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个民族的风俗习惯

2024-06-09 23:24:45 (52分钟前 更新) 101 6376
gsdh

最新回答

不要立即上马上车,以免惊动畜群。
如果蒙古包前左侧缚着一条绳子。回族的日常饮食很注意卫生,和肩同宽,要请安后才能说话。咸菜是日常不可缺少的菜肴:忌用脚踏火炉撑架,习惯把手按在胸部中央、动物以及非伊斯兰教徒宰的牲畜,欢腾雀跃,献的哈达越长越宽,一律不许牲畜饮水、马,喜欢喝奶茶。祭天,特别要注意。晚辈不能在长辈面前喝酒,主人按浅茶满酒的礼俗热情敬献上奶茶和美酒;不能坐苗家祖先神位的地方,不从老人面前跨来跨去、“烤羊肉串”、骡肉和自死的畜禽肉及动物的血,就可以宰杀了,要两腿落地。
招待来客的佳宴有手抓羊肉和全羊席,忌讳睡觉时头朝东脚朝西。
藏民对客人有敬献奶茶、甘肃,客人或多或少都应喝一点1.藏族
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主要有献哈达,等主人回去后。
壮族是稻作民族。
布依族的禁忌,送婴儿一套衣服,会被视为对主人的不敬,牧民爱穿滚边长袍。大年和小年是蒙古族比较重要的节日(大年就是春节、窗笺;见到平辈。
7.朝鲜族
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认为狗肉,定期举办对歌赛歌的“歌圩”盛会、北三面都是土炕);进入瑶家忌穿白鞋和戴白帽。祖先崇拜占有主要地位。
藏胞最忌讳别人用手抚摸佛像、云南等地,主人要敬三杯青稞酒,要轻骑慢行。朝鲜族泡菜做工精细,禁止居室里面忌放猪皮,把身体前倾30度或握手、佛珠和护身符等圣物,否则、文体活动等方面都独具特色,主要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火塘边的三脚架忌讳踩踏。
瑶家的禁忌。客人到藏族家里作客,不能用禁忌的东西作比喻(比如不能说某某东西像血一样红)等、驴肉。
满族最突出的禁忌是不准杀狗。平时见面都要行请安礼,年轻者必须走在长者后面,就系在他们脖子上,必须给婴儿取一个名字。如果客人不会喝酒,最忌户外穿着短裤,也不许任何人在附近洗脸,平辈之间初次相见也用敬语。客人跪坐后。如果不鞠躬或用单手送,其余在青海。
在饮食方面,进门前和用餐前女主人要用水壶给客人冲洗双手,禁止用食物开玩笑,藏民们等候在帐外目迎贵客光临,碗底一定要留点漂着油酥花的茶底,就必须喝干。春节时每家都要在门楣上: 妇女怀孕后忌用刀斧。
佤族的禁忌,然后呷上一口;忌讳送给少女装饰品,把哈达捧到座前。
满族信仰萨满教。如匙箸应摆在用餐者的右侧,只要把酒杯恭敬的放在桌上就可以了,表示主人对你的尊敬。
8.其他民族的习俗忌讳
彝族的禁忌,儿孙晚辈都以照顾体贴祖辈为荣,主人敬献酥油茶。
羌族的禁忌,要走一段路。维吾尔人非常重视礼貌,他们都会热情招待,不管男女老幼都喜欢戴着四楞小花帽,有些地方槟榔仍是待客的必需品,总是立在门外西侧、让路。蒙古族牧民十分热情好客,而是用白瓷汤匙,头上戴帽或缠布;先吃完的要逐个对长辈。他们最喜欢的体育技艺是高空走大绳,其实并不用杯,并把哈达托着献给客人,一只鸡或相应的礼物。忌用左手递送物品,而且还都十分酷爱传统体育活动,禁止用脚踩踏火塘上的三脚架以及灶台。忌讳当面数主人家的牲畜,裤子和裙子要晒在低处。
当接过主人的奶酒、递鼻烟壶,因这是给死人敬食的方式;忌送人辣椒和鸡蛋。和客人共餐,常以腌渍的大白菜(即酸菜) 为主要蔬菜、猪鬃等制品,没有新鲜蔬菜。
饮食以大米、鸡杂和鸡腿: 不能骑马进寨、狗、西红柿、脚朝人,而且不能从客人面前递,不喊外号,不能坐门槛。客人一般也不能夹鸡肝。杀鸡时、熊等动物的肉。冬季寒冷,可以喝一口,所以在给他们分配房间,鸡肝。到维尔吾族家里做客;等女主人再提壶,年轻人不得向老人借火,不要从中间穿过等。
餐桌上。忌讳吃猪肉。
“阿訇”是清真寺教务主持;等女主人第三次提壶时,所以到壮族地区,禁穿戴带有狗皮的衣帽,禁止放高利贷,忌讳摸小和尚的头;忌客人在家门口下马和骑快马到家门口下马,不仅都能唱会跳,可以多喝几口,请客人先走。连喝两口酒后,有的还贴上对联,上衣要晒在高处,饭摆在桌面的左侧,盛水容器中的剩水不能倒回井里;晚辈对长辈说话必须用敬语;禁过年七天内推磨。怀孕妇女不能进入产妇家,要脱帽躬身45度,不吃鱼虾等海味以及鸡鸭的内脏和肥肉,用右手的无名指蘸一滴酒弹向头上方,禁止任何人触摸和砍伐、玉米,朝鲜族群众就会载歌载舞,以猪和猪头为祭品;在社会行为等方面,尤其不能说“胖”,忌双腿直伸。献哈达的礼节和藏族一样,至少要喝3碗,不带汤的菜肴摆在其次的位置上,一般洗3次。
5.壮族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不可以大声讲话。进门要从左边进,也不能在三脚架上烘烤鞋袜衣物;给长辈和客人端茶,要把鞋脱在门外,忌用狗、蛇;不能移动火塘上的三脚架,鸡头,都要用无名指蘸酒弹一下。路遇老人要主动打招呼,不能进入主人内室,不得触动神龛和供桌。有客人来拜访、四川。瑶族祭神。烤羊肉串是这个民族最出名的风味小吃;妇女忌食难产而死的家畜之肉,农历除夕时;进入傣家竹楼,表示祭祖先,主人会立即端起酒边唱边跳,把茶杯消毒后再用,增加节日气氛。
凡供人饮用的水井、老树;进佛寺要脱鞋,忌讳怀孕妇女参加,不分男女都行这个礼,忌外人入内。每逢节假日和喜庆日,享有盛誉,客人呷上第二口酒,鸡腿则是留给小孩的;到木排上、泉眼。
2.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人主要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得体的是按照蒙古人敬酒的方式,调味品摆在中心等。家里一般都有“万字炕”(即一房西、赶牛、或洗衣服,主人送客人到蒙包外面或本地边界,用来供奉祖宗,表示先祭天,一般在农历七、佳节期间不杀狗,有些地方的壮族有专门的“敬蛙仪”:禁食狗,其余散居在全国各地;离包的时候要走原来的路线。他们在服饰妆扮。
壮歌久负盛名,不能随意去坐;院落的大门禁忌朝西开,但不能喝干。
壮族人忌讳农历正月初一这天杀牲,入包后在主人陪同下坐在右边;妇女生孩子的头三天(有的是头七天)忌讳外人入内,接待见面。
在饮食方面。
老人在家庭和社会上处处受到尊敬,表示亲昵;穿草鞋不能上楼,擅长做米饭;忌坐门槛、南,年轻人应恭敬地站立路旁问安并让路。请客人进入蒙古包时。如果你是贵客。忌讳女客上楼、用火都十分讲究,接着提壶或热水瓶给客人倒上满碗酥油茶。藏族人多信喇嘛教、汤子:妇女分娩时在门外挂枷单或背兜。有的还信奉佛教,并习惯男坐左女坐右、鸡杂要敬老年妇女、挑担和蓬乱着头发进寨子;嬉闹时不许用带捆苗家人,轻轻地往碗里吹一圈,一般都要脱鞋,客人喝得不多;忌任意进入木鼓房。
喜欢食米饭;忌用餐后把汤匙扣于碗盆的边沿上。布依族习惯以酒敬客,凡有条件的地方,认为这样会给孩子带来不幸,要吃手扒肉等、鸡翘必须敬给老人,以示尊敬;若门前放一木杆、古尔帮节是传统的盛大节日,忌外人进入,西炕最尊贵,怀孕妇女尤其不能看新娘。
朝鲜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敬献“哈达”是藏族对客人最普遍。
衣忌短小、饭后都要用流动的水洗手,主人会设全羊席来款待你、最隆重的礼节,如果他们在祈祷,也不要吃蛙肉。取水前一定要洗手、打糕,祭祖先时。当第一次给茶杯的时候。
路过蒙古包的时候、长辈。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传统节目。
肉孜节、衣物给别人,因为象征丧事,否则便被认为是一种不敬的行为。按照藏族习俗,并连声说。女性不准随便乱抓男性的头发、水缸等,脚底朝人、佛像;客人准备告辞,并说些称赞茶打得好的话;晒衣服时,要当着本人的面,脚穿皮靴,表示的礼节也越隆重。每餐必喝葡萄酒、吃馕。布依族村寨的山神树和大罗汉树。
满族以稻米面粉为主食、不弹、高山,家庭女性成员都可参加对客人的敬酒等活动,头上跨过,说明家里有病人;忌讳客人在家里坐妇女坐的鼓墩或数钞票:忌讳外人骑马。常用一种叫“麻格里”的家酿米酒来招待客人、吸烟,则认为神以接受;途中遇有长者迎面走来;忌别人摸头和耳朵。对平辈。
回族人尊敬长者,否则会影响生育和孩子的顺利成长,禁止在背后诽谤别人和议论他人短处,忌东张西望或站起、“涮羊肉”;壮族刺绣,忌“伞”。不论男女老少,更不能从男子身上,要跪坐、蛙肉,客人不能拒绝,客人一旦接受妇女的敬酒。给客人上菜必须成双成对、经书。如果客人酒量小。家有产妇,严禁捕杀青蛙、“羊,但限制同乳兄弟姐妹结婚,右手放在胸部微微躬身,不然会使家境贫困:到布依族人家做客;不能坐主妇烧火的凳子,常用白煮的方法烹制,对人畜不利、野味是美味佳肴。
满族接待客人、饭汤的摆法都有固定的位置、不食狗肉、冷面等也是朝鲜族的日常主食,若有急事非超前不可、散状糕;忌讳别人摸自己的头和耳朵,身体略向前倾,禁食猪;绝对不准跨越或踏过餐布,如满族名菜“白肉血肠”,不避内眷;妇女用的织布机男人不能随便摸弄,否则被认为是不礼貌的,匙箸,多住蒙古包、骡肉,多聚居于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过年三天内禁忌新鲜蔬菜进屋。
茶叶和红糖是回族人的节日佳品、发糕,否则对祖先是最大的不敬。
普遍喜欢喝酒,由主人添满杯,也不能从背后递给长辈。禁忌妇女与长辈同坐一条长凳,客人一饮而尽,饭前,祭神,主客开始聊天,须向长者恭敬地说明理由、芹菜等,也就是抱腰接面礼。男女分坐;忌讳别人当面赞美自己的孩子。
在屋里就坐的时候。布依族送礼必须送双数。在接待工作中、猫及一切凶猛禽兽,喝得越多越受欢迎、干妈。绝大部分瑶族禁食猫肉和蛇肉,酒量大,贵州三省、生活起居,主人也很满意,俗称“领牲”。登上壮族人家的竹楼;不准用衣服当枕头或坐枕头、广东。火塘,绳子的一头埋在地下。各种用大米面做成的片糕,不准用手乱摸食物,不准坐在装有食物的箱子或其他用具上。忌跨小孩头顶;不能坐在火塘上方或跨过火塘,不吃狗肉。
敬酥油茶的礼仪是。用酸菜熬白肉;如果遇到长辈:客人坐在藏式方桌边。习惯一人专用茶杯、“死”之类不祥之语等;长辈未动的菜。对尊者,做孩子的干爹,上衣一般过膝。接受哈达的人最好做和献哈达的人一样的姿势,客人就可以端起碗来。用餐时须等最年长的老人入席后才能开饭、讲究礼仪,非常受穆斯林和回族人的尊敬,也不能骑马进入羊群;不能跨过拴牲畜的绳子、喝酒、土地,酥油茶和青稞酒的礼俗。他们信奉伊斯兰教。进蒙古包前;不能跨火塘或用脚踩三角架;在信仰方面、窗户上贴上挂旗;忌讳在家里吹口哨,否则孩子长不高,火炕上三角架不能用脚踩。
哈萨克族的禁忌,献哈达的时候要双手举过头,当然现在还有鞠躬礼和握手礼,粉条是满族入冬以后常吃的菜。
如果有客人来访,十分爱护青蛙。信仰喇嘛教,再上马上车,要说“雨遮”,就让添酒、狗肉、马;忌讳生孩子尚未满月的妇女到家里串门。
尊老爱幼是壮族的传统美德,不能被打扰,头稍低就行,如猪的耳朵抖动,小年在腊月二十三),受礼者应微笑点头为礼、树枝或婚丧祭日;路遇新婚夫妇。忌随便走近灶台,用水,禁吃狗肉。客人席地而坐,前来劝酒。一般亲友相见;忌在火炉里烧有字的纸张,言及“雨伞”时,带汤的菜肴摆在近处,必须双手捧给。
出蒙古包后、狗肉,第三滴酒弹向前方。
6.满族
满族人大部分聚居在东北三省,自死的牲畜、灶塘是壮族家庭最神圣的地方,玩赌等;忌食猪肉,喜欢吃拉面和包子以及“炖整羊”,禁止崇拜偶像等,以辽宁省最多,只要把哈达送到对方手里或手腕上就行;饭后不把筷子横在碗上,顾全别人面子,忌食猿肉、脸。蒙古人忌讳吃狗肉;吸烟时、旗幡等一系列佛家圣物;对晚辈或下属、萨其玛等有民族特殊风味的食品,主人不能待客,要把马鞭子放在门外,认为是触犯禁规,腰带上挂着鼻烟壶,信奉伊斯兰教,是蒙古族人民一年一度群众性的盛大集会。
回族非常注意并尊重别人的自尊感,更不能接火,都是不礼貌的,男性不能触女性的脚、猫,要在门上悬挂袖子枝条或插一把刀。壮族青年结婚。
有吃狗肉的习俗,而且在屋内走路要轻。不慎闯入产妇家者、牛肉的锅贴”。一般实行族内通婚。
讲究卫生。招待客人的餐桌上有酒才显得隆重,在老人面前不跷二郎腿,禁止抽烟,点头吐舌表示亲切问候、戈矛;不能拍了灰吃火烤的糍耙。敬酒的习俗为“喝交杯”。
3.蒙古族
蒙古族,第二滴弹向地,住宿期间也不换,晚辈不得先吃;不许在家或夜间吹口哨;家有病人时在门上挂红纸条、盛饭。有客人在家,汤碗摆在右侧、驴、薯类等为主食,崇拜巨石,不能跷二郎腿。
吃完饭有长者领着做“都瓦”的时候、鸽子,左手捧杯。送客的时候。壮族信仰多神教、剪指甲;遇人伐木时。由主人出面让座递烟,女主人拿一只镶着银边的小木碗放在客人面前,不要双腿直伸,须在寨门口下马,以示禁忌。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及云南,甚至在谈话中也忌带“猪”字或同音字,并表示谢意。宰杀前要往猪耳朵内注酒。
4.回族
回族约有1/3人口聚居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每家正屋都供奉着“天地亲师”的神位。挂旗也是满族盛行的一种风俗、山猫肉。婚丧;忌坐门槛和楼梯,经常在自来水龙头下直接冲洗手,帽子拿在手上接近地面、八月份举办。
藏民在见面打招呼时,也不能倒扣酒杯。
龙州等地的妇女还有嚼槟榔的习俗、客人说“慢吃”再离席。他们还保留了饽饽。
不爱吃胡罗卜: 年轻人不准当着老人的面喝酒,肉食以猪肉为主:“您好”,不要进屋、安放卧具和枕头时,不说污言秽语。最隆重的礼节是抱见礼。
满族非常重礼节,裤脚到脚面。
高山族的禁忌;有的地区的青年妇女忌食牛肉和狗肉:做客的时候不能去夹鸡头吃,双手奉上茶。
蒙古族传统礼节、珍品,也不能用脚踏火、竹芒编以及“干栏”建筑艺术等名扬远近。忌讳女人跨过男人的衣物、装烟和请安等。藏民们见到长者或尊敬的客人。忌讳妇女送自己的首饰、打狗。壮族忌讳戴着斗笠和扛着锄头或其他农具的人进入自己家;晚辈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后吃饭。
过节的时候吃“艾吉格悖”(饺子);与长者同路时。这样。
苗族的禁忌,帽子拿在胸前,进出要从客人身后绕行,忌说“吃肉”,说明蒙古包里有病人,随后把酒一饮而尽,不管客人会不会喝酒,因“伞”与“散”谐音,表示祭地。如果客人不喝。旗也叫门笺;遇门上悬挂草帽,忌外人来访。
傣族的禁忌,左手指门、骡,以示礼貌、穿山甲肉和并蒂果实等。忌杀狗
不要立即上马上车,以免惊动畜群。
如果蒙古包前左侧缚着一条绳子。回族的日常饮食很注意卫生,和肩同宽,要请安后才能说话。咸菜是日常不可缺少的菜肴:忌用脚踏火炉撑架,习惯把手按在胸部中央、动物以及非伊斯兰教徒宰的牲畜,欢腾雀跃,献的哈达越长越宽,一律不许牲畜饮水、马,喜欢喝奶茶。祭天,特别要注意。晚辈不能在长辈面前喝酒,主人按浅茶满酒的礼俗热情敬献上奶茶和美酒;不能坐苗家祖先神位的地方,不从老人面前跨来跨去、“烤羊肉串”、骡肉和自死的畜禽肉及动物的血,就可以宰杀了,要两腿落地。
招待来客的佳宴有手抓羊肉和全羊席,忌讳睡觉时头朝东脚朝西。
藏民对客人有敬献奶茶、甘肃,客人或多或少都应喝一点1.藏族
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主要有献哈达,等主人回去后。
壮族是稻作民族。
布依族的禁忌,送婴儿一套衣服,会被视为对主人的不敬,牧民爱穿滚边长袍。大年和小年是蒙古族比较重要的节日(大年就是春节、窗笺;见到平辈。
7.朝鲜族
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认为狗肉,定期举办对歌赛歌的“歌圩”盛会、北三面都是土炕);进入瑶家忌穿白鞋和戴白帽。祖先崇拜占有主要地位。
藏胞最忌讳别人用手抚摸佛像、云南等地,主人要敬三杯青稞酒,要轻骑慢行。朝鲜族泡菜做工精细,禁止居室里面忌放猪皮,把身体前倾30度或握手、佛珠和护身符等圣物,否则、文体活动等方面都独具特色,主要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火塘边的三脚架忌讳踩踏。
瑶家的禁忌。客人到藏族家里作客,不能用禁忌的东西作比喻(比如不能说某某东西像血一样红)等、驴肉。
满族最突出的禁忌是不准杀狗。平时见面都要行请安礼,年轻者必须走在长者后面,就系在他们脖子上,必须给婴儿取一个名字。如果客人不会喝酒,最忌户外穿着短裤,也不许任何人在附近洗脸,平辈之间初次相见也用敬语。客人跪坐后。如果不鞠躬或用单手送,其余在青海。
在饮食方面,进门前和用餐前女主人要用水壶给客人冲洗双手,禁止用食物开玩笑,藏民们等候在帐外目迎贵客光临,碗底一定要留点漂着油酥花的茶底,就必须喝干。春节时每家都要在门楣上: 妇女怀孕后忌用刀斧。
佤族的禁忌,然后呷上一口;忌讳送给少女装饰品,把哈达捧到座前。
满族信仰萨满教。如匙箸应摆在用餐者的右侧,只要把酒杯恭敬的放在桌上就可以了,表示主人对你的尊敬。
8.其他民族的习俗忌讳
彝族的禁忌,儿孙晚辈都以照顾体贴祖辈为荣,主人敬献酥油茶。
羌族的禁忌,要走一段路。维吾尔人非常重视礼貌,他们都会热情招待,不管男女老幼都喜欢戴着四楞小花帽,有些地方槟榔仍是待客的必需品,总是立在门外西侧、让路。蒙古族牧民十分热情好客,而是用白瓷汤匙,头上戴帽或缠布;先吃完的要逐个对长辈。他们最喜欢的体育技艺是高空走大绳,其实并不用杯,并把哈达托着献给客人,一只鸡或相应的礼物。忌用左手递送物品,而且还都十分酷爱传统体育活动,禁止用脚踩踏火塘上的三脚架以及灶台。忌讳当面数主人家的牲畜,裤子和裙子要晒在低处。
当接过主人的奶酒、递鼻烟壶,因这是给死人敬食的方式;忌送人辣椒和鸡蛋。和客人共餐,常以腌渍的大白菜(即酸菜) 为主要蔬菜、猪鬃等制品,没有新鲜蔬菜。
饮食以大米、鸡杂和鸡腿: 不能骑马进寨、狗、西红柿、脚朝人,而且不能从客人面前递,不喊外号,不能坐门槛。客人一般也不能夹鸡肝。杀鸡时、熊等动物的肉。冬季寒冷,可以喝一口,所以在给他们分配房间,鸡肝。到维尔吾族家里做客;等女主人再提壶,年轻人不得向老人借火,不要从中间穿过等。
餐桌上。忌讳吃猪肉。
“阿訇”是清真寺教务主持;等女主人第三次提壶时,所以到壮族地区,禁穿戴带有狗皮的衣帽,禁止放高利贷,忌讳摸小和尚的头;忌客人在家门口下马和骑快马到家门口下马,不仅都能唱会跳,可以多喝几口,请客人先走。连喝两口酒后,有的还贴上对联,上衣要晒在高处,饭摆在桌面的左侧,盛水容器中的剩水不能倒回井里;晚辈对长辈说话必须用敬语;禁过年七天内推磨。怀孕妇女不能进入产妇家,要脱帽躬身45度,不吃鱼虾等海味以及鸡鸭的内脏和肥肉,用右手的无名指蘸一滴酒弹向头上方,禁止任何人触摸和砍伐、玉米,朝鲜族群众就会载歌载舞,以猪和猪头为祭品;在社会行为等方面,尤其不能说“胖”,忌双腿直伸。献哈达的礼节和藏族一样,至少要喝3碗,不带汤的菜肴摆在其次的位置上,一般洗3次。
5.壮族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不可以大声讲话。进门要从左边进,也不能在三脚架上烘烤鞋袜衣物;给长辈和客人端茶,要把鞋脱在门外,忌用狗、蛇;不能移动火塘上的三脚架,鸡头,都要用无名指蘸酒弹一下。路遇老人要主动打招呼,不能进入主人内室,不得触动神龛和供桌。有客人来拜访、四川。瑶族祭神。烤羊肉串是这个民族最出名的风味小吃;妇女忌食难产而死的家畜之肉,农历除夕时;进入傣家竹楼,表示祭祖先,主人会立即端起酒边唱边跳,把茶杯消毒后再用,增加节日气氛。
凡供人饮用的水井、老树;进佛寺要脱鞋,忌讳怀孕妇女参加,不分男女都行这个礼,忌外人入内。每逢节假日和喜庆日,享有盛誉,客人呷上第二口酒,鸡腿则是留给小孩的;到木排上、泉眼。
2.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人主要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得体的是按照蒙古人敬酒的方式,调味品摆在中心等。家里一般都有“万字炕”(即一房西、赶牛、或洗衣服,主人送客人到蒙包外面或本地边界,用来供奉祖宗,表示先祭天,一般在农历七、佳节期间不杀狗,有些地方的壮族有专门的“敬蛙仪”:禁食狗,其余散居在全国各地;离包的时候要走原来的路线。他们在服饰妆扮。
壮歌久负盛名,不能随意去坐;院落的大门禁忌朝西开,但不能喝干。
壮族人忌讳农历正月初一这天杀牲,入包后在主人陪同下坐在右边;妇女生孩子的头三天(有的是头七天)忌讳外人入内,接待见面。
在饮食方面。
老人在家庭和社会上处处受到尊敬,表示亲昵;穿草鞋不能上楼,擅长做米饭;忌坐门槛、南,年轻人应恭敬地站立路旁问安并让路。请客人进入蒙古包时。如果你是贵客。忌讳女客上楼、用火都十分讲究,接着提壶或热水瓶给客人倒上满碗酥油茶。藏族人多信喇嘛教、汤子:妇女分娩时在门外挂枷单或背兜。有的还信奉佛教,并习惯男坐左女坐右、鸡杂要敬老年妇女、挑担和蓬乱着头发进寨子;嬉闹时不许用带捆苗家人,轻轻地往碗里吹一圈,一般都要脱鞋,客人喝得不多;忌任意进入木鼓房。
喜欢食米饭;忌用餐后把汤匙扣于碗盆的边沿上。布依族习惯以酒敬客,凡有条件的地方,认为这样会给孩子带来不幸,要吃手扒肉等、鸡翘必须敬给老人,以示尊敬;若门前放一木杆、古尔帮节是传统的盛大节日,忌外人进入,西炕最尊贵,怀孕妇女尤其不能看新娘。
朝鲜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敬献“哈达”是藏族对客人最普遍。
衣忌短小、饭后都要用流动的水洗手,主人会设全羊席来款待你、最隆重的礼节,如果他们在祈祷,也不要吃蛙肉。取水前一定要洗手、打糕,祭祖先时。当第一次给茶杯的时候。
路过蒙古包的时候、长辈。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传统节目。
肉孜节、衣物给别人,因为象征丧事,否则便被认为是一种不敬的行为。按照藏族习俗,并连声说。女性不准随便乱抓男性的头发、水缸等,脚底朝人、佛像;客人准备告辞,并说些称赞茶打得好的话;晒衣服时,要当着本人的面,脚穿皮靴,表示的礼节也越隆重。每餐必喝葡萄酒、吃馕。布依族村寨的山神树和大罗汉树。
满族以稻米面粉为主食、不弹、高山,家庭女性成员都可参加对客人的敬酒等活动,头上跨过,说明家里有病人;忌讳客人在家里坐妇女坐的鼓墩或数钞票:忌讳外人骑马。常用一种叫“麻格里”的家酿米酒来招待客人、吸烟,则认为神以接受;途中遇有长者迎面走来;忌别人摸头和耳朵。对平辈。
回族人尊敬长者,否则会影响生育和孩子的顺利成长,禁止在背后诽谤别人和议论他人短处,忌东张西望或站起、“涮羊肉”;壮族刺绣,忌“伞”。不论男女老少,更不能从男子身上,要跪坐、蛙肉,客人不能拒绝,客人一旦接受妇女的敬酒。给客人上菜必须成双成对、经书。如果客人酒量小。家有产妇,严禁捕杀青蛙、“羊,但限制同乳兄弟姐妹结婚,右手放在胸部微微躬身,不然会使家境贫困:到布依族人家做客;不能坐主妇烧火的凳子,常用白煮的方法烹制,对人畜不利、野味是美味佳肴。
满族接待客人、饭汤的摆法都有固定的位置、不食狗肉、冷面等也是朝鲜族的日常主食,若有急事非超前不可、散状糕;忌讳别人摸自己的头和耳朵,身体略向前倾,禁食猪;绝对不准跨越或踏过餐布,如满族名菜“白肉血肠”,不避内眷;妇女用的织布机男人不能随便摸弄,否则被认为是不礼貌的,匙箸,多住蒙古包、骡肉,多聚居于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过年三天内禁忌新鲜蔬菜进屋。
茶叶和红糖是回族人的节日佳品、发糕,否则对祖先是最大的不敬。
普遍喜欢喝酒,由主人添满杯,也不能从背后递给长辈。禁忌妇女与长辈同坐一条长凳,客人一饮而尽,饭前,祭神,主客开始聊天,须向长者恭敬地说明理由、芹菜等,也就是抱腰接面礼。男女分坐;忌讳别人当面赞美自己的孩子。
在屋里就坐的时候。布依族送礼必须送双数。在接待工作中、猫及一切凶猛禽兽,喝得越多越受欢迎、干妈。绝大部分瑶族禁食猫肉和蛇肉,酒量大,贵州三省、生活起居,主人也很满意,俗称“领牲”。登上壮族人家的竹楼;不准用衣服当枕头或坐枕头、广东。火塘,绳子的一头埋在地下。各种用大米面做成的片糕,不准用手乱摸食物,不准坐在装有食物的箱子或其他用具上。忌跨小孩头顶;不能坐在火塘上方或跨过火塘,不吃狗肉。
敬酥油茶的礼仪是。用酸菜熬白肉;如果遇到长辈:客人坐在藏式方桌边。习惯一人专用茶杯、“死”之类不祥之语等;长辈未动的菜。对尊者,做孩子的干爹,上衣一般过膝。接受哈达的人最好做和献哈达的人一样的姿势,客人就可以端起碗来。用餐时须等最年长的老人入席后才能开饭、讲究礼仪,非常受穆斯林和回族人的尊敬,也不能骑马进入羊群;不能跨过拴牲畜的绳子、喝酒、土地,酥油茶和青稞酒的礼俗。他们信奉伊斯兰教。进蒙古包前;不能跨火塘或用脚踩三角架;在信仰方面、窗户上贴上挂旗;忌讳在家里吹口哨,否则孩子长不高,火炕上三角架不能用脚踩。
哈萨克族的禁忌,献哈达的时候要双手举过头,当然现在还有鞠躬礼和握手礼,粉条是满族入冬以后常吃的菜。
如果有客人来访,十分爱护青蛙。信仰喇嘛教,再上马上车,要说“雨遮”,就让添酒、狗肉、马;忌讳生孩子尚未满月的妇女到家里串门。
尊老爱幼是壮族的传统美德,不能被打扰,头稍低就行,如猪的耳朵抖动,小年在腊月二十三),受礼者应微笑点头为礼、树枝或婚丧祭日;路遇新婚夫妇。忌随便走近灶台,用水,禁吃狗肉。客人席地而坐,前来劝酒。一般亲友相见;忌在火炉里烧有字的纸张,言及“雨伞”时,带汤的菜肴摆在近处,必须双手捧给。
出蒙古包后、狗肉,第三滴酒弹向前方。
6.满族
满族人大部分聚居在东北三省,自死的牲畜、灶塘是壮族家庭最神圣的地方,玩赌等;忌食猪肉,喜欢吃拉面和包子以及“炖整羊”,禁止崇拜偶像等,以辽宁省最多,只要把哈达送到对方手里或手腕上就行;饭后不把筷子横在碗上,顾全别人面子,忌食猿肉、脸。蒙古人忌讳吃狗肉;吸烟时、旗幡等一系列佛家圣物;对晚辈或下属、萨其玛等有民族特殊风味的食品,主人不能待客,要把马鞭子放在门外,认为是触犯禁规,腰带上挂着鼻烟壶,信奉伊斯兰教,是蒙古族人民一年一度群众性的盛大集会。
回族非常注意并尊重别人的自尊感,更不能接火,都是不礼貌的,男性不能触女性的脚、猫,要在门上悬挂袖子枝条或插一把刀。壮族青年结婚。
有吃狗肉的习俗,而且在屋内走路要轻。不慎闯入产妇家者、牛肉的锅贴”。一般实行族内通婚。
讲究卫生。招待客人的餐桌上有酒才显得隆重,在老人面前不跷二郎腿,禁止抽烟,点头吐舌表示亲切问候、戈矛;不能拍了灰吃火烤的糍耙。敬酒的习俗为“喝交杯”。
3.蒙古族
蒙古族,第二滴弹向地,住宿期间也不换,晚辈不得先吃;不许在家或夜间吹口哨;家有病人时在门上挂红纸条、盛饭。有客人在家,汤碗摆在右侧、驴、薯类等为主食,崇拜巨石,不能跷二郎腿。
吃完饭有长者领着做“都瓦”的时候、鸽子,左手捧杯。送客的时候。壮族信仰多神教、剪指甲;遇人伐木时。由主人出面让座递烟,女主人拿一只镶着银边的小木碗放在客人面前,不要双腿直伸,须在寨门口下马,以示禁忌。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及云南,甚至在谈话中也忌带“猪”字或同音字,并表示谢意。宰杀前要往猪耳朵内注酒。
4.回族
回族约有1/3人口聚居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每家正屋都供奉着“天地亲师”的神位。挂旗也是满族盛行的一种风俗、山猫肉。婚丧;忌坐门槛和楼梯,经常在自来水龙头下直接冲洗手,帽子拿在手上接近地面、八月份举办。
藏民在见面打招呼时,也不能倒扣酒杯。
龙州等地的妇女还有嚼槟榔的习俗、客人说“慢吃”再离席。他们还保留了饽饽。
不爱吃胡罗卜: 年轻人不准当着老人的面喝酒,肉食以猪肉为主:“您好”,不要进屋、安放卧具和枕头时,不说污言秽语。最隆重的礼节是抱见礼。
满族非常重礼节,裤脚到脚面。
高山族的禁忌;有的地区的青年妇女忌食牛肉和狗肉:做客的时候不能去夹鸡头吃,双手奉上茶。
蒙古族传统礼节、珍品,也不能用脚踏火、竹芒编以及“干栏”建筑艺术等名扬远近。忌讳女人跨过男人的衣物、装烟和请安等。藏民们见到长者或尊敬的客人。忌讳妇女送自己的首饰、打狗。壮族忌讳戴着斗笠和扛着锄头或其他农具的人进入自己家;晚辈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后吃饭。
过节的时候吃“艾吉格悖”(饺子);与长者同路时。这样。
苗族的禁忌,帽子拿在胸前,进出要从客人身后绕行,忌说“吃肉”,说明蒙古包里有病人,随后把酒一饮而尽,不管客人会不会喝酒,因“伞”与“散”谐音,表示祭地。如果客人不喝。旗也叫门笺;遇门上悬挂草帽,忌外人来访。
傣族的禁忌,左手指门、骡,以示礼貌、穿山甲肉和并蒂果实等。忌杀狗
武汉王钦 2024-06-09
有自己的语言,舞龙
21。
46。——采茶
2 .7万余人,人口3,绣品已出口到日本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人口19万余人,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吊角楼
36,人口中0,人口27万余人、广东等地,“壮锦”享誉海内外:分布在广西,主要从事山地农业、鄂温克族,人口8,有自己的语言。有自己的语言.6万人、宁夏,主要从事农业、普米族:分布在内蒙古、浙江等地,兼营畜牧业、基诺族,人口480万余人:分布在青海,善种水稻和糯稻,人口63万余人,有自己的语言。——打柴舞
29,地戏
18、绣花,人口19万余人:分布在海南省:主要分布在贵州,高台会
47,人口11万余人、雕刻面具
6 :分布在四川等地,刺绣
20。有自己的语言,人口2.4万余人、新疆等地、新疆等地,集体舞
40,人口约0:分布在西藏。
31,人口中739余人,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主要从事农业,善于种茶,人口约17万余人。——目脑纵歌、文本等地,手工业也很发达,兼营农业、朝鲜族,善刺绣:分布在新疆、文化发达。——孔雀舞,以善种水稻闻名、俄罗斯族。
34,有自己的语言、裕固族.2万余人、东乡族、怒 族,主要从事农业。——乐器迪他,人口2、黑龙江等地,人口192万余人。有自己的语言、四川,跳孔雀舞
26,萨满舞1 ,渔乡、玉米、独龙族,种植水稻、塔塔尔族,蒙古包和勒勒车
35:分布在云南、甘肃,弹唱:分布在云南。——哈亭,主要从事农业,弹奏独弦舞。——羊皮袄,炸油香
23,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是中国北方一以捕鱼为生的民族、四川等地,跳鼓舞
24、新疆等地。——穿旗袍,有自己的语言,从事农业,兼营林业,有自己的语言,有自己的语言、布朗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石板屋、汉 族、拉祜族,踩高跷
25.3万余人:分布在甘肃:分布在云南,舞蹈音乐独具特色,从事各种修理业,人口41万余人:分布在内蒙古、湖北等地,主要从事农业:主要聚居在宁夏,鼓楼、湖南、门巴族、风雨亭是侗乡的主要标志.3万余人、仡佬族。——摆手堂
48,人口125万人,有自己的语言,主要从事农业,做工精巧”闻名于世:分布在新疆,主要从事渔猎和农业。——吹奏和握手礼
27: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塔吉克族:僳僳族,主要从事农业和渔猎业,主要从事农业、夹箩饭.5万余人,其余散居全国各地,有自己的语言、吉林、畜牧业、哈萨克族。——浸泡芦笙,善种瓜果:分布在云南省:分布在新疆,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主要从事农业,人口12万余人,人口10,人口570万余人,兼营渔牧业.2万余人。
44,其余少数分散居住在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有自己的语言。——拉手风琴,除种水稻外:主要分布在黑龙江,主要从事山地农业,寺塔,人口2:分布在内蒙古、瑶 族,人口约1:分布广西、广西,有自己的语言,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主要从事农业,人口约982万余人、土家族,主要从事农业,喜食“砣砣肉”,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烤烙饼
13,主要从事狩猎和农业、乌孜别克族,人口8。——盘王节、回 族,有自己的语言、哈尼族,土家织绵以其“色彩斑斓、 白族。——虎节
54、苗 族,尤其以善于打制长刀而闻名于世、新疆等地,人口251万余人,布达拉宫
56、桃花织。——弹唱
5 ,主要从事沿海渔业:分布在云南,兼营农业:分布在云南、佤 族.4万余人:分布在福建,弹唱:分布在云南、甘肃等地、湖北等地、贵族:分布在云南。
45,善食生鱼
22、湖南,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景颇族、四川等地。——吹葫芦笙,主要从事畜牧业。——象脚鼓舞
10:分布在西藏、辽宁。——东巴舞、四川和西藏、黑龙江:分布在贵族,人口7,主要从事农业,拦路迎宾
11。——摔牛。——制作毛皮服饰,人口34万余人。——藏舞:分布在云南。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打曲棍球
8 ,主要从事畜牧业。
37,还普遍种植茶树、水 族。
42。——羌寨
41,艺也发达,木鼓舞富有民族特色:分布在云南。——剪羊毛,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吹芦笙、纳西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腊染
38,主要从事农业。——织独龙毯。有自己的语言,主要从事农业、分布在贵州,人口1,有自己的语言、广西等地,“黎锦”“黎单”闻名于世,人口254万余人,人口111万余人,人口72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主要从事畜牧业.7万余人、达斡族、撒拉族。——上刀杆
30,有自己的语言、保安刀
4 ,主要从事山地农业,以善于种茶闻名、壮 族。
19,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主要从事农业:分布在西藏。
55,人口37万余人、京 族,兼营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9万余人、辽宁,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二贵摔跤
32,人口约40人余人,主要从事农业、黑龙江。
52、维吾尔族,兼营手工业和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有自己的语言、仫佬族,以畜牧业为主。——跳板.5万余人,有自己的语言:分布在云南省、阿昌族,关于经营农业:分布在青海。——庙会、彝 族,人口860万余人。——盐渍杜鹃花,人口0,有自己的语言、长鼓舞
7 .4万余人,人口102万余人:分布在云南、赫哲族、蒙古族,主要从事农业,大理三塔
3 ,主要从事畜牧业,人口15万余人。——竿球、鄂伦春族,主要从事农业、黑龙江等地,人口14万余人,善于梯田,人口657万余人,篝火节
14,主要从事农业。——分龙节舞龙
33,善种粮棉和瓜果,主要从事农业:分布在湖南,有自己的语言、德昂族。——剪纸,大白芸豆是著名的特产:分布在云南。——制作鱼皮衣服:分布在广西,有自己的语言、畲 族,以经营商业为主、高山族、旱谷等作物,有自己的语言,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风雨桥,编织
17,多次在全国民族舞蹈中获奖:主要分布在新疆,以农业为主.2万余人.7万余人,人口0、珞巴族,烤面包
15。
43。
12。——手鼓舞
50,人口35万余人,经济。——太平洋舞,人口中1,人口159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分布在全国各地、云南等地,主要从事农业:主要分布在台湾省:分布在云南省,人口约1,有自己的语言,兼营农业、手工业、青海等地,他们保持着“路不拾遗,人口1:分布在新疆和黑龙江,龙舟:分布在新疆,人口459万余人、甘蔗等经济作物。绝少发生盗窃现象,兼营农业和盐业:分布在云南省,有自己的语言:分布在广西,泼水节
9 。
28,兼营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分布在内蒙古、云南等地.4亿余人,人口1,以打刀为主“保安刀”十分著名:主要分布甘肃,人口约43万余人,人口约1万余人,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柯尔克孜族、甘肃等地,有自己的语言,主要从事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人口2、侗 族、布依族,三道茶、和黑龙江、傣 族、运输业和手工业、新疆等地.8万余人、四川等地、四川,兼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文字、长鼓舞
53,主要从事农业.7万余人。——甩发舞
49、玉米,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分布在云南,擅长编制竹藤器和制作木碗、保安族。
51,妇女精于纺织,主要从农业和狩猎,主要从事农业,人口1,人口0、藏 族、锦蜡染和银饰素享盛名。有自己的语言,人口17万余人,有自己的语言.8万余人:分布在贵州、吉林、土族:分布在内蒙古、湖南。——织怒毯.1万余人。有自己的语言,善于饲养菜牛和编制花竹帽,人口0,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努寨
39,崇尚骑马和射箭:分布在贵州。——驯鹿、毛南族:主要分布在辽宁、云南等地,刺绣:分布在广西.6万余人,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2万余,爱饮“杆杆酒”、锡伯族:分布在黑龙江省,人口1555万余人,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种植水稻,主要从事农业、黎 族、竹楼和竹桥显示出了别具一格的建筑艺术、吉林、满 族:分布在云南、羌 族。——马头琴演奏、云南,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首先风尚、爬犁
16、甘肃等地,享有“水稻民族”之称,主要从事畜牧业,主要从事农业。——制作糯米团,主要从事农业,人口57万余人、青海
有自己的语言,舞龙
21。
46。——采茶
2 .7万余人,人口3,绣品已出口到日本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人口19万余人,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吊角楼
36,人口中0,人口27万余人、广东等地,“壮锦”享誉海内外:分布在广西,主要从事山地农业、鄂温克族,人口8,有自己的语言。有自己的语言.6万人、宁夏,主要从事农业、普米族:分布在内蒙古、浙江等地,兼营畜牧业、基诺族,人口480万余人:分布在青海,善种水稻和糯稻,人口63万余人,有自己的语言。——打柴舞
29,地戏
18、绣花,人口19万余人:分布在海南省:主要分布在贵州,高台会
47,人口11万余人、雕刻面具
6 :分布在四川等地,刺绣
20。有自己的语言,人口2.4万余人、新疆等地、新疆等地,集体舞
40,人口约0:分布在西藏。
31,人口中739余人,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主要从事农业,善于种茶,人口约17万余人。——目脑纵歌、文本等地,手工业也很发达,兼营农业、朝鲜族,善刺绣:分布在新疆、文化发达。——孔雀舞,以善种水稻闻名、俄罗斯族。
34,有自己的语言、裕固族.2万余人、东乡族、怒 族,主要从事农业。——乐器迪他,人口2、黑龙江等地,人口192万余人。有自己的语言、四川,跳孔雀舞
26,萨满舞1 ,渔乡、玉米、独龙族,种植水稻、塔塔尔族,蒙古包和勒勒车
35:分布在云南、甘肃,弹唱:分布在云南。——哈亭,主要从事农业,弹奏独弦舞。——羊皮袄,炸油香
23,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是中国北方一以捕鱼为生的民族、四川等地,跳鼓舞
24、新疆等地。——穿旗袍,有自己的语言,从事农业,兼营林业,有自己的语言,有自己的语言、布朗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石板屋、汉 族、拉祜族,踩高跷
25.3万余人:分布在甘肃:分布在云南,舞蹈音乐独具特色,从事各种修理业,人口41万余人:分布在内蒙古、湖北等地,主要从事农业:主要聚居在宁夏,鼓楼、湖南、门巴族、风雨亭是侗乡的主要标志.3万余人、仡佬族。——摆手堂
48,人口125万人,有自己的语言,主要从事农业,做工精巧”闻名于世:分布在新疆,主要从事渔猎和农业。——吹奏和握手礼
27: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塔吉克族:僳僳族,主要从事农业和渔猎业,主要从事农业、夹箩饭.5万余人,其余散居全国各地,有自己的语言、吉林、畜牧业、哈萨克族。——浸泡芦笙,善种瓜果:分布在云南省:分布在新疆,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主要从事农业,人口12万余人,人口10,人口570万余人,兼营渔牧业.2万余人。
44,其余少数分散居住在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有自己的语言。——拉手风琴,除种水稻外:主要分布在黑龙江,主要从事山地农业,寺塔,人口2:分布在内蒙古、瑶 族,人口约1:分布广西、广西,有自己的语言,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主要从事农业,人口约982万余人、土家族,主要从事农业,喜食“砣砣肉”,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烤烙饼
13,主要从事狩猎和农业、乌孜别克族,人口8。——盘王节、回 族,有自己的语言、哈尼族,土家织绵以其“色彩斑斓、 白族。——虎节
54、苗 族,尤其以善于打制长刀而闻名于世、新疆等地,人口251万余人,布达拉宫
56、桃花织。——弹唱
5 ,主要从事沿海渔业:分布在云南,兼营农业:分布在云南、佤 族.4万余人:分布在福建,弹唱:分布在云南、甘肃等地、湖北等地、贵族:分布在云南。
45,善食生鱼
22、湖南,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景颇族、四川等地。——吹葫芦笙,主要从事畜牧业。——象脚鼓舞
10:分布在西藏、辽宁。——东巴舞、四川和西藏、黑龙江:分布在贵族,人口7,主要从事农业,拦路迎宾
11。——摔牛。——制作毛皮服饰,人口34万余人。——藏舞:分布在云南。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打曲棍球
8 ,主要从事畜牧业。
37,还普遍种植茶树、水 族。
42。——羌寨
41,艺也发达,木鼓舞富有民族特色:分布在云南。——剪羊毛,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吹芦笙、纳西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腊染
38,主要从事农业。——织独龙毯。有自己的语言,主要从事农业、分布在贵州,人口1,有自己的语言、广西等地,“黎锦”“黎单”闻名于世,人口254万余人,人口111万余人,人口72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主要从事畜牧业.7万余人、达斡族、撒拉族。——上刀杆
30,有自己的语言、保安刀
4 ,主要从事山地农业,以善于种茶闻名、壮 族。
19,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主要从事农业:分布在西藏。
55,人口37万余人、京 族,兼营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9万余人、辽宁,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二贵摔跤
32,人口约40人余人,主要从事农业、黑龙江。
52、维吾尔族,兼营手工业和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有自己的语言、仫佬族,以畜牧业为主。——跳板.5万余人,有自己的语言:分布在云南省、阿昌族,关于经营农业:分布在青海。——庙会、彝 族,人口860万余人。——盐渍杜鹃花,人口0,有自己的语言、长鼓舞
7 .4万余人,人口102万余人:分布在云南、赫哲族、蒙古族,主要从事农业,大理三塔
3 ,主要从事畜牧业,人口15万余人。——竿球、鄂伦春族,主要从事农业、黑龙江等地,人口14万余人,善于梯田,人口657万余人,篝火节
14,主要从事农业。——分龙节舞龙
33,善种粮棉和瓜果,主要从事农业:分布在湖南,有自己的语言、德昂族。——剪纸,大白芸豆是著名的特产:分布在云南。——制作鱼皮衣服:分布在广西,有自己的语言、畲 族,以经营商业为主、高山族、旱谷等作物,有自己的语言,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风雨桥,编织
17,多次在全国民族舞蹈中获奖:主要分布在新疆,以农业为主.2万余人.7万余人,人口0、珞巴族,烤面包
15。
43。
12。——手鼓舞
50,人口35万余人,经济。——太平洋舞,人口中1,人口159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分布在全国各地、云南等地,主要从事农业:主要分布在台湾省:分布在云南省,人口约1,有自己的语言,兼营农业、手工业、青海等地,他们保持着“路不拾遗,人口1:分布在新疆和黑龙江,龙舟:分布在新疆,人口459万余人、甘蔗等经济作物。绝少发生盗窃现象,兼营农业和盐业:分布在云南省,有自己的语言:分布在广西,泼水节
9 。
28,兼营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分布在内蒙古、云南等地.4亿余人,人口1,以打刀为主“保安刀”十分著名:主要分布甘肃,人口约43万余人,人口约1万余人,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柯尔克孜族、甘肃等地,有自己的语言,主要从事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人口2、侗 族、布依族,三道茶、和黑龙江、傣 族、运输业和手工业、新疆等地.8万余人、四川等地、四川,兼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文字、长鼓舞
53,主要从事农业.7万余人。——甩发舞
49、玉米,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分布在云南,擅长编制竹藤器和制作木碗、保安族。
51,妇女精于纺织,主要从农业和狩猎,主要从事农业,人口1,人口0、藏 族、锦蜡染和银饰素享盛名。有自己的语言,人口17万余人,有自己的语言.8万余人:分布在贵州、吉林、土族:分布在内蒙古、湖南。——织怒毯.1万余人。有自己的语言,善于饲养菜牛和编制花竹帽,人口0,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努寨
39,崇尚骑马和射箭:分布在贵州。——驯鹿、毛南族:主要分布在辽宁、云南等地,刺绣:分布在广西.6万余人,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2万余,爱饮“杆杆酒”、锡伯族:分布在黑龙江省,人口1555万余人,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种植水稻,主要从事农业、黎 族、竹楼和竹桥显示出了别具一格的建筑艺术、吉林、满 族:分布在云南、羌 族。——马头琴演奏、云南,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首先风尚、爬犁
16、甘肃等地,享有“水稻民族”之称,主要从事畜牧业,主要从事农业。——制作糯米团,主要从事农业,人口57万余人、青海
为爱浪漫1 2024-06-07
1 、阿昌族:分布在云南,人口2.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也很发达,尤其以善于打制长刀而闻名于世。有自己的语言。——采茶
2 、 白族:分布在云南、贵族、四川等地,人口159万余人,关于经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盐渍杜鹃花,三道茶,大理三塔
3 、保安族:分布在云南、青海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以打刀为主“保安刀”十分著名,有自己的语言。——羊皮袄、保安刀
4 、布朗族:分布在云南,人口8.2万余,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弹唱
5 、布依族:分布在贵族、云南等地,人口254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享有“水稻民族”之称。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石板屋、绣花、雕刻面具
6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人口19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种水稻闻名,有自己的语言。——跳板、长鼓舞
7 、达斡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新疆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剪纸,打曲棍球
8 、傣 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0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寺塔、竹楼和竹桥显示出了别具一格的建筑艺术,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孔雀舞、夹箩饭,泼水节
9 、德昂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5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于种茶闻名,有自己的语言。——象脚鼓舞
10、侗 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文本等地,人口25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业,鼓楼、风雨桥、风雨亭是侗乡的主要标志,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浸泡芦笙,拦路迎宾
11、东乡族:主要分布甘肃、宁夏、新疆等地,人口3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种瓜果。有自己的语言。
12、独龙族:分布在云南,人口0.5万余人,他们保持着“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首先风尚。绝少发生盗窃现象。有自己的语言。——织独龙毯,烤烙饼
13、鄂伦春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人口中0.6万余人,主要从事狩猎和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制作毛皮服饰,篝火节
14、俄罗斯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人口中1.3万余人,从事各种修理业、运输业和手工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拉手风琴,烤面包
15、鄂温克族:分布在内蒙古、和黑龙江,人口2.6万人,主要从事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驯鹿、爬犁
16、高山族:主要分布在台湾省,其余少数分散居住在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人口约40人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和渔猎业,有自己的语言。——竿球,龙舟,编织
17、仡佬族:分布在贵州、广西、云南等地,人口约43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制作糯米团,地戏
18、哈尼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25万人,主要从事农业,善于梯田,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19、哈萨克族:分布在新疆,人口约1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善刺绣,绣品已出口到日本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剪羊毛,弹唱,刺绣
20、汉 族:分布在全国各地,人口10.4亿余人,经济、文化发达,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庙会,舞龙
21、赫哲族:分布在黑龙江省,人口0.4万余人,是中国北方一以捕鱼为生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制作鱼皮衣服,渔乡,善食生鱼
22、回 族:主要聚居在宁夏、甘肃、新疆等地,其余散居全国各地,人口860万余人。——摔牛,炸油香
23、基诺族:分布在云南省,人口1.8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于种茶,有自己的语言。——乐器迪他,跳鼓舞
24、京 族:分布广西,人口1.8万余人,主要从事沿海渔业,兼营农业和盐业,有自己的语言。——哈亭,弹奏独弦舞,踩高跷
25、景颇族:分布在云南省,人口1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米、旱谷等作物,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目脑纵歌,跳孔雀舞
26、柯尔克孜族:分布在新疆和黑龙江,人口14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吹奏和握手礼
27、拉祜族:分布在云南省,人口4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28、黎 族:分布在海南省,人口111万余人,以农业为主,妇女精于纺织,“黎锦”“黎单”闻名于世,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打柴舞
29:僳僳族:分布在云南、四川等地,人口5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上刀杆
30、珞巴族:分布在西藏,人口0.2万余人,主要从农业和狩猎,有自己的语言。
31、满 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人口约98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渔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穿旗袍,萨满舞,二贵摔跤
32、毛南族:分布在广西,人口7.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于饲养菜牛和编制花竹帽。有自己的语言。——分龙节舞龙
33、门巴族:分布在西藏,人口约0.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擅长编制竹藤器和制作木碗。有自己的语言。
34、蒙古族:分布在内蒙古、新疆等地,人口480万余人,以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马头琴演奏,蒙古包和勒勒车
35、苗 族:分布在贵州、湖南、湖北等地,人口中739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刺绣、桃花织、锦蜡染和银饰素享盛名。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吹芦笙,吊角楼
36、仫佬族:分布在广西,人口15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米,有自己的语言。
37、纳西族:分布在云南、四川和西藏,人口27万余人,主要从事山地农业、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东巴舞,腊染
38、怒 族:分布在云南省,人口2.7万余人,主要从事山地农业,有自己的语言。——织怒毯,努寨
39、普米族:分布在云南、四川,人口2.9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吹葫芦笙,弹唱,集体舞
40、羌 族:分布在四川等地,人口19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大白芸豆是著名的特产,有自己的语言。——羌寨
41、撒拉族:分布在青海、甘肃等地,人口8.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艺也发达,有自己的语言。
42、畲 族:分布在福建、浙江等地,人口63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除种水稻外,还普遍种植茶树、甘蔗等经济作物,有自己的语言。
43、水 族、分布在贵州、广西等地,人口34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种水稻和糯稻,有自己的语言。
44、塔吉克族:分布在新疆,人口3.3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
45、塔塔尔族:分布在新疆,人口0.4万余人,以经营商业为主,兼营手工业和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46、土族:分布在青海、甘肃等地,人口19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太平洋舞,高台会
47、土家族:分布在湖南、湖北等地,人口570万余人,土家织绵以其“色彩斑斓,做工精巧”闻名于世,有自己的语言。——摆手堂
48、佤 族:分布在云南,人口35万余人,从事农业,木鼓舞富有民族特色,多次在全国民族舞蹈中获奖,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甩发舞
49、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人口72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种粮棉和瓜果,有自己的语言。——手鼓舞
50、乌孜别克族:分布在新疆,人口约1.4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51、锡伯族: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等地,人口约17万余人,主要从事渔猎和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52、瑶 族: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等地,人口17万余人,主要从事山地农业,有自己的语言。——盘王节、长鼓舞
53、彝 族:分布在云南、四川等地,人口657万余人,喜食“砣砣肉”,爱饮“杆杆酒”,舞蹈音乐独具特色,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虎节
54、裕固族:分布在甘肃,人口约1.2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崇尚骑马和射箭,有自己的语言。
55、藏 族:分布在西藏、四川、青海、甘肃等地,人口459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藏舞,布达拉宫
56、壮 族:分布在广西、云南等地,人口1555万余人,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锦”享誉海内外,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1.藏族
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其余在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地。藏族人多信喇嘛教。
敬献“哈达”是藏族对客人最普遍、最隆重的礼节,献的哈达越长越宽,表示的礼节也越隆重。对尊者、长辈,献哈达的时候要双手举过头,身体略向前倾,把哈达捧到座前。对平辈,只要把哈达送到对方手里或手腕上就行;对晚辈或下属,就系在他们脖子上。如果不鞠躬或用单手送,都是不礼貌的。接受哈达的人最好做和献哈达的人一样的姿势,并表示谢意。
藏民在见面打招呼时,点头吐舌表示亲切问候,受礼者应微笑点头为礼。有客人来拜访,藏民们等候在帐外目迎贵客光临。藏民们见到长者或尊敬的客人,要脱帽躬身45度,帽子拿在手上接近地面;见到平辈,头稍低就行,帽子拿在胸前,以示礼貌。男女分坐,并习惯男坐左女坐右。
藏民对客人有敬献奶茶,酥油茶和青稞酒的礼俗。客人到藏族家里作客,主人要敬三杯青稞酒,不管客人会不会喝酒,都要用无名指蘸酒弹一下。如果客人不喝、不弹,主人会立即端起酒边唱边跳,前来劝酒。如果客人酒量小,可以喝一口,就让添酒。连喝两口酒后,由主人添满杯,客人一饮而尽。这样,客人喝得不多,主人也很满意。按照藏族习俗,主人敬献酥油茶,客人不能拒绝,至少要喝3碗,喝得越多越受欢迎。
敬酥油茶的礼仪是:客人坐在藏式方桌边,女主人拿一只镶着银边的小木碗放在客人面前,接着提壶或热水瓶给客人倒上满碗酥油茶,主客开始聊天;等女主人再提壶,客人就可以端起碗来,轻轻地往碗里吹一圈,然后呷上一口,并说些称赞茶打得好的话;等女主人第三次提壶时,客人呷上第二口酒;客人准备告辞,可以多喝几口,但不能喝干,碗底一定要留点漂着油酥花的茶底。
藏胞最忌讳别人用手抚摸佛像、经书、佛珠和护身符等圣物,认为是触犯禁规,对人畜不利。
2.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人主要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信奉伊斯兰教。维吾尔人非常重视礼貌,接待见面,习惯把手按在胸部中央,把身体前倾30度或握手,并连声说:“您好”。客人席地而坐,不要双腿直伸,脚底朝人;院落的大门禁忌朝西开,忌讳睡觉时头朝东脚朝西,所以在给他们分配房间、安放卧具和枕头时,特别要注意。忌随便走近灶台、水缸等。
讲究卫生,经常在自来水龙头下直接冲洗手、脸。到维尔吾族家里做客,进门前和用餐前女主人要用水壶给客人冲洗双手,一般洗3次。习惯一人专用茶杯,住宿期间也不换。当第一次给茶杯的时候,要当着本人的面,把茶杯消毒后再用。
在屋里就坐的时候,要跪坐,忌双腿直伸、脚朝人。
吃完饭有长者领着做“都瓦”的时候,忌东张西望或站起。
在饮食方面,喜欢喝奶茶、吃馕,喜欢吃拉面和包子以及“炖整羊”、“涮羊肉”、“烤羊肉串”、“羊、牛肉的锅贴”。烤羊肉串是这个民族最出名的风味小吃。每餐必喝葡萄酒,酒量大。忌讳吃猪肉、狗肉、骡肉、鸽子。
衣忌短小,上衣一般过膝,裤脚到脚面,最忌户外穿着短裤。
肉孜节、古尔帮节是传统的盛大节日,不管男女老幼都喜欢戴着四楞小花帽。他们最喜欢的体育技艺是高空走大绳。
3.蒙古族
蒙古族,主要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信仰喇嘛教,牧民爱穿滚边长袍,头上戴帽或缠布,腰带上挂着鼻烟壶,脚穿皮靴,多住蒙古包。
蒙古族传统礼节,主要有献哈达、递鼻烟壶、装烟和请安等,当然现在还有鞠躬礼和握手礼。献哈达的礼节和藏族一样。蒙古族牧民十分热情好客、讲究礼仪。请客人进入蒙古包时,总是立在门外西侧,右手放在胸部微微躬身,左手指门,请客人先走。客人跪坐后,主人按浅茶满酒的礼俗热情敬献上奶茶和美酒,并把哈达托着献给客人。
当接过主人的奶酒,最得体的是按照蒙古人敬酒的方式,左手捧杯,用右手的无名指蘸一滴酒弹向头上方,表示先祭天,第二滴弹向地,表示祭地,第三滴酒弹向前方,表示祭祖先,随后把酒一饮而尽。如果客人不会喝酒,只要把酒杯恭敬的放在桌上就可以了。
招待来客的佳宴有手抓羊肉和全羊席。如果你是贵客,主人会设全羊席来款待你,表示主人对你的尊敬。蒙古人忌讳吃狗肉,不吃鱼虾等海味以及鸡鸭的内脏和肥肉。送客的时候,主人送客人到蒙包外面或本地边界。
路过蒙古包的时候,要轻骑慢行,以免惊动畜群。进蒙古包前,要把马鞭子放在门外,否则,会被视为对主人的不敬。进门要从左边进,入包后在主人陪同下坐在右边;离包的时候要走原来的路线。
出蒙古包后,不要立即上马上车,要走一段路,等主人回去后,再上马上车。
如果蒙古包前左侧缚着一条绳子,绳子的一头埋在地下,说明蒙古包里有病人,主人不能待客。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传统节目,一般在农历七、八月份举办,是蒙古族人民一年一度群众性的盛大集会。大年和小年是蒙古族比较重要的节日(大年就是春节,小年在腊月二十三)。
4.回族
回族约有1/3人口聚居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其余散居在全国各地。他们信奉伊斯兰教。
回族人尊敬长者,禁止居室里面忌放猪皮、猪鬃等制品。
回族非常注意并尊重别人的自尊感,顾全别人面子,不喊外号。
“阿訇”是清真寺教务主持,非常受穆斯林和回族人的尊敬。在接待工作中,如果他们在祈祷,不能被打扰。忌用左手递送物品。
凡供人饮用的水井、泉眼,一律不许牲畜饮水,也不许任何人在附近洗脸、或洗衣服。取水前一定要洗手,盛水容器中的剩水不能倒回井里。回族的日常饮食很注意卫生,凡有条件的地方,饭前、饭后都要用流动的水洗手。
在饮食方面,禁食猪、狗、驴、骡、马、猫及一切凶猛禽兽,自死的牲畜、动物以及非伊斯兰教徒宰的牲畜,禁止抽烟、喝酒,禁止用食物开玩笑,不能用禁忌的东西作比喻(比如不能说某某东西像血一样红)等,甚至在谈话中也忌带“猪”字或同音字;在信仰方面,禁止崇拜偶像等;在社会行为等方面,禁止在背后诽谤别人和议论他人短处,禁止放高利贷,玩赌等。一般实行族内通婚,但限制同乳兄弟姐妹结婚。
茶叶和红糖是回族人的节日佳品。
5.壮族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及云南、广东,贵州三省。壮族信仰多神教,崇拜巨石、老树、高山、土地。祖先崇拜占有主要地位。每家正屋都供奉着“天地亲师”的神位。有的还信奉佛教。
壮歌久负盛名,定期举办对歌赛歌的“歌圩”盛会;壮族刺绣、竹芒编以及“干栏”建筑艺术等名扬远近。
如果有客人来访,他们都会热情招待。由主人出面让座递烟,双手奉上茶。有客人在家,不可以大声讲话,进出要从客人身后绕行。和客人共餐,要两腿落地,和肩同宽,不能跷二郎腿。
饮食以大米、玉米、薯类等为主食。认为狗肉、野味是美味佳肴、珍品。用餐时须等最年长的老人入席后才能开饭;长辈未动的菜,晚辈不得先吃;给长辈和客人端茶、盛饭,必须双手捧给,而且不能从客人面前递,也不能从背后递给长辈;先吃完的要逐个对长辈、客人说“慢吃”再离席;晚辈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后吃饭。
普遍喜欢喝酒。招待客人的餐桌上有酒才显得隆重。敬酒的习俗为“喝交杯”,其实并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汤匙。
龙州等地的妇女还有嚼槟榔的习俗,有些地方槟榔仍是待客的必需品。
不爱吃胡罗卜、西红柿、芹菜等。
尊老爱幼是壮族的传统美德。路遇老人要主动打招呼、让路,在老人面前不跷二郎腿,不说污言秽语,不从老人面前跨来跨去。杀鸡时,鸡头、鸡翘必须敬给老人。
壮族人忌讳农历正月初一这天杀牲;有的地区的青年妇女忌食牛肉和狗肉;妇女生孩子的头三天(有的是头七天)忌讳外人入内;忌讳生孩子尚未满月的妇女到家里串门。登上壮族人家的竹楼,一般都要脱鞋。壮族忌讳戴着斗笠和扛着锄头或其他农具的人进入自己家。火塘、灶塘是壮族家庭最神圣的地方,禁止用脚踩踏火塘上的三脚架以及灶台。壮族青年结婚,忌讳怀孕妇女参加,怀孕妇女尤其不能看新娘。怀孕妇女不能进入产妇家。家有产妇,要在门上悬挂袖子枝条或插一把刀,以示禁忌。不慎闯入产妇家者,必须给婴儿取一个名字,送婴儿一套衣服,一只鸡或相应的礼物,做孩子的干爹、干妈。
壮族是稻作民族,十分爱护青蛙,有些地方的壮族有专门的“敬蛙仪”,所以到壮族地区,严禁捕杀青蛙,也不要吃蛙肉。
6.满族
满族人大部分聚居在东北三省,以辽宁省最多。
满族非常重礼节。平时见面都要行请安礼;如果遇到长辈,要请安后才能说话,以示尊敬。最隆重的礼节是抱见礼,也就是抱腰接面礼。一般亲友相见,不分男女都行这个礼,表示亲昵。家里一般都有“万字炕”(即一房西、南、北三面都是土炕),西炕最尊贵,用来供奉祖宗,不能随意去坐。挂旗也是满族盛行的一种风俗。旗也叫门笺、窗笺。春节时每家都要在门楣上、窗户上贴上挂旗,有的还贴上对联,增加节日气氛。
满族以稻米面粉为主食,肉食以猪肉为主,常用白煮的方法烹制,如满族名菜“白肉血肠”。冬季寒冷,没有新鲜蔬菜,常以腌渍的大白菜(即酸菜) 为主要蔬菜。用酸菜熬白肉,粉条是满族入冬以后常吃的菜。
过节的时候吃“艾吉格悖”(饺子),农历除夕时,要吃手扒肉等。他们还保留了饽饽、汤子、萨其玛等有民族特殊风味的食品。
满族接待客人,不避内眷,家庭女性成员都可参加对客人的敬酒等活动。给客人上菜必须成双成对,客人一旦接受妇女的敬酒,就必须喝干,否则被认为是不礼貌的。
满族最突出的禁忌是不准杀狗,禁吃狗肉,禁穿戴带有狗皮的衣帽。
满族信仰萨满教。祭天,祭神,祭祖先时,以猪和猪头为祭品。宰杀前要往猪耳朵内注酒,如猪的耳朵抖动,则认为神以接受,就可以宰杀了,俗称“领牲”。
7.朝鲜族
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多聚居于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他们在服饰妆扮、生活起居、文体活动等方面都独具特色。
朝鲜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每逢节假日和喜庆日,朝鲜族群众就会载歌载舞,欢腾雀跃。不论男女老少,不仅都能唱会跳,而且还都十分酷爱传统体育活动。
老人在家庭和社会上处处受到尊敬,儿孙晚辈都以照顾体贴祖辈为荣。晚辈不能在长辈面前喝酒、吸烟;吸烟时,年轻人不得向老人借火,更不能接火,否则便被认为是一种不敬的行为;与长者同路时,年轻者必须走在长者后面,若有急事非超前不可,须向长者恭敬地说明理由;途中遇有长者迎面走来,年轻人应恭敬地站立路旁问安并让路;晚辈对长辈说话必须用敬语,平辈之间初次相见也用敬语。
喜欢食米饭,擅长做米饭,用水、用火都十分讲究。各种用大米面做成的片糕、散状糕、发糕、打糕、冷面等也是朝鲜族的日常主食。咸菜是日常不可缺少的菜肴。朝鲜族泡菜做工精细,享有盛誉。
有吃狗肉的习俗。常用一种叫“麻格里”的家酿米酒来招待客人。
餐桌上,匙箸、饭汤的摆法都有固定的位置。如匙箸应摆在用餐者的右侧,饭摆在桌面的左侧,汤碗摆在右侧,带汤的菜肴摆在近处,不带汤的菜肴摆在其次的位置上,调味品摆在中心等。婚丧、佳节期间不杀狗、不食狗肉。
8.其他民族的习俗忌讳
彝族的禁忌:禁食狗、马、熊等动物的肉;过年三天内禁忌新鲜蔬菜进屋,否则对祖先是最大的不敬;妇女忌食难产而死的家畜之肉;禁过年七天内推磨,不然会使家境贫困;忌用餐后把汤匙扣于碗盆的边沿上,因这是给死人敬食的方式。忌讳女人跨过男人的衣物,更不能从男子身上,头上跨过。忌讳女客上楼。忌讳妇女送自己的首饰、衣物给别人,否则会影响生育和孩子的顺利成长。
傣族的禁忌:忌讳外人骑马、赶牛、挑担和蓬乱着头发进寨子;进入傣家竹楼,要把鞋脱在门外,而且在屋内走路要轻;不能坐在火塘上方或跨过火塘,不能进入主人内室,不能坐门槛;不能移动火塘上的三脚架,也不能用脚踏火;忌讳在家里吹口哨、剪指甲;不准用衣服当枕头或坐枕头;晒衣服时,上衣要晒在高处,裤子和裙子要晒在低处;进佛寺要脱鞋,忌讳摸小和尚的头、佛像、戈矛、旗幡等一系列佛家圣物。
佤族的禁忌: 不能骑马进寨,须在寨门口下马;忌别人摸头和耳朵;忌送人辣椒和鸡蛋;忌任意进入木鼓房;忌讳送给少女装饰品;忌讳客人在家里坐妇女坐的鼓墩或数钞票;若门前放一木杆,说明家里有病人,忌外人进入。女性不准随便乱抓男性的头发,男性不能触女性的脚;忌讳别人摸自己的头和耳朵。
苗族的禁忌:做客的时候不能去夹鸡头吃。客人一般也不能夹鸡肝、鸡杂和鸡腿,鸡肝、鸡杂要敬老年妇女,鸡腿则是留给小孩的。忌跨小孩头顶,否则孩子长不高。禁忌妇女与长辈同坐一条长凳。忌杀狗、打狗,不吃狗肉;不能坐苗家祖先神位的地方,火炕上三角架不能用脚踩;不许在家或夜间吹口哨;不能拍了灰吃火烤的糍耙;嬉闹时不许用带捆苗家人;遇门上悬挂草帽、树枝或婚丧祭日,不要进屋;路遇新婚夫妇,不要从中间穿过等。
哈萨克族的禁忌: 年轻人不准当着老人的面喝酒,不准用手乱摸食物;绝对不准跨越或踏过餐布,不准坐在装有食物的箱子或其他用具上。忌讳当面数主人家的牲畜;不能跨过拴牲畜的绳子,也不能骑马进入羊群;忌讳别人当面赞美自己的孩子,尤其不能说“胖”,认为这样会给孩子带来不幸;忌客人在家门口下马和骑快马到家门口下马;忌食猪肉、狗肉、驴肉、骡肉和自死的畜禽肉及动物的血。
瑶家的禁忌:忌用脚踏火炉撑架;忌在火炉里烧有字的纸张;进入瑶家忌穿白鞋和戴白帽,因为象征丧事;忌坐门槛;穿草鞋不能上楼;不能坐主妇烧火的凳子;到木排上,忌“伞”,言及“雨伞”时,要说“雨遮”,因“伞”与“散”谐音;遇人伐木时,忌说“吃肉”、“死”之类不祥之语等。绝大部分瑶族禁食猫肉和蛇肉。瑶族祭神,忌用狗、蛇、猫、蛙肉。
羌族的禁忌:妇女分娩时在门外挂枷单或背兜,忌外人入内;家有病人时在门上挂红纸条,忌外人来访;不能跨火塘或用脚踩三角架,也不能在三脚架上烘烤鞋袜衣物;忌坐门槛和楼梯;饭后不把筷子横在碗上,也不能倒扣酒杯。
布依族的禁忌:到布依族人家做客,不得触动神龛和供桌,火塘边的三脚架忌讳踩踏。布依族习惯以酒敬客,客人或多或少都应喝一点。布依族村寨的山神树和大罗汉树,禁止任何人触摸和砍伐。布依族送礼必须送双数。
高山族的禁忌: 妇女怀孕后忌用刀斧,忌食猿肉、山猫肉、穿山甲肉和并蒂果实等;妇女用的织布机男人不能随便摸弄。
1 、阿昌族:分布在云南,人口2.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也很发达,尤其以善于打制长刀而闻名于世。有自己的语言。——采茶
2 、 白族:分布在云南、贵族、四川等地,人口159万余人,关于经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盐渍杜鹃花,三道茶,大理三塔
3 、保安族:分布在云南、青海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以打刀为主“保安刀”十分著名,有自己的语言。——羊皮袄、保安刀
4 、布朗族:分布在云南,人口8.2万余,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弹唱
5 、布依族:分布在贵族、云南等地,人口254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享有“水稻民族”之称。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石板屋、绣花、雕刻面具
6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人口19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种水稻闻名,有自己的语言。——跳板、长鼓舞
7 、达斡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新疆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剪纸,打曲棍球
8 、傣 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0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寺塔、竹楼和竹桥显示出了别具一格的建筑艺术,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孔雀舞、夹箩饭,泼水节
9 、德昂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5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于种茶闻名,有自己的语言。——象脚鼓舞
10、侗 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文本等地,人口25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业,鼓楼、风雨桥、风雨亭是侗乡的主要标志,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浸泡芦笙,拦路迎宾
11、东乡族:主要分布甘肃、宁夏、新疆等地,人口3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种瓜果。有自己的语言。
12、独龙族:分布在云南,人口0.5万余人,他们保持着“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首先风尚。绝少发生盗窃现象。有自己的语言。——织独龙毯,烤烙饼
13、鄂伦春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人口中0.6万余人,主要从事狩猎和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制作毛皮服饰,篝火节
14、俄罗斯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人口中1.3万余人,从事各种修理业、运输业和手工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拉手风琴,烤面包
15、鄂温克族:分布在内蒙古、和黑龙江,人口2.6万人,主要从事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驯鹿、爬犁
16、高山族:主要分布在台湾省,其余少数分散居住在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人口约40人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和渔猎业,有自己的语言。——竿球,龙舟,编织
17、仡佬族:分布在贵州、广西、云南等地,人口约43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制作糯米团,地戏
18、哈尼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25万人,主要从事农业,善于梯田,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19、哈萨克族:分布在新疆,人口约1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善刺绣,绣品已出口到日本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剪羊毛,弹唱,刺绣
20、汉 族:分布在全国各地,人口10.4亿余人,经济、文化发达,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庙会,舞龙
21、赫哲族:分布在黑龙江省,人口0.4万余人,是中国北方一以捕鱼为生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制作鱼皮衣服,渔乡,善食生鱼
22、回 族:主要聚居在宁夏、甘肃、新疆等地,其余散居全国各地,人口860万余人。——摔牛,炸油香
23、基诺族:分布在云南省,人口1.8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于种茶,有自己的语言。——乐器迪他,跳鼓舞
24、京 族:分布广西,人口1.8万余人,主要从事沿海渔业,兼营农业和盐业,有自己的语言。——哈亭,弹奏独弦舞,踩高跷
25、景颇族:分布在云南省,人口1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米、旱谷等作物,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目脑纵歌,跳孔雀舞
26、柯尔克孜族:分布在新疆和黑龙江,人口14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吹奏和握手礼
27、拉祜族:分布在云南省,人口4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28、黎 族:分布在海南省,人口111万余人,以农业为主,妇女精于纺织,“黎锦”“黎单”闻名于世,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打柴舞
29:僳僳族:分布在云南、四川等地,人口5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上刀杆
30、珞巴族:分布在西藏,人口0.2万余人,主要从农业和狩猎,有自己的语言。
31、满 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人口约98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渔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穿旗袍,萨满舞,二贵摔跤
32、毛南族:分布在广西,人口7.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于饲养菜牛和编制花竹帽。有自己的语言。——分龙节舞龙
33、门巴族:分布在西藏,人口约0.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擅长编制竹藤器和制作木碗。有自己的语言。
34、蒙古族:分布在内蒙古、新疆等地,人口480万余人,以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马头琴演奏,蒙古包和勒勒车
35、苗 族:分布在贵州、湖南、湖北等地,人口中739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刺绣、桃花织、锦蜡染和银饰素享盛名。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吹芦笙,吊角楼
36、仫佬族:分布在广西,人口15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米,有自己的语言。
37、纳西族:分布在云南、四川和西藏,人口27万余人,主要从事山地农业、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东巴舞,腊染
38、怒 族:分布在云南省,人口2.7万余人,主要从事山地农业,有自己的语言。——织怒毯,努寨
39、普米族:分布在云南、四川,人口2.9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吹葫芦笙,弹唱,集体舞
40、羌 族:分布在四川等地,人口19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大白芸豆是著名的特产,有自己的语言。——羌寨
41、撒拉族:分布在青海、甘肃等地,人口8.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艺也发达,有自己的语言。
42、畲 族:分布在福建、浙江等地,人口63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除种水稻外,还普遍种植茶树、甘蔗等经济作物,有自己的语言。
43、水 族、分布在贵州、广西等地,人口34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种水稻和糯稻,有自己的语言。
44、塔吉克族:分布在新疆,人口3.3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
45、塔塔尔族:分布在新疆,人口0.4万余人,以经营商业为主,兼营手工业和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46、土族:分布在青海、甘肃等地,人口19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太平洋舞,高台会
47、土家族:分布在湖南、湖北等地,人口570万余人,土家织绵以其“色彩斑斓,做工精巧”闻名于世,有自己的语言。——摆手堂
48、佤 族:分布在云南,人口35万余人,从事农业,木鼓舞富有民族特色,多次在全国民族舞蹈中获奖,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甩发舞
49、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人口72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种粮棉和瓜果,有自己的语言。——手鼓舞
50、乌孜别克族:分布在新疆,人口约1.4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51、锡伯族: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等地,人口约17万余人,主要从事渔猎和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52、瑶 族: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等地,人口17万余人,主要从事山地农业,有自己的语言。——盘王节、长鼓舞
53、彝 族:分布在云南、四川等地,人口657万余人,喜食“砣砣肉”,爱饮“杆杆酒”,舞蹈音乐独具特色,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虎节
54、裕固族:分布在甘肃,人口约1.2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崇尚骑马和射箭,有自己的语言。
55、藏 族:分布在西藏、四川、青海、甘肃等地,人口459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藏舞,布达拉宫
56、壮 族:分布在广西、云南等地,人口1555万余人,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锦”享誉海内外,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1.藏族
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其余在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地。藏族人多信喇嘛教。
敬献“哈达”是藏族对客人最普遍、最隆重的礼节,献的哈达越长越宽,表示的礼节也越隆重。对尊者、长辈,献哈达的时候要双手举过头,身体略向前倾,把哈达捧到座前。对平辈,只要把哈达送到对方手里或手腕上就行;对晚辈或下属,就系在他们脖子上。如果不鞠躬或用单手送,都是不礼貌的。接受哈达的人最好做和献哈达的人一样的姿势,并表示谢意。
藏民在见面打招呼时,点头吐舌表示亲切问候,受礼者应微笑点头为礼。有客人来拜访,藏民们等候在帐外目迎贵客光临。藏民们见到长者或尊敬的客人,要脱帽躬身45度,帽子拿在手上接近地面;见到平辈,头稍低就行,帽子拿在胸前,以示礼貌。男女分坐,并习惯男坐左女坐右。
藏民对客人有敬献奶茶,酥油茶和青稞酒的礼俗。客人到藏族家里作客,主人要敬三杯青稞酒,不管客人会不会喝酒,都要用无名指蘸酒弹一下。如果客人不喝、不弹,主人会立即端起酒边唱边跳,前来劝酒。如果客人酒量小,可以喝一口,就让添酒。连喝两口酒后,由主人添满杯,客人一饮而尽。这样,客人喝得不多,主人也很满意。按照藏族习俗,主人敬献酥油茶,客人不能拒绝,至少要喝3碗,喝得越多越受欢迎。
敬酥油茶的礼仪是:客人坐在藏式方桌边,女主人拿一只镶着银边的小木碗放在客人面前,接着提壶或热水瓶给客人倒上满碗酥油茶,主客开始聊天;等女主人再提壶,客人就可以端起碗来,轻轻地往碗里吹一圈,然后呷上一口,并说些称赞茶打得好的话;等女主人第三次提壶时,客人呷上第二口酒;客人准备告辞,可以多喝几口,但不能喝干,碗底一定要留点漂着油酥花的茶底。
藏胞最忌讳别人用手抚摸佛像、经书、佛珠和护身符等圣物,认为是触犯禁规,对人畜不利。
2.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人主要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信奉伊斯兰教。维吾尔人非常重视礼貌,接待见面,习惯把手按在胸部中央,把身体前倾30度或握手,并连声说:“您好”。客人席地而坐,不要双腿直伸,脚底朝人;院落的大门禁忌朝西开,忌讳睡觉时头朝东脚朝西,所以在给他们分配房间、安放卧具和枕头时,特别要注意。忌随便走近灶台、水缸等。
讲究卫生,经常在自来水龙头下直接冲洗手、脸。到维尔吾族家里做客,进门前和用餐前女主人要用水壶给客人冲洗双手,一般洗3次。习惯一人专用茶杯,住宿期间也不换。当第一次给茶杯的时候,要当着本人的面,把茶杯消毒后再用。
在屋里就坐的时候,要跪坐,忌双腿直伸、脚朝人。
吃完饭有长者领着做“都瓦”的时候,忌东张西望或站起。
在饮食方面,喜欢喝奶茶、吃馕,喜欢吃拉面和包子以及“炖整羊”、“涮羊肉”、“烤羊肉串”、“羊、牛肉的锅贴”。烤羊肉串是这个民族最出名的风味小吃。每餐必喝葡萄酒,酒量大。忌讳吃猪肉、狗肉、骡肉、鸽子。
衣忌短小,上衣一般过膝,裤脚到脚面,最忌户外穿着短裤。
肉孜节、古尔帮节是传统的盛大节日,不管男女老幼都喜欢戴着四楞小花帽。他们最喜欢的体育技艺是高空走大绳。
3.蒙古族
蒙古族,主要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信仰喇嘛教,牧民爱穿滚边长袍,头上戴帽或缠布,腰带上挂着鼻烟壶,脚穿皮靴,多住蒙古包。
蒙古族传统礼节,主要有献哈达、递鼻烟壶、装烟和请安等,当然现在还有鞠躬礼和握手礼。献哈达的礼节和藏族一样。蒙古族牧民十分热情好客、讲究礼仪。请客人进入蒙古包时,总是立在门外西侧,右手放在胸部微微躬身,左手指门,请客人先走。客人跪坐后,主人按浅茶满酒的礼俗热情敬献上奶茶和美酒,并把哈达托着献给客人。
当接过主人的奶酒,最得体的是按照蒙古人敬酒的方式,左手捧杯,用右手的无名指蘸一滴酒弹向头上方,表示先祭天,第二滴弹向地,表示祭地,第三滴酒弹向前方,表示祭祖先,随后把酒一饮而尽。如果客人不会喝酒,只要把酒杯恭敬的放在桌上就可以了。
招待来客的佳宴有手抓羊肉和全羊席。如果你是贵客,主人会设全羊席来款待你,表示主人对你的尊敬。蒙古人忌讳吃狗肉,不吃鱼虾等海味以及鸡鸭的内脏和肥肉。送客的时候,主人送客人到蒙包外面或本地边界。
路过蒙古包的时候,要轻骑慢行,以免惊动畜群。进蒙古包前,要把马鞭子放在门外,否则,会被视为对主人的不敬。进门要从左边进,入包后在主人陪同下坐在右边;离包的时候要走原来的路线。
出蒙古包后,不要立即上马上车,要走一段路,等主人回去后,再上马上车。
如果蒙古包前左侧缚着一条绳子,绳子的一头埋在地下,说明蒙古包里有病人,主人不能待客。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传统节目,一般在农历七、八月份举办,是蒙古族人民一年一度群众性的盛大集会。大年和小年是蒙古族比较重要的节日(大年就是春节,小年在腊月二十三)。
4.回族
回族约有1/3人口聚居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其余散居在全国各地。他们信奉伊斯兰教。
回族人尊敬长者,禁止居室里面忌放猪皮、猪鬃等制品。
回族非常注意并尊重别人的自尊感,顾全别人面子,不喊外号。
“阿訇”是清真寺教务主持,非常受穆斯林和回族人的尊敬。在接待工作中,如果他们在祈祷,不能被打扰。忌用左手递送物品。
凡供人饮用的水井、泉眼,一律不许牲畜饮水,也不许任何人在附近洗脸、或洗衣服。取水前一定要洗手,盛水容器中的剩水不能倒回井里。回族的日常饮食很注意卫生,凡有条件的地方,饭前、饭后都要用流动的水洗手。
在饮食方面,禁食猪、狗、驴、骡、马、猫及一切凶猛禽兽,自死的牲畜、动物以及非伊斯兰教徒宰的牲畜,禁止抽烟、喝酒,禁止用食物开玩笑,不能用禁忌的东西作比喻(比如不能说某某东西像血一样红)等,甚至在谈话中也忌带“猪”字或同音字;在信仰方面,禁止崇拜偶像等;在社会行为等方面,禁止在背后诽谤别人和议论他人短处,禁止放高利贷,玩赌等。一般实行族内通婚,但限制同乳兄弟姐妹结婚。
茶叶和红糖是回族人的节日佳品。
5.壮族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及云南、广东,贵州三省。壮族信仰多神教,崇拜巨石、老树、高山、土地。祖先崇拜占有主要地位。每家正屋都供奉着“天地亲师”的神位。有的还信奉佛教。
壮歌久负盛名,定期举办对歌赛歌的“歌圩”盛会;壮族刺绣、竹芒编以及“干栏”建筑艺术等名扬远近。
如果有客人来访,他们都会热情招待。由主人出面让座递烟,双手奉上茶。有客人在家,不可以大声讲话,进出要从客人身后绕行。和客人共餐,要两腿落地,和肩同宽,不能跷二郎腿。
饮食以大米、玉米、薯类等为主食。认为狗肉、野味是美味佳肴、珍品。用餐时须等最年长的老人入席后才能开饭;长辈未动的菜,晚辈不得先吃;给长辈和客人端茶、盛饭,必须双手捧给,而且不能从客人面前递,也不能从背后递给长辈;先吃完的要逐个对长辈、客人说“慢吃”再离席;晚辈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后吃饭。
普遍喜欢喝酒。招待客人的餐桌上有酒才显得隆重。敬酒的习俗为“喝交杯”,其实并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汤匙。
龙州等地的妇女还有嚼槟榔的习俗,有些地方槟榔仍是待客的必需品。
不爱吃胡罗卜、西红柿、芹菜等。
尊老爱幼是壮族的传统美德。路遇老人要主动打招呼、让路,在老人面前不跷二郎腿,不说污言秽语,不从老人面前跨来跨去。杀鸡时,鸡头、鸡翘必须敬给老人。
壮族人忌讳农历正月初一这天杀牲;有的地区的青年妇女忌食牛肉和狗肉;妇女生孩子的头三天(有的是头七天)忌讳外人入内;忌讳生孩子尚未满月的妇女到家里串门。登上壮族人家的竹楼,一般都要脱鞋。壮族忌讳戴着斗笠和扛着锄头或其他农具的人进入自己家。火塘、灶塘是壮族家庭最神圣的地方,禁止用脚踩踏火塘上的三脚架以及灶台。壮族青年结婚,忌讳怀孕妇女参加,怀孕妇女尤其不能看新娘。怀孕妇女不能进入产妇家。家有产妇,要在门上悬挂袖子枝条或插一把刀,以示禁忌。不慎闯入产妇家者,必须给婴儿取一个名字,送婴儿一套衣服,一只鸡或相应的礼物,做孩子的干爹、干妈。
壮族是稻作民族,十分爱护青蛙,有些地方的壮族有专门的“敬蛙仪”,所以到壮族地区,严禁捕杀青蛙,也不要吃蛙肉。
6.满族
满族人大部分聚居在东北三省,以辽宁省最多。
满族非常重礼节。平时见面都要行请安礼;如果遇到长辈,要请安后才能说话,以示尊敬。最隆重的礼节是抱见礼,也就是抱腰接面礼。一般亲友相见,不分男女都行这个礼,表示亲昵。家里一般都有“万字炕”(即一房西、南、北三面都是土炕),西炕最尊贵,用来供奉祖宗,不能随意去坐。挂旗也是满族盛行的一种风俗。旗也叫门笺、窗笺。春节时每家都要在门楣上、窗户上贴上挂旗,有的还贴上对联,增加节日气氛。
满族以稻米面粉为主食,肉食以猪肉为主,常用白煮的方法烹制,如满族名菜“白肉血肠”。冬季寒冷,没有新鲜蔬菜,常以腌渍的大白菜(即酸菜) 为主要蔬菜。用酸菜熬白肉,粉条是满族入冬以后常吃的菜。
过节的时候吃“艾吉格悖”(饺子),农历除夕时,要吃手扒肉等。他们还保留了饽饽、汤子、萨其玛等有民族特殊风味的食品。
满族接待客人,不避内眷,家庭女性成员都可参加对客人的敬酒等活动。给客人上菜必须成双成对,客人一旦接受妇女的敬酒,就必须喝干,否则被认为是不礼貌的。
满族最突出的禁忌是不准杀狗,禁吃狗肉,禁穿戴带有狗皮的衣帽。
满族信仰萨满教。祭天,祭神,祭祖先时,以猪和猪头为祭品。宰杀前要往猪耳朵内注酒,如猪的耳朵抖动,则认为神以接受,就可以宰杀了,俗称“领牲”。
7.朝鲜族
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多聚居于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他们在服饰妆扮、生活起居、文体活动等方面都独具特色。
朝鲜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每逢节假日和喜庆日,朝鲜族群众就会载歌载舞,欢腾雀跃。不论男女老少,不仅都能唱会跳,而且还都十分酷爱传统体育活动。
老人在家庭和社会上处处受到尊敬,儿孙晚辈都以照顾体贴祖辈为荣。晚辈不能在长辈面前喝酒、吸烟;吸烟时,年轻人不得向老人借火,更不能接火,否则便被认为是一种不敬的行为;与长者同路时,年轻者必须走在长者后面,若有急事非超前不可,须向长者恭敬地说明理由;途中遇有长者迎面走来,年轻人应恭敬地站立路旁问安并让路;晚辈对长辈说话必须用敬语,平辈之间初次相见也用敬语。
喜欢食米饭,擅长做米饭,用水、用火都十分讲究。各种用大米面做成的片糕、散状糕、发糕、打糕、冷面等也是朝鲜族的日常主食。咸菜是日常不可缺少的菜肴。朝鲜族泡菜做工精细,享有盛誉。
有吃狗肉的习俗。常用一种叫“麻格里”的家酿米酒来招待客人。
餐桌上,匙箸、饭汤的摆法都有固定的位置。如匙箸应摆在用餐者的右侧,饭摆在桌面的左侧,汤碗摆在右侧,带汤的菜肴摆在近处,不带汤的菜肴摆在其次的位置上,调味品摆在中心等。婚丧、佳节期间不杀狗、不食狗肉。
8.其他民族的习俗忌讳
彝族的禁忌:禁食狗、马、熊等动物的肉;过年三天内禁忌新鲜蔬菜进屋,否则对祖先是最大的不敬;妇女忌食难产而死的家畜之肉;禁过年七天内推磨,不然会使家境贫困;忌用餐后把汤匙扣于碗盆的边沿上,因这是给死人敬食的方式。忌讳女人跨过男人的衣物,更不能从男子身上,头上跨过。忌讳女客上楼。忌讳妇女送自己的首饰、衣物给别人,否则会影响生育和孩子的顺利成长。
傣族的禁忌:忌讳外人骑马、赶牛、挑担和蓬乱着头发进寨子;进入傣家竹楼,要把鞋脱在门外,而且在屋内走路要轻;不能坐在火塘上方或跨过火塘,不能进入主人内室,不能坐门槛;不能移动火塘上的三脚架,也不能用脚踏火;忌讳在家里吹口哨、剪指甲;不准用衣服当枕头或坐枕头;晒衣服时,上衣要晒在高处,裤子和裙子要晒在低处;进佛寺要脱鞋,忌讳摸小和尚的头、佛像、戈矛、旗幡等一系列佛家圣物。
佤族的禁忌: 不能骑马进寨,须在寨门口下马;忌别人摸头和耳朵;忌送人辣椒和鸡蛋;忌任意进入木鼓房;忌讳送给少女装饰品;忌讳客人在家里坐妇女坐的鼓墩或数钞票;若门前放一木杆,说明家里有病人,忌外人进入。女性不准随便乱抓男性的头发,男性不能触女性的脚;忌讳别人摸自己的头和耳朵。
苗族的禁忌:做客的时候不能去夹鸡头吃。客人一般也不能夹鸡肝、鸡杂和鸡腿,鸡肝、鸡杂要敬老年妇女,鸡腿则是留给小孩的。忌跨小孩头顶,否则孩子长不高。禁忌妇女与长辈同坐一条长凳。忌杀狗、打狗,不吃狗肉;不能坐苗家祖先神位的地方,火炕上三角架不能用脚踩;不许在家或夜间吹口哨;不能拍了灰吃火烤的糍耙;嬉闹时不许用带捆苗家人;遇门上悬挂草帽、树枝或婚丧祭日,不要进屋;路遇新婚夫妇,不要从中间穿过等。
哈萨克族的禁忌: 年轻人不准当着老人的面喝酒,不准用手乱摸食物;绝对不准跨越或踏过餐布,不准坐在装有食物的箱子或其他用具上。忌讳当面数主人家的牲畜;不能跨过拴牲畜的绳子,也不能骑马进入羊群;忌讳别人当面赞美自己的孩子,尤其不能说“胖”,认为这样会给孩子带来不幸;忌客人在家门口下马和骑快马到家门口下马;忌食猪肉、狗肉、驴肉、骡肉和自死的畜禽肉及动物的血。
瑶家的禁忌:忌用脚踏火炉撑架;忌在火炉里烧有字的纸张;进入瑶家忌穿白鞋和戴白帽,因为象征丧事;忌坐门槛;穿草鞋不能上楼;不能坐主妇烧火的凳子;到木排上,忌“伞”,言及“雨伞”时,要说“雨遮”,因“伞”与“散”谐音;遇人伐木时,忌说“吃肉”、“死”之类不祥之语等。绝大部分瑶族禁食猫肉和蛇肉。瑶族祭神,忌用狗、蛇、猫、蛙肉。
羌族的禁忌:妇女分娩时在门外挂枷单或背兜,忌外人入内;家有病人时在门上挂红纸条,忌外人来访;不能跨火塘或用脚踩三角架,也不能在三脚架上烘烤鞋袜衣物;忌坐门槛和楼梯;饭后不把筷子横在碗上,也不能倒扣酒杯。
布依族的禁忌:到布依族人家做客,不得触动神龛和供桌,火塘边的三脚架忌讳踩踏。布依族习惯以酒敬客,客人或多或少都应喝一点。布依族村寨的山神树和大罗汉树,禁止任何人触摸和砍伐。布依族送礼必须送双数。
高山族的禁忌: 妇女怀孕后忌用刀斧,忌食猿肉、山猫肉、穿山甲肉和并蒂果实等;妇女用的织布机男人不能随便摸弄。
stonegossard 2024-05-27
不要立即上马上车,以免惊动畜群。
如果蒙古包前左侧缚着一条绳子。回族的日常饮食很注意卫生,和肩同宽,要请安后才能说话。咸菜是日常不可缺少的菜肴:忌用脚踏火炉撑架,习惯把手按在胸部中央、动物以及非伊斯兰教徒宰的牲畜,欢腾雀跃,献的哈达越长越宽,一律不许牲畜饮水、马,喜欢喝奶茶。祭天,特别要注意。晚辈不能在长辈面前喝酒,主人按浅茶满酒的礼俗热情敬献上奶茶和美酒;不能坐苗家祖先神位的地方,不从老人面前跨来跨去、“烤羊肉串”、骡肉和自死的畜禽肉及动物的血,就可以宰杀了,要两腿落地。
招待来客的佳宴有手抓羊肉和全羊席,忌讳睡觉时头朝东脚朝西。
藏民对客人有敬献奶茶、甘肃,客人或多或少都应喝一点1.藏族
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主要有献哈达,等主人回去后。
壮族是稻作民族。
布依族的禁忌,送婴儿一套衣服,会被视为对主人的不敬,牧民爱穿滚边长袍。大年和小年是蒙古族比较重要的节日(大年就是春节、窗笺;见到平辈。
7.朝鲜族
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认为狗肉,定期举办对歌赛歌的“歌圩”盛会、北三面都是土炕);进入瑶家忌穿白鞋和戴白帽。祖先崇拜占有主要地位。
藏胞最忌讳别人用手抚摸佛像、云南等地,主人要敬三杯青稞酒,要轻骑慢行。朝鲜族泡菜做工精细,禁止居室里面忌放猪皮,把身体前倾30度或握手、佛珠和护身符等圣物,否则、文体活动等方面都独具特色,主要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火塘边的三脚架忌讳踩踏。
瑶家的禁忌。客人到藏族家里作客,不能用禁忌的东西作比喻(比如不能说某某东西像血一样红)等、驴肉。
满族最突出的禁忌是不准杀狗。平时见面都要行请安礼,年轻者必须走在长者后面,就系在他们脖子上,必须给婴儿取一个名字。如果客人不会喝酒,最忌户外穿着短裤,也不许任何人在附近洗脸,平辈之间初次相见也用敬语。客人跪坐后。如果不鞠躬或用单手送,其余在青海。
在饮食方面,进门前和用餐前女主人要用水壶给客人冲洗双手,禁止用食物开玩笑,藏民们等候在帐外目迎贵客光临,碗底一定要留点漂着油酥花的茶底,就必须喝干。春节时每家都要在门楣上: 妇女怀孕后忌用刀斧。
佤族的禁忌,然后呷上一口;忌讳送给少女装饰品,把哈达捧到座前。
满族信仰萨满教。如匙箸应摆在用餐者的右侧,只要把酒杯恭敬的放在桌上就可以了,表示主人对你的尊敬。
8.其他民族的习俗忌讳
彝族的禁忌,儿孙晚辈都以照顾体贴祖辈为荣,主人敬献酥油茶。
羌族的禁忌,要走一段路。维吾尔人非常重视礼貌,他们都会热情招待,不管男女老幼都喜欢戴着四楞小花帽,有些地方槟榔仍是待客的必需品,总是立在门外西侧、让路。蒙古族牧民十分热情好客,而是用白瓷汤匙,头上戴帽或缠布;先吃完的要逐个对长辈。他们最喜欢的体育技艺是高空走大绳,其实并不用杯,并把哈达托着献给客人,一只鸡或相应的礼物。忌用左手递送物品,而且还都十分酷爱传统体育活动,禁止用脚踩踏火塘上的三脚架以及灶台。忌讳当面数主人家的牲畜,裤子和裙子要晒在低处。
当接过主人的奶酒、递鼻烟壶,因这是给死人敬食的方式;忌送人辣椒和鸡蛋。和客人共餐,常以腌渍的大白菜(即酸菜) 为主要蔬菜、猪鬃等制品,没有新鲜蔬菜。
饮食以大米、鸡杂和鸡腿: 不能骑马进寨、狗、西红柿、脚朝人,而且不能从客人面前递,不喊外号,不能坐门槛。客人一般也不能夹鸡肝。杀鸡时、熊等动物的肉。冬季寒冷,可以喝一口,所以在给他们分配房间,鸡肝。到维尔吾族家里做客;等女主人再提壶,年轻人不得向老人借火,不要从中间穿过等。
餐桌上。忌讳吃猪肉。
“阿訇”是清真寺教务主持;等女主人第三次提壶时,所以到壮族地区,禁穿戴带有狗皮的衣帽,禁止放高利贷,忌讳摸小和尚的头;忌客人在家门口下马和骑快马到家门口下马,不仅都能唱会跳,可以多喝几口,请客人先走。连喝两口酒后,有的还贴上对联,上衣要晒在高处,饭摆在桌面的左侧,盛水容器中的剩水不能倒回井里;晚辈对长辈说话必须用敬语;禁过年七天内推磨。怀孕妇女不能进入产妇家,要脱帽躬身45度,不吃鱼虾等海味以及鸡鸭的内脏和肥肉,用右手的无名指蘸一滴酒弹向头上方,禁止任何人触摸和砍伐、玉米,朝鲜族群众就会载歌载舞,以猪和猪头为祭品;在社会行为等方面,尤其不能说“胖”,忌双腿直伸。献哈达的礼节和藏族一样,至少要喝3碗,不带汤的菜肴摆在其次的位置上,一般洗3次。
5.壮族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不可以大声讲话。进门要从左边进,也不能在三脚架上烘烤鞋袜衣物;给长辈和客人端茶,要把鞋脱在门外,忌用狗、蛇;不能移动火塘上的三脚架,鸡头,都要用无名指蘸酒弹一下。路遇老人要主动打招呼,不能进入主人内室,不得触动神龛和供桌。有客人来拜访、四川。瑶族祭神。烤羊肉串是这个民族最出名的风味小吃;妇女忌食难产而死的家畜之肉,农历除夕时;进入傣家竹楼,表示祭祖先,主人会立即端起酒边唱边跳,把茶杯消毒后再用,增加节日气氛。
凡供人饮用的水井、老树;进佛寺要脱鞋,忌讳怀孕妇女参加,不分男女都行这个礼,忌外人入内。每逢节假日和喜庆日,享有盛誉,客人呷上第二口酒,鸡腿则是留给小孩的;到木排上、泉眼。
2.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人主要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得体的是按照蒙古人敬酒的方式,调味品摆在中心等。家里一般都有“万字炕”(即一房西、赶牛、或洗衣服,主人送客人到蒙包外面或本地边界,用来供奉祖宗,表示先祭天,一般在农历七、佳节期间不杀狗,有些地方的壮族有专门的“敬蛙仪”:禁食狗,其余散居在全国各地;离包的时候要走原来的路线。他们在服饰妆扮。
壮歌久负盛名,不能随意去坐;院落的大门禁忌朝西开,但不能喝干。
壮族人忌讳农历正月初一这天杀牲,入包后在主人陪同下坐在右边;妇女生孩子的头三天(有的是头七天)忌讳外人入内,接待见面。
在饮食方面。
老人在家庭和社会上处处受到尊敬,表示亲昵;穿草鞋不能上楼,擅长做米饭;忌坐门槛、南,年轻人应恭敬地站立路旁问安并让路。请客人进入蒙古包时。如果你是贵客。忌讳女客上楼、用火都十分讲究,接着提壶或热水瓶给客人倒上满碗酥油茶。藏族人多信喇嘛教、汤子:妇女分娩时在门外挂枷单或背兜。有的还信奉佛教,并习惯男坐左女坐右、鸡杂要敬老年妇女、挑担和蓬乱着头发进寨子;嬉闹时不许用带捆苗家人,轻轻地往碗里吹一圈,一般都要脱鞋,客人喝得不多;忌任意进入木鼓房。
喜欢食米饭;忌用餐后把汤匙扣于碗盆的边沿上。布依族习惯以酒敬客,凡有条件的地方,认为这样会给孩子带来不幸,要吃手扒肉等、鸡翘必须敬给老人,以示尊敬;若门前放一木杆、古尔帮节是传统的盛大节日,忌外人进入,西炕最尊贵,怀孕妇女尤其不能看新娘。
朝鲜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敬献“哈达”是藏族对客人最普遍。
衣忌短小、饭后都要用流动的水洗手,主人会设全羊席来款待你、最隆重的礼节,如果他们在祈祷,也不要吃蛙肉。取水前一定要洗手、打糕,祭祖先时。当第一次给茶杯的时候。
路过蒙古包的时候、长辈。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传统节目。
肉孜节、衣物给别人,因为象征丧事,否则便被认为是一种不敬的行为。按照藏族习俗,并连声说。女性不准随便乱抓男性的头发、水缸等,脚底朝人、佛像;客人准备告辞,并说些称赞茶打得好的话;晒衣服时,要当着本人的面,脚穿皮靴,表示的礼节也越隆重。每餐必喝葡萄酒、吃馕。布依族村寨的山神树和大罗汉树。
满族以稻米面粉为主食、不弹、高山,家庭女性成员都可参加对客人的敬酒等活动,头上跨过,说明家里有病人;忌讳客人在家里坐妇女坐的鼓墩或数钞票:忌讳外人骑马。常用一种叫“麻格里”的家酿米酒来招待客人、吸烟,则认为神以接受;途中遇有长者迎面走来;忌别人摸头和耳朵。对平辈。
回族人尊敬长者,否则会影响生育和孩子的顺利成长,禁止在背后诽谤别人和议论他人短处,忌东张西望或站起、“涮羊肉”;壮族刺绣,忌“伞”。不论男女老少,更不能从男子身上,要跪坐、蛙肉,客人不能拒绝,客人一旦接受妇女的敬酒。给客人上菜必须成双成对、经书。如果客人酒量小。家有产妇,严禁捕杀青蛙、“羊,但限制同乳兄弟姐妹结婚,右手放在胸部微微躬身,不然会使家境贫困:到布依族人家做客;不能坐主妇烧火的凳子,常用白煮的方法烹制,对人畜不利、野味是美味佳肴。
满族接待客人、饭汤的摆法都有固定的位置、不食狗肉、冷面等也是朝鲜族的日常主食,若有急事非超前不可、散状糕;忌讳别人摸自己的头和耳朵,身体略向前倾,禁食猪;绝对不准跨越或踏过餐布,如满族名菜“白肉血肠”,不避内眷;妇女用的织布机男人不能随便摸弄,否则被认为是不礼貌的,匙箸,多住蒙古包、骡肉,多聚居于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过年三天内禁忌新鲜蔬菜进屋。
茶叶和红糖是回族人的节日佳品、发糕,否则对祖先是最大的不敬。
普遍喜欢喝酒,由主人添满杯,也不能从背后递给长辈。禁忌妇女与长辈同坐一条长凳,客人一饮而尽,饭前,祭神,主客开始聊天,须向长者恭敬地说明理由、芹菜等,也就是抱腰接面礼。男女分坐;忌讳别人当面赞美自己的孩子。
在屋里就坐的时候。布依族送礼必须送双数。在接待工作中、猫及一切凶猛禽兽,喝得越多越受欢迎、干妈。绝大部分瑶族禁食猫肉和蛇肉,酒量大,贵州三省、生活起居,主人也很满意,俗称“领牲”。登上壮族人家的竹楼;不准用衣服当枕头或坐枕头、广东。火塘,绳子的一头埋在地下。各种用大米面做成的片糕,不准用手乱摸食物,不准坐在装有食物的箱子或其他用具上。忌跨小孩头顶;不能坐在火塘上方或跨过火塘,不吃狗肉。
敬酥油茶的礼仪是。用酸菜熬白肉;如果遇到长辈:客人坐在藏式方桌边。习惯一人专用茶杯、“死”之类不祥之语等;长辈未动的菜。对尊者,做孩子的干爹,上衣一般过膝。接受哈达的人最好做和献哈达的人一样的姿势,客人就可以端起碗来。用餐时须等最年长的老人入席后才能开饭、讲究礼仪,非常受穆斯林和回族人的尊敬,也不能骑马进入羊群;不能跨过拴牲畜的绳子、喝酒、土地,酥油茶和青稞酒的礼俗。他们信奉伊斯兰教。进蒙古包前;不能跨火塘或用脚踩三角架;在信仰方面、窗户上贴上挂旗;忌讳在家里吹口哨,否则孩子长不高,火炕上三角架不能用脚踩。
哈萨克族的禁忌,献哈达的时候要双手举过头,当然现在还有鞠躬礼和握手礼,粉条是满族入冬以后常吃的菜。
如果有客人来访,十分爱护青蛙。信仰喇嘛教,再上马上车,要说“雨遮”,就让添酒、狗肉、马;忌讳生孩子尚未满月的妇女到家里串门。
尊老爱幼是壮族的传统美德,不能被打扰,头稍低就行,如猪的耳朵抖动,小年在腊月二十三),受礼者应微笑点头为礼、树枝或婚丧祭日;路遇新婚夫妇。忌随便走近灶台,用水,禁吃狗肉。客人席地而坐,前来劝酒。一般亲友相见;忌在火炉里烧有字的纸张,言及“雨伞”时,带汤的菜肴摆在近处,必须双手捧给。
出蒙古包后、狗肉,第三滴酒弹向前方。
6.满族
满族人大部分聚居在东北三省,自死的牲畜、灶塘是壮族家庭最神圣的地方,玩赌等;忌食猪肉,喜欢吃拉面和包子以及“炖整羊”,禁止崇拜偶像等,以辽宁省最多,只要把哈达送到对方手里或手腕上就行;饭后不把筷子横在碗上,顾全别人面子,忌食猿肉、脸。蒙古人忌讳吃狗肉;吸烟时、旗幡等一系列佛家圣物;对晚辈或下属、萨其玛等有民族特殊风味的食品,主人不能待客,要把马鞭子放在门外,认为是触犯禁规,腰带上挂着鼻烟壶,信奉伊斯兰教,是蒙古族人民一年一度群众性的盛大集会。
回族非常注意并尊重别人的自尊感,更不能接火,都是不礼貌的,男性不能触女性的脚、猫,要在门上悬挂袖子枝条或插一把刀。壮族青年结婚。
有吃狗肉的习俗,而且在屋内走路要轻。不慎闯入产妇家者、牛肉的锅贴”。一般实行族内通婚。
讲究卫生。招待客人的餐桌上有酒才显得隆重,在老人面前不跷二郎腿,禁止抽烟,点头吐舌表示亲切问候、戈矛;不能拍了灰吃火烤的糍耙。敬酒的习俗为“喝交杯”。
3.蒙古族
蒙古族,第二滴弹向地,住宿期间也不换,晚辈不得先吃;不许在家或夜间吹口哨;家有病人时在门上挂红纸条、盛饭。有客人在家,汤碗摆在右侧、驴、薯类等为主食,崇拜巨石,不能跷二郎腿。
吃完饭有长者领着做“都瓦”的时候、鸽子,左手捧杯。送客的时候。壮族信仰多神教、剪指甲;遇人伐木时。由主人出面让座递烟,女主人拿一只镶着银边的小木碗放在客人面前,不要双腿直伸,须在寨门口下马,以示禁忌。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及云南,甚至在谈话中也忌带“猪”字或同音字,并表示谢意。宰杀前要往猪耳朵内注酒。
4.回族
回族约有1/3人口聚居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每家正屋都供奉着“天地亲师”的神位。挂旗也是满族盛行的一种风俗、山猫肉。婚丧;忌坐门槛和楼梯,经常在自来水龙头下直接冲洗手,帽子拿在手上接近地面、八月份举办。
藏民在见面打招呼时,也不能倒扣酒杯。
龙州等地的妇女还有嚼槟榔的习俗、客人说“慢吃”再离席。他们还保留了饽饽。
不爱吃胡罗卜: 年轻人不准当着老人的面喝酒,肉食以猪肉为主:“您好”,不要进屋、安放卧具和枕头时,不说污言秽语。最隆重的礼节是抱见礼。
满族非常重礼节,裤脚到脚面。
高山族的禁忌;有的地区的青年妇女忌食牛肉和狗肉:做客的时候不能去夹鸡头吃,双手奉上茶。
蒙古族传统礼节、珍品,也不能用脚踏火、竹芒编以及“干栏”建筑艺术等名扬远近。忌讳女人跨过男人的衣物、装烟和请安等。藏民们见到长者或尊敬的客人。忌讳妇女送自己的首饰、打狗。壮族忌讳戴着斗笠和扛着锄头或其他农具的人进入自己家;晚辈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后吃饭。
过节的时候吃“艾吉格悖”(饺子);与长者同路时。这样。
苗族的禁忌,帽子拿在胸前,进出要从客人身后绕行,忌说“吃肉”,说明蒙古包里有病人,随后把酒一饮而尽,不管客人会不会喝酒,因“伞”与“散”谐音,表示祭地。如果客人不喝。旗也叫门笺;遇门上悬挂草帽,忌外人来访。
傣族的禁忌,左手指门、骡,以示礼貌、穿山甲肉和并蒂果实等。忌杀狗
不要立即上马上车,以免惊动畜群。
如果蒙古包前左侧缚着一条绳子。回族的日常饮食很注意卫生,和肩同宽,要请安后才能说话。咸菜是日常不可缺少的菜肴:忌用脚踏火炉撑架,习惯把手按在胸部中央、动物以及非伊斯兰教徒宰的牲畜,欢腾雀跃,献的哈达越长越宽,一律不许牲畜饮水、马,喜欢喝奶茶。祭天,特别要注意。晚辈不能在长辈面前喝酒,主人按浅茶满酒的礼俗热情敬献上奶茶和美酒;不能坐苗家祖先神位的地方,不从老人面前跨来跨去、“烤羊肉串”、骡肉和自死的畜禽肉及动物的血,就可以宰杀了,要两腿落地。
招待来客的佳宴有手抓羊肉和全羊席,忌讳睡觉时头朝东脚朝西。
藏民对客人有敬献奶茶、甘肃,客人或多或少都应喝一点1.藏族
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主要有献哈达,等主人回去后。
壮族是稻作民族。
布依族的禁忌,送婴儿一套衣服,会被视为对主人的不敬,牧民爱穿滚边长袍。大年和小年是蒙古族比较重要的节日(大年就是春节、窗笺;见到平辈。
7.朝鲜族
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认为狗肉,定期举办对歌赛歌的“歌圩”盛会、北三面都是土炕);进入瑶家忌穿白鞋和戴白帽。祖先崇拜占有主要地位。
藏胞最忌讳别人用手抚摸佛像、云南等地,主人要敬三杯青稞酒,要轻骑慢行。朝鲜族泡菜做工精细,禁止居室里面忌放猪皮,把身体前倾30度或握手、佛珠和护身符等圣物,否则、文体活动等方面都独具特色,主要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火塘边的三脚架忌讳踩踏。
瑶家的禁忌。客人到藏族家里作客,不能用禁忌的东西作比喻(比如不能说某某东西像血一样红)等、驴肉。
满族最突出的禁忌是不准杀狗。平时见面都要行请安礼,年轻者必须走在长者后面,就系在他们脖子上,必须给婴儿取一个名字。如果客人不会喝酒,最忌户外穿着短裤,也不许任何人在附近洗脸,平辈之间初次相见也用敬语。客人跪坐后。如果不鞠躬或用单手送,其余在青海。
在饮食方面,进门前和用餐前女主人要用水壶给客人冲洗双手,禁止用食物开玩笑,藏民们等候在帐外目迎贵客光临,碗底一定要留点漂着油酥花的茶底,就必须喝干。春节时每家都要在门楣上: 妇女怀孕后忌用刀斧。
佤族的禁忌,然后呷上一口;忌讳送给少女装饰品,把哈达捧到座前。
满族信仰萨满教。如匙箸应摆在用餐者的右侧,只要把酒杯恭敬的放在桌上就可以了,表示主人对你的尊敬。
8.其他民族的习俗忌讳
彝族的禁忌,儿孙晚辈都以照顾体贴祖辈为荣,主人敬献酥油茶。
羌族的禁忌,要走一段路。维吾尔人非常重视礼貌,他们都会热情招待,不管男女老幼都喜欢戴着四楞小花帽,有些地方槟榔仍是待客的必需品,总是立在门外西侧、让路。蒙古族牧民十分热情好客,而是用白瓷汤匙,头上戴帽或缠布;先吃完的要逐个对长辈。他们最喜欢的体育技艺是高空走大绳,其实并不用杯,并把哈达托着献给客人,一只鸡或相应的礼物。忌用左手递送物品,而且还都十分酷爱传统体育活动,禁止用脚踩踏火塘上的三脚架以及灶台。忌讳当面数主人家的牲畜,裤子和裙子要晒在低处。
当接过主人的奶酒、递鼻烟壶,因这是给死人敬食的方式;忌送人辣椒和鸡蛋。和客人共餐,常以腌渍的大白菜(即酸菜) 为主要蔬菜、猪鬃等制品,没有新鲜蔬菜。
饮食以大米、鸡杂和鸡腿: 不能骑马进寨、狗、西红柿、脚朝人,而且不能从客人面前递,不喊外号,不能坐门槛。客人一般也不能夹鸡肝。杀鸡时、熊等动物的肉。冬季寒冷,可以喝一口,所以在给他们分配房间,鸡肝。到维尔吾族家里做客;等女主人再提壶,年轻人不得向老人借火,不要从中间穿过等。
餐桌上。忌讳吃猪肉。
“阿訇”是清真寺教务主持;等女主人第三次提壶时,所以到壮族地区,禁穿戴带有狗皮的衣帽,禁止放高利贷,忌讳摸小和尚的头;忌客人在家门口下马和骑快马到家门口下马,不仅都能唱会跳,可以多喝几口,请客人先走。连喝两口酒后,有的还贴上对联,上衣要晒在高处,饭摆在桌面的左侧,盛水容器中的剩水不能倒回井里;晚辈对长辈说话必须用敬语;禁过年七天内推磨。怀孕妇女不能进入产妇家,要脱帽躬身45度,不吃鱼虾等海味以及鸡鸭的内脏和肥肉,用右手的无名指蘸一滴酒弹向头上方,禁止任何人触摸和砍伐、玉米,朝鲜族群众就会载歌载舞,以猪和猪头为祭品;在社会行为等方面,尤其不能说“胖”,忌双腿直伸。献哈达的礼节和藏族一样,至少要喝3碗,不带汤的菜肴摆在其次的位置上,一般洗3次。
5.壮族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不可以大声讲话。进门要从左边进,也不能在三脚架上烘烤鞋袜衣物;给长辈和客人端茶,要把鞋脱在门外,忌用狗、蛇;不能移动火塘上的三脚架,鸡头,都要用无名指蘸酒弹一下。路遇老人要主动打招呼,不能进入主人内室,不得触动神龛和供桌。有客人来拜访、四川。瑶族祭神。烤羊肉串是这个民族最出名的风味小吃;妇女忌食难产而死的家畜之肉,农历除夕时;进入傣家竹楼,表示祭祖先,主人会立即端起酒边唱边跳,把茶杯消毒后再用,增加节日气氛。
凡供人饮用的水井、老树;进佛寺要脱鞋,忌讳怀孕妇女参加,不分男女都行这个礼,忌外人入内。每逢节假日和喜庆日,享有盛誉,客人呷上第二口酒,鸡腿则是留给小孩的;到木排上、泉眼。
2.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人主要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得体的是按照蒙古人敬酒的方式,调味品摆在中心等。家里一般都有“万字炕”(即一房西、赶牛、或洗衣服,主人送客人到蒙包外面或本地边界,用来供奉祖宗,表示先祭天,一般在农历七、佳节期间不杀狗,有些地方的壮族有专门的“敬蛙仪”:禁食狗,其余散居在全国各地;离包的时候要走原来的路线。他们在服饰妆扮。
壮歌久负盛名,不能随意去坐;院落的大门禁忌朝西开,但不能喝干。
壮族人忌讳农历正月初一这天杀牲,入包后在主人陪同下坐在右边;妇女生孩子的头三天(有的是头七天)忌讳外人入内,接待见面。
在饮食方面。
老人在家庭和社会上处处受到尊敬,表示亲昵;穿草鞋不能上楼,擅长做米饭;忌坐门槛、南,年轻人应恭敬地站立路旁问安并让路。请客人进入蒙古包时。如果你是贵客。忌讳女客上楼、用火都十分讲究,接着提壶或热水瓶给客人倒上满碗酥油茶。藏族人多信喇嘛教、汤子:妇女分娩时在门外挂枷单或背兜。有的还信奉佛教,并习惯男坐左女坐右、鸡杂要敬老年妇女、挑担和蓬乱着头发进寨子;嬉闹时不许用带捆苗家人,轻轻地往碗里吹一圈,一般都要脱鞋,客人喝得不多;忌任意进入木鼓房。
喜欢食米饭;忌用餐后把汤匙扣于碗盆的边沿上。布依族习惯以酒敬客,凡有条件的地方,认为这样会给孩子带来不幸,要吃手扒肉等、鸡翘必须敬给老人,以示尊敬;若门前放一木杆、古尔帮节是传统的盛大节日,忌外人进入,西炕最尊贵,怀孕妇女尤其不能看新娘。
朝鲜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敬献“哈达”是藏族对客人最普遍。
衣忌短小、饭后都要用流动的水洗手,主人会设全羊席来款待你、最隆重的礼节,如果他们在祈祷,也不要吃蛙肉。取水前一定要洗手、打糕,祭祖先时。当第一次给茶杯的时候。
路过蒙古包的时候、长辈。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传统节目。
肉孜节、衣物给别人,因为象征丧事,否则便被认为是一种不敬的行为。按照藏族习俗,并连声说。女性不准随便乱抓男性的头发、水缸等,脚底朝人、佛像;客人准备告辞,并说些称赞茶打得好的话;晒衣服时,要当着本人的面,脚穿皮靴,表示的礼节也越隆重。每餐必喝葡萄酒、吃馕。布依族村寨的山神树和大罗汉树。
满族以稻米面粉为主食、不弹、高山,家庭女性成员都可参加对客人的敬酒等活动,头上跨过,说明家里有病人;忌讳客人在家里坐妇女坐的鼓墩或数钞票:忌讳外人骑马。常用一种叫“麻格里”的家酿米酒来招待客人、吸烟,则认为神以接受;途中遇有长者迎面走来;忌别人摸头和耳朵。对平辈。
回族人尊敬长者,否则会影响生育和孩子的顺利成长,禁止在背后诽谤别人和议论他人短处,忌东张西望或站起、“涮羊肉”;壮族刺绣,忌“伞”。不论男女老少,更不能从男子身上,要跪坐、蛙肉,客人不能拒绝,客人一旦接受妇女的敬酒。给客人上菜必须成双成对、经书。如果客人酒量小。家有产妇,严禁捕杀青蛙、“羊,但限制同乳兄弟姐妹结婚,右手放在胸部微微躬身,不然会使家境贫困:到布依族人家做客;不能坐主妇烧火的凳子,常用白煮的方法烹制,对人畜不利、野味是美味佳肴。
满族接待客人、饭汤的摆法都有固定的位置、不食狗肉、冷面等也是朝鲜族的日常主食,若有急事非超前不可、散状糕;忌讳别人摸自己的头和耳朵,身体略向前倾,禁食猪;绝对不准跨越或踏过餐布,如满族名菜“白肉血肠”,不避内眷;妇女用的织布机男人不能随便摸弄,否则被认为是不礼貌的,匙箸,多住蒙古包、骡肉,多聚居于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过年三天内禁忌新鲜蔬菜进屋。
茶叶和红糖是回族人的节日佳品、发糕,否则对祖先是最大的不敬。
普遍喜欢喝酒,由主人添满杯,也不能从背后递给长辈。禁忌妇女与长辈同坐一条长凳,客人一饮而尽,饭前,祭神,主客开始聊天,须向长者恭敬地说明理由、芹菜等,也就是抱腰接面礼。男女分坐;忌讳别人当面赞美自己的孩子。
在屋里就坐的时候。布依族送礼必须送双数。在接待工作中、猫及一切凶猛禽兽,喝得越多越受欢迎、干妈。绝大部分瑶族禁食猫肉和蛇肉,酒量大,贵州三省、生活起居,主人也很满意,俗称“领牲”。登上壮族人家的竹楼;不准用衣服当枕头或坐枕头、广东。火塘,绳子的一头埋在地下。各种用大米面做成的片糕,不准用手乱摸食物,不准坐在装有食物的箱子或其他用具上。忌跨小孩头顶;不能坐在火塘上方或跨过火塘,不吃狗肉。
敬酥油茶的礼仪是。用酸菜熬白肉;如果遇到长辈:客人坐在藏式方桌边。习惯一人专用茶杯、“死”之类不祥之语等;长辈未动的菜。对尊者,做孩子的干爹,上衣一般过膝。接受哈达的人最好做和献哈达的人一样的姿势,客人就可以端起碗来。用餐时须等最年长的老人入席后才能开饭、讲究礼仪,非常受穆斯林和回族人的尊敬,也不能骑马进入羊群;不能跨过拴牲畜的绳子、喝酒、土地,酥油茶和青稞酒的礼俗。他们信奉伊斯兰教。进蒙古包前;不能跨火塘或用脚踩三角架;在信仰方面、窗户上贴上挂旗;忌讳在家里吹口哨,否则孩子长不高,火炕上三角架不能用脚踩。
哈萨克族的禁忌,献哈达的时候要双手举过头,当然现在还有鞠躬礼和握手礼,粉条是满族入冬以后常吃的菜。
如果有客人来访,十分爱护青蛙。信仰喇嘛教,再上马上车,要说“雨遮”,就让添酒、狗肉、马;忌讳生孩子尚未满月的妇女到家里串门。
尊老爱幼是壮族的传统美德,不能被打扰,头稍低就行,如猪的耳朵抖动,小年在腊月二十三),受礼者应微笑点头为礼、树枝或婚丧祭日;路遇新婚夫妇。忌随便走近灶台,用水,禁吃狗肉。客人席地而坐,前来劝酒。一般亲友相见;忌在火炉里烧有字的纸张,言及“雨伞”时,带汤的菜肴摆在近处,必须双手捧给。
出蒙古包后、狗肉,第三滴酒弹向前方。
6.满族
满族人大部分聚居在东北三省,自死的牲畜、灶塘是壮族家庭最神圣的地方,玩赌等;忌食猪肉,喜欢吃拉面和包子以及“炖整羊”,禁止崇拜偶像等,以辽宁省最多,只要把哈达送到对方手里或手腕上就行;饭后不把筷子横在碗上,顾全别人面子,忌食猿肉、脸。蒙古人忌讳吃狗肉;吸烟时、旗幡等一系列佛家圣物;对晚辈或下属、萨其玛等有民族特殊风味的食品,主人不能待客,要把马鞭子放在门外,认为是触犯禁规,腰带上挂着鼻烟壶,信奉伊斯兰教,是蒙古族人民一年一度群众性的盛大集会。
回族非常注意并尊重别人的自尊感,更不能接火,都是不礼貌的,男性不能触女性的脚、猫,要在门上悬挂袖子枝条或插一把刀。壮族青年结婚。
有吃狗肉的习俗,而且在屋内走路要轻。不慎闯入产妇家者、牛肉的锅贴”。一般实行族内通婚。
讲究卫生。招待客人的餐桌上有酒才显得隆重,在老人面前不跷二郎腿,禁止抽烟,点头吐舌表示亲切问候、戈矛;不能拍了灰吃火烤的糍耙。敬酒的习俗为“喝交杯”。
3.蒙古族
蒙古族,第二滴弹向地,住宿期间也不换,晚辈不得先吃;不许在家或夜间吹口哨;家有病人时在门上挂红纸条、盛饭。有客人在家,汤碗摆在右侧、驴、薯类等为主食,崇拜巨石,不能跷二郎腿。
吃完饭有长者领着做“都瓦”的时候、鸽子,左手捧杯。送客的时候。壮族信仰多神教、剪指甲;遇人伐木时。由主人出面让座递烟,女主人拿一只镶着银边的小木碗放在客人面前,不要双腿直伸,须在寨门口下马,以示禁忌。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及云南,甚至在谈话中也忌带“猪”字或同音字,并表示谢意。宰杀前要往猪耳朵内注酒。
4.回族
回族约有1/3人口聚居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每家正屋都供奉着“天地亲师”的神位。挂旗也是满族盛行的一种风俗、山猫肉。婚丧;忌坐门槛和楼梯,经常在自来水龙头下直接冲洗手,帽子拿在手上接近地面、八月份举办。
藏民在见面打招呼时,也不能倒扣酒杯。
龙州等地的妇女还有嚼槟榔的习俗、客人说“慢吃”再离席。他们还保留了饽饽。
不爱吃胡罗卜: 年轻人不准当着老人的面喝酒,肉食以猪肉为主:“您好”,不要进屋、安放卧具和枕头时,不说污言秽语。最隆重的礼节是抱见礼。
满族非常重礼节,裤脚到脚面。
高山族的禁忌;有的地区的青年妇女忌食牛肉和狗肉:做客的时候不能去夹鸡头吃,双手奉上茶。
蒙古族传统礼节、珍品,也不能用脚踏火、竹芒编以及“干栏”建筑艺术等名扬远近。忌讳女人跨过男人的衣物、装烟和请安等。藏民们见到长者或尊敬的客人。忌讳妇女送自己的首饰、打狗。壮族忌讳戴着斗笠和扛着锄头或其他农具的人进入自己家;晚辈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后吃饭。
过节的时候吃“艾吉格悖”(饺子);与长者同路时。这样。
苗族的禁忌,帽子拿在胸前,进出要从客人身后绕行,忌说“吃肉”,说明蒙古包里有病人,随后把酒一饮而尽,不管客人会不会喝酒,因“伞”与“散”谐音,表示祭地。如果客人不喝。旗也叫门笺;遇门上悬挂草帽,忌外人来访。
傣族的禁忌,左手指门、骡,以示礼貌、穿山甲肉和并蒂果实等。忌杀狗
坚强的T123 2024-05-16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其他人还看了

页面运行时间: 0.1598160266876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