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叶梅剪枝技术谁能传授一下

2024-06-30 00:36:56 (27分钟前 更新) 397 2942

最新回答

你好,榆叶梅常见的整形方式有自然开心形、有主干圆头形、丛干扁圆形和梅桩形。不同的园林环境应采用不同的整形方式。
 自然开心形的树形有明显的主干,主干上着生3~4个主枝,主枝上均匀的配置侧枝。这种树形的特点是树形挺拔,主枝明确,小枝多,开花时活泼自然,适合街头绿地采用。嫁接成活的苗木高达1米以上时,留60~70厘米截干。第二年生长季节在距地面约50厘米处选留第一个主枝,自其上约20厘米处选留第二个主枝,第三个主枝可配置在第二个主枝以上15厘米的地方。如果在主干上选不出第三个主枝,则可利用第二个主枝上的副梢进行培养。三主枝选定后,其余的枝梢虽未人选,但切不可当即除去,应留作辅养枝,为控制其长势,在夏季可以及时进行摘心或剪梢。第二年冬剪时,每个主枝大约剪去全长的1/3左右,强枝轻剪,弱枝较重剪。上年在主干上留的辅养枝视观赏需要决定去留与否,有碍观赏要求的辅养枝自基部疏除。第三年春季,各主枝先端除发生一个延长枝外,往往在近于顶端处还有数个生长势相近,且强健的新梢。过密的,要尽早除去,存留的宜进行摘心,勿使过于伸长,以免影响主枝延长枝的生长和下部弱小新梢的发育。当年冬剪时,对各主枝延长枝留外芽短截,保留长度不超过主枝头。主枝上的其余小侧枝,强壮的,可剪至弱芽或二次枝处,弱小的,则可放任不剪。次年对短截的枝条作相同处理,对甩放的枝条将长枝疏除,留下中短枝做开花枝,逐步将其培养成侧枝或枝组。对枝组修剪也采用休眠季短截与甩放相结合,同时要疏去干枯枝、病虫枝、细弱枝、徒长枝、过密枝和交叉枝等。
 有主枝圆头形的树形圆整饱满,花枝长而整齐,适于列植园路两旁,或以常绿树为背景丛植。此形的主干、主枝、侧枝的选留和修剪与自然开心形基本相同,不同的是采取花后短截,短截的时间在4月下旬至5月初,即开花后2周内进行。剪留长度为10~25厘米,同时要疏除过密枝、病虫枝、伤残枝及无用的枝条,以使营养集中和通风透光。6月份进行定芽,每个枝条上留位置好的芽1~3个,其余芽均抹去,抹芽不可拖延到7月份。新梢长到50厘米左右时进行摘心,以控制生长,促进花芽分化。二次枝长到一定长度时可再次摘心。当树冠已经达到了所需要的大小,花后短截时,应在前一年的春梢上进行,以防树冠扩大。
 榆叶梅种植在草坪、山坡或自然水体旁时,适宜整形修剪成丛干扁圆形。榆叶梅丛生性很强,将其整形修剪成丛生状比较简单。一般丛生状的榆叶梅留主干3~5个,其余未人选的枝梢当且口全部剪除。这种整形方式是在自然树形的基础上,采用冬季回缩和疏剪,即在冬季12月至翌年2月对生长过高、过长的枝条进行回缩,一般不短截。大量的工作是疏枝,特别要疏除过密枝、干枯枝、病虫枝、伤残枝、细弱枝和扰乱树形的枝条。这种整形方式要特别注意容易留枝过多,造成树冠内通风透光不良,内膛小枝容易枯死,所以要疏除大量的过密和衰老的无用枝条,才能维持良好的树形。
 与山石或亭、台、楼阁等园林建筑配置时,可采用梅桩形。这种树形的花枝参差错落,树姿疏影横斜,富有梅桩风姿,装饰性强,可烘托山石、建筑之美。梅桩形的主枝、侧枝、花枝组的培养和修剪与自然开心形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此形在短截枝条时,剪口芽的方向要注意,即剪口芽一年留里芽,一年留外芽;也可以一年留左侧芽,一年留右侧芽,使枝条形成小弯曲。对枝组的修剪主要是短截,很少甩放。一般也是将枝条短截成长、中、短枝进行搭配。
 嫁接成活的榆叶梅一般在第三年以后开始定植,定植当年就能开花,直到衰老。观赏盛期大约在6~15年的时间内。约在15~20年以后,观赏效果每况愈下,树体开始衰老,开花量逐渐减少,并发生向心更新。此时应增加更新强度,在每年冬季进行更新疏剪,留新去老,留强去弱,留稀去密,有计划地培养树冠内的更新枝,使其逐渐代替原来的骨干枝。
你好,榆叶梅常见的整形方式有自然开心形、有主干圆头形、丛干扁圆形和梅桩形。不同的园林环境应采用不同的整形方式。
 自然开心形的树形有明显的主干,主干上着生3~4个主枝,主枝上均匀的配置侧枝。这种树形的特点是树形挺拔,主枝明确,小枝多,开花时活泼自然,适合街头绿地采用。嫁接成活的苗木高达1米以上时,留60~70厘米截干。第二年生长季节在距地面约50厘米处选留第一个主枝,自其上约20厘米处选留第二个主枝,第三个主枝可配置在第二个主枝以上15厘米的地方。如果在主干上选不出第三个主枝,则可利用第二个主枝上的副梢进行培养。三主枝选定后,其余的枝梢虽未人选,但切不可当即除去,应留作辅养枝,为控制其长势,在夏季可以及时进行摘心或剪梢。第二年冬剪时,每个主枝大约剪去全长的1/3左右,强枝轻剪,弱枝较重剪。上年在主干上留的辅养枝视观赏需要决定去留与否,有碍观赏要求的辅养枝自基部疏除。第三年春季,各主枝先端除发生一个延长枝外,往往在近于顶端处还有数个生长势相近,且强健的新梢。过密的,要尽早除去,存留的宜进行摘心,勿使过于伸长,以免影响主枝延长枝的生长和下部弱小新梢的发育。当年冬剪时,对各主枝延长枝留外芽短截,保留长度不超过主枝头。主枝上的其余小侧枝,强壮的,可剪至弱芽或二次枝处,弱小的,则可放任不剪。次年对短截的枝条作相同处理,对甩放的枝条将长枝疏除,留下中短枝做开花枝,逐步将其培养成侧枝或枝组。对枝组修剪也采用休眠季短截与甩放相结合,同时要疏去干枯枝、病虫枝、细弱枝、徒长枝、过密枝和交叉枝等。
 有主枝圆头形的树形圆整饱满,花枝长而整齐,适于列植园路两旁,或以常绿树为背景丛植。此形的主干、主枝、侧枝的选留和修剪与自然开心形基本相同,不同的是采取花后短截,短截的时间在4月下旬至5月初,即开花后2周内进行。剪留长度为10~25厘米,同时要疏除过密枝、病虫枝、伤残枝及无用的枝条,以使营养集中和通风透光。6月份进行定芽,每个枝条上留位置好的芽1~3个,其余芽均抹去,抹芽不可拖延到7月份。新梢长到50厘米左右时进行摘心,以控制生长,促进花芽分化。二次枝长到一定长度时可再次摘心。当树冠已经达到了所需要的大小,花后短截时,应在前一年的春梢上进行,以防树冠扩大。
 榆叶梅种植在草坪、山坡或自然水体旁时,适宜整形修剪成丛干扁圆形。榆叶梅丛生性很强,将其整形修剪成丛生状比较简单。一般丛生状的榆叶梅留主干3~5个,其余未人选的枝梢当且口全部剪除。这种整形方式是在自然树形的基础上,采用冬季回缩和疏剪,即在冬季12月至翌年2月对生长过高、过长的枝条进行回缩,一般不短截。大量的工作是疏枝,特别要疏除过密枝、干枯枝、病虫枝、伤残枝、细弱枝和扰乱树形的枝条。这种整形方式要特别注意容易留枝过多,造成树冠内通风透光不良,内膛小枝容易枯死,所以要疏除大量的过密和衰老的无用枝条,才能维持良好的树形。
 与山石或亭、台、楼阁等园林建筑配置时,可采用梅桩形。这种树形的花枝参差错落,树姿疏影横斜,富有梅桩风姿,装饰性强,可烘托山石、建筑之美。梅桩形的主枝、侧枝、花枝组的培养和修剪与自然开心形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此形在短截枝条时,剪口芽的方向要注意,即剪口芽一年留里芽,一年留外芽;也可以一年留左侧芽,一年留右侧芽,使枝条形成小弯曲。对枝组的修剪主要是短截,很少甩放。一般也是将枝条短截成长、中、短枝进行搭配。
 嫁接成活的榆叶梅一般在第三年以后开始定植,定植当年就能开花,直到衰老。观赏盛期大约在6~15年的时间内。约在15~20年以后,观赏效果每况愈下,树体开始衰老,开花量逐渐减少,并发生向心更新。此时应增加更新强度,在每年冬季进行更新疏剪,留新去老,留强去弱,留稀去密,有计划地培养树冠内的更新枝,使其逐渐代替原来的骨干枝。
可可京99 2024-06-30
修剪  
5.1.1.1园林树木修剪应依据园林绿化功能的需要和设计的要求,在不违背树木的生长特性和自然分枝规律的前提下(特型树木除外),充分考虑树木与生长环境的关系,并根据树龄及生长势强弱进行修剪。  
5.1.1.2每年修剪树木前必须制定修剪技术方案,并对工人进行培训,认真贯彻后方可进行操作,做到因地制宜,因树修剪。  
5.1.1.3自然型树木的修剪应以树木自然分枝习性所形成的树冠形状为基础进行修剪。  
5.1.1.4造型树木的修剪应根据园林绿化对树木的特定要求,适当控制树木部分枝干,按照绿化美化要求把树木剪成各种理想形态。  
5.1.1.5园林树木修剪的时期  
5.1.1.5.1园林树木可在休眠期和生长期进行修剪,但更新修剪必须在休眠期进行。  
5.1.1.5.2有严重伤流和易流胶的树种应避开生长季和落叶后伤流严重期。  
5.1.1.5.3抗寒性差的、易抽条的树种宜于早春进行。  
5.1.1.5.4常绿树的修剪应避开生长旺盛期。  
5.1.1.5.5绿篱、色块、黄杨球等修剪必须在每年的5月上旬和8月底以前进行。  
5.1.1.6乔木修剪  
5.1.1.6.1凡主轴明显的树种,修剪时应注意保护中央领导枝,使其向上直立生长。原中央领导枝受损、折断,应利用顶端侧枝重新培养新的领导枝。  
5.1.1.6.2应逐年调整树干与树冠的合理比例。同一树龄和品种的林地,分枝点高度应基本一致。位于林地边缘的树木分枝点可稍低于林内树木。  
5.1.1.6.3针叶树应剪除基部垂地枝条,随树木生长可根据需要逐步提高分枝点,并保护主尖直立向上生长。  
5.1.1.6.4银杏修剪只能疏枝,不准短截。对轮生枝可分阶段疏除。  
5.1.1.6.5行道树中乔木的修剪,除应按以上要求操作外,还应注意以下规定:  
a)  行道树的树型和分枝点高度应基本一致,分枝点高度最低标准为2.8m。郊区可适当提高。  
b)  树木与架空线有矛盾时,应修剪树枝,使其与架空线保持安全距离。  
c)  在交通路口30m范围内的树冠不能遮挡交通信号灯。  
d)  路灯和变压设备附近的树枝应与其保留出足够的安全距离。  
5.1.1.7灌木修剪  
5.1.1.7.1灌木造型修剪应使树型内高外低,形成自然丰满的圆头形或半圆形树型。  
5.1.1.7.2灌木内膛小枝应适量疏剪,强壮枝应进行适当短截,下垂细弱枝及地表萌生的地蘖应彻底疏除。  
5.1.1.7.3栽种多年的丛生灌木应逐年更新衰老枝,疏剪内膛密生枝,培育新枝。栽植多年的有主干的灌木,每年应采取交替回缩主枝控制树冠的剪法,防止树势上强下弱。  
5.1.1.7.4生长于树冠外的徒长枝,应及时疏除或早短截,促生二次枝。  
5.1.1.7.5花落后形成的残花、残果,若无观赏价值或其他需要的宜尽早剪除。  
5.1.1.7.6成片栽植的灌木丛,修剪时应形成中间高四周低或前面低后面高的丛形。  
5.1.1.7.7多品种栽植的灌木丛,修剪时应突出主栽品种,并留出适当生长空间。  
5.1.1.7.8造型的灌木修剪应保持外型轮廓清楚,外缘枝叶紧密。  
5.1.1.7.9花灌木修剪应特别注意:  
a)  当年生枝条开花灌木,如:紫薇、木槿、月季、珍珠梅等,休眠期修剪时,为控制树木高度,对于生长健壮枝条应在保留3个~5个芽处短截,促发新枝。1年可数次开花灌木如月季、珍珠梅、紫薇等,花落后应及时剪去残花,促使再次开花。  
b)  隔年生枝条开花的灌木,如:碧桃、榆叶梅、连翘、紫珠、丁香、黄刺玫等,休眠期适当整形修剪,生长季花落后10天~15天将已开花枝条进行中或重短截,疏剪过密枝,以利来年促生健壮新枝,  
c)  多年生枝条开花灌木,如:紫荆、贴梗海棠等,应注意培育和保护老枝,剪除干扰树型并影响通风透光的过密枝、弱枝、枯枝或病虫枝。  
5.1.1.8绿篱及色带修剪  
5.1.1.8.1修剪应使绿篱及色带轮廓清楚,线条整齐,顶面平整,高度一致,侧面上下垂直或上窄下宽。每年整形修剪不少于2次。  
5.1.1.8.2绿篱及色带每次修剪高度较前一次修剪应提高1cm。  
5.1.1.8.3修剪后残留绿篱面的枝叶应及时清除干净。  
5.1.1.9藤木修剪  
5.1.1.9.1吸附类藤木,应在生长季剪去未能吸附墙体而下垂的枝条,未完全覆盖的植物应短截空隙周围枝条,以便发生副梢,填补空缺。  
5.1.1.9.2钩刺类藤木,可按灌木修剪方法疏枝;生长到一定程度,树势衰弱时,应进行回缩修剪,强壮树势。  
5.1.1.9.3生长于棚架的藤木,落叶后应疏剪过密枝条,清除枯死枝,使枝条均匀分布架面。  
5.1.1.9.4成年和老年藤木应常疏枝,并适当进行回缩修剪。  
5.1.1.10园林树木修剪时,落叶树一般不留橛,针叶树应留1cm~2cm长的橛。修剪的剪口必须平滑,不得劈裂,并注意留芽的方位。直径超过4cm以上的剪锯口,应用刀削平,涂抹防腐剂促进伤口愈合。锯除大树杈时应注意保护皮脊。
修剪  
5.1.1.1园林树木修剪应依据园林绿化功能的需要和设计的要求,在不违背树木的生长特性和自然分枝规律的前提下(特型树木除外),充分考虑树木与生长环境的关系,并根据树龄及生长势强弱进行修剪。  
5.1.1.2每年修剪树木前必须制定修剪技术方案,并对工人进行培训,认真贯彻后方可进行操作,做到因地制宜,因树修剪。  
5.1.1.3自然型树木的修剪应以树木自然分枝习性所形成的树冠形状为基础进行修剪。  
5.1.1.4造型树木的修剪应根据园林绿化对树木的特定要求,适当控制树木部分枝干,按照绿化美化要求把树木剪成各种理想形态。  
5.1.1.5园林树木修剪的时期  
5.1.1.5.1园林树木可在休眠期和生长期进行修剪,但更新修剪必须在休眠期进行。  
5.1.1.5.2有严重伤流和易流胶的树种应避开生长季和落叶后伤流严重期。  
5.1.1.5.3抗寒性差的、易抽条的树种宜于早春进行。  
5.1.1.5.4常绿树的修剪应避开生长旺盛期。  
5.1.1.5.5绿篱、色块、黄杨球等修剪必须在每年的5月上旬和8月底以前进行。  
5.1.1.6乔木修剪  
5.1.1.6.1凡主轴明显的树种,修剪时应注意保护中央领导枝,使其向上直立生长。原中央领导枝受损、折断,应利用顶端侧枝重新培养新的领导枝。  
5.1.1.6.2应逐年调整树干与树冠的合理比例。同一树龄和品种的林地,分枝点高度应基本一致。位于林地边缘的树木分枝点可稍低于林内树木。  
5.1.1.6.3针叶树应剪除基部垂地枝条,随树木生长可根据需要逐步提高分枝点,并保护主尖直立向上生长。  
5.1.1.6.4银杏修剪只能疏枝,不准短截。对轮生枝可分阶段疏除。  
5.1.1.6.5行道树中乔木的修剪,除应按以上要求操作外,还应注意以下规定:  
a)  行道树的树型和分枝点高度应基本一致,分枝点高度最低标准为2.8m。郊区可适当提高。  
b)  树木与架空线有矛盾时,应修剪树枝,使其与架空线保持安全距离。  
c)  在交通路口30m范围内的树冠不能遮挡交通信号灯。  
d)  路灯和变压设备附近的树枝应与其保留出足够的安全距离。  
5.1.1.7灌木修剪  
5.1.1.7.1灌木造型修剪应使树型内高外低,形成自然丰满的圆头形或半圆形树型。  
5.1.1.7.2灌木内膛小枝应适量疏剪,强壮枝应进行适当短截,下垂细弱枝及地表萌生的地蘖应彻底疏除。  
5.1.1.7.3栽种多年的丛生灌木应逐年更新衰老枝,疏剪内膛密生枝,培育新枝。栽植多年的有主干的灌木,每年应采取交替回缩主枝控制树冠的剪法,防止树势上强下弱。  
5.1.1.7.4生长于树冠外的徒长枝,应及时疏除或早短截,促生二次枝。  
5.1.1.7.5花落后形成的残花、残果,若无观赏价值或其他需要的宜尽早剪除。  
5.1.1.7.6成片栽植的灌木丛,修剪时应形成中间高四周低或前面低后面高的丛形。  
5.1.1.7.7多品种栽植的灌木丛,修剪时应突出主栽品种,并留出适当生长空间。  
5.1.1.7.8造型的灌木修剪应保持外型轮廓清楚,外缘枝叶紧密。  
5.1.1.7.9花灌木修剪应特别注意:  
a)  当年生枝条开花灌木,如:紫薇、木槿、月季、珍珠梅等,休眠期修剪时,为控制树木高度,对于生长健壮枝条应在保留3个~5个芽处短截,促发新枝。1年可数次开花灌木如月季、珍珠梅、紫薇等,花落后应及时剪去残花,促使再次开花。  
b)  隔年生枝条开花的灌木,如:碧桃、榆叶梅、连翘、紫珠、丁香、黄刺玫等,休眠期适当整形修剪,生长季花落后10天~15天将已开花枝条进行中或重短截,疏剪过密枝,以利来年促生健壮新枝,  
c)  多年生枝条开花灌木,如:紫荆、贴梗海棠等,应注意培育和保护老枝,剪除干扰树型并影响通风透光的过密枝、弱枝、枯枝或病虫枝。  
5.1.1.8绿篱及色带修剪  
5.1.1.8.1修剪应使绿篱及色带轮廓清楚,线条整齐,顶面平整,高度一致,侧面上下垂直或上窄下宽。每年整形修剪不少于2次。  
5.1.1.8.2绿篱及色带每次修剪高度较前一次修剪应提高1cm。  
5.1.1.8.3修剪后残留绿篱面的枝叶应及时清除干净。  
5.1.1.9藤木修剪  
5.1.1.9.1吸附类藤木,应在生长季剪去未能吸附墙体而下垂的枝条,未完全覆盖的植物应短截空隙周围枝条,以便发生副梢,填补空缺。  
5.1.1.9.2钩刺类藤木,可按灌木修剪方法疏枝;生长到一定程度,树势衰弱时,应进行回缩修剪,强壮树势。  
5.1.1.9.3生长于棚架的藤木,落叶后应疏剪过密枝条,清除枯死枝,使枝条均匀分布架面。  
5.1.1.9.4成年和老年藤木应常疏枝,并适当进行回缩修剪。  
5.1.1.10园林树木修剪时,落叶树一般不留橛,针叶树应留1cm~2cm长的橛。修剪的剪口必须平滑,不得劈裂,并注意留芽的方位。直径超过4cm以上的剪锯口,应用刀削平,涂抹防腐剂促进伤口愈合。锯除大树杈时应注意保护皮脊。
whahappy502 2024-06-16
榆叶梅种子一般于8月中旬成熟,当果皮呈橙黄色或红黄色时,即可采收,然后将采回果实取肉后凉干,经筛选后装入麻袋或通透的容器内,置于阴凉干燥通风处贮藏。榆叶梅的繁殖可以采取嫁接、播种、压条等方法,但以嫁接效果最好,只需培育二、三年就可成株,开花结果。嫁接方法主要有切接和芽接两种,可选用山桃、榆叶梅实生苗和杏做砧木,砧木一般要培养两年以上,基径应在1.5厘米左右,嫁接前要事先截断,需保留地表面上5至7厘米的树桩。
1、芽接8月底到9月中旬,在事先选做接穗的枝条上定好芽位,接芽需粗壮、肥实,无干尖和病虫害。用经消毒的芽接刀在芽位下2厘米处向上呈30度角斜切入木质部,直至芽位上1厘米处,然后在芽位上方(1厘米处)横切一刀,将接芽轻轻取下,在砧木距地表3厘米处,用刀在树皮上切一个“T”形,长×宽为3厘米×2厘米,将树皮轻轻揭开再把接芽嵌入“T”形切口中,使接芽与砧木紧密接合,再把塑料带剪成窄带绑扎好即可。嫁接后,接芽在7天左右没有萎蔫,说明已经成活,20天左右即可将塑料带拆除。
  2、枝接春季3月中、上旬,取一年生重瓣榆叶梅的枝条做接穗,长约8厘米左右,需保留3、4个芽,在砧木横截面的一侧,用刀在木质部和树皮间垂直切下4厘米左右,将接穗的下端削成鸭咀形,长约3.5厘米,然后将接穗垂直插入砧木的切口处,略微“露白”,再用塑料带紧紧缠绕,为了保湿可立即在周边培土,20天左右即可成活,一个月后将土轻轻扒开,拆去塑料带。
榆叶梅种子一般于8月中旬成熟,当果皮呈橙黄色或红黄色时,即可采收,然后将采回果实取肉后凉干,经筛选后装入麻袋或通透的容器内,置于阴凉干燥通风处贮藏。榆叶梅的繁殖可以采取嫁接、播种、压条等方法,但以嫁接效果最好,只需培育二、三年就可成株,开花结果。嫁接方法主要有切接和芽接两种,可选用山桃、榆叶梅实生苗和杏做砧木,砧木一般要培养两年以上,基径应在1.5厘米左右,嫁接前要事先截断,需保留地表面上5至7厘米的树桩。
1、芽接8月底到9月中旬,在事先选做接穗的枝条上定好芽位,接芽需粗壮、肥实,无干尖和病虫害。用经消毒的芽接刀在芽位下2厘米处向上呈30度角斜切入木质部,直至芽位上1厘米处,然后在芽位上方(1厘米处)横切一刀,将接芽轻轻取下,在砧木距地表3厘米处,用刀在树皮上切一个“T”形,长×宽为3厘米×2厘米,将树皮轻轻揭开再把接芽嵌入“T”形切口中,使接芽与砧木紧密接合,再把塑料带剪成窄带绑扎好即可。嫁接后,接芽在7天左右没有萎蔫,说明已经成活,20天左右即可将塑料带拆除。
  2、枝接春季3月中、上旬,取一年生重瓣榆叶梅的枝条做接穗,长约8厘米左右,需保留3、4个芽,在砧木横截面的一侧,用刀在木质部和树皮间垂直切下4厘米左右,将接穗的下端削成鸭咀形,长约3.5厘米,然后将接穗垂直插入砧木的切口处,略微“露白”,再用塑料带紧紧缠绕,为了保湿可立即在周边培土,20天左右即可成活,一个月后将土轻轻扒开,拆去塑料带。
会发光的欧巴i 2024-06-03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435630321502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