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五大名玉是什么

2024-06-01 22:09:13 (50分钟前 更新) 352 4746

最新回答

大白菜呀,腊肉呀
大白菜呀,腊肉呀
mutouchoupihai 2024-06-01
指新疆和田玉,甘肃祁连玉,河南独山玉,陕西蓝田玉
指新疆和田玉,甘肃祁连玉,河南独山玉,陕西蓝田玉
蓝Luckyclover 2024-05-24
新疆和田玉和陕西蓝田玉、河南南阳玉、甘肃酒泉玉、辽宁岫岩玉并称为中国五大名玉
新疆和田玉和陕西蓝田玉、河南南阳玉、甘肃酒泉玉、辽宁岫岩玉并称为中国五大名玉
健健康康。 2024-05-22
岫岩玉的特征
1 、蚀变蛇纹岩
显微鳞片纤维变晶结构,叶蛇纹石结晶呈显微鳞片状、定向或杂乱分布,局部纤维蛇纹石密集,在叶蛇纹石四周,有时可见隐晶状胶蛇纹石分布。蛇纹石含量还 98% ,岩石多呈绿色、黄色及黄、绿参杂,透明度高,具蜡状光泽。
2 、蚀变透闪石蛇纹岩
显微鳞片纤维变晶结构,叶蛇纹石结晶呈显微鳞片状、定向或杂乱分布,局部纤维蛇纹石密集,在叶蛇纹石四周透闪石有时呈束状纤状分布,时而密集,时而疏散,颜色黄、绿及黄、绿参杂,不透明 ——半透明状。
3 、蚀变菱镁矿蛇纹岩
显微鳞片纤维变晶结构,叶蛇纹石结晶呈显微鳞片状、定向或杂乱分布,局部纤维蛇纹石密集,在叶蛇纹石中有菱镁矿的残余,并可现菱形残晶结构,颜色黄、绿及黄、绿参杂,不透明 - 半透明状。
4 、蚀变白云石蛇纹岩
显微鳞片纤维变晶结构,叶蛇纹石结晶呈显微鳞片状、定向或杂乱分布,局部纤维蛇纹石密集,在叶蛇纹石中有白云石的残余,并可现菱形残晶结构,颜色黄、绿及黄、绿参杂,不透明 —— 半透明状。
岫玉民间玉种
绿玉:绿色单一,质地温润、晶莹、细腻、性坚、透明度好,是制作玉镯的极佳材质。
黄玉:黄色单一,质地温润、晶莹、细腻、性坚、透明度好,是制作玉镯的极佳材质。
墨玉:黑色单一纯黑块体很少,质地温润、晶莹、细腻、性坚、不透明,是制作饰品小件。
褐玉:褐色单一较少,多呈浅褐、浅黄褐,质地细腻、性坚、不透明,多制作饰品小件。
花玉:浅绿、绿、暗绿、黄、黄绿、黑、浅褐、浅黄褐、灰白互相混杂,或以某一种或二种色为主。
概述:
岫玉产于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的哈达碑镇,距县城 21 公里,分布在北瓦沟、王家堡子一带。
1992 年哈达碑乡发现一块重达 260.76 吨的岫玉块体,辗转运抵鞍山市, 1995 年 10 月,以精湛工艺雕成玉佛, 1996 年占地 2 万平米的鞍山玉佛苑正式竣工,成为著名的旅游景观。 1996 年 6 月 18 日哈达碑镇瓦沟村瓦沟山半山坡,发现一块露头高 25 米,最大直径 30 米,体积约 2.4 万立方米,重约 60000 吨的岫玉,是迄今世界上所发现的最大的岫玉。
河流中的岫玉卵石称河磨玉,是一种品质上乘的玉料。
[二] 《独山玉》
资料1:矿物成分主要为基性斜长石(斜长石牌号An>50,拉长石─培长石─钙长石)、辉石,少量橄榄石、角闪石、黑云母,可有微量钾长石、石英出现。
独山玉化学成分属钙铝硅酸盐岩类, Si02含量45~52%,称基性岩,富TiO2,一般含量>1%。
资料2:化学成分主要特点:Si02为41~45%左右;A1203为30~34%左右;Ca0为18~20%士。这表明独山玉由钙铝硅酸盐类矿物组成。独山玉石矿还含有微量的铜、铬、镍、钛、钒、锰等。
两个资料描述相依仿,以钙铝硅酸盐类矿物(即钙长石类)为主。
鉴定特征:独山玉与相似玉石的区别。同一块独山玉玉料可以同时出现2~3种或者更多的颜色,颜色鲜艳。翠绿色的独山玉粗看像翡翠,如果仔细观察,绿独玉具有粒状结构或溶蚀交代结构,主要矿物有斜长石、翠绿色铬云母,透明度好。翡翠和软玉呈纤维交织结构。独山玉的硬度远大于其它玉石,是由组成的矿物硬度大所致;
成因产状:产于蚀变斜长岩体内,由于基性斜长岩或辉长岩在低温下,受到沿构造裂隙上来的岩浆晚期热水溶液交代、蚀变等作用形成的;
著名产地:世界著名产地有中国河南省南阳市独山、新疆、四川等地。
名称来源:因产于中国河南南阳市郊独山而得名,又名“南阳玉”、“独玉”。南阳素有“玉石之乡”的美称;
::晶体形态
以细粒结晶为主;颗粒比较细,粒径小于0.05mm,隐晶质,质地细腻,坚硬致密;
::物理性质
硬 度:6.0-6.5
比 重:2.73-3.18g/cm3
颜 色:独山玉多是由2~3种以上颜色组成的多色玉系,常见的颜色有白、绿、紫、黄、红、黑色等
透明度:透明至半透明
光 泽:玻璃或油脂光泽
显微镜下:有黑色色斑,颜色不鲜艳,可见多种矿物包体
独山玉产于河南南阳的独山,也称“南阳玉”或“河南玉”,也有简称为“独玉”的。
早在6000年以前,古人已开采独山玉,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器中,有不少独山玉的制品。西汉时曾称独山为“玉山”。
独山玉由于色泽鲜艳、透明度好等优点,跻身我国“四大名玉”之列。高档独玉的翠绿色的品种,与缅甸翡翠相似,故有“南阳翡翠”之誉。一般独玉主要用于雕琢各种陈设件以及手镯、戒指、项链等饰物。
独山玉是一种多色玉石,按颜色可分为八个品种。
① 绿独山玉:绿至翠绿色,半透明,质地细腻,近似翡翠,具有玻璃光泽。
② 红独山玉:又称“芙蓉玉”。色呈浅红至红色,质地细腻,光泽好。
③ 白独山玉:色呈白或灰白色,质地细腻,具有油脂般的光泽。其品种包括奶油白玉、透水白玉等。
④ 紫独山玉:色呈暗紫色,透明度较差。
⑤ 黄独山玉:色呈黄绿色。
⑥ 黑独山玉:色如墨色,故又称“墨玉”。
⑦ 青独山玉:色呈青绿色,透明度较差。
⑧ 杂色独山玉:多种颜色混杂的独山玉。
[三] 《蓝田玉》
 蓝田玉 初见于《汉书·地理志》,美玉产自“京北(今西安北)蓝田山”。其后,《后汉书·外戚传》、张衡《西京赋》、《广雅》、《水经注》和《元和郡县图志》等古书,都有蓝田产玉的记载。至明万历年间,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称:“所谓蓝田,即葱岭(昆仑山)出玉之别名,而后也误以为西安之蓝田也。”从此引起后世人的纷争,有的说蓝田根本不产玉,有的说即使产玉可能是莱玉(色绿似菜叶的玉石)。
考证
近些年,陕西地质工作者在蓝田发现了蛇纹石化大理岩玉料,认为它就是古代记载的蓝田玉(1978年11月23日《人民日报》)。这一发现不仅引起了寻找珠玉原料的地质界重视,也引起了考古工作者的兴趣。1982年,地质矿产部地质博物馆,展出了上述蓝田玉的原石。这种蛇纹石化强烈时,局部已经变成与岫玉相同的玉石了。玉质从外观上看,有黄色、浅绿色等不均匀的色调,并伴随浅白色的大理岩。这种玉石虽然不很美观,但因为蓝田地处西安古城附近,玉质硬度为4左右,容易加工,所以古人有可能采用做为装饰品。在汉代玉器中有两件很像现今的蓝田玉,一件是在陕西汉武帝茂陵附近出土的大型玉铺首嵌在古墓门上;另一件是故宫博物院藏的汉代玉佩。从这两件玉器玉质和色泽上看,很多地质学者都认为同现今的蓝田玉相似。但它是否真是古代的蓝田玉,则需加以进一步的考查。
分类
蓝田玉有翠玉、墨玉、彩玉、汉白玉、黄玉,多为色彩分明的多色玉,色泽好,花纹奇。据近年勘测,蓝田玉储量达100万立方米以上,主要分布在玉川乡和红门寺乡。当地民间玉匠过去都是用人工采玉加工,近年来开始使用机械采石加工,生产出多种多样的装饰品和工艺品。如玉杯、玉砚、玉镯、健身球等。不少玉石品隐现出天然的山水图象,不失为物美价廉的工艺品。
特点
 陕西蓝田玉俗称“菜玉”,质地坚硬,色彩斑澜,光泽温润,纹理细密,
一玉多色,其矿石主要构成有蛇纹石化的大理石,透闪石、橄榄石及绿松石、辉绿石、水镁石等形成的沉积岩;化学成份有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钠氧化钙、氧化铜、三氧化二铁等。摩氏硬度2--6度。是良好的玉雕和制作工艺美术品原料。
功蓝田玉经物理化验表明,其中含有对人体有益的钙、铁、钾、钠、锰、铜等多种微量元素。对人体有舒筋活血,养颜等功效,蓝田玉被视为保健玉。经常佩带玉器能使玉石中含有的微量元素通过皮肤吸入人体内,从而能平衡阴阳气血的失调,使人祛病保健益寿。
用途
历代皇室和显贵都视蓝田玉为珍宝,秦始皇曾用蓝田玉做玉玺,杨贵妃的玉带也是蓝田玉。传说当年李隆基送给杨玉环的爱情信物就是蓝田玉 , 由于它的纹理结构像冰块撕裂一样 , 所以后来人们用杨玉环的小名芙蓉来命名 , 也叫“冰花芙蓉玉”。出水芙蓉 , 清爽亮丽 , 它象征着美好的爱情 , 特别适合年轻人和肤色白的人佩带。由于它的形成位于泉水眼部分 , 接受温泉水冲涮的次数特别多 , 所以可溶性的矿物质非多 , 用它泡水洗脸 , 对皮肤有很好的保养功效 , 可以杀菌消炎 , 美白肌肤 , 是唯一的一种养颜玉 , 它最大的特点是变色快所以深受 广大女孩的青睐!用蓝田玉制成的玉器翠色晶莹,神韵横生,有的如苍松翠柏,行云流水;有的似百鱼戏游;有的状如牡丹、连菊怒放、翠竹挺拔;有的如熊猫噬竹,猛虎啸谷;丹鹤飞翔,百鸟朝凤;有重墨泼洒;有的乳白如脂;有的绿如翡翠;有的淡黄似金。这些虚实相兼、神态各异的产品,使自然美中又增添了无限情趣,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其产品行销全国,远销欧美。蓝田玉及其工艺品已成为陕西地方的一个支柱产品,名誉中外。
[四] 《酒泉玉》
产于甘肃酒泉附近山中,因山称祁连山,故也称祁连玉。玉色暗绿,有较多的黑色斑点,地质学鉴定其矿物是蛇纹石,与岫岩玉相同,但玉色极易与岫岩玉相区别。
因产于祁连山中,故称祁连玉。位于甘肃酒泉附近,也称酒泉玉。玉色暗绿,有较多的黑色斑点,地质学鉴定其矿物是蛇纹石,与岫岩玉相同,但玉色极易与岫岩玉相区别。
地方名产。1984年,祁连县玉石经地矿部玉石研究室试雕后命名。是对祁连山、阿尔金山山脉加里东期基性,超基性岩形成的多种玉石的总称。
按产地讲,有中坝玉(乐都)、丹麻玉(湟中)、柴达木玉(海西)等。按矿物成份、颜色变化分,以蛇纹石为主的称蛇纹玉,多呈暗绿、墨绿色,质地细腻,硬度较小;以闪透石、淡斜绿泥石为主组成的为软玉;以钙铝榴石、透辉石、斜长石等为主组成的有密玉、翠玉、白玉等。
祁连玉呈各种绿色,有浅绿、翠绿、墨绿、白色及过滤色,结构致密、细微、色泽鲜丽、柔和,硬度4~7度,有较高的工艺欣赏和经济价值。其雕制品细腻、滋润,具半透明感。
产地分布广泛,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很有开发利用前景。
[五] 《和田玉》
历史
和田玉是以产地和田命名的,经历了一个演化过程。早在新石器时代,昆仑山下的先民们就发现了和田玉,并作为瑰宝和友谊媒介向东西方运送和交流,形成了我国最古老的和田玉运输通道“玉石之路”,即后来的“丝绸之路”的前身。战国时期和田玉被称为“禺氏之玉”。秦代也称为“昆山之玉”,以后还有叫“玉田玉”。
秦始皇开始,中国实行皇帝制,一直到清代,和田玉成为帝王玉。皇宫的玉器多是和田玉制成。特别是象征皇权的玉玺多用玉制作的,其中绝大多数是和田玉。
现已发现的用和田玉制作的时代最早的玉器,出自殷墟妇好墓。春秋战国时期以后,和田玉逐渐成为主要玉材,均为采集材料,至清代始开采山料。
成因
从地质科学观点看,和田玉有明确的科学含义。它是指分布于中国昆仑山,有镁质大理岩与中酸性岩浆接触交代而形成的玉矿,有白玉、黄玉、青玉、墨玉等一系列品种,尤以白玉为代表。它的成因、品种在世界软玉中居独特地位,具有典型意义。世界软玉品种单一,且多为碧玉,而和田玉品种多,有世界罕见的白玉,玉质居世界软玉之冠。世界矿床为蛇蚊岩型,与超基性岩有关,而和田玉矿床为非蛇蚊岩型,其成因不是区域变质形成,而是典型的接触交代形成,这些在世界上都是非常独特的。
产地
和田玉分布于新疆莎车——喀什库尔干、和田—于阗、且末县绵延1500公里的昆仑山北坡,共有9个产地。和田玉的矿物组成以透闪石——阳起石为主,并含微量透辉石、蛇纹石、石墨、磁铁等矿物质,形成白色、青绿色、黑色、等不同色泽。多数为单色玉,少数有杂色,玉质为半透明,抛光后呈脂状光泽。
和田玉夹生在海拔3500米至5000米高的山岩中。经长期分化剥解为大小不等的碎块,崩落在山坡上,再经雨水冲刷流入河中。待秋季河水干涸,在河床中采集玉块称为籽玉,在岩层中开采的称山料。现已发现的用和田玉制作的时代最早的玉器,出自殷墟妇好墓。春秋战国以后,和田玉成为主要玉材,均为采集籽料,至清代始开采山料。清代乾隆时期琢制的大禹治水玉山,青玉材重5000余公斤,即采自弥勒塔山中。
类型
和田玉按照产出地的不同,可分为:子料、山流水、山料三种类型。
1. 仔料。又名子儿玉,是指原生矿剥蚀被冲刷搬运到河流中的玉石。它分布于河床及两侧的河滩中,玉石裸露地表或埋于地下。它的特点是块度较小,常为卵型,表面光滑因为它年代久远,长期受水的冲刷、搬运、分选,去其了糟粕,留存了精华。或深埋于土下,几异其坑,饱吸了大地之精华。所以子玉一般质地较好,因它吸饱喝足,温润无比。子玉又分为裸体子玉和皮色子玉。裸体子玉一般采自河水中,而皮色子玉一般采自河床的泥土中。所以皮色子玉的年代更为久远,一些名贵的子玉品种如:枣皮红、黑皮子、秋梨黄、黄蜡皮、洒金黄、虎皮子等等,均出自皮色子玉。
2. 山流水。名称是由采玉和琢玉艺人命名的。它是指原生玉矿石经风化崩落,并由河水冲击至河流中上游而形成的玉石。山流水的特点是距原生矿近,块度较大,棱角稍有磨圆,表面较光滑,年代少久远,比子玉年青。
3. 山料。又称山玉,或叫盖宝玉,指产于山上的原生矿。山料的特点是块度不一,呈棱角状,良莠不齐,质量常不如山流水和子玉。严格的说山料没有经过大自然的洗礼,没有饱吸宇宙之精华,应当叫它为玉石,不应当叫玉。
《看和田玉毛孔辨真假》
近几年,和田玉身价倍增,成为藏者追逐的焦点,但在古玩市场上,假的和田玉也是层出不穷。玉石专家表示,和田玉称为软玉,想要收藏和田玉就要先学会分辨真假和田籽料。看“毛孔”是比较有效的辨别和田玉真假的办法。
据介绍,拿到和田玉首先要观察玉料,无论造假的手段多么高明,假籽料的质地、颜色肯定都不如天然籽料那么细腻、柔和、滋润,更不会有天然和田玉的灵性。
此外,真正的和田籽料无论多么细腻,表面都会有无数细密的小孔,特别像人皮肤上的毛孔。一般来说,用放大镜就能看到这些“毛孔”。假和田玉与真的再相似,其表面是没有“毛孔”的。
和田玉的经济价值评定依据是颜色与质地纯净度,其主要品种有:
① 白玉:含闪透石95%以上,颜色洁白、质地纯净、细腻、光泽润泽,为和田玉中的优良品种。在汉代、宋代、清代几个制玉的繁荣期,都极重视选材,优质白玉往往被精雕细刻为“重器”。
② 羊脂白玉:白玉中的上品,质地纯洁细腻含闪透石达99%,色白、呈凝脂般含蓄光泽、同等重量玉材,其经济价值几倍于白玉。汉代、宋代和清乾隆时代都极推崇羊脂白玉。
③ 青田玉:质地与白玉无显著差别,仅玉色白中泛淡淡的青绿色,为和田玉中三级玉材,经济价值略次于白玉。
④ 青玉:色淡青、青绿、灰白均称青玉,颜色匀净、质地细腻、含闪透石89%,阳起石6%呈油脂状光泽,储量丰富,是历代制玉采集或开采的主要品种。
⑤ 黄玉:基制为白玉,因长期受地表水中氧化铁渗滤在缝隙中形成黄色调。根据色度变化定名为:密蜡黄、栗色黄、秋葵黄、黄花黄、鸡蛋黄等。色度浓重的密蜡黄、栗色黄极罕见,其价值可抵羊脂白玉。在清代,由于黄玉与“皇”谐音,又极稀少,一度经济价值超过羊脂白玉。
⑥ 糖玉:氧化铁渗入闪透石或深浅不同的红色皮壳,深红色称“糖玉”、“虎皮玉”,白色略带粉红色的称“粉玉”。糖玉常于白玉或素玉称成双色玉料,可制作“俏色玉器”。以糖玉皮刻籽料掏空制成鼻烟壶,称“金银裹”亦能增殖。
⑦ 墨玉:闪透石中夹石墨、磁铁成分即呈黑色,墨玉多为灰白或灰墨色玉中夹黑色斑纹,依形命为“乌云片、淡墨光、金貂须、美人鬓等。黑色斑浓重密集的称纯漆墨,价值高于用其他墨玉品种。墨玉呈蜡状光泽,其颜色不均不宜雕琢纹饰,多用以制成镶嵌金银丝的器皿。
⑧ 碧玉:产于准噶尔玉矿,又称天山碧玉。呈灰绿、深绿、墨绿色,以颜色纯正的墨绿色为上品。夹有黑斑、黑点或玉筋的质差一档,碧玉含闪透石85%以上,质地细腻、半透明、呈油脂光泽,为中档玉石。
和田玉(软玉)的基本性质:主要矿物组成:透闪石—阳起石类质同象系列。
化学成分:CaMg(SiO2)4,钙镁硅酸盐
晶系:单斜晶系
结构:毡状纤维交织结构、纤维交织结构、纤维变晶结构、纤维叶片状变晶结构。
块状构造。
硬度:6—6.5
韧度:9
比重:2.90~3.10
颜色:白、灰白、灰绿、黄、黄绿、黄褐、褐红、深绿、墨绿、黑等。
光泽:油脂光泽、蜡状光泽、玻璃光泽
透明度:半透明—不透明
折射率:1.60—1.62,点测:1.61
和田玉分类鉴定品种:白玉、青玉、青白玉、碧玉、黄玉、糖玉、墨玉。
常见相似玉石、仿制及假冒品:石英岩、蛇纹石玉、大理岩玉、玉髓、水钙铝榴石、乳化玻璃(料器)等,可通过放大观察结构、折射率、硬度、比重、手感等鉴别。
主要产地:国内:新疆和田、喀什、库尔勒(巴州),青海格尔木,辽宁岫岩县,四川汶川县,江苏梅岭,台湾省。
国外:加拿大,俄罗斯,新西兰,韩国
岫岩玉的特征
1 、蚀变蛇纹岩
显微鳞片纤维变晶结构,叶蛇纹石结晶呈显微鳞片状、定向或杂乱分布,局部纤维蛇纹石密集,在叶蛇纹石四周,有时可见隐晶状胶蛇纹石分布。蛇纹石含量还 98% ,岩石多呈绿色、黄色及黄、绿参杂,透明度高,具蜡状光泽。
2 、蚀变透闪石蛇纹岩
显微鳞片纤维变晶结构,叶蛇纹石结晶呈显微鳞片状、定向或杂乱分布,局部纤维蛇纹石密集,在叶蛇纹石四周透闪石有时呈束状纤状分布,时而密集,时而疏散,颜色黄、绿及黄、绿参杂,不透明 ——半透明状。
3 、蚀变菱镁矿蛇纹岩
显微鳞片纤维变晶结构,叶蛇纹石结晶呈显微鳞片状、定向或杂乱分布,局部纤维蛇纹石密集,在叶蛇纹石中有菱镁矿的残余,并可现菱形残晶结构,颜色黄、绿及黄、绿参杂,不透明 - 半透明状。
4 、蚀变白云石蛇纹岩
显微鳞片纤维变晶结构,叶蛇纹石结晶呈显微鳞片状、定向或杂乱分布,局部纤维蛇纹石密集,在叶蛇纹石中有白云石的残余,并可现菱形残晶结构,颜色黄、绿及黄、绿参杂,不透明 —— 半透明状。
岫玉民间玉种
绿玉:绿色单一,质地温润、晶莹、细腻、性坚、透明度好,是制作玉镯的极佳材质。
黄玉:黄色单一,质地温润、晶莹、细腻、性坚、透明度好,是制作玉镯的极佳材质。
墨玉:黑色单一纯黑块体很少,质地温润、晶莹、细腻、性坚、不透明,是制作饰品小件。
褐玉:褐色单一较少,多呈浅褐、浅黄褐,质地细腻、性坚、不透明,多制作饰品小件。
花玉:浅绿、绿、暗绿、黄、黄绿、黑、浅褐、浅黄褐、灰白互相混杂,或以某一种或二种色为主。
概述:
岫玉产于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的哈达碑镇,距县城 21 公里,分布在北瓦沟、王家堡子一带。
1992 年哈达碑乡发现一块重达 260.76 吨的岫玉块体,辗转运抵鞍山市, 1995 年 10 月,以精湛工艺雕成玉佛, 1996 年占地 2 万平米的鞍山玉佛苑正式竣工,成为著名的旅游景观。 1996 年 6 月 18 日哈达碑镇瓦沟村瓦沟山半山坡,发现一块露头高 25 米,最大直径 30 米,体积约 2.4 万立方米,重约 60000 吨的岫玉,是迄今世界上所发现的最大的岫玉。
河流中的岫玉卵石称河磨玉,是一种品质上乘的玉料。
[二] 《独山玉》
资料1:矿物成分主要为基性斜长石(斜长石牌号An>50,拉长石─培长石─钙长石)、辉石,少量橄榄石、角闪石、黑云母,可有微量钾长石、石英出现。
独山玉化学成分属钙铝硅酸盐岩类, Si02含量45~52%,称基性岩,富TiO2,一般含量>1%。
资料2:化学成分主要特点:Si02为41~45%左右;A1203为30~34%左右;Ca0为18~20%士。这表明独山玉由钙铝硅酸盐类矿物组成。独山玉石矿还含有微量的铜、铬、镍、钛、钒、锰等。
两个资料描述相依仿,以钙铝硅酸盐类矿物(即钙长石类)为主。
鉴定特征:独山玉与相似玉石的区别。同一块独山玉玉料可以同时出现2~3种或者更多的颜色,颜色鲜艳。翠绿色的独山玉粗看像翡翠,如果仔细观察,绿独玉具有粒状结构或溶蚀交代结构,主要矿物有斜长石、翠绿色铬云母,透明度好。翡翠和软玉呈纤维交织结构。独山玉的硬度远大于其它玉石,是由组成的矿物硬度大所致;
成因产状:产于蚀变斜长岩体内,由于基性斜长岩或辉长岩在低温下,受到沿构造裂隙上来的岩浆晚期热水溶液交代、蚀变等作用形成的;
著名产地:世界著名产地有中国河南省南阳市独山、新疆、四川等地。
名称来源:因产于中国河南南阳市郊独山而得名,又名“南阳玉”、“独玉”。南阳素有“玉石之乡”的美称;
::晶体形态
以细粒结晶为主;颗粒比较细,粒径小于0.05mm,隐晶质,质地细腻,坚硬致密;
::物理性质
硬 度:6.0-6.5
比 重:2.73-3.18g/cm3
颜 色:独山玉多是由2~3种以上颜色组成的多色玉系,常见的颜色有白、绿、紫、黄、红、黑色等
透明度:透明至半透明
光 泽:玻璃或油脂光泽
显微镜下:有黑色色斑,颜色不鲜艳,可见多种矿物包体
独山玉产于河南南阳的独山,也称“南阳玉”或“河南玉”,也有简称为“独玉”的。
早在6000年以前,古人已开采独山玉,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器中,有不少独山玉的制品。西汉时曾称独山为“玉山”。
独山玉由于色泽鲜艳、透明度好等优点,跻身我国“四大名玉”之列。高档独玉的翠绿色的品种,与缅甸翡翠相似,故有“南阳翡翠”之誉。一般独玉主要用于雕琢各种陈设件以及手镯、戒指、项链等饰物。
独山玉是一种多色玉石,按颜色可分为八个品种。
① 绿独山玉:绿至翠绿色,半透明,质地细腻,近似翡翠,具有玻璃光泽。
② 红独山玉:又称“芙蓉玉”。色呈浅红至红色,质地细腻,光泽好。
③ 白独山玉:色呈白或灰白色,质地细腻,具有油脂般的光泽。其品种包括奶油白玉、透水白玉等。
④ 紫独山玉:色呈暗紫色,透明度较差。
⑤ 黄独山玉:色呈黄绿色。
⑥ 黑独山玉:色如墨色,故又称“墨玉”。
⑦ 青独山玉:色呈青绿色,透明度较差。
⑧ 杂色独山玉:多种颜色混杂的独山玉。
[三] 《蓝田玉》
 蓝田玉 初见于《汉书·地理志》,美玉产自“京北(今西安北)蓝田山”。其后,《后汉书·外戚传》、张衡《西京赋》、《广雅》、《水经注》和《元和郡县图志》等古书,都有蓝田产玉的记载。至明万历年间,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称:“所谓蓝田,即葱岭(昆仑山)出玉之别名,而后也误以为西安之蓝田也。”从此引起后世人的纷争,有的说蓝田根本不产玉,有的说即使产玉可能是莱玉(色绿似菜叶的玉石)。
考证
近些年,陕西地质工作者在蓝田发现了蛇纹石化大理岩玉料,认为它就是古代记载的蓝田玉(1978年11月23日《人民日报》)。这一发现不仅引起了寻找珠玉原料的地质界重视,也引起了考古工作者的兴趣。1982年,地质矿产部地质博物馆,展出了上述蓝田玉的原石。这种蛇纹石化强烈时,局部已经变成与岫玉相同的玉石了。玉质从外观上看,有黄色、浅绿色等不均匀的色调,并伴随浅白色的大理岩。这种玉石虽然不很美观,但因为蓝田地处西安古城附近,玉质硬度为4左右,容易加工,所以古人有可能采用做为装饰品。在汉代玉器中有两件很像现今的蓝田玉,一件是在陕西汉武帝茂陵附近出土的大型玉铺首嵌在古墓门上;另一件是故宫博物院藏的汉代玉佩。从这两件玉器玉质和色泽上看,很多地质学者都认为同现今的蓝田玉相似。但它是否真是古代的蓝田玉,则需加以进一步的考查。
分类
蓝田玉有翠玉、墨玉、彩玉、汉白玉、黄玉,多为色彩分明的多色玉,色泽好,花纹奇。据近年勘测,蓝田玉储量达100万立方米以上,主要分布在玉川乡和红门寺乡。当地民间玉匠过去都是用人工采玉加工,近年来开始使用机械采石加工,生产出多种多样的装饰品和工艺品。如玉杯、玉砚、玉镯、健身球等。不少玉石品隐现出天然的山水图象,不失为物美价廉的工艺品。
特点
 陕西蓝田玉俗称“菜玉”,质地坚硬,色彩斑澜,光泽温润,纹理细密,
一玉多色,其矿石主要构成有蛇纹石化的大理石,透闪石、橄榄石及绿松石、辉绿石、水镁石等形成的沉积岩;化学成份有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钠氧化钙、氧化铜、三氧化二铁等。摩氏硬度2--6度。是良好的玉雕和制作工艺美术品原料。
功蓝田玉经物理化验表明,其中含有对人体有益的钙、铁、钾、钠、锰、铜等多种微量元素。对人体有舒筋活血,养颜等功效,蓝田玉被视为保健玉。经常佩带玉器能使玉石中含有的微量元素通过皮肤吸入人体内,从而能平衡阴阳气血的失调,使人祛病保健益寿。
用途
历代皇室和显贵都视蓝田玉为珍宝,秦始皇曾用蓝田玉做玉玺,杨贵妃的玉带也是蓝田玉。传说当年李隆基送给杨玉环的爱情信物就是蓝田玉 , 由于它的纹理结构像冰块撕裂一样 , 所以后来人们用杨玉环的小名芙蓉来命名 , 也叫“冰花芙蓉玉”。出水芙蓉 , 清爽亮丽 , 它象征着美好的爱情 , 特别适合年轻人和肤色白的人佩带。由于它的形成位于泉水眼部分 , 接受温泉水冲涮的次数特别多 , 所以可溶性的矿物质非多 , 用它泡水洗脸 , 对皮肤有很好的保养功效 , 可以杀菌消炎 , 美白肌肤 , 是唯一的一种养颜玉 , 它最大的特点是变色快所以深受 广大女孩的青睐!用蓝田玉制成的玉器翠色晶莹,神韵横生,有的如苍松翠柏,行云流水;有的似百鱼戏游;有的状如牡丹、连菊怒放、翠竹挺拔;有的如熊猫噬竹,猛虎啸谷;丹鹤飞翔,百鸟朝凤;有重墨泼洒;有的乳白如脂;有的绿如翡翠;有的淡黄似金。这些虚实相兼、神态各异的产品,使自然美中又增添了无限情趣,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其产品行销全国,远销欧美。蓝田玉及其工艺品已成为陕西地方的一个支柱产品,名誉中外。
[四] 《酒泉玉》
产于甘肃酒泉附近山中,因山称祁连山,故也称祁连玉。玉色暗绿,有较多的黑色斑点,地质学鉴定其矿物是蛇纹石,与岫岩玉相同,但玉色极易与岫岩玉相区别。
因产于祁连山中,故称祁连玉。位于甘肃酒泉附近,也称酒泉玉。玉色暗绿,有较多的黑色斑点,地质学鉴定其矿物是蛇纹石,与岫岩玉相同,但玉色极易与岫岩玉相区别。
地方名产。1984年,祁连县玉石经地矿部玉石研究室试雕后命名。是对祁连山、阿尔金山山脉加里东期基性,超基性岩形成的多种玉石的总称。
按产地讲,有中坝玉(乐都)、丹麻玉(湟中)、柴达木玉(海西)等。按矿物成份、颜色变化分,以蛇纹石为主的称蛇纹玉,多呈暗绿、墨绿色,质地细腻,硬度较小;以闪透石、淡斜绿泥石为主组成的为软玉;以钙铝榴石、透辉石、斜长石等为主组成的有密玉、翠玉、白玉等。
祁连玉呈各种绿色,有浅绿、翠绿、墨绿、白色及过滤色,结构致密、细微、色泽鲜丽、柔和,硬度4~7度,有较高的工艺欣赏和经济价值。其雕制品细腻、滋润,具半透明感。
产地分布广泛,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很有开发利用前景。
[五] 《和田玉》
历史
和田玉是以产地和田命名的,经历了一个演化过程。早在新石器时代,昆仑山下的先民们就发现了和田玉,并作为瑰宝和友谊媒介向东西方运送和交流,形成了我国最古老的和田玉运输通道“玉石之路”,即后来的“丝绸之路”的前身。战国时期和田玉被称为“禺氏之玉”。秦代也称为“昆山之玉”,以后还有叫“玉田玉”。
秦始皇开始,中国实行皇帝制,一直到清代,和田玉成为帝王玉。皇宫的玉器多是和田玉制成。特别是象征皇权的玉玺多用玉制作的,其中绝大多数是和田玉。
现已发现的用和田玉制作的时代最早的玉器,出自殷墟妇好墓。春秋战国时期以后,和田玉逐渐成为主要玉材,均为采集材料,至清代始开采山料。
成因
从地质科学观点看,和田玉有明确的科学含义。它是指分布于中国昆仑山,有镁质大理岩与中酸性岩浆接触交代而形成的玉矿,有白玉、黄玉、青玉、墨玉等一系列品种,尤以白玉为代表。它的成因、品种在世界软玉中居独特地位,具有典型意义。世界软玉品种单一,且多为碧玉,而和田玉品种多,有世界罕见的白玉,玉质居世界软玉之冠。世界矿床为蛇蚊岩型,与超基性岩有关,而和田玉矿床为非蛇蚊岩型,其成因不是区域变质形成,而是典型的接触交代形成,这些在世界上都是非常独特的。
产地
和田玉分布于新疆莎车——喀什库尔干、和田—于阗、且末县绵延1500公里的昆仑山北坡,共有9个产地。和田玉的矿物组成以透闪石——阳起石为主,并含微量透辉石、蛇纹石、石墨、磁铁等矿物质,形成白色、青绿色、黑色、等不同色泽。多数为单色玉,少数有杂色,玉质为半透明,抛光后呈脂状光泽。
和田玉夹生在海拔3500米至5000米高的山岩中。经长期分化剥解为大小不等的碎块,崩落在山坡上,再经雨水冲刷流入河中。待秋季河水干涸,在河床中采集玉块称为籽玉,在岩层中开采的称山料。现已发现的用和田玉制作的时代最早的玉器,出自殷墟妇好墓。春秋战国以后,和田玉成为主要玉材,均为采集籽料,至清代始开采山料。清代乾隆时期琢制的大禹治水玉山,青玉材重5000余公斤,即采自弥勒塔山中。
类型
和田玉按照产出地的不同,可分为:子料、山流水、山料三种类型。
1. 仔料。又名子儿玉,是指原生矿剥蚀被冲刷搬运到河流中的玉石。它分布于河床及两侧的河滩中,玉石裸露地表或埋于地下。它的特点是块度较小,常为卵型,表面光滑因为它年代久远,长期受水的冲刷、搬运、分选,去其了糟粕,留存了精华。或深埋于土下,几异其坑,饱吸了大地之精华。所以子玉一般质地较好,因它吸饱喝足,温润无比。子玉又分为裸体子玉和皮色子玉。裸体子玉一般采自河水中,而皮色子玉一般采自河床的泥土中。所以皮色子玉的年代更为久远,一些名贵的子玉品种如:枣皮红、黑皮子、秋梨黄、黄蜡皮、洒金黄、虎皮子等等,均出自皮色子玉。
2. 山流水。名称是由采玉和琢玉艺人命名的。它是指原生玉矿石经风化崩落,并由河水冲击至河流中上游而形成的玉石。山流水的特点是距原生矿近,块度较大,棱角稍有磨圆,表面较光滑,年代少久远,比子玉年青。
3. 山料。又称山玉,或叫盖宝玉,指产于山上的原生矿。山料的特点是块度不一,呈棱角状,良莠不齐,质量常不如山流水和子玉。严格的说山料没有经过大自然的洗礼,没有饱吸宇宙之精华,应当叫它为玉石,不应当叫玉。
《看和田玉毛孔辨真假》
近几年,和田玉身价倍增,成为藏者追逐的焦点,但在古玩市场上,假的和田玉也是层出不穷。玉石专家表示,和田玉称为软玉,想要收藏和田玉就要先学会分辨真假和田籽料。看“毛孔”是比较有效的辨别和田玉真假的办法。
据介绍,拿到和田玉首先要观察玉料,无论造假的手段多么高明,假籽料的质地、颜色肯定都不如天然籽料那么细腻、柔和、滋润,更不会有天然和田玉的灵性。
此外,真正的和田籽料无论多么细腻,表面都会有无数细密的小孔,特别像人皮肤上的毛孔。一般来说,用放大镜就能看到这些“毛孔”。假和田玉与真的再相似,其表面是没有“毛孔”的。
和田玉的经济价值评定依据是颜色与质地纯净度,其主要品种有:
① 白玉:含闪透石95%以上,颜色洁白、质地纯净、细腻、光泽润泽,为和田玉中的优良品种。在汉代、宋代、清代几个制玉的繁荣期,都极重视选材,优质白玉往往被精雕细刻为“重器”。
② 羊脂白玉:白玉中的上品,质地纯洁细腻含闪透石达99%,色白、呈凝脂般含蓄光泽、同等重量玉材,其经济价值几倍于白玉。汉代、宋代和清乾隆时代都极推崇羊脂白玉。
③ 青田玉:质地与白玉无显著差别,仅玉色白中泛淡淡的青绿色,为和田玉中三级玉材,经济价值略次于白玉。
④ 青玉:色淡青、青绿、灰白均称青玉,颜色匀净、质地细腻、含闪透石89%,阳起石6%呈油脂状光泽,储量丰富,是历代制玉采集或开采的主要品种。
⑤ 黄玉:基制为白玉,因长期受地表水中氧化铁渗滤在缝隙中形成黄色调。根据色度变化定名为:密蜡黄、栗色黄、秋葵黄、黄花黄、鸡蛋黄等。色度浓重的密蜡黄、栗色黄极罕见,其价值可抵羊脂白玉。在清代,由于黄玉与“皇”谐音,又极稀少,一度经济价值超过羊脂白玉。
⑥ 糖玉:氧化铁渗入闪透石或深浅不同的红色皮壳,深红色称“糖玉”、“虎皮玉”,白色略带粉红色的称“粉玉”。糖玉常于白玉或素玉称成双色玉料,可制作“俏色玉器”。以糖玉皮刻籽料掏空制成鼻烟壶,称“金银裹”亦能增殖。
⑦ 墨玉:闪透石中夹石墨、磁铁成分即呈黑色,墨玉多为灰白或灰墨色玉中夹黑色斑纹,依形命为“乌云片、淡墨光、金貂须、美人鬓等。黑色斑浓重密集的称纯漆墨,价值高于用其他墨玉品种。墨玉呈蜡状光泽,其颜色不均不宜雕琢纹饰,多用以制成镶嵌金银丝的器皿。
⑧ 碧玉:产于准噶尔玉矿,又称天山碧玉。呈灰绿、深绿、墨绿色,以颜色纯正的墨绿色为上品。夹有黑斑、黑点或玉筋的质差一档,碧玉含闪透石85%以上,质地细腻、半透明、呈油脂光泽,为中档玉石。
和田玉(软玉)的基本性质:主要矿物组成:透闪石—阳起石类质同象系列。
化学成分:CaMg(SiO2)4,钙镁硅酸盐
晶系:单斜晶系
结构:毡状纤维交织结构、纤维交织结构、纤维变晶结构、纤维叶片状变晶结构。
块状构造。
硬度:6—6.5
韧度:9
比重:2.90~3.10
颜色:白、灰白、灰绿、黄、黄绿、黄褐、褐红、深绿、墨绿、黑等。
光泽:油脂光泽、蜡状光泽、玻璃光泽
透明度:半透明—不透明
折射率:1.60—1.62,点测:1.61
和田玉分类鉴定品种:白玉、青玉、青白玉、碧玉、黄玉、糖玉、墨玉。
常见相似玉石、仿制及假冒品:石英岩、蛇纹石玉、大理岩玉、玉髓、水钙铝榴石、乳化玻璃(料器)等,可通过放大观察结构、折射率、硬度、比重、手感等鉴别。
主要产地:国内:新疆和田、喀什、库尔勒(巴州),青海格尔木,辽宁岫岩县,四川汶川县,江苏梅岭,台湾省。
国外:加拿大,俄罗斯,新西兰,韩国
海派小小甜心 2024-05-09
新疆和田玉和陕西蓝田玉、河南南阳玉、甘肃酒泉玉、辽宁岫岩玉并称为中国五大名玉
新疆和田玉和陕西蓝田玉、河南南阳玉、甘肃酒泉玉、辽宁岫岩玉并称为中国五大名玉
笑之典典 2024-04-25
泰山玉,群玉之冠。
泰山玉,群玉之冠。
莹火虫妹妹 2024-04-22
和田玉、独玉、绿松石、岫玉、广绿玉
和田玉、独玉、绿松石、岫玉、广绿玉
luck周哥周叔 2024-04-17
你去查下四大名玉,楼下的解答不专业
你去查下四大名玉,楼下的解答不专业
赵家小燕儿 2024-04-09
和田玉、陕西蓝田玉、河南南阳玉、甘肃酒泉玉、辽宁岫岩玉
和田玉、陕西蓝田玉、河南南阳玉、甘肃酒泉玉、辽宁岫岩玉
Lucky小钰 2024-03-26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其他人还看了

页面运行时间: 0.1445560455322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