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防虫常识有哪些

2024-06-29 16:06:48 (33分钟前 更新) 370 3349

最新回答

野外生存知识包括:野外定向、迷途处理、紧急避险、野外救护、扎营、寻找水源、防虫防蛇等。现分述如下,仅供参考:  
  一、  辨别方向:  
  1、  寻找北极星(夜间)  
  2、  植物辨别:南面植物枝叶茂密,松树流出的松脂多且大块。  
  3、  手表:将手表时针正对太阳方向,些时时针与十二点处之间的夹角平分线指向正北。  
  4、  立竿法:在一空旷处立一直竿,些时竿有一影,记下影子的顶点位置,做好标志A,过十分钟左右,影子的顶点变到另一处,记下位置做好标志B,些时,AB两点的垂直平分线为正北方向,向太阳的一方为南。  
  二、  寻找水源及水的净化:  
  1、  水源寻找方法:  
  A、  可用含水植物,如仙人掌等;  
  B、  沿山谷向下寻找;  
  C、  下雨时用油布、雨伞、雨衣等积雨;  
  D、  用塑料袋套住植物的叶子,可以收集水;  
  E、  夜间撑起胶布可以收集露水(特别适合于森林)。  
  2、  净水方法:  
  A、  净水器;  
  B、  明矾;  
  C、  通过在竹筒中装木炭、土、沙、石子(分别从上到下排列)净化,此法还可用于找不到水源时,用来净化小便,过滤后可以喝。  
  三、  营地选择:  
  1、  靠近水源;  
  2、  有燃料;  
  3、  避风雨、防蚊虫;  
  4、  远离河床、避开山谷,地势平整,较高,通风;  
  5、  蚊虫和野兽少。  
  四、  负重行进知识:  
  1、  穿耐磨、便于运动的软底鞋,丛林中穿长衣长裤;  
  2、  为防止脚起泡,穿平时穿惯的鞋,不能穿丝袜;  
  3、  有路时尽量走路上,注意调节与呼吸的节律;在无路走时,走梁不走沟,走纵不走横。  
  五、  野外背包内物品的摆放:  
  1、  把平时经常用的物品放在表层或侧包内,如相机,雨衣,笔记本,望远镜,水壶等;  
  2、  把轻的物品放在底层,重物放在上面,左右平衡。  
  六、  野外穿着  
  1、  运动方便;  
  2、  长衣长裤;  
  3、  衣裤上的袋子更多一些;  
  4、  鞋子大小合适、耐磨;  
  5、  帽子颜色鲜艳、明显。  
  七、  取火方法:  
  1、  带防水火柴;  
  2、  放大镜(凸面镜)取火;  
  3、  手电的电珠和电池;  
  4、  手电的银光杯。  
  八、  野外防虫、防蛇、防蚂蝗、防峰  
  1、  防蚊虫:  
  A、  穿长衣长裤;  
  B、  涂上防蚊药水,如蚊不叮;  
  C、  吃维生素B2或复合维生素片;  
  D、  不在潮湿处逗留;  
  E、  在帐篷周围烧艾叶、青篙、柏叶等;  
  F、  涂上清凉油。  
  2、  防蛇:  
  A、  长衣长裤,打草惊蛇;  
  B、  若蛇在身上。屏住呼吸不能动;  
  C、  迎面来蛇不能跑,先向它扔一攻击目标后再逃;  
  D、  准备蛇药。  
  3、  蛇咬伤处理方法:  
  1、  在伤口近心端5cm处用带子勒紧,用冰块冷敷,30到40分钟放松一次,使血液流动。  
  2、  立即用生理盐水或者冷水冲洗伤口,最好用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  
  3、  用刀片或者锋利的小刀烧过后,在伤口处割一十字口,使毒液流出;或用拔火罐把毒液吸出(备棉花、刀片)。  
  4、  服用药物。  
  5、  减少运动,及时送医院。  
  4、  防蚂蝗  
  A、  长衣长裤;  
  B、  在鞋上涂肥皂等润滑剂;  
  C、  若发现已叮在身上,用食盐撒在吸盘处,或用烟火烫(如香烟),使其自动脱落,千万不能用手拉扯;  
  D、  可用大蒜汁涂在鞋袜上。  
  5、  防蜂:  
  A、  不能惊吓蜂;  
  B、  当蜂向你攻击时,千万不能跑,立即就地卧到不动,并掩盖好暴露之处。  
  九、野菜的鉴别:  
  (一)  方法  
  1、  取嫩叶少许,品尝是否有苦涩、辛辣及其他怪味,若有,立即吐出,不能食用。  
  2、  用开水泡5-6小时或煮熟,再尝是否有异味。  
  3、  向煮后的汤里加入浓茶,若有大量沉淀,说明含有重金属,不能食用。  
  4、  煮后有大量泡沫的,说明含有皂类物质,不能食用。  
  5、  一般情况,牲畜能吃的,人也能吃。  
  在无任何器具鉴别时,先吃一小点,8-12小时后,如无头痛、恶心、头昏、腹泻、腹痛等,可大量食用。  
  (二)  毒急救:  
  1、  催吐(抠喉咙)  
  2、  导泻  
  3、  洗胃  
  4、  解毒:生牛奶、生鸡蛋清、大蒜脂  
  十、避免雷击的方法  
  1、  快速跑向低地;  
  2、  离开高树或密叶林;  
  3、  除去身上金属;  
  4、  河中游泳时,立即上岸;  
  5、  人多时尽量分散;  
  6、  附近有小屋要进去躲,但不能靠墙。  
  十一、小窍门  
  1、  野外饮水原则:少饮多次;  
  4、  两件衣服,两根竿可做简易的担架。  
  5、  省火柴:使用蜡烛或者营灯;  
  6、  补充能量:ATP、葡萄糖、巧克力。
野外生存知识包括:野外定向、迷途处理、紧急避险、野外救护、扎营、寻找水源、防虫防蛇等。现分述如下,仅供参考:  
  一、  辨别方向:  
  1、  寻找北极星(夜间)  
  2、  植物辨别:南面植物枝叶茂密,松树流出的松脂多且大块。  
  3、  手表:将手表时针正对太阳方向,些时时针与十二点处之间的夹角平分线指向正北。  
  4、  立竿法:在一空旷处立一直竿,些时竿有一影,记下影子的顶点位置,做好标志A,过十分钟左右,影子的顶点变到另一处,记下位置做好标志B,些时,AB两点的垂直平分线为正北方向,向太阳的一方为南。  
  二、  寻找水源及水的净化:  
  1、  水源寻找方法:  
  A、  可用含水植物,如仙人掌等;  
  B、  沿山谷向下寻找;  
  C、  下雨时用油布、雨伞、雨衣等积雨;  
  D、  用塑料袋套住植物的叶子,可以收集水;  
  E、  夜间撑起胶布可以收集露水(特别适合于森林)。  
  2、  净水方法:  
  A、  净水器;  
  B、  明矾;  
  C、  通过在竹筒中装木炭、土、沙、石子(分别从上到下排列)净化,此法还可用于找不到水源时,用来净化小便,过滤后可以喝。  
  三、  营地选择:  
  1、  靠近水源;  
  2、  有燃料;  
  3、  避风雨、防蚊虫;  
  4、  远离河床、避开山谷,地势平整,较高,通风;  
  5、  蚊虫和野兽少。  
  四、  负重行进知识:  
  1、  穿耐磨、便于运动的软底鞋,丛林中穿长衣长裤;  
  2、  为防止脚起泡,穿平时穿惯的鞋,不能穿丝袜;  
  3、  有路时尽量走路上,注意调节与呼吸的节律;在无路走时,走梁不走沟,走纵不走横。  
  五、  野外背包内物品的摆放:  
  1、  把平时经常用的物品放在表层或侧包内,如相机,雨衣,笔记本,望远镜,水壶等;  
  2、  把轻的物品放在底层,重物放在上面,左右平衡。  
  六、  野外穿着  
  1、  运动方便;  
  2、  长衣长裤;  
  3、  衣裤上的袋子更多一些;  
  4、  鞋子大小合适、耐磨;  
  5、  帽子颜色鲜艳、明显。  
  七、  取火方法:  
  1、  带防水火柴;  
  2、  放大镜(凸面镜)取火;  
  3、  手电的电珠和电池;  
  4、  手电的银光杯。  
  八、  野外防虫、防蛇、防蚂蝗、防峰  
  1、  防蚊虫:  
  A、  穿长衣长裤;  
  B、  涂上防蚊药水,如蚊不叮;  
  C、  吃维生素B2或复合维生素片;  
  D、  不在潮湿处逗留;  
  E、  在帐篷周围烧艾叶、青篙、柏叶等;  
  F、  涂上清凉油。  
  2、  防蛇:  
  A、  长衣长裤,打草惊蛇;  
  B、  若蛇在身上。屏住呼吸不能动;  
  C、  迎面来蛇不能跑,先向它扔一攻击目标后再逃;  
  D、  准备蛇药。  
  3、  蛇咬伤处理方法:  
  1、  在伤口近心端5cm处用带子勒紧,用冰块冷敷,30到40分钟放松一次,使血液流动。  
  2、  立即用生理盐水或者冷水冲洗伤口,最好用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  
  3、  用刀片或者锋利的小刀烧过后,在伤口处割一十字口,使毒液流出;或用拔火罐把毒液吸出(备棉花、刀片)。  
  4、  服用药物。  
  5、  减少运动,及时送医院。  
  4、  防蚂蝗  
  A、  长衣长裤;  
  B、  在鞋上涂肥皂等润滑剂;  
  C、  若发现已叮在身上,用食盐撒在吸盘处,或用烟火烫(如香烟),使其自动脱落,千万不能用手拉扯;  
  D、  可用大蒜汁涂在鞋袜上。  
  5、  防蜂:  
  A、  不能惊吓蜂;  
  B、  当蜂向你攻击时,千万不能跑,立即就地卧到不动,并掩盖好暴露之处。  
  九、野菜的鉴别:  
  (一)  方法  
  1、  取嫩叶少许,品尝是否有苦涩、辛辣及其他怪味,若有,立即吐出,不能食用。  
  2、  用开水泡5-6小时或煮熟,再尝是否有异味。  
  3、  向煮后的汤里加入浓茶,若有大量沉淀,说明含有重金属,不能食用。  
  4、  煮后有大量泡沫的,说明含有皂类物质,不能食用。  
  5、  一般情况,牲畜能吃的,人也能吃。  
  在无任何器具鉴别时,先吃一小点,8-12小时后,如无头痛、恶心、头昏、腹泻、腹痛等,可大量食用。  
  (二)  毒急救:  
  1、  催吐(抠喉咙)  
  2、  导泻  
  3、  洗胃  
  4、  解毒:生牛奶、生鸡蛋清、大蒜脂  
  十、避免雷击的方法  
  1、  快速跑向低地;  
  2、  离开高树或密叶林;  
  3、  除去身上金属;  
  4、  河中游泳时,立即上岸;  
  5、  人多时尽量分散;  
  6、  附近有小屋要进去躲,但不能靠墙。  
  十一、小窍门  
  1、  野外饮水原则:少饮多次;  
  4、  两件衣服,两根竿可做简易的担架。  
  5、  省火柴:使用蜡烛或者营灯;  
  6、  补充能量:ATP、葡萄糖、巧克力。
魔戒之love 2024-06-29
找一个瓶口较小的瓶子,里面装半瓶甜味很大的水(最好是蜂蜜),蚊子闻到香味就会进去(忘提一点,要开灯),蚊子一直在里面转,就飞不出来了  。
最有效的止痒消肿方法是把一颗蒜瓣掰开,用断面涂抹蚊子咬的包,一会就好,而且止痒。  
4月10日中央2  台为您服务栏目讲了一个预防蚊子的办法:吃维生素B1,如果去野外要提前3-4天吃。她说人感觉不出来,蚊子可受不了那味,会远离你,  据说特有效,你试试.  
这是几十个知道网友试用过的方法,很有效的,还没反映不好使的,你最好试一下。  
B1泡水擦身也会让蚊子不敢近身。
这种水溶性维生素是没有副作用的。多余的分量完全排出体外,不会贮留在人体中
找一个瓶口较小的瓶子,里面装半瓶甜味很大的水(最好是蜂蜜),蚊子闻到香味就会进去(忘提一点,要开灯),蚊子一直在里面转,就飞不出来了  。
最有效的止痒消肿方法是把一颗蒜瓣掰开,用断面涂抹蚊子咬的包,一会就好,而且止痒。  
4月10日中央2  台为您服务栏目讲了一个预防蚊子的办法:吃维生素B1,如果去野外要提前3-4天吃。她说人感觉不出来,蚊子可受不了那味,会远离你,  据说特有效,你试试.  
这是几十个知道网友试用过的方法,很有效的,还没反映不好使的,你最好试一下。  
B1泡水擦身也会让蚊子不敢近身。
这种水溶性维生素是没有副作用的。多余的分量完全排出体外,不会贮留在人体中
24678happy 2024-06-19
在野外行走时,常会被一些有毒的虫子叮咬,有时甚至会碰上毒蛇毒蜂。要注意保护好头部脸部,因为头顶和面部的血管分布较丰富,如被毒虫叮咬,很容易导致过敏性休克。
  因此,去野外最好随身带上蛇药,危急时可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若是被毒蛇咬伤,则应到附近的水流处清洗,挤出伤口附近的毒血,然后将伤口附近的部位包扎,及时到医院就诊。
  涂防护液汗多容易招蚊子叮咬
  蚊子的小触须上有二氧化碳感受器,可感受二氧化碳、乳酸等物质。人呼气中放出的二氧化碳,蚊子在15米以外的地方就能探测到。肺活量大的人能呼出较多的二氧化碳,蚊子嗅到后就群集而来。汗液中含有大量氨基酸、乳酸及氨类化合物,蚊子对此非常敏感。人皮肤上的细菌会使汗液的气味加重,这种气味也会增加蚊子的食欲。
  防蛇防虫的防护液产品,所含的醇类物质和独特的自然碳香,可预防蛇、蜈蚣和蚂蟥的侵袭,可跌打损伤、消肿止痛。另外,蚊帐、蚊香、驱虫剂、含有避蚊胺成分的防蚊液等,都有很好的效果。随身携带风油精或防蚊液备用,睡觉时在身体暴露部位喷洒。
在野外行走时,常会被一些有毒的虫子叮咬,有时甚至会碰上毒蛇毒蜂。要注意保护好头部脸部,因为头顶和面部的血管分布较丰富,如被毒虫叮咬,很容易导致过敏性休克。
  因此,去野外最好随身带上蛇药,危急时可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若是被毒蛇咬伤,则应到附近的水流处清洗,挤出伤口附近的毒血,然后将伤口附近的部位包扎,及时到医院就诊。
  涂防护液汗多容易招蚊子叮咬
  蚊子的小触须上有二氧化碳感受器,可感受二氧化碳、乳酸等物质。人呼气中放出的二氧化碳,蚊子在15米以外的地方就能探测到。肺活量大的人能呼出较多的二氧化碳,蚊子嗅到后就群集而来。汗液中含有大量氨基酸、乳酸及氨类化合物,蚊子对此非常敏感。人皮肤上的细菌会使汗液的气味加重,这种气味也会增加蚊子的食欲。
  防蛇防虫的防护液产品,所含的醇类物质和独特的自然碳香,可预防蛇、蜈蚣和蚂蟥的侵袭,可跌打损伤、消肿止痛。另外,蚊帐、蚊香、驱虫剂、含有避蚊胺成分的防蚊液等,都有很好的效果。随身携带风油精或防蚊液备用,睡觉时在身体暴露部位喷洒。
卡卡7031 2024-06-05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420938968658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