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装置安装规范是什么

2024-06-17 00:06:07 (44分钟前 更新) 217 1642

最新回答

当设计无要求时,接地装置顶面埋设深度不应小于  0.6M。圆钢、角钢及钢管接地极应垂直埋入地下,间距不应小于  5M。接地装置的焊接应采用搭接焊,搭接长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扁钢与扁钢搭接为扁钢宽度的  2  倍,不少于三面施焊;
     2  圆钢与圆钢搭接为圆钢直径的  6  倍,双面施焊;
     3  圆钢与扁钢搭接为圆钢直径的  6  倍,双面施焊;
     4  扁钢与钢管,扁钢与角钢焊接,紧贴角钢外侧两面,或紧贴  3/4  钢管表面,上下两侧施焊;
     5  除埋设在混凝土中的焊接接头外,有防腐措施。
     接地模块应集中引线,用干线把接地模块并联焊接成一个环路,干线的材质与接地模块焊接点的材质应相同,钢制的采用热浸镀锌扁钢,引出线不少于  2  处。
接地电阻必须符合要求。
当设计无要求时,接地装置顶面埋设深度不应小于  0.6M。圆钢、角钢及钢管接地极应垂直埋入地下,间距不应小于  5M。接地装置的焊接应采用搭接焊,搭接长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扁钢与扁钢搭接为扁钢宽度的  2  倍,不少于三面施焊;
     2  圆钢与圆钢搭接为圆钢直径的  6  倍,双面施焊;
     3  圆钢与扁钢搭接为圆钢直径的  6  倍,双面施焊;
     4  扁钢与钢管,扁钢与角钢焊接,紧贴角钢外侧两面,或紧贴  3/4  钢管表面,上下两侧施焊;
     5  除埋设在混凝土中的焊接接头外,有防腐措施。
     接地模块应集中引线,用干线把接地模块并联焊接成一个环路,干线的材质与接地模块焊接点的材质应相同,钢制的采用热浸镀锌扁钢,引出线不少于  2  处。
接地电阻必须符合要求。
南京1942 2024-06-17
当设计无要求时,接地装置顶面埋设深度不应小于  0.6M。圆钢、角钢及钢管接地极应垂直埋入地下,间距不应小于  5M。接地装置的焊接应采用搭接焊,搭接长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扁钢与扁钢搭接为扁钢宽度的  2  倍,不少于三面施焊;
     2  圆钢与圆钢搭接为圆钢直径的  6  倍,双面施焊;
     3  圆钢与扁钢搭接为圆钢直径的  6  倍,双面施焊;
     4  扁钢与钢管,扁钢与角钢焊接,紧贴角钢外侧两面,或紧贴  3/4  钢管表面,上下两侧施焊;
     5  除埋设在混凝土中的焊接接头外,有防腐措施。
     接地模块应集中引线,用干线把接地模块并联焊接成一个环路,干线的材质与接地模块焊接点的材质应相同,钢制的采用热浸镀锌扁钢,引出线不少于  2  处。
当设计无要求时,接地装置顶面埋设深度不应小于  0.6M。圆钢、角钢及钢管接地极应垂直埋入地下,间距不应小于  5M。接地装置的焊接应采用搭接焊,搭接长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扁钢与扁钢搭接为扁钢宽度的  2  倍,不少于三面施焊;
     2  圆钢与圆钢搭接为圆钢直径的  6  倍,双面施焊;
     3  圆钢与扁钢搭接为圆钢直径的  6  倍,双面施焊;
     4  扁钢与钢管,扁钢与角钢焊接,紧贴角钢外侧两面,或紧贴  3/4  钢管表面,上下两侧施焊;
     5  除埋设在混凝土中的焊接接头外,有防腐措施。
     接地模块应集中引线,用干线把接地模块并联焊接成一个环路,干线的材质与接地模块焊接点的材质应相同,钢制的采用热浸镀锌扁钢,引出线不少于  2  处。
清香薄荷amy 2024-06-04
无论是保护接零,还是保护接地,
接地装置都是头等重要的,它是电气系统保护装置的根本保证,安装和运行中都必须符合接地装置的安全要求。
1)接地装置的连接应采用焊接,焊接必须牢固可靠,无虚焊假焊。接至设备上的接地线,应用镀锌螺栓连接;有色金属接地线不能采用焊接时,可用螺栓连接。螺栓连接处的接触面应平整并镀锡处理;凡用螺栓连接的部位,应有防松装置,以保持良好接触的长久性。
2)接地装置的焊接应采用搭接焊,其搭接长度必须符合规定:
1)扁钢为其宽度的二倍,且至少有3个棱边焊接。
2)圆钢为其直径的六倍,且应在圆钢的接触部位双面焊接。
3)圆钢与扁钢连接时,其长度为圆钢直径的六倍,且应在圆钢接触部位的两面焊接。
4)扁钢或圆钢与钢管、扁钢或圆钢与角钢焊接时,为了连接可靠,除应在其接触部位两侧进行焊接外,并将扁钢或圆钢弯成弧形或直角与钢管或角钢焊接。
(3)利用建筑物的金属结构、混凝土结构的钢筋、生产用的钢结构架梁及配线用的钢管、金属管道等作为接地线时,应保证其全长为良好的电气通路,在其伸缩缝、接头及串接部位焊接金属跨接线,金属跨接线的截面积应符合要求。
(4)必须保证接地装置全线畅通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不得有断裂、接触不良或接触电阻超标的现象。接地装置使用的材料必须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以免折断或裂开,其导体截面应符合热稳定和机械强度的要求,见表,大中型发电厂、110kV  及以上的变电所接地装置应适当加大截面。保护接零的保护线其导电能力,不得低于相线的1/2。接地干线应在不同的两点及以上与接地网连接,
自然接地体应在不同的两点及以上与接地于线或接地网连接,以保证导电的连续性及可靠性。大接地短路电流电网的接地装置,应校验其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的热稳定性,能否承受短路接地电流转换出来的热量而保证稳定而畅通。
(5)必须保证接地装置不受机械损伤,特别是明设的接地装置要有保护措施。与公路,铁路或管道等交叉及其他可能使装置遭受损伤处,均应用钢管或角钢等加以保护。接地线在穿过墙壁、楼板或引出地坪沿墙、沿杆、沿架敷处,均应加装钢管或角钢保护,并涂以15-10Omm宽度相等的绿色和黄色相间的条纹,以  示醒目注意保护。在跨越建筑物伸缩缝、沉降缝处时,应设置补偿装置。补偿装置可用接地线本身弯成弧状代替。
(6)必须保证装置不受有害物的侵蚀,一般均采用镀锌铁件,
凡焊接处均涂以沥青漆防腐,回填土不得有较强的腐蚀性。对腐蚀性较强的土壤,除应将接地线镀锌或镀铜外,还应当增大地线的截面积。因高电阻率土壤的影响而采取化学处理后的土壤,在埋设接地装置时,必须考虑化学物品是否对接地装置有腐蚀作用。
(7)必须保证地下埋设的接地装置与其他物体的允许最小距离。接地体与建筑物的距离不应小于1.5m;避雷针的接地装置与道路或建筑物的出人口及与墙的距离应大于3m;接地线沿建筑物墙壁水平敷设时,离地面一般为250--340mm,接地线与墙壁的间隙为10--15mm。垂直接地体的间距一般为其长度的2倍,水平敷设时的间距一般为5m。接地装置的敷设,应远离易燃易爆介质的管道;低压接地装置与高压侧的接地装置应有足够大的距离,否则,中间应加沥青隔层。
8)接地线不得串联使用,必须并联使用
(9)接地装置的埋深一般应大于0.  6rn,且位于冻土层以下。
(10)接地电阻必须符合要求。
无论是保护接零,还是保护接地,
接地装置都是头等重要的,它是电气系统保护装置的根本保证,安装和运行中都必须符合接地装置的安全要求。
1)接地装置的连接应采用焊接,焊接必须牢固可靠,无虚焊假焊。接至设备上的接地线,应用镀锌螺栓连接;有色金属接地线不能采用焊接时,可用螺栓连接。螺栓连接处的接触面应平整并镀锡处理;凡用螺栓连接的部位,应有防松装置,以保持良好接触的长久性。
2)接地装置的焊接应采用搭接焊,其搭接长度必须符合规定:
1)扁钢为其宽度的二倍,且至少有3个棱边焊接。
2)圆钢为其直径的六倍,且应在圆钢的接触部位双面焊接。
3)圆钢与扁钢连接时,其长度为圆钢直径的六倍,且应在圆钢接触部位的两面焊接。
4)扁钢或圆钢与钢管、扁钢或圆钢与角钢焊接时,为了连接可靠,除应在其接触部位两侧进行焊接外,并将扁钢或圆钢弯成弧形或直角与钢管或角钢焊接。
(3)利用建筑物的金属结构、混凝土结构的钢筋、生产用的钢结构架梁及配线用的钢管、金属管道等作为接地线时,应保证其全长为良好的电气通路,在其伸缩缝、接头及串接部位焊接金属跨接线,金属跨接线的截面积应符合要求。
(4)必须保证接地装置全线畅通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不得有断裂、接触不良或接触电阻超标的现象。接地装置使用的材料必须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以免折断或裂开,其导体截面应符合热稳定和机械强度的要求,见表,大中型发电厂、110kV  及以上的变电所接地装置应适当加大截面。保护接零的保护线其导电能力,不得低于相线的1/2。接地干线应在不同的两点及以上与接地网连接,
自然接地体应在不同的两点及以上与接地于线或接地网连接,以保证导电的连续性及可靠性。大接地短路电流电网的接地装置,应校验其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的热稳定性,能否承受短路接地电流转换出来的热量而保证稳定而畅通。
(5)必须保证接地装置不受机械损伤,特别是明设的接地装置要有保护措施。与公路,铁路或管道等交叉及其他可能使装置遭受损伤处,均应用钢管或角钢等加以保护。接地线在穿过墙壁、楼板或引出地坪沿墙、沿杆、沿架敷处,均应加装钢管或角钢保护,并涂以15-10Omm宽度相等的绿色和黄色相间的条纹,以  示醒目注意保护。在跨越建筑物伸缩缝、沉降缝处时,应设置补偿装置。补偿装置可用接地线本身弯成弧状代替。
(6)必须保证装置不受有害物的侵蚀,一般均采用镀锌铁件,
凡焊接处均涂以沥青漆防腐,回填土不得有较强的腐蚀性。对腐蚀性较强的土壤,除应将接地线镀锌或镀铜外,还应当增大地线的截面积。因高电阻率土壤的影响而采取化学处理后的土壤,在埋设接地装置时,必须考虑化学物品是否对接地装置有腐蚀作用。
(7)必须保证地下埋设的接地装置与其他物体的允许最小距离。接地体与建筑物的距离不应小于1.5m;避雷针的接地装置与道路或建筑物的出人口及与墙的距离应大于3m;接地线沿建筑物墙壁水平敷设时,离地面一般为250--340mm,接地线与墙壁的间隙为10--15mm。垂直接地体的间距一般为其长度的2倍,水平敷设时的间距一般为5m。接地装置的敷设,应远离易燃易爆介质的管道;低压接地装置与高压侧的接地装置应有足够大的距离,否则,中间应加沥青隔层。
8)接地线不得串联使用,必须并联使用
(9)接地装置的埋深一般应大于0.  6rn,且位于冻土层以下。
(10)接地电阻必须符合要求。
maggie13050 2024-05-29
接地装置安装规范:
保护接地系统(简称TT系统)和保护接零系统(简称TN系统)均离不开接地装置。为保证接地装置设置合理和安装质量,确保接地装置安全运行和经济节约,根据有关规范,应着重掌握以下几点:
   1.接地装置是由接地体和接地线(包括地线网)组成,接零装置由接地装置和零线网(不包括工作零线)组成。
   2.每个接地装置的接地线应以单独的接地线与接地干线连接,不得在一个接地线中串接几个需要接地的电气装置。
   3.电源变压器和发电机的中性点接地必须采用人工接地体。
   4.钢接地体和地下部分接地线最小规格为:圆钢≥?10mm,扁钢厚度≥4mm,截面≥100mm2,角钢厚度≥4mm,边宽≥40mm,钢管壁厚≥3.5mm管直径≥?  50mm。
   5.垂直接地体的长度一般为2.5~3m,接地体的间距一般不应小于其长度的2倍。
   6.接地体(线)的连接应采用焊接,并要求采用搭接焊:
   ①扁钢与扁钢搭接长度为其宽度的2倍,且至少焊满三个棱边;
   ②圆钢与圆钢的搭接长度为其直径的6倍;
   ③圆钢与扁钢搭接时,其搭接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并双面焊。    
   7.接地电阻包括接地体的流散电阻和接地线电阻,因为接地线的电阻很小,它比接地体的流散电阻小得多,可以忽略不计。一般可以认为,接地体的流散电阻就是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接地电阻主要决定于接地装置的结构和土壤导电能力。
   8.携带式电气设备的接地线应采用软铜绞线,截面不小于1.5mm2,与电气设备相连接的保护零线应为截面不小于2.5mm2的绝缘多股铜线。
   9.配电室或总配电箱处、配电线路中间处、末端处以及作防雷接地的电气设备应作重复接地。重复接地线应与保护零线干线相连接。
   10.工作接地、保护接地的电阻应不大于4Ω,重复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0Ω,防雷接地电阻一般应不大于30Ω(视当地土壤阻抗而定)。
   11.保护零线不得装设开关或熔断器。保护零线的统一标志为绿/黄双色线,在任何情况下不准使用绿/黄双色线作负荷线。
接地装置安装规范:
保护接地系统(简称TT系统)和保护接零系统(简称TN系统)均离不开接地装置。为保证接地装置设置合理和安装质量,确保接地装置安全运行和经济节约,根据有关规范,应着重掌握以下几点:
   1.接地装置是由接地体和接地线(包括地线网)组成,接零装置由接地装置和零线网(不包括工作零线)组成。
   2.每个接地装置的接地线应以单独的接地线与接地干线连接,不得在一个接地线中串接几个需要接地的电气装置。
   3.电源变压器和发电机的中性点接地必须采用人工接地体。
   4.钢接地体和地下部分接地线最小规格为:圆钢≥?10mm,扁钢厚度≥4mm,截面≥100mm2,角钢厚度≥4mm,边宽≥40mm,钢管壁厚≥3.5mm管直径≥?  50mm。
   5.垂直接地体的长度一般为2.5~3m,接地体的间距一般不应小于其长度的2倍。
   6.接地体(线)的连接应采用焊接,并要求采用搭接焊:
   ①扁钢与扁钢搭接长度为其宽度的2倍,且至少焊满三个棱边;
   ②圆钢与圆钢的搭接长度为其直径的6倍;
   ③圆钢与扁钢搭接时,其搭接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并双面焊。    
   7.接地电阻包括接地体的流散电阻和接地线电阻,因为接地线的电阻很小,它比接地体的流散电阻小得多,可以忽略不计。一般可以认为,接地体的流散电阻就是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接地电阻主要决定于接地装置的结构和土壤导电能力。
   8.携带式电气设备的接地线应采用软铜绞线,截面不小于1.5mm2,与电气设备相连接的保护零线应为截面不小于2.5mm2的绝缘多股铜线。
   9.配电室或总配电箱处、配电线路中间处、末端处以及作防雷接地的电气设备应作重复接地。重复接地线应与保护零线干线相连接。
   10.工作接地、保护接地的电阻应不大于4Ω,重复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0Ω,防雷接地电阻一般应不大于30Ω(视当地土壤阻抗而定)。
   11.保护零线不得装设开关或熔断器。保护零线的统一标志为绿/黄双色线,在任何情况下不准使用绿/黄双色线作负荷线。
喝汽水的小蜗牛 2024-05-23
(1)一般要求
首先充分利用自然接地体,节约投资,如果实地测量的自然接地体电阻已满足接地电阻值的要求而且又满足热稳定条件时,不必再装设人工接地装置,否则应装设人工接地装置作为补充。
人工接地装置的布置应使接地装置附近的电位分布尽量均匀,以降低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保证人身安全。
(2)自然接地体的利用
建筑物的钢结构和钢筋、行车的钢轨、埋地的金属管道(可燃液体和可燃可爆气体的管道除外)以及敷设于地下而数量不少于两根的电缆金属外皮等,均可作为自然接地体。变配电所可利用它的建筑物钢筋混凝土基础作为自然接地体。利用自然接地体时,一定要保证电气连接良好。
(3)人工接地体的装设
人工接地体有垂直埋设和水平埋设两种基本结构型式。
常用的垂直接地体为直径50mm、长2.5m的钢管或L50×5的角钢,为了减少外界温度变化对流散电阻的影响,埋入地下的垂直接地体上端距地面不应小于0.7m。
对于敷设在腐蚀性较强的场所的接地装置,应根据腐蚀的性质,采用热镀锡、热镀锌等防腐蚀措施,或适当加大截面。
当多根接地体相互靠近时,入地电流的流散相互排挤,这种影响称为屏蔽效应。这使接地装置的利用率下降,所以垂直接地体的间距不宜小于5m,水平接地体的间距也不宜小于5m。
接地网的布置,应尽量使地面的电位分布均匀,以减小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人工接地网外缘应闭合,外缘各角应作成圆弧形。35~110kV/6~10kV变电所的接地网内应敷设水平均压带。为了减小建筑物的接触电压,接地体与建筑物的基础间应保持不小于1.5m的水平距离,一般取2~3m。
(1)一般要求
首先充分利用自然接地体,节约投资,如果实地测量的自然接地体电阻已满足接地电阻值的要求而且又满足热稳定条件时,不必再装设人工接地装置,否则应装设人工接地装置作为补充。
人工接地装置的布置应使接地装置附近的电位分布尽量均匀,以降低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保证人身安全。
(2)自然接地体的利用
建筑物的钢结构和钢筋、行车的钢轨、埋地的金属管道(可燃液体和可燃可爆气体的管道除外)以及敷设于地下而数量不少于两根的电缆金属外皮等,均可作为自然接地体。变配电所可利用它的建筑物钢筋混凝土基础作为自然接地体。利用自然接地体时,一定要保证电气连接良好。
(3)人工接地体的装设
人工接地体有垂直埋设和水平埋设两种基本结构型式。
常用的垂直接地体为直径50mm、长2.5m的钢管或L50×5的角钢,为了减少外界温度变化对流散电阻的影响,埋入地下的垂直接地体上端距地面不应小于0.7m。
对于敷设在腐蚀性较强的场所的接地装置,应根据腐蚀的性质,采用热镀锡、热镀锌等防腐蚀措施,或适当加大截面。
当多根接地体相互靠近时,入地电流的流散相互排挤,这种影响称为屏蔽效应。这使接地装置的利用率下降,所以垂直接地体的间距不宜小于5m,水平接地体的间距也不宜小于5m。
接地网的布置,应尽量使地面的电位分布均匀,以减小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人工接地网外缘应闭合,外缘各角应作成圆弧形。35~110kV/6~10kV变电所的接地网内应敷设水平均压带。为了减小建筑物的接触电压,接地体与建筑物的基础间应保持不小于1.5m的水平距离,一般取2~3m。
warmerting 2024-05-12
接地装置是指埋设在地下的接地电极与由该接地电极到设备之间的连接导线的总称。接地装置由接地极、接地母线、接地引下线、构架接地组成。  1  扁钢与扁钢搭接为扁钢宽度的  2  倍,不少于三面施焊;  2  圆钢与圆钢搭接为圆钢直径的  6  倍,双面施焊;  3  圆钢与扁钢搭接为圆钢直径的  6  倍,双面施焊;  4  扁钢与钢管,扁钢与角钢焊接,紧贴角钢外侧两面,或紧贴  3/4  钢管表面,上下两侧施焊;  5  除埋设在混凝土中的焊接接头外,有防腐措施。  接地模块应集中引线,用干线把接地模块并联焊接成一个环路,干线的材质与接地模块焊接点的材质应相同,钢制的采用热浸镀锌扁钢,引出线不少于  2  处。
接地装置是指埋设在地下的接地电极与由该接地电极到设备之间的连接导线的总称。接地装置由接地极、接地母线、接地引下线、构架接地组成。  1  扁钢与扁钢搭接为扁钢宽度的  2  倍,不少于三面施焊;  2  圆钢与圆钢搭接为圆钢直径的  6  倍,双面施焊;  3  圆钢与扁钢搭接为圆钢直径的  6  倍,双面施焊;  4  扁钢与钢管,扁钢与角钢焊接,紧贴角钢外侧两面,或紧贴  3/4  钢管表面,上下两侧施焊;  5  除埋设在混凝土中的焊接接头外,有防腐措施。  接地模块应集中引线,用干线把接地模块并联焊接成一个环路,干线的材质与接地模块焊接点的材质应相同,钢制的采用热浸镀锌扁钢,引出线不少于  2  处。
爱画画的兔子 2024-05-04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138570308685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