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阅兵吗

2024-06-10 05:47:06 (44分钟前 更新) 533 2432
中国古代有阅兵吗。如果有是从什麽时候开始的。。

最新回答

中国阅兵的历史更是年深月久,说来话长了。

相传4000多年前,中国北方的华夏部落首领夏禹,曾在现今河南嵩县境内的涂山与南方各部落首领会盟。会上,众多士兵手持各种用羽毛装饰的兵器,和着乐曲边歌边舞,以表示对南方部落首领的隆重欢迎。这种仪式,就是阅兵的萌芽。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大规模阅兵活动起源于周武王。公元前21世纪,周武王伐纣时,曾在孟津(今河南省孟津县东北)举行了盛大的阅兵活动,会合八百诸侯,共同讨伐殷纣王。两年之后,周武王再次在孟津举行大规模的阅兵活动,同时宣称伐纣,要替天行道。武王亲率西周大军,东渡孟津,与商朝军队决战于牧野,重挫殷纣王主力部队,从而奠定了西周立国的基础。

春秋时期,中国就有“观兵以威诸侯”的明确文字记载。“观兵”就是阅兵,内容多为检查战车或战阵的演练,以鼓舞士气,势在必胜。比如《春秋桓公六年》上说:“秋八月,壬午,大阅。”《毂梁传桓公六年》进而曰:“大阅者何?阅兵车也。”西安发掘出土的秦陵兵马俑2号坑,共有战车89辆、战马400余匹、近千人参加。战车辚辚,战马萧萧,这阵式是何等的壮观!

秦汉以后,阅兵活动已趋于经常化,且越来越正规、越来越壮观,文字记载也越来越详尽。唐朝的薛存诚《观南郊回仗》诗曰:“阅兵貔武振,听乐凤凰来”。宋朝宰相王安石在《射亭》中这样写道:“因射构兹亭,序贤仍阅兵。”南宋词人辛弃疾在《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中回首当年:“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从这些文学作品里,我们不是可以遥想唐宋军队阅兵时壮观情景么?可见,这时的唐朝和宋朝都已经把阅兵作为重要的训练形式,在冬、春两季摆兵布阵,炫耀武力。公元974年,宋太祖赵匡胤就订饥斥渴俪韭筹血船摩曾连续7次检阅水军,以壮水师士气。

明朝,阅兵已步入正轨。每年年底一次考阅,三年一次大阅。明太祖朱元璋认为,阅兵能起到整饬训练、鼓舞士气、提高战斗力的效果。所以,他一面派遣心腹大将奔赴各地督导练兵、校阅军队,一面轮番调动京师驻军,亲自检验军队的训练质量,奖励贤能,惩处怠惰。明成祖朱棣曾5次远征漠北,每次出征前都要亲自检阅军队,激民心,鼓士气,壮军威。

阅兵作为一种军事仪式、一种正规的训练制度,是从清代开始的。清朝规定,皇帝三年一“大阅”,整饬军纪,检验训练成果。皇太极曾于沈阳北郊、乾隆曾于北京南苑等处“大阅”过八旗精兵。宫廷画师金昆领衔作《大阅图》四卷,记录了乾隆四年(1739年)11月检阅八旗兵的空前盛况。除皇帝亲自阅兵外,清朝还形成了钦派检阅、本省检阅、本军检阅等3种阅兵方式,内容涉及“军容、军技、军学、军器、军阵、军律、军垒各项”。

到了晚清,对海军的阅兵也已成规模,“每愈三年,由总理大臣、海军事务衙门醇亲王大臣,请旨特派大臣,会同北洋大臣出海校阅一次。”清朝海军舰船的吨位曾达到亚洲第一,在世界上也是名居前位的,战舰如云,威风八面,可最后还是兵败甲午,没能守住大清的海疆。看来,这阅兵制度与训练质量也不一定成正比,国力落后自然改变不了挨打受侮的命运。

总而言之,阅兵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不仅是古今中外一种隆重的军事仪式,而且还是体现一个国家的国威、一支军队的军威、一个民族的浩然正气的重要形式。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来重视阅兵。在战争年代,尽管条件差,战事频繁,但部队在出征或重大战役前后或重要集会时,都曾举行过阅兵,极大地振奋了部队的士气,增强了克敌制胜的信心。

1931年11月7日,毛泽东、朱德等在江西瑞金检阅过红军部队代表及赤卫队代表,以庆祝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1934年8月8日,中国工农红军在江西瑞金县大(埔)桥的红场上,举行了规模盛大的“八一”阅兵。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伯承等参加了这次阅兵活动。

1944年11月1日,八路军第359旅奉命远征湘粤边。出发前,毛泽东、朱德等在延安机场检阅了他们,为抗日健儿壮行。

1949年3月25日,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从河北平山西柏坡迁入北平,在北平西苑机场检阅了在城区担任警戒任务的第四野战军第41军部队,给人民解放军指战员以极大鼓舞和力量。
中国阅兵的历史更是年深月久,说来话长了。

相传4000多年前,中国北方的华夏部落首领夏禹,曾在现今河南嵩县境内的涂山与南方各部落首领会盟。会上,众多士兵手持各种用羽毛装饰的兵器,和着乐曲边歌边舞,以表示对南方部落首领的隆重欢迎。这种仪式,就是阅兵的萌芽。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大规模阅兵活动起源于周武王。公元前21世纪,周武王伐纣时,曾在孟津(今河南省孟津县东北)举行了盛大的阅兵活动,会合八百诸侯,共同讨伐殷纣王。两年之后,周武王再次在孟津举行大规模的阅兵活动,同时宣称伐纣,要替天行道。武王亲率西周大军,东渡孟津,与商朝军队决战于牧野,重挫殷纣王主力部队,从而奠定了西周立国的基础。

春秋时期,中国就有“观兵以威诸侯”的明确文字记载。“观兵”就是阅兵,内容多为检查战车或战阵的演练,以鼓舞士气,势在必胜。比如《春秋桓公六年》上说:“秋八月,壬午,大阅。”《毂梁传桓公六年》进而曰:“大阅者何?阅兵车也。”西安发掘出土的秦陵兵马俑2号坑,共有战车89辆、战马400余匹、近千人参加。战车辚辚,战马萧萧,这阵式是何等的壮观!

秦汉以后,阅兵活动已趋于经常化,且越来越正规、越来越壮观,文字记载也越来越详尽。唐朝的薛存诚《观南郊回仗》诗曰:“阅兵貔武振,听乐凤凰来”。宋朝宰相王安石在《射亭》中这样写道:“因射构兹亭,序贤仍阅兵。”南宋词人辛弃疾在《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中回首当年:“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从这些文学作品里,我们不是可以遥想唐宋军队阅兵时壮观情景么?可见,这时的唐朝和宋朝都已经把阅兵作为重要的训练形式,在冬、春两季摆兵布阵,炫耀武力。公元974年,宋太祖赵匡胤就订饥斥渴俪韭筹血船摩曾连续7次检阅水军,以壮水师士气。

明朝,阅兵已步入正轨。每年年底一次考阅,三年一次大阅。明太祖朱元璋认为,阅兵能起到整饬训练、鼓舞士气、提高战斗力的效果。所以,他一面派遣心腹大将奔赴各地督导练兵、校阅军队,一面轮番调动京师驻军,亲自检验军队的训练质量,奖励贤能,惩处怠惰。明成祖朱棣曾5次远征漠北,每次出征前都要亲自检阅军队,激民心,鼓士气,壮军威。

阅兵作为一种军事仪式、一种正规的训练制度,是从清代开始的。清朝规定,皇帝三年一“大阅”,整饬军纪,检验训练成果。皇太极曾于沈阳北郊、乾隆曾于北京南苑等处“大阅”过八旗精兵。宫廷画师金昆领衔作《大阅图》四卷,记录了乾隆四年(1739年)11月检阅八旗兵的空前盛况。除皇帝亲自阅兵外,清朝还形成了钦派检阅、本省检阅、本军检阅等3种阅兵方式,内容涉及“军容、军技、军学、军器、军阵、军律、军垒各项”。

到了晚清,对海军的阅兵也已成规模,“每愈三年,由总理大臣、海军事务衙门醇亲王大臣,请旨特派大臣,会同北洋大臣出海校阅一次。”清朝海军舰船的吨位曾达到亚洲第一,在世界上也是名居前位的,战舰如云,威风八面,可最后还是兵败甲午,没能守住大清的海疆。看来,这阅兵制度与训练质量也不一定成正比,国力落后自然改变不了挨打受侮的命运。

总而言之,阅兵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不仅是古今中外一种隆重的军事仪式,而且还是体现一个国家的国威、一支军队的军威、一个民族的浩然正气的重要形式。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来重视阅兵。在战争年代,尽管条件差,战事频繁,但部队在出征或重大战役前后或重要集会时,都曾举行过阅兵,极大地振奋了部队的士气,增强了克敌制胜的信心。

1931年11月7日,毛泽东、朱德等在江西瑞金检阅过红军部队代表及赤卫队代表,以庆祝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1934年8月8日,中国工农红军在江西瑞金县大(埔)桥的红场上,举行了规模盛大的“八一”阅兵。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伯承等参加了这次阅兵活动。

1944年11月1日,八路军第359旅奉命远征湘粤边。出发前,毛泽东、朱德等在延安机场检阅了他们,为抗日健儿壮行。

1949年3月25日,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从河北平山西柏坡迁入北平,在北平西苑机场检阅了在城区担任警戒任务的第四野战军第41军部队,给人民解放军指战员以极大鼓舞和力量。
wangyuting3573 2024-06-10
有,从秦始皇时候就开始了
有,从秦始皇时候就开始了
真真麻烦啊 2024-05-26
有,著名的孙武阅过兵(还是女兵)
……
有,著名的孙武阅过兵(还是女兵)
……
老李重庆 2024-05-17
阅兵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内涵的概念,源远流长。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大规模阅兵活动源于周武王,“观兵以威诸侯”。公元前21世纪,周武王伐纣时,曾在孟津(今河南省孟津县东北)举行了盛大的阅兵活动,会合八百诸侯,共同讨伐殷纣王。两年之后,周武王再次在孟津举行大规模的阅兵活动,同时宣称伐纣,要替天行道。武王亲率西周大军,东渡孟津,与商朝军队决战于牧野,重挫殷纣王主力部队,从而奠定了西周立国的基础。
阅兵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内涵的概念,源远流长。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大规模阅兵活动源于周武王,“观兵以威诸侯”。公元前21世纪,周武王伐纣时,曾在孟津(今河南省孟津县东北)举行了盛大的阅兵活动,会合八百诸侯,共同讨伐殷纣王。两年之后,周武王再次在孟津举行大规模的阅兵活动,同时宣称伐纣,要替天行道。武王亲率西周大军,东渡孟津,与商朝军队决战于牧野,重挫殷纣王主力部队,从而奠定了西周立国的基础。
浦江海鸥 2024-05-06
中国历史上记载的正式的最早的大规模阅兵活动源于周武王:“观兵以威诸侯”。
中国历史上记载的正式的最早的大规模阅兵活动源于周武王:“观兵以威诸侯”。
cc江南小水龟 2024-04-22

扩展回答

1

中国古代有阅兵吗

中国古代有阅兵吗。如果有是从什麽时候开始的。。

2

中国古代有狮子吗

国人喜欢狮子,但不知国内狮子的原形是从哪里来的.狮子是非洲的,我国古代真有狮子吗,最近的也只有印度狮,爱舞狮
问题补充:大象云南没有吗?云南不是我们国家一部分吗?你想分裂国家啊?

4

中国古代有狮子吗

那为什么古人能够造出石狮子的造型,那为什么 普通老百姓也能认同和发扬石狮文化呢?
如果有人说是贡品让皇室见到了狮子中国应该一直没有狮子吧

5

中国古代有镜子

越详尽越好,但中国古代有镜子吗我知道玻璃是乾隆年间引入的??既然没有玻璃那怎么有的镜子,我会按情况加0-50财富值?请懂的人来解答

6

中国古代有狮子

中国应该自古没有狮子啊,那为何中国古代盛行“舞狮”?

7

中国古代雕塑

。急!知识,可以借见

8

中国古代民俗

关于 古代民俗文化的论文 选修棵的 谢谢了

9

中国古代历史

如何评价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问题补充:!
因为是简答题!最好有积极的和消极的影响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其他人还看了

页面运行时间: 0.2109498977661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