分钟,取出晒干或烘干。用蒸汽处理法时间不宜过长,以防鲜花熟烂,改变性味。此法增加了花中水分含量,要及时晒干或烘干,若是阴干,成品质量较差。如果采回的鲜花蕾中夹有少许绿色者,可将其疏松摊于通风处,放置12~24小时,使其中绿色花蕾经短期后熟再蒸,成品颜色可不受影响。  (3)熏硫后干燥:将鲜花疏松摊于竹箕上,厚约5厘米,分多层置于熏灶或木桶内,花层要疏松均匀,层与层之间有通透隔缝,使硫烟分散均匀,鲜品受硫程度一致,然后密封,用硫黄烟熏,控制好时间,以2~3小时为宜,不可过长,熏后取出晒干、烘干或阴干。每100千克鲜品,用硫黄1.5~2千克。硫熏后的鲜品短时间内不腐变,若遇阴雨天或干燥条件差,不能及时干燥,可熏
月想月乐 2024-05-09
在花蕊还是含苞,没有开花前,但颜色接近白色或是白色的时候采摘
摘下来的金银花先在太阳底下晒干,等干后密封保存在干燥处
在花蕊还是含苞,没有开花前,但颜色接近白色或是白色的时候采摘
摘下来的金银花先在太阳底下晒干,等干后密封保存在干燥处
越狱找食吃 2024-04-25
采后随即干燥,晴天用竹箔或草席摊薄晾晒,厚度1厘米,不能多翻动。七成干时放在明处散热发汗,再复晒至干。花不变脆和破烂为度。阴天雨天须微温烘干,先35℃-40℃微温烘2-3小时,再升到50℃温度烘至9成干。
采后随即干燥,晴天用竹箔或草席摊薄晾晒,厚度1厘米,不能多翻动。七成干时放在明处散热发汗,再复晒至干。花不变脆和破烂为度。阴天雨天须微温烘干,先35℃-40℃微温烘2-3小时,再升到50℃温度烘至9成干。
Q吃吃吃买买买 2024-04-17

扩展回答

3

金银花的种植方法

家里金银花要怎么种植?哪位能教一教方法吗

4

金银花的花语是什么

请问金银花的花语是什么金银花是有什么功效的啊?要煮多少时间的?

10

金银花忍冬的功效是什么

请教下,金银花忍冬的功效各是什么,谢谢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802129745483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