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梁对角暗撑配筋怎么做

2024-06-02 11:03:55 (21分钟前 更新) 416 7265

最新回答

梁暗撑一般用于剪力墙的连梁中。当连梁的跨高比不大于2时(只要是剪力墙筒体结构中),一般要在连梁中设置暗撑或交叉钢筋,这种暗撑是斜向交叉的。
跨高比不大于2的框筒梁和内筒连梁宜采用交叉暗撑;跨高比不大于1的框筒梁和内筒连梁应采用交叉暗撑,且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梁的截面宽度不宜小于400mm;.
2.  全部剪力应由暗撑承担。每根暗撑应由4根纵向钢筋组成,纵筋直径不应小于14mm,其总面积As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1)无地震作用组合时:
  A  s  ≥V  b  /2f  y  sinα(9.3.8-1)
  2)有地震作用组合时:
  A  s  ≥γ  RE  V  b  /  2f  y  sinα(9.3.8-2)
3.  两个方向斜撑的纵向钢筋均应采用矩形箍筋或螺旋箍筋绑成一体,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箍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及梁截面宽度的一半;端部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0mm,加密区长度不应小于600mm及梁截面宽度的2倍;
4  纵筋伸入竖向构件的长度不应小于lal,非抗震设计时lal可取la;抗震设计时lal宜取1.15la;
5  梁内普通箍筋的配置应符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中第9.3.7条的构造要求。
梁暗撑一般用于剪力墙的连梁中。当连梁的跨高比不大于2时(只要是剪力墙筒体结构中),一般要在连梁中设置暗撑或交叉钢筋,这种暗撑是斜向交叉的。
跨高比不大于2的框筒梁和内筒连梁宜采用交叉暗撑;跨高比不大于1的框筒梁和内筒连梁应采用交叉暗撑,且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梁的截面宽度不宜小于400mm;.
2.  全部剪力应由暗撑承担。每根暗撑应由4根纵向钢筋组成,纵筋直径不应小于14mm,其总面积As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1)无地震作用组合时:
  A  s  ≥V  b  /2f  y  sinα(9.3.8-1)
  2)有地震作用组合时:
  A  s  ≥γ  RE  V  b  /  2f  y  sinα(9.3.8-2)
3.  两个方向斜撑的纵向钢筋均应采用矩形箍筋或螺旋箍筋绑成一体,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箍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及梁截面宽度的一半;端部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0mm,加密区长度不应小于600mm及梁截面宽度的2倍;
4  纵筋伸入竖向构件的长度不应小于lal,非抗震设计时lal可取la;抗震设计时lal宜取1.15la;
5  梁内普通箍筋的配置应符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中第9.3.7条的构造要求。
小月半月月 2024-06-02
(1)上部贯通筋  
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2)端支座负筋  
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  
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3)下部钢筋  
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  
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  
(4)腰筋  
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  
(5)拉筋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  
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  
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  
我们做预算是应该算中心线尺寸:(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6.5d(抗震箍)(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16.5d(非抗震箍)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7)吊筋  
吊筋长度=2*锚固(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  
≤800mm  夹角=45°
(1)上部贯通筋  
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2)端支座负筋  
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  
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3)下部钢筋  
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  
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  
(4)腰筋  
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  
(5)拉筋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  
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  
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  
我们做预算是应该算中心线尺寸:(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6.5d(抗震箍)(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16.5d(非抗震箍)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7)吊筋  
吊筋长度=2*锚固(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  
≤800mm  夹角=45°
大懒虫杰 2024-05-28
是指在剪力墙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中,两端与剪力墙相连且跨高比小于5的梁。连梁分为连梁(对角暗撑配筋)、连梁(交叉斜筋配筋)和连梁(集中对角斜筋配筋)三种,分别编号LL(JC)、LL(JX)和LL(DX)
是指在剪力墙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中,两端与剪力墙相连且跨高比小于5的梁。连梁分为连梁(对角暗撑配筋)、连梁(交叉斜筋配筋)和连梁(集中对角斜筋配筋)三种,分别编号LL(JC)、LL(JX)和LL(DX)
o0大鹏0o 2024-05-24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4277696609497 秒